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周盛明 编辑/观察者网 高莘】回顾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3100万辆,再创历史新高。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突破1200万辆,连续十年位居世界首位。
7 q+ A$ g+ ^/ k3 P5 w$ L& h7 p
8 G' k4 I1 v7 S4 _- N S8 P& D从目前来看,随着渗透率的提升,中国汽车在“电动化”的道路上已经接近发展高潮。站在2025年年初的时间节点,今年是中国汽车产业巩固发展成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
1 x% S( G7 P: f- @" s% c! ~
$ Y" |6 x J3 T- \为此,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于今年2月25日在北京举行专家媒体交流会。
6 p U! G: [% ^3 Y0 w! l N5 \ F3 y8 {- v1 p
) P0 x6 u u. O+ ~4 D3 e0 p. m" |% E" d' s- S! W
与会专家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
; X& h2 ^: \ R6 S$ }! g( s2 v! F( }; l' H/ ]( k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师建华在开场致辞中表示:“在产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产业发展的重点已从单纯追求速度的 “快不快”,转变为更加注重质量的“好不好”,如此才能推进汽车产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
$ M6 y+ \0 O* v8 }* E3 L8 k
8 P$ |5 p! U: Q5 `- G. j“现在还是新能源汽车的1.0时代”6 V! R2 x$ K, m: v
W0 w U. D5 C5 L. d9 C
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而电动化是这场变革的第一步。
2 o" F# B$ a, r% C+ Y6 i- B+ q+ _$ r j1 U, D* k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表示:“现在还是电动汽车时代,也就是新能源汽车的1.0时代,或者说新能源汽车的初级阶段,还不是终极阶段,只有三场变革全部完成才算是真正的新能源汽车革命成功。” 8 t, U0 [' [( K( P( [/ S
2 N6 l0 q5 W [9 j7 E1 D5 e1 ~" P4 D
* w$ r4 i6 }9 |' I' k) J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
) U" r* \9 N3 M, |
, b3 f1 S9 D+ Y }1 |; Z2 A/ Y& F$ r欧阳明高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1.0时代的动力电动化、2.0时代的智能化电动汽车、3.0时代的新能源智能化电动汽车,预计真正进入3.0时代至少要到2035年。 $ [$ v1 n* x8 ?3 V. ?. }& L; b
) U8 P0 [) `4 T r. N! w E与欧美市场不同,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路径具有鲜明的本土特色。 9 y1 V' `' }0 q+ n: ^& \
: ]# m' T. n% y4 K0 a4 m6 J: l2024年,纯电动车在新能源汽车中的销量占比已降至60%,而磷酸铁锂电池占据了超过70%的市场份额。
- ^( M' H: a4 T% w: s! |' l- M8 D
* w. s* F! f) V" t4 n- B欧阳明高表示:“最初,国外不搞磷酸铁锂电池,但随着刀片电池的出现,其成本低、安全性好,基本解决续航问题,迅速崭露头角,这都是中国人在电动化方面的创新。”
, S6 |$ E) F& A. A4 Q8 d$ Q7 i6 w3 [: H& H; _% j3 E
此外,全固态电池被认为是下一代动力电池的颠覆性技术。
" j, |# `, g1 H$ I0 _+ V3 N6 s7 T% T% |* M
欧阳明高预计:“2027年开始装车,真正达到1%的市场占比,可能还需要5到10年。” ^ }9 {8 B! S6 U7 f6 j4 {6 }
% r% B; [9 w. {+ v% W
