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给6岁孩子吃零食”被群嘲上热搜:畸形教育,毁了多少孩子?

[复制链接]
查看3099 | 回复0 | 2025-2-24 07: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i,我是头趣知识,点击右上角关注,每天为你分享〔自媒体运营〕和日常干货。你想看的这里都有。% s) r/ B' X, X" ~$ X/ X# }

! \0 U7 B9 r! E5 b% m5 {$ T% Q
“不给6岁孩子吃零食”被群嘲上热搜:畸形教育,毁了多少孩子?-1.jpg

" |7 s: c6 B3 D3 M“你给孩子吃零食吗?”% B7 F9 t) q. q
关于这个问题,妈妈们自动分成两派:反对派&支持派。
7 L+ q$ |' y& V6 R反对派认为:7 o, R% S5 [5 Y# ?: L4 X
零食 = 添加剂、色素、香精0 p6 p  B# H7 m: _6 N
健康,不能吃!+ D  x. e1 Y5 \. {3 p: ~' s/ w
而支持派认为:
6 v6 w; h) X. n7 T3 q孩子接触到零食的机会太多了,根本无法避免。0 `' G! Z7 w# y. G; \
只要控制好量,吃一点也无伤大雅。
: h9 Z! x0 L  t" A9 ~) m' Y; y8 Y
8 T1 g, t% N& j5 e! U; W. `
“不给6岁孩子吃零食”被群嘲上热搜:畸形教育,毁了多少孩子?-2.jpg

& C8 |" q% y) b( M8 ^前几天,网上有一则“不给6岁孩子吃零食”的视频被群嘲上热搜:畸形教育,毁了多少孩子?
7 |5 U3 d8 p9 V. Z事情的经过:
& G' P" [! `) h, r$ a5 A博主晚上吃完晚饭,带宝宝去球场散步的时候,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9 W* x9 s' V% N6 |2 C1 ]( w2 Z% u今天下午,她无意中听到一个宝妈自豪的说:' @% e6 @5 h. ~2 T
“我家里只有白开水的,什么饮料都不买,零食也不买。现在我儿子都6岁了,他从来没有吃过任何的垃圾食品。”
* n! i& J1 X3 O
听到这样的一句话,博主整个人都傻眼了,想着一个6岁的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期,需要的热量比较多,严格限制孩子的饮食真的好吗?
+ H3 W( f8 |- o. r而且,一个才6岁的孩子,又怎么会不偷偷吃零食呢?
# m/ \: W) J5 {0 O& {零食虽然吃多了不健康,但严格限制孩子的饮食,更加容易引起孩子的心理不健康。
! z3 h2 x" Z9 n& j) g对此,不少网友纷纷嘲讽道:! }4 I& _0 i! i
“我还是建议家长不要过于限制,因为我在学校见过有的孩子为了吃一口别人的辣条趴在地上学狗叫”  I5 p, `6 c, O
“以后真的一根棒棒糖就被拐走了!为了一口垃圾食品就被欺负了!”
$ W- E: o, c) ~& Y' C; n+ y  K& F+ V“哪天他有能力了他会离你远远的,包括限制玩手机也一样,他会报复性吃,报复性玩,我是小时候没有零用钱,长大了其实赚不少但是根本存不下来,宜疏不宜堵。”
4 S( h: I$ O$ ~. L- L( F1 j“除非她能把孩子捏手里一辈子,不然哪天孩子有自主权了大概率会报复性饮食。”$ Y& S- Q5 a! w# h

