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1 `7 v8 c& \2 _! t8 c0 `9 y前言
( Z+ y# x$ W+ O, B8 [6 G" L/ U# y/ A+ x ~' v
1938年,戴笠乘坐专机从杭州飞往贵阳,停在了一处隐蔽的山谷中,原来这里是“贵阳青年集训班”的秘密训练地。0 [6 R& J) m ?& F# E
. G K+ T" O5 E' M
等到戴笠见到一众学员后,慷慨激昂的做了一番演讲,但话还没说完,就被眼前一个女学员打断,质问他带她们来这里到底是干什么的?
6 z, }, e& K6 ^ b戴笠意味深长的看着她笑了,此人是谁?为何敢在大庭广众之下顶撞戴笠?8 [6 |* U* _ c& U) e" u
& B3 |* o$ p9 r- n R8 C
& ?, u: H* k2 S% Y0 I戴笠:“蒋介石的佩剑”
, m) n7 D& X1 N
! Y/ f6 m4 h8 K. q6 | y说起戴笠,就不得不提到蒋介石说的一句话:“若雨农不死,或许不会失掉大陆。”
/ t" R: B9 L& Y+ {0 [& }' q% w' Y. q* Q( @( Q! X/ S
他是1897年出生在浙江,早些年的时候,他当过保镖、跑堂,甚至还当过一段时间的兵,1926年,报考了黄埔军校第六期,成了正儿八经的黄埔学生。
9 j( E6 t8 I/ q8 y2 g' C' _6 F5 q& ~6 x# N/ b
因为在上海的时候就认识蒋介石,所以入学后,自然而然的更加亲近他,1928年,就开始担任蒋介石身边的秘书。
, K) d/ V* s. ^5 Z) h/ X0 A. Z" ^, y1 O6 I/ Q
4 r( N: k3 @' n; v
+ Z" ^1 U: I5 D2 \& T3 S! b, l: T; Y而在蒋介石身边的人,有军事才能的人是蒋介石最看重的,但是对于戴笠来说,情报搜集才是他最出色的能力。$ {# i3 g2 c" Y% b( l
! w+ `6 A* C( J尤其是二次北伐时,戴笠从山东潜入敌军境内,一路北上探查敌军机密,竟搜集了大量的情报,为北伐胜利打下了基础,也让他在蒋介石面前有了得脸的机会。
3 K: v) w. |$ m5 d) l
, U2 j% Q% [+ x$ @2 U1 \9 U* i1930年,戴笠纠集了一批人,成立了第一个特务组织,号称“十人团”,后来逐渐发展壮大,也深得蒋介石信任。
# [; t8 d5 F3 W* v3 i, f) w* |/ N! @8 f. F! M
1 W+ i6 Y* [% w0 M1 ~
7 F, A. w$ A# b9 k& L) [2 k$ w
后来更名为复兴社,戴笠开始在蒋介石的支持下建立情报网络,这个时候戴笠绝对是蒋介石最忠诚的手下。
( `9 t% s$ p! m9 |8 k% {4 a; {2 H
/ N' T1 d% ^ D$ O1932年,蒋介石与汪精卫达成协议,宣布重新执掌大权,等回到南京后,蒋介石上任了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一职,而蒋介石为了给戴笠实打实的权力,直接建立了一个新的特务机构——特务处,戴笠则是担任处长。! c" d/ G! Z, S
( C8 V- \% `) i/ N要说戴笠“一跃而上”的转折点,必然是西安事变,这不仅是蒋介石对戴笠的一次忠诚考验,更是戴笠的生死抉择。
9 K; j8 V7 D1 s6 r. a# R& Q) _% d4 C8 n( R+ u
( \7 z( ?4 q5 C; ]5 L# ?: s6 R
& N1 t$ @1 f5 M4 i) [
那个时候,正当国民党的其他人为“是战是和”争论不已的时候,戴笠却不顾个人安危,与宋美龄踏上了前往西安的飞机。