据悉,2024年是中国全固态电池的里程碑年份,国内相关专利申请数量已是日本的三倍。长期来看,500Wh/kg级别的全固态电池仍需突破锂负极技术,这将借助人工智能材料研发平台来加速创新。 1 G2 w7 K" g7 E6 G4 D: s
* r, {1 R. m( N8 Q欧阳明高预测,2030—2035年,采用锂负极、硫化物复合电解质、高电压正极的全固态电池有望量产,能量密度目标为500Wh/kg和1000Wh/L。这一突破不仅影响乘用车,还将重塑整个能源存储体系,推动新能源汽车与可再生能源的深度融合。 1 d* n4 e2 u$ V
! O2 u2 H4 v5 C7 ?3 |% S& w5 {欧阳明高认为,展望2025年及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将保持增长,但增速可能会逐步放缓。
) I4 T3 y, k; G* B* s- @/ i
! |0 w8 ] w' o2 F% k- }; Z- n; `“今年电动化基本上进入高潮了,插电技术变革高潮也应当快到了,整个电动汽车的基数已经比较大了,增速会逐步放缓,但是总量会大幅上升。”他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逐渐从“快不快”向“好不好”转变,更加注重质量、成本和市场适应性,而不是单纯追求数量增长。
/ M* C# e0 O5 {7 G! B
" U* e, ?3 E* V |9 z' |. i7 Q关于内卷,欧阳明高认为这是“周期性的大变局”。他表示,因为中国汽车市场已经从增量市场走向存量市场,所以新能源和燃油车形成了零和博弈。在这种情况下,现在的新势力总体的寿命周期和成功概率都会比以前更小。
) ?# `0 B% ?7 x' I& Y
* ^" _3 j2 D* j4 f, l, A, y从动力电动化的兴起,到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再到全球产业格局的重塑,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欧阳明高认为,电动化只是第一步,未来的竞争将在智能化和低碳化领域展开。
/ u% h) {5 g% U' S% K+ t5 V
8 b/ k- ^8 l. R6 F. E0 g3 [智能时代的制胜点——“学习”
4 ~2 x V; K6 g' @ @% ?- q- G8 X8 M1 b$ n, V
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加速迈向智能化阶段,整车智能化技术的突破将在未来3到5年内成为行业竞争的主战场。在这个过程中,DeepSeek的突破性进展正在成为推动这一进程的重要引擎。 5 [" `. N' _2 | q8 Q& P6 ?; |
- o4 W0 g! y' B5 b7 B( n欧阳明高表示:“DeepSeek火遍海内外,20多家车企引入,这肯定会加速智能化的发展。”
+ v a9 D$ q7 G; f8 _1 J0 s1 e/ v8 z3 m0 q3 i+ N8 Q
他认为,DeepSeek的核心创新不仅在于大模型本身的技术突破,更在于其对智能汽车技术路线的推动,特别是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汽车研发与制造等多个领域的深度应用。 0 V' o& v J& E+ \ R
3 @7 D! u0 L" q/ ~/ f首先,DeepSeek正在重塑自动驾驶的算法体系。欧阳明高解释:“未来实现L3、L4级的自动驾驶,需要自动驾驶技术路线转型,转到基于大模型的端到端模式。”DeepSeek的多模态能力,使其不仅能处理文本,还能理解图像、视频等数据,使其成为自动驾驶决策系统的理想基座模型。 ) L7 \- \1 O7 H. Y- F& D: T
5 n7 y2 w3 d+ D4 c! f, u
其次,在智能座舱领域,DeepSeek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将使人机交互进入全新阶段。
9 e- n0 L5 s5 q) d. m( c. Z, R/ `* W1 W5 j3 S/ y$ O, b
除了车端的智能化,DeepSeek还正在重塑新能源汽车领域全产业链的知识获取和决策模式。
' p1 n7 ^2 V4 q' B# ?9 r9 X
$ n5 s7 ^" a2 k! X& p# E6 ~% r“DeepSeek来了之后,不光是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人工智能+’会全面爆发,将会贯穿到汽车设计、制造、销售、维保的汽车全产业链,全方位、全链条。”欧阳明高表示,人工智能已经开始改变知识获取和决策模式,在智能制造领域,AI驱动的研发、设计、仿真和生产系统将极大提升产业效率。 / w, g7 N7 H" i7 _; h
) J. \. Q" v; ^% d( }
智能化的发展将进一步重塑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模式。