6 I; s! O  X- q1 ?% d
“不给6岁孩子吃零食”被群嘲上热搜:畸形教育,毁了多少孩子?-3.jpg

: L6 Y/ `# V$ r% |% l
8 P; X0 H7 S6 v俗话说得好,凡事都要有度,不达则不张。过之则易折,适得其反。! w1 B% A- b. b! c! q
零食,填满的不仅仅是孩子的胃,更是孩子幸福的童年。5 n# ~- |: `  S- M% X+ _/ I
如果孩子的世界失去了“零食”,就等于失去了一种快乐,这是在未来花多少钱都买不回来的。7 U3 j6 n3 j5 s
尹建莉教授曾提出过一个观点:
+ f* g5 m% l& t' p! s
“扼杀孩子小小的欲望,会激发孩子的嫉妒渴望,使其产生补偿性心理。”4 n9 A5 d) N2 T$ A" `
孩子的思维模式其实比我们成年人想的要简单,他们对零食的欲望,也许并不是出自于口腹之欲,而是源自你的管束。
% {( M# k- x' M你管束得越严格,他们反倒越容易起逆反之心,对这件事的渴望程度更会加深。为了满足这个好奇心,他们可能会偷偷用零花钱买来吃,或者是吃更多,用来补偿自己。  Y( K; n* f+ j( a
  w# o/ l" h3 p; O
“不给6岁孩子吃零食”被群嘲上热搜:畸形教育,毁了多少孩子?-4.jpg

! C( Y- P! k. _那些童年‬时期‬不被父母满足的孩子,在成长的这一条道路上,会产生各种的畸形‬行为。
; {2 `0 U8 I/ ]6 P有网友说:( D4 J; _5 H' _4 [! a
初一期末的时候,家委会给每个孩子准备了一袋小零食,目的鼓励孩子们考试拿满分。
; ]/ U# a) [2 f/ F7 t( h7 Z) j但是,这一袋小零食里面装了一杯可乐,有个家长就直接炸了,火气冲冲地说:“我家小孩从来不喝碳酸饮料的!你们怎么能发这个!”
% s5 n  v4 R6 n9 u$ ?+ g$ X% X后面她儿子告诉她,小男孩在学校只要看见有同学在喝碳酸饮料、零食,他就会跑过去抢着吃,哪怕只是舔一口。
4 ^2 C2 Q2 \6 C' z# u7 f
0 H9 U  w8 ]# e$ M3 `5 F
“不给6岁孩子吃零食”被群嘲上热搜:畸形教育,毁了多少孩子?-5.jpg

# x, Y! q' Z% T1 L' f4 W; W0 ]. _也有的网友说:
" X5 b! u8 a& \3 f. V她小区有一女孩儿就是被家长这样限制,她女儿对零食非常渴望,经常骗小区里小孩子的零食吃。
9 f; N, g: a, X2 P; f9 R甚至,去别人家玩的时候,主人家嘴巴动一动,她都要非常强势的去跟前问:“你在吃什么?哪里来的?我也要!”
$ S( s( u. n( X2 `" Y/ W- `9 ?
0 x# B3 o( B( y4 _9 Z1 A2 O
“不给6岁孩子吃零食”被群嘲上热搜:畸形教育,毁了多少孩子?-6.jpg
6 y9 \# S, }3 x- D# E
还有网友说:! O  k3 b6 d% r
她还见过别人咬一口发现味道不对的烂橘子吐在地上,孩子跑过去捡起来就吃的……
7 C( V; ^& L! H. S. Y那孩子不是流浪的小孩,也不是家庭条件不好,实际上他家挺有钱的。5 }# R: h* O4 S; D8 o3 e8 c1 ]
有钱为什么还去地上捡东西吃?原因就是他妈妈怕他吃多了零食就不吃饭,从来不给他买.......8 D4 r( J+ f& h# x8 e0 V4 h
9 O8 ?2 E0 C/ \  ^0 c
“不给6岁孩子吃零食”被群嘲上热搜:畸形教育,毁了多少孩子?-7.jpg