: ~9 h5 \% ^+ t! |+ Q# q. S4 j5 e4 l, t& b. f* _9 C) y* s3 l. I
这是一场豪赌,此次西安之行,他不仅赢得了宋美龄对他的信任,更是拿下了蒋介石。* B( [0 y8 E0 a$ t) @
从此,戴笠成了蒋介石身边最重视的人,1938年,军统局正式成立,一开始戴笠以退为进,上报蒋介石:“雨农不才,学识、资历、名望均不够局长之资格,望校长另委局长一任。”
1 S: f( N' _# W2 R2 z% y+ L% Q" {- \5 v' \7 ^$ O4 E
. r4 X( P& i. X7 A- z, s+ D! _- ]4 Z" V' x. ?) f: g5 f. k
蒋介石见到戴笠如此说,便更加器重戴笠,戴笠成了副局长,虽然局长另有其人,但是大家都知道实际上掌握军统大局的是戴笠,而非“局长”。
3 Y8 D \% D2 h自此,戴笠不仅是军统局的实际掌权者,更是被称为蒋介石的“佩剑”。5 t5 I$ Y/ }$ K( j4 x
十万人的“情报网络”& x1 h) J# f/ m, |: k
. W% L; x1 \) W# U5 C: w" L7 x戴笠的情报网,其实可以分为两部分,一个是中统,一个是军统,虽然戴笠对于蒋介石而言,是个可以信任的人,但是蒋介石从来都是有谋划的,他绝对不会将特务系统放在一个人手里。8 e9 B: K6 f, I4 Y4 j/ S
4 r: a7 R, L1 m1 }& R' V# I
7 s/ o& D- j& K& t1 M在蒋介石的世界里,给你官大,权力就小;要是给你官小,权力可能会大,总之,一句话戴笠就是后者。" V1 ]" b( \& p. u
* _& Z y, J0 I不过,戴笠也算是蒋介石的“忠仆”,他不仅积极的履行蒋介石“剿共”的任务,不断追杀共产党员,还竭尽全力发展情报系统。
2 `. G( y: P# C0 W' z
4 Q0 x% R4 _1 Q% r) r# ?7 O2 m4 W: s' K3 \
( V! o* `* t0 L5 W, u4 i
事实上,他的情报网络除了遍布国民党的前哨站以外,还密布警备总部、警察局,甚至是海关。
# D' ~; W! @$ R; N; D0 \; g& u0 z$ [( M4 u( u
基本上蒋介石一声令下,戴笠“翻天覆地”都能查到,这也是他深得蒋介石信任的原因之一。
9 j& e/ I( i( d( M, J. L1 v
) g' m3 q7 u8 H到了1942年的时候,军统举办了一场“四一”大会,他向蒋介石展示了军统在各地的代表,足足有3000余人。
) F5 `, a8 c7 r2 ? {+ a- n* j9 | |* V8 y5 O# J' b
0 [( `$ d9 {! d7 K0 ]3 d0 s# ^# A8 @& V
# J r& F- M" h1 L& M但这也只是庞大的军统局一见,真正的人数可达数十万人之多,而且管理之严格,更是其他人想都想不到的。+ Z/ G4 A% d( |, t
( s7 T0 A5 V* u' d蒋介石看到如此宏大的场面,心中除了对戴笠满意以外,更多的是忌惮,戴笠自然也看出了他的心思,处处小心谨慎,不敢再做出头鸟。
5 |* P( o' m0 a- Z6 t但是蒋介石却不再像最开始那么信任他,戴笠做的那些事,落在蒋介石眼中,都是有篡权夺位的可能,为了制约军统,蒋介石故意重用中统,以达到制衡戴笠。
" m$ D% q5 Q! V8 ?, H1 V4 [9 N: U, k/ S9 }# D) p. O2 S6 O
1 P5 H( h! |/ S' J6 [! Y
A3 T- l9 `3 i( `蒋介石所做的这一点,也无形中将中统和军统推到了对立面,本来国民党内部就散,如今更是乱了。
( b! y' A* r2 h$ e6 t好色的戴笠
; ?7 J6 l! `4 L! E; Q; M$ [0 }
