1928年,东北王张作霖被日军炸死,九年后葬入锦州一处破败墓地。+ h* j" L% e; x: r8 u; L
坟前杂草丛生,寒酸得让人不敢相信这是叱咤风云的大帅归宿。
3 D' ?9 ?9 { [& T$ k- l/ w a% A; E7 G而他的长子张学良,耗尽心血建元帅林却功亏一篑,软禁半世纪后客死夏威夷,至死没能回乡为父扫墓。
# w2 w O: E; J9 K* d4 f4 t3 S) t( i7 n @2 Z
7 l P: s& S3 u
1991年,他曾叹息:“回东北祭拜父亲是我最大心愿。”: K) C8 l2 J, J. ]! c& z
这对父子,一人权倾东北却葬处寂寞,一人名震天下却抱憾终身。; P! Q6 S0 m/ a8 M
日军掌控灵柩,家族流散,墓地无人问津,直到2007年孙辈张闾实回乡祭拜,才打破数十年的冷清......7 [( H- Y) e* O G" c
) |1 k. j* O2 _: ^
- ~9 v" G0 z& @' ?5 X6 ~: E3 L& T权倾一时的东北王
6 q6 B J! m" l+ n4 `
( e2 _: y7 G% j% f7 G H张作霖的命运,像一出波澜壮阔又急转直下的戏剧。: x4 Y5 B1 o) l% E Q, d; Y4 ~3 g
出身辽西贫农,他早年颠沛流离,卖过烧饼,当过货郎,直到甲午战争爆发,才抓住机会组建“保险队”。
, X! L% m: p& _; [4 A) _6 c日俄战争中他游走于列强之间,队伍从几十人壮大到数千,奠定根基。. e+ o8 P( n7 O" X
1916年,他以“驱段事件”名震奉天,暗中操控商会制造金融混乱,又派兵骚扰将军府,逼走袁世凯心腹,权谋手腕令人叹服。$ [1 M/ k% h+ B, p6 g. i6 L
4 ^( x2 |# a( k# i+ W0 a+ W8 o ]0 x" A& ~' v' y) o7 v, K
到1928年他已是东北霸主,坐拥奉系军阀,手握重兵。, B0 J) U- e' B9 ^
然而6月4日清晨,命运翻转。- D4 b7 s" f: n& H; f% `
专列行至皇姑屯三洞桥,日军引爆埋好的炸药,爆炸威力震碎桥墩,张作霖身受重伤,被部下抬回大帅府时已气若游丝,不久殒命。
4 ?% `/ Z) \5 u. u, c h& z大帅府陷入混乱,五夫人寿氏挺身而出,下令秘不发丧。9 P" x; c c' i. h7 L
' p, l8 T6 c3 V+ A9 Z7 q( h+ I' f5 W: P$ a* Z# B
她指挥府内一切如常,甚至派人演戏瞒过日军耳目,稳住局势。
' j) P* e6 k6 j半个月后远在天津的张学良匆匆赶回沈阳,强忍悲痛为父亲操办葬礼。
! {( }, l+ W8 E他决心让父亲风光下葬,遍寻风水宝地,最终选中抚顺东北岸,耗资1400万大洋打造元帅林。1 J9 q6 i& X- `% D$ X- B
但九一八事变打断一切,日军占领沈阳,张作霖灵柩被移走,葬礼计划成空。5 Y6 \# B8 a. ` s+ x) ^
+ R# U( O4 B1 [& w d7 \( N* x' u
6 i& [: p) C8 {5 i% g
1937年6月15日,在关东军监视下,张作霖被葬入锦州张氏墓园。0 k( n, Z7 w& [5 ]: E
墓地紧邻其母与原配赵氏,简陋得只有一块石碑,周围是荒地,与他生前的威势判若云泥。. i. ^2 j$ p3 K) I9 q
东北王的辉煌,就这样埋进了这片寂寞荒冢。
/ i5 g+ j( B( @# o) W( U. v' L) Y1 y+ I6 L
! O: Z+ I2 d3 f( n6 W
元张学良未竟的孝道
. I* N* m, |% y# S
2 n6 G0 {) s7 J+ U6 h$ E6 Q张学良对父亲的孝心,寄托在一座未完的陵墓上。
+ \- f* X: b& b2 N" K* u N, h1928年张作霖去世后,他召集风水师遍访东三省,最终选定抚顺大伙房水库东北岸,规划元帅林。- t) R5 m+ K' K3 q5 K- d# ]& Y3 J0 F
这座陵墓占地800亩,耗资1400万大洋,仿照明清帝陵规格修建。& Z3 H" G$ q! m& ~. |+ `6 j. j1 U
为彰显父亲地位,他从北京运来明清石刻,石狮、石碑气势恢宏,工程耗费无数人力。! ?* ], c5 d" _6 K2 s
. C2 u+ Z9 b7 Q# g; r* s# Q/ j$ [# f+ M4 z v: U6 m
