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别不信,这三种家庭出来的孩子,大概率会沦为社会底层人

[复制链接]
查看6407 | 回复0 | 2025-2-15 18:2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 X2 g5 Z, N9 G, ~2 V
一个孩子出生后,睁开眼睛,看到的就是家人,第一句话是跟着家人说的,第一步是家人扶着走的。
2 W8 o6 `4 W! ]  J: G9 r5 M+ Q到一定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同样一个地方的孩子,层次不一样,有富人,有穷人;有成家立业的,也有打光棍的。
0 h4 h. D0 v7 e' J$ ]* u# m追根溯源,我们会发现,以下几种家庭出来的孩子,大概率会沦为社会底层人。* o5 r1 ~6 z6 x: p, h# {& ?7 |

& v4 T$ s& ]+ Q# U5 }
你别不信,这三种家庭出来的孩子,大概率会沦为社会底层人-1.jpg

: m; h1 d+ |5 }' {01: B/ u% r: _4 i2 c* H) V6 n. A- N
习惯性否定孩子的家庭,培养了“看不到希望的孩子”。
! \0 F- W4 ]- \5 u8 Y$ n# o$ U孩子要去做点什么,买点什么,和谁一起玩,看一场电影等,一开口,就被大人否定了。
+ @4 `! U3 [; M9 R( f& K在否定的同时,大人会给出很多的理由,让孩子不要这样干。理由,多半是“唬人”的,指出了事情的坏处。
; q' E" i7 S7 }! |. ^孩子一次次被否定,就失去了自信心,然后就不会开口去要求什么了。
" Y6 F3 Z0 ~) V& `' N6 E( M
作家池田大作说过:“在任何情况下,首先要让孩子自由自在的生长,这才是父母情深的表现,而且必须将这样的深情作为治家的宗旨。父母心胸狭窄,感情用事,或光依靠长辈的权威等等,对家庭教育都是有害无益的。”* p7 u0 ^7 m# _0 M: q% Q" d
大人就一定是权威吗?答案是否定的。. {/ }7 p" p8 m
大人和孩子出生的年代不同,生活兴趣不同,机遇不同。从大人的角度看问题,往往和孩子的想法,背道而驰。
" U+ S& W) o; N7 g, a' ]  u6 M当大人摆出权威的时候,孩子就只能认输。毕竟,胳膊拗不过大腿。( j9 ], ]( b# }; y+ \4 v8 E
孩子也是有独立人格的,可是他得不到大人的尊重,因此人格会扭曲。但孩子开始叛逆的时候,大人越是反对,情况越发糟糕。
- w+ n# e; }; [8 j& a' H0 B, ~2 P
有一句话说的好:“给孩子们两份永久的遗产:一份是根,一份是翅膀。”( T9 h! x5 ~+ o& G
根就是温暖的家庭,走出千万里,还是最想家,也会回家,能够在难过的时候,把家当成疗养所。
  D) V# `$ d; A+ u- \翅膀,就是孩子的独立人格,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走。孩子的想法也许奇奇怪怪,但一旦被鼓励,就变成了理想。4 _; q* N9 p& D, S
肯定孩子的想法和做法,听孩子的解释,尊重孩子的选择,也许孩子会走弯路,但是会很自信,会自我拐弯。" ^4 H+ m0 Y9 Y* g
% ~. }" p( X+ W) p* C5 C3 q% V# G/ X' K
你别不信,这三种家庭出来的孩子,大概率会沦为社会底层人-2.jpg
6 _% q. v: P1 P: i
02! `& W, s- P& w# ?; i. ?, Q: \
长期是老人、孩子一起留守的家庭,培养了“放任型的孩子”。
0 K2 Z2 ]1 W' ^+ Z在“焦点访谈”节目里,讲了一个例子。6 m& f* A+ @! L( h; \4 H9 d4 F6 H2 V  f9 J
13岁留守儿童小光和记者交流了很久。+ i1 r1 J, W5 ?
记者问:“想不想再拿奖状?”
$ A) C: W3 _6 b! e/ y9 f7 J小光说:“不想。”
& j. G% h1 u. [: C; ^记者追问:“为什么?”% h) ]( ?# b0 ]6 Q4 V; d3 M
小光回答:“学习累,需要思考;打游戏不用想,见人打就完事了。”
/ {. _' ~& f2 P+ j# @/ ]' t% q9 p看着小光家的墙壁上,有很多的奖状,再看看抱着手机不松手,成绩一落千丈的小光,太不可思议,太令人心痛。" J5 P- M2 v- |) r: H% K
小光还表示,自己初中毕业后,就去外面混。
6 t2 z0 |( C2 Z, S/ d
- {. f2 r" h; n) s# h/ _
你别不信,这三种家庭出来的孩子,大概率会沦为社会底层人-3.jpg

