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1 u$ @6 V" e' J) D1 o, ?
K7 u, _. i4 ?) n% w! L在职场这个舞台上,上司就像是手握大权的导演,他们的一句话,便能决定你的职场命运,是平步青云,还是跌落谷底。所以,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千万别让上司抓住你的把柄,这可是职场生存的首要法则。" r1 t9 @8 o! k: p+ R a0 A- `" ~* r
$ b) U7 }: Z" C" K& w6 h就拿我之前认识的一位朋友小李来说,他在一家公司做销售,业绩一直不错,可就是性子直,说话不经过大脑。有一次,公司召开销售策略会议,上司提出了一个新的销售方案,小李当场就觉得这个方案不靠谱,直接站起来反驳上司,还言辞激烈地指出方案中的种种问题。当时,上司的脸色就变得很难看,可小李还没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依旧滔滔不绝。从那以后,上司就对小李有了意见,不仅给他安排了更多又难又累的任务,还经常在公开场合批评他,渐渐地,小李在公司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业绩也受到了影响,最终只能无奈离职。
8 m, a8 p$ I; g! N6 w5 E2 h# V" L4 p别太敏感,内耗自己0 z$ J& H/ T' S* g
# K! j6 Y) [( Q0 D7 ~& j+ c* Z* ?4 Z$ W& b @( J* [
+ M8 S7 ?8 \( n/ P% r2 ~' J在忙碌的职场中,我们常常会陷入一些不必要的情绪漩涡,其中过度敏感便是一个常见的 “陷阱”。同事不经意间的一句话,或是一个匆匆的眼神,都可能在我们心中掀起波澜 ,让我们忍不住反复琢磨其中的深意。
, T# {! ~+ z9 n( G' x& Y& c2 o0 t3 q; m4 K4 [. p
比如,你在会议上分享了自己的方案,同事只是简单地提了一句 “这个部分再考虑考虑”,本是很正常的建议,可敏感的你却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能力不行,是不是同事对自己有意见,甚至一整天都在为此事烦恼,工作效率也大打折扣。又或者,你路过同事们的办公桌时,他们正好在小声聊天,你可能会下意识地觉得他们在谈论自己,心里顿时七上八下。
; U( ?3 u \3 w9 s* S' z8 {
4 K9 {2 l N7 r3 V; ^' p, i这种过度敏感的心理,就像一个无形的枷锁,将我们紧紧束缚。我们在无端的猜测和担忧中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却忽略了工作本身。其实,很多时候,别人的言行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多含义,只是我们自己的内心戏太过丰富。我们要学会以豁达的心态看待这些事情,不要让敏感成为我们前进的绊脚石。
+ ^% ^+ \+ e9 a1 _& m, ^别当自以为是的 “聪明人”
# v/ b U7 j9 P0 F- F& O4 j
0 m/ G/ H3 T. o1 |! g/ ^, w/ ?: A, f7 x
6 O- y4 s5 a0 W8 }0 R& O7 G9 v
职场中,真正的智慧并非是将一切都看得透彻并急于表达,而是懂得 “看破不说破” 。那些自以为聪明,总喜欢点破一切的人,往往会在不经意间给自己树敌,破坏职场和谐的人际关系。
7 Y( j' P2 e$ D5 ^3 Z- L6 [; e" Y" a2 a* ]
我曾经有个同事小王,他头脑灵活,思维敏捷,很多事情都能一眼看穿。这本是他的优势,可他却不懂得收敛。有一次,公司组织一个重要项目的讨论会议,大家都在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各种方案。其中一位同事小张提出的方案虽然有些漏洞,但也有不少创新之处。小王一听,立刻就指出了方案中的所有问题,而且言辞犀利,丝毫没有给小张留面子。他还在会议上滔滔不绝地炫耀自己的想法,暗示其他人的方案都不如他。从那以后,小张对小王就有了意见,其他同事也觉得小王太过于自负,渐渐地都不太愿意和他合作。
$ v! |. ?( \7 i+ [1 o9 v
T% }5 i3 A9 Q: y' J/ w在工作中,看破不说破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策略。它能让我们在维护他人尊严的同时,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职场环境。
$ _2 v% t; D- l' L3 |- X别和敏感岗位同事走太近3 S/ ]+ ~+ n' o, }3 n3 J
+ r3 A9 A9 W$ r" D- H" i. W2 _+ c! R
! S, U+ C) C: e0 b% p+ k5 N) F: Z5 i7 h- w8 U9 }9 k
在职场中,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却至关重要的禁忌 —— 与财务、人事、采购等敏感岗位的同事保持适当距离 。这些岗位就像公司的神经中枢,掌握着关键信息和重要权力,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Z+ K& |* h9 W! u
1 k% M# o, L0 ~7 U- K1 P
财务部门掌管着公司的资金命脉,每一笔资金的流向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人事部门负责人员招聘、绩效考核、晋升任免等重要事务,对员工的职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采购部门则与供应商紧密打交道,涉及大量的资金往来和物资采购,稍有不慎就可能给公司带来经济损失。7 f% K4 d) ^5 Z. y; O8 I1 C4 y
( n5 f4 l# u$ |* |$ ?如果与这些敏感岗位的同事走得太近,很容易引发他人的误解和猜疑。比如,你经常和财务同事一起吃饭、聊天,别人可能会怀疑你是否在试图获取一些财务机密,或者是否有不正当的财务往来;你和人事同事关系过于密切,在涉及到自己的绩效考核、晋升等问题时,即使你完全凭借自身实力,也难免会有人质疑其中是否存在猫腻;与采购同事过度亲近,可能会让人怀疑你是否参与了他们与供应商之间的利益输送。
1 T; a) k! _* F
- Z/ R! y% _1 `曾经有一家公司,一位普通员工小张和采购部门的同事小李关系特别好,两人经常一起上下班,周末也会一起出去玩。后来,公司在一次采购项目中发现成本过高,经过调查,虽然没有发现小张和小李有直接的违规行为,但由于他们关系过于密切,还是引起了公司的怀疑和其他同事的不满。小张在公司的声誉受到了严重影响,工作也变得处处受限。
. W3 e3 P" V. C& R懂了这些,就能玩转职场吗?% M( S9 C8 s. b7 s& S- A8 H) B6 ]
, Z3 Z* G9 W: S8 r: ^. {' C0 l
3 \/ P- D @: a" _- a& @. y: W' F9 `' L7 H
看了这篇文章,你就学会职场生存四大禁忌了吗?不会的,因为当你真遇到被上司批评、同事不经意的一句话让你心生猜疑、发现同事方案漏洞、需要和财务、人事、采购等敏感岗位同事打交道这些情景时,你会忘记这篇文章的内容。2 O/ t6 ?% [: h" z# n
2 D! L* v6 Y; E8 n. E“与人聊天时,如果你想到口诀‘兴趣’,聊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就能快速拉进双方关系。给下属布置任务时,如果你想到口诀‘你觉得了’,问对方的建议,那么很可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也能激励下属更好的工作。
3 i. K, p4 D! d& Y( i/ ]+ g/ O/ Q4 A3 S) j- E, [0 [, B
“口诀” 提醒你什么情景下怎么做,“遇到情景,想到口诀” 的方法叫 “情景口诀”,老张写了 47 篇文章,一共 15 万字,详细讲述 “情景口诀” 方法论 ,搜索 “情景口诀系列文章” 帮你改变人生。
. _8 ^! |5 C* O5 P. ~; I$ |) U5 f/ T( J9 Y/ H, y$ R! D
- 点击此链接:情景口诀-系列文章- p4 m# h: F- V5 d;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