v' o( ~& _" X4 a* o2 Q$ u, f( ]4 M! y0 c
欧阳明高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已经从企业竞争转向模式竞争,未来将出现多种不同的发展路径。比亚迪采用纵向一体化模式,构建完整的自研生态体系;华为通过智能化平台模式赋能传统车企,形成高溢价的智能生态;小米、蔚来、理想等互联网造车企业依托共享充换电网络,构建整车智能化+互联网基因的模式。
" F! A2 z' Z# ?4 _3 W" h
5 t% i9 o% s) H: G) g吉利、长城、奇瑞等自主品牌则采取燃油车+电动车、国内市场+国际市场的双轮驱动策略;国有企业如上汽、广汽、北汽则在自主+合资改革中寻找转型机遇;央企如一汽、东风、长安则依托政策资源优势打造独特的发展模式。
# ~6 Y( y% `+ U: Y' B1 I
! U6 H3 t* x5 t2 Q此外,宁德时代正在探索电动化平台模式,尝试将电池、换电和电动底盘整合为新的业务生态。
3 D, c% x- E# w( q+ p$ W, G) D4 r% i& R$ S
面对这些模式的竞争,欧阳明高强调,智能时代的制胜关键在于“学习”。一方面,企业需要从模仿学习向试错学习转变,从深度学习的优化算法到强化学习的动态适应,不断提升竞争力。 ' c- h0 @' A% [5 R
. Q' Y/ T# C; }# P( x- C另一方面,企业需要建立学习型组织,提高认知灵活性,破除固有思维模式,增强适应性。 4 |6 a/ r7 k) F6 H8 F0 \
. u9 Z; y8 {. F0 a
“人工智能时代,最大的竞争能力就是比别人学得更快。”他表示,在技术赋能的新时代,长期主义和持续创新将决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新能源汽车行业也将迎来英雄辈出的时代。
4 N( l% k6 G N( b6 e. ] } r$ ?1 N2 P/ I( [
新能源汽车3.0:能源低碳化
8 K8 `3 t8 O- E& [" o$ i M8 y! a, U* {% P6 D$ _* j# V
新能源汽车的终极形态是新能源智能化电动车,而能源低碳化正是推动这一变革的核心。
$ ]( x8 u3 `2 `, e
! ^5 Y% k3 j `1 z欧阳明高表示:“低碳化说的是能源,电动化说的是动力,智能化说的是整车,这三个东西不一样。” / e9 v0 y; r a8 A; y
9 k4 Z3 Q5 h% L# R7 q8 G新能源汽车的3.0时代不仅意味着电动化的深化和智能化的优化,更意味着能源结构的根本性变革。 4 P8 [4 d4 ~, I& n2 C3 u6 D `3 A
: _" J7 z* w% l: @
据悉,2025年1月,电力全面市场化改革启动,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自发自用模式开始推广,车网互动进入城市级示范阶段。 9 T9 m, ~8 K* w7 R
! x3 Y& y0 h3 b* i+ d0 T
“这和‘十城千辆’示范一样,从示范到规模化需要时间。”欧阳明高预测,2030年非化石能源的发电量将超过50%,煤电将不再是主体,届时全车身钙钛矿光伏薄膜、全固态动力电池的量产,以及车网互动的普及将逐步实现。
; U7 }& I5 g$ ~) U6 M7 ~ o
( y& e1 M! S2 S; L新能源汽车低碳化的发展,正与整个新能源产业的革命相呼应。欧阳明高分析,到2030年,中国风电光伏总装机预计超过30亿千瓦,发电量超过4万亿千瓦时,占全国用电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非化石能源的发电比例将达到50%-55%,届时,中国新能源革命将迎来真正的爆发期。 ' K9 C8 C3 Z7 g" K3 U
4 t6 `! x9 e) J9 q* c, u& T6 K
欧阳明高表示,未来十至三十年,中国将形成五个十万亿级的新能源产业。其中,包括新能源基础产业、智慧与零碳能源产业、绿色氢能产业、交通全面电动化、新能源汽车产业。 + y4 P1 D% ?# t! Z0 M
, A+ s% F. U0 y* r+ I8 @' T" `
能源低碳化是新能源汽车革命的最后一环,也是决定新能源汽车能否真正成为未来出行主流的关键。 / S) b+ }) c' Z% x' x
+ A/ { l- U1 A f4 H
欧阳明高总结道:“没有低碳化,就没有真正成熟的新能源汽车。如果只有智能化而没有低碳化,最终的结果可能是汽车产业的萎缩。”
2 o) O$ X/ |0 c% }; z1 \$ C; `4 V# x# [- l
在未来五到十年内,新能源革命将推动全球汽车产业迈向更深层次的变革,而中国,正站在这一变革的最前沿。 ! n* ~5 \7 q3 b" m7 h0 H
" J3 Q8 B* ?6 a" A; r" i/ I; I# C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