' v5 n6 J; Q: v小光的人生转折点,就在父母把他变成留守儿童的那一天。) L3 s! x  {- W( t% P" b: v. h# \
去看看那些留守儿童吧,他们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过日子。祖辈靠种地为生,每天忙着一亩三分地,几乎没有时间顾及孩子的学习。3 E1 B4 [! I$ u" v, f9 o
祖辈能够把孩子的吃喝管好,就已经够呛了。到农忙季节,也许吃喝都是应付着。4 X0 Z& H. F$ G2 }" u
农村的生活很累,但是效益很低,把泥土翻来翻去,几代过去了,也不见有转机。也就是这样的家庭背景下,孩子的出路,似乎是自生自灭。
0 C$ f/ U  N1 x. m" s$ `
为了不让孩子乱走,手机变成了必备品。
" a  h. K, R- J4 K也许,祖辈还这样说:“孩子,管不着,管不得。”因为祖辈管理稍微严厉,这儿媳女婿就心痛,会责怪。
  R9 A/ G1 \: i
记住了,父母是孩子们启蒙教师,孩子是母亲的一面镜子。
2 g$ t2 o% `7 t. I# x
缺乏父母陪同的孩子,一路上注定要栽跟头。祖辈的思维,早已脱离了这个时代,尤其是山旮旯的祖辈。# n6 J  M9 R/ Z, N9 X5 \& p2 t
父母带着孩子,去城里读书,去见一见世面,也每天管一管学习情况,也许会很累,但是效果总是好一点。5 [8 T7 g. Q( j" g) \
* `+ b6 n" l) j5 l5 h- a. D
你别不信,这三种家庭出来的孩子,大概率会沦为社会底层人-4.jpg

1 J( i0 L& Q( r2 Y% S03! h# E1 l3 J0 M$ o: ~: p& r
低认知的家庭,培养了“学业起点低的孩子”。  A+ J. R3 c6 G8 R; ?! `+ M: N3 h
是不是你的身边,频繁冒出这样的道理:读书无用论,学历贬值论。
4 e8 s4 r5 j% g0 V& w
说读书没有用的人,往往是不爱读书的人,根本就没有享受到读书的红利。. ^  _# M9 M& @7 }# `
那些靠读书改变命运的人,是很少在读书有用没有用上发言。
1 h, C& u% N7 z  ^关于学历,如果你认为没有用,那是被小概率事件影响了。
& v. L! i( x; i+ y9 o一个博士去送外卖,大家就抓住热点,频繁解读。似乎全社会的博士,都送外卖。要知道,在送外卖的群体里,读书少的人,占比很高,读书多的人很少,也多半是临时过渡一下。
$ X; |+ h9 n: [3 N2 W拥有博士文凭的人,和拥有初中文凭的人,生活的层次是不一样的,看问题的角度完全不同,接触到了群体也大不一样。: A5 o, E; o: j2 N  H1 n
如果一个家庭的认知很低,每天和种地的,挑土的打交道,格局也就那么大。他们引导孩子,顶多是远离挑土,去打工吧。1 c6 u/ o; F% f: o# X
俗话说:“父母的格局,孩子的结局。”父母都无法认识社会的本质,读书有什么用,那么孩子要学业有成,就可能性不大。; D4 l- |* u4 E: }, F% _- B+ x8 @8 R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任何一个孩子走到高层,都离不开书。没有高文凭的孩子,也成大器了,那只能说明他到社会上,读了很多书。4 d" d) f; ]1 F1 d

  A5 `2 H0 {5 U8 O; A
你别不信,这三种家庭出来的孩子,大概率会沦为社会底层人-5.jpg

: m% \% f* J" C1 t- b0 W047 o; Z, ?! L* B7 x* y$ F
阻碍一个人登高的,往往不是鞋子不好,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6 [; L: \+ H2 m7 w9 ?
《三字经》中说:“养不教,父之过。”
9 B1 u! P- j5 `' ^; I) I父母们,如果想要孩子不沦为底层人,就得家庭本身在高层。$ g: t7 W- J5 m! V7 j+ K' A
高层,不一定是家庭非常富有,地位非常高,而是家庭的格局很大,父母对未来的安排高瞻远瞩,对孩子承担责任。/ p1 i1 q- s' t. `8 N# C
千万别等孩子成年了,定型了,才抱怨这里不好,那里不好,要在他可以改变的年纪,积极改变。
: P) e, L7 }* R+ J3 c作者:布衣粗食。
2 q6 G4 p- @: g- E) P* Y1 C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 g( l: V4 {: e1 a# c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96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396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