然而1931年九一八事变如晴天霹雳,日军攻陷沈阳,元帅林主体刚成形便被迫停工。3 w& C0 p" e, a3 L& D( E( ~4 s
关东军将张作霖灵柩从大帅府移至珠林寺,试图以此为筹码,逼张学良就范。
/ Q8 y, _9 R3 @4 G# y他们提出若张屈服,便助其父入葬元帅林;若不从便另做打算。5 b) b5 [$ }% f9 r4 N6 r
张学良选择了民族大义,拒绝妥协。
* z/ w" s: _$ f" H3 R
) [7 U3 t, B G2 a1 q9 b/ W( h8 n# x5 R$ V. F, @, u' I
日军未毁灵柩,既怕激怒东北民众,又想拉拢奉系旧部。9 A7 ^0 p( z/ \0 ~
1937年关东军松口同意下葬,但条件苛刻:不得入元帅林,葬礼全程受监视。5 ? T$ k' m" W% E) K" h- v+ p
张学良此时已被蒋介石软禁,无力参与,灵柩最终落葬锦州张氏墓园。
" d/ h9 M6 [0 L" B9 f& \2 _7 p元帅林成了空壳,承载的孝心无处安放。
% D" l4 e: \" T3 y) p, f5 `
2 ^3 O1 c+ S3 l6 A' t! u8 @ }, }" p
如今它作为抚顺景点对外开放,部分石刻得以保存,1990年代经修复略显生机。- z3 t5 p8 n' D! p6 V, }3 l
可张作霖的墓地仍是另一番景象,简陋石碑旁杂草蔓延,与元帅林的奢华形成刺眼对比。) d4 y; O5 Z0 t& p; F- I
张学良倾尽心血的孝道,最终被历史无情碾碎。, X- \; G8 X' M w
3 U3 W) _# R% z( m6 N+ P
" a6 B& F1 y8 N4 |1 R软禁半生的少帅2 v U9 R6 l M+ L; k3 J' f* e
) e& d2 l7 F4 p+ w- B1 I
张学良的人生,与父亲的草莽霸业截然不同。
2 C! p/ @' ^- t+ [$ ?2 j少年时他在大帅府接受新式教育,英语流利,会开飞机,受新文化运动洗礼。" Q9 t8 n8 v" I) B$ S
1925年五卅惨案,他捐款两万银元支援罢工工人,民族意识悄然萌芽。) B; R" s8 n# b) R: R h* O
1928年,他顶住日本压力推行东北易帜,将青天白日旗插上东北,与张作霖联日策略分道扬镳。; d2 i. _$ [2 f- |8 l) j
7 X% s# ~% q- ]0 B, ~7 K+ F4 l* L X
1936年西安事变,他扣押蒋介石促成国共合作,却因此被软禁,从此远离故土。
: X4 @: p* ^" u7 ?1990年获自由后,他定居夏威夷,晚年多次对亲友吐露心声。
7 I" D: ~+ F* C# l1991年接受采访时,他说:“回东北祭拜父亲是我最大心愿”(《张学良口述历史》)。! M- P$ O8 I v: \, J2 w* v& o% g
可命运无情,2001年10月14日,他去世于夏威夷,未能踏上故乡土地。# U3 o+ p J( C0 X# q- h! J" O
# Y8 d/ b0 a- b# R0 H4 I
1 S8 Y2 P* ~& k8 }8 B* O. G张作霖的墓地在他身后几十年无人祭扫。家族因战乱离散,五夫人寿氏携子女迁台,东北故园渐成记忆。/ [, ~1 Q6 \, m1 V9 p
直到2007年,张学良六弟张学浚之子张闾实回乡,找到锦州张氏墓园。
' A( o! L1 l% v9 ?! B他在一片玉米地间见到祖父墓碑,简陋景象让他泪如雨下。4 ^. h) Q+ {9 O0 o$ w
据《沈阳日报》2010年报道,张闾实此后多次返乡,推动墓地修缮,感慨:“爷爷不应孤零零留在这儿。”( z1 G4 t8 C/ S! f
张学良未归的遗憾由后人勉强弥补,可他至死未亲手为父扫墓,成了终身之痛。
/ a: N; R( ]0 Z; s$ e文/编辑:招财小鲁 / T/ P. K! @! m( [5 j
信息来源:百年风云散:皇姑屯火车站关闭,见证军阀张作霖被日军炸死 澎湃新闻2018-11-28
* ?: \2 ?. j4 E/ `+ H9 s 6 G# k% w0 H, n6 S
5 N( E) w M: l+ ~- }, J$ r+ h) V1 S
张作霖被炸死 张学良为何13天后才返回奉天? 重庆晚报 2015-10-22
5 r0 [ J6 S4 S0 z0 i3 U ' q; `# w*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