3 ~/ o0 s( G( f" F2 s其实,被家长严重控制的人生都是畸形的不健康的,终有一天都会得到反噬的。1 x& m, O8 |6 v0 U
这就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因为童年的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终其一生都在报复性补偿。
# e2 j1 V1 Z4 S因为当一个人有能力买到曾经“求而不得”的东西时,那种压抑多年的心理创伤记忆,会突然释放,就像大坝决堤一样,往往产生强大的爆发力,从而出现报复性的买断式补偿行为,似乎要补回曾经那个贫穷又渴望的自己。
! k# a% [1 \, Y3 @4 E. E0 I1 h阿德勒曾说:
1 P! `4 i# e( w% y4 w' L" E& Y6 r“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3 K) o- p) t/ N  R
$ Q7 R7 q1 `# P! ~' W( y2 v2 }
人终被少年不可得之物困其一生。+ u8 q! s' }8 B; A8 G8 r5 W
' I& o. x6 ]) X2 b0 c1 e$ k. E
“不给6岁孩子吃零食”被群嘲上热搜:畸形教育,毁了多少孩子?-8.jpg

1 T( [% Y0 `+ b( g( P  o被充分满足过的孩子,才能对这个世界有信心。
  K* }, S& ]/ E7 H3 j5 T! u看到这样的一个视频:9 X; z% v3 e+ o% k  f
4 w! t' `2 Z, @8 E0 M- e, `& c
“不给6岁孩子吃零食”被群嘲上热搜:畸形教育,毁了多少孩子?-9.jpg
9 ]( F) z3 B6 F* j- b' |
女子和丈夫带儿子出去玩,丈夫总喜欢给儿子买冰激凌。
7 y! n0 l3 P* K; S2 C刚开始的时候,女子很反对,认为冰激凌的糖分太高了,吃多了对肠胃不好,还会让孩子长蛀牙。, }/ v% Q; n! k; H# w
但是,每次丈夫给孩子买冰激凌时,孩子一天都很开心,会积极的去摆碗、喂猫、给妈妈倒水等等。
7 O. g) x; |7 s* o她丈夫说:“偶尔吃又不影响健康,我们不应该阻止孩子快乐的,更不应该让孩子失望。”
1 F. |1 u- Z* o6 U& E3 B" K8 v然后她仔细想想,她之前不让孩子吃,孩子一天都在无精打采的样子,连平时想看的动画片、钟爱的乐高都没兴趣了。; i! J* v# w/ j' O2 F  _' A
8 G5 V0 x. \; m  e  `, W
“不给6岁孩子吃零食”被群嘲上热搜:畸形教育,毁了多少孩子?-10.jpg
) N% I( Q; h: w# z  T4 Q
冰激凌对孩子不仅仅是零食,而是内心需求的满足。' Y9 p: }8 i0 O9 f
小时候得不到的糖果,长大后也失去了它的滋味。
4 [0 f! K/ d. z5 E一个孩子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在童年被父满足自己的需求。
" r9 ]: e( ^7 _它们看似平凡,却蕴含着深远的心理学意义,为孩子的一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 V1 m- Q: W6 [1 q
2 h) i, d2 q0 B- U' \  V/ T
“不给6岁孩子吃零食”被群嘲上热搜:畸形教育,毁了多少孩子?-11.jpg
! A- \- d  ]) ~: G1 L8 X
童年,是孩子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
. T; m4 q) p, _- ]& f& h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在记忆的长河中闪耀着光芒。5 ^' q6 d; k7 S# F3 Y1 _
哲学家柏拉图说过一句话:
  j4 y- s# Z3 f+ I, O5 _“一个人从小所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就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
, T0 t' H2 ?% Z6 [一个童年被满足的孩子,终其一生,都会有一种作为胜利者的感觉,而这已成功的信心,通常会导致真正的成功。
8 u9 V$ Y: q4 k' A0 N! ~9 Z& V, L因此,作为家长,我们应该用心去呵护孩子的童年,别让孩子用一生去治愈童年。
" k& Y/ T) M' i9 S欢迎在下方评论区发表自己的高见!
: |0 D! G; V( s, h共勉!
! L9 r, n0 c3 l& Q" W$ b. T% s0 k
--END--
1 W5 @  o% S8 x! C2 _, a) E
我是头趣知识,点个关注,每天都为你更新头趣新知识!
7 C" M# I4 B% w6 Y7 @3 f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告知必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2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02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