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一过 50,这 3 道关请务必守好
3 B& T, a! F4 H B人常说 “人过五十知天命”,当男人迈进 50 岁这个门槛,身体就像突然被按下了某个开关,各种变化接踵而至。曾经精力充沛,搬重物、跑长跑都不在话下,如今爬几层楼梯就气喘吁吁,稍微干点体力活就累得不行,做很多事都有力不从心之感。这个时候,有句老话 “老泄残精,人穷寿尽”,就显得格外有道理。
! L q# Y9 B) ]4 Z7 U+ p5 _( i# R* m( z& f, G. K# s
* `5 U! g4 h5 {" q. A% r4 Z( ^它在提醒我们,人到一定年纪,就得服老,不能再像年轻时那样肆意挥霍自己的身体,尤其是体内的精血。在中医理论里,精血可是男人身体的根基,就像大树的根,根基稳固,大树才能枝繁叶茂;守住精血,才能维持生命的活力。所以,50 岁后的男性,一定要守好下面这三道关。
: g: N" e& L( k8 k0 ?守 “残精”,滋养生命根基5 r% Q9 p E4 a
50 岁的老李,最近总感觉自己像变了个人。以前工作一整天都不觉得累,现在刚到下午就困得不行,身体困乏得厉害。晚上睡觉也不踏实,还老是做梦,早上起来头昏沉沉的。头发大把大把地掉,牙齿也开始松动,吃点稍微硬的东西就疼得受不了。去看中医,医生说他这是肾精不足的表现。9 W! U. G% l) ^. G2 {
( Q3 @1 M7 t: c# V7 Y+ b
1 [, J: ~- j% p; D" r( H
中医认为,肾乃先天之本,人过四十,精气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到了 50 岁,要是不注意保养,肾精不足的症状就会愈发明显。肾精不足,身体就像没了油的机器,运转起来磕磕绊绊。不仅容易感到身困体乏、精神欠佳,还会出现头昏眼花、腰膝酸软等症状。头发早白、牙齿松动也是肾精不足的外在表现。' W6 d2 `0 k$ g3 g! A: W4 S
那该怎么办呢?一方面,要懂得节省肾精。50 岁后,不能再像年轻时那样熬夜、过度劳累、频繁应酬,这些不良生活习惯都会过度消耗肾精。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早睡早起,给身体足够的休息时间。另一方面,要学会补肾精。在中医上,有个经典的方子叫锁阳固精汤可以参考。锁阳固精汤里包含锁阳、肉苁蓉、巴戟天等中药材,这些药材具有温肾固精的作用,能帮助补充肾精,让身体重新充满活力。但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使用中药调理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能盲目用药。
2 q. A. Z) J: c$ ?( u6 E) y8 j) I' h `/ P+ ^
. {/ t2 c: |4 i& Q {守 “残气”,维持生命动力% z$ m% |+ F8 Q% O1 U! E
老张最近总觉得自己没什么精神,做什么都提不起劲。走几步路就喘得厉害,以前还能和老伙计们一起下棋、聊天,现在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去医院检查,医生说他心气不足,心脏功能也有所下降。# R7 q; Y" {; M" I8 N& [- I
气,是人体的源动力,就像汽车的发动机,发动机给力,汽车才能跑得快。心气不足,人就像丢了魂一样,不仅容易乏力没劲、精神头不足,还会影响心脏的功能。心脏是人体的 “泵”,心气不足,就会导致血流动力不足,血液不能很好地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就容易引发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
. f$ R# c% k, v7 y- ?想要守住心气,可以参考生脉饮加减。生脉饮主要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人参能大补元气,麦冬可养阴生津,五味子则能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这三味药搭配在一起,能起到益气复脉、养阴生津的作用,帮助补充心气,让身体重新充满活力。但同样,使用前一定要咨询医生,根据自己的体质进行调整。
/ |+ w n) S2 t2 ^守 “残血”,焕发生命活力% L0 U' I$ D& \" J4 p7 m+ M) y
" _+ e' R; Y, t
: m5 h9 l4 R: {4 i* O! l/ {/ }/ z
老陈最近睡眠质量特别差,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就算好不容易睡着了,也容易惊醒。白天还老是觉得头脑昏沉,记忆力也大不如前,经常丢三落四。去看中医,医生把完脉、看了舌苔后,说他这是血虚的表现。6 {( [8 a% E- M( `4 l
血,与我们的心、肝、脾都密切相关。中医上讲,血生于脾、藏于肝、主于心。血就像身体的 “营养运输员”,把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血亏虚了,身体就像汽车缺少了发动机,各种问题就会接踵而至。除了头脑昏沉、睡眠不好,还会出现心慌气短、早衰等症状。
( `: M% L" u4 n; @& \9 V% m2 |2 ^6 Z, G1 K' S) R
" C3 X3 b+ v. s0 S# ^/ x
脾是气血生化之源,要想血足,得从补脾入手。这时候可以参考归脾汤加减来补血、健脾养心。归脾汤里有白术、茯神、黄芪、龙眼肉等药材,白术和茯神能健脾益气,黄芪可补气固表,龙眼肉则能养血安神。这些药材相互配合,能起到健脾养心、益气补血的作用。但还是那句话,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使用中药调理一定要谨慎,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9 w8 e, Y! f- v" G& X1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