5 ?# c( o9 o z/ @% T h2 D9 [众所周知,戴笠除了是培养特务的一把好手以外,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好色,据传,他的结发妻子病死后,他再也没有娶过,反而是不断和自己的女部下纠缠不清,甚至是朋友的女人,他都不放过。
+ Z1 r) z' q+ Z0 e' V; x, K
5 S8 b* N! v$ D& E6 E" c2 P+ R- M在戴笠一生的“情缘”,被人们议论最多的除了他和自己的女秘书余淑恒的关系以外,就是他和民国著名影星胡蝶的一段情缘。+ F/ i4 y/ b+ g, K% Y
7 x+ J1 y, Y* S2 d N, h1 ^$ u6 C! Q) b5 [
5 m4 d3 \) J9 A, n! E1 T无论哪一段都是戴笠好色最大的证明,而他的部下沈醉也称这些对于戴笠来说,就是“家常便饭”,自己和他人也是司空见惯。) u% ^# n: j# n2 _& {+ j8 [
4 @2 c! E Q: c; ?6 A1 Q, Y# i# ^
但无论什么样的女人,对戴笠都是和颜悦色,尽管有点小脾气,但也从来不敢顶撞他。
, Y4 M( r' i- \; L" q) G3 W
3 s1 c- e3 t) I* h' F偏偏在贵阳的青年训练班,有这样一个女特务,在戴笠训话的时候,她大声的质问,军统局到底是干什么的?% V5 y/ r+ y) }
+ \( }0 k/ y( {1 Y# `
3 m5 }: | x0 r. |! F% \
7 M! S! i$ U& q8 t' t而她这么问的原因,大部分的原因是因为找她们进来的人,告诉他们这里是抗日的,殊不知却是培养特务的地方。
0 i# B* \: ]9 q+ S
, ^* l- c/ |3 n0 Z* U% J戴笠见有人敢当面质问自己,立刻就将目光移了过去,一看竟然是个极其好看的女子,长得正合戴笠的审美。) C* C) ^% m) O! k
! ], P/ ?2 T( }0 D
戴笠便来了兴趣,先是问了她叫什么,又问了她年纪,姚美玲一一答过之后,戴笠高声说军统局就是需要这样的人,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 H2 \$ e2 d% T7 o: S
: b% G! ~' \, y" [; x
' [. q+ Z! I+ c% b) Y$ E
0 l$ e4 n5 G r* V6 ?" F大家面面相觑,不敢说话,而姚美玲说完就后悔了,后来她知道了现在她面前的就是国民党特务的一把手戴笠后,更加惶恐不安。+ {$ v* e" i; |+ s* R( o# ^7 e, P- C2 Q
3 Y/ ?1 m! w% I4 q: Z没想到,戴笠根本没找她的麻烦,反而是对她很好,就这样,姚美玲成了第一个敢正面顶撞戴笠的女人。
+ s3 }3 z& P' D, m% A. z% J结语
4 r8 ^- Q. N0 n$ j5 R$ k7 m: z+ `$ t' t4 J" c: ^9 M! U" H H* k
后来,戴笠越来越明白蒋介石的心思,不由得发出:“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感慨。7 G$ K& j6 e+ _ O( q0 x& g# ^+ a
% G z1 r. r4 h( C5 u* G
) n) T3 E" i$ `8 i" ^0 C1 f5 r6 A+ x7 y( D
确实,如果戴笠的野心再大点,可能蒋介石早就处置了他了,而不是与他“斗法”。' F" @* Q; G. Z8 F: }) B2 q5 l
# {$ f. j+ l/ R/ f* ^9 t
人各有命,戴笠没死在蒋介石手下,却死在了一场飞机失事中,虽说是省了蒋介石不少麻烦,但对于失去戴笠的蒋介石来说,也相当于失去了“臂膀”。
( W/ ~/ Y$ J, q* m+ \9 i4 i. n参考资料:“超级特工”戴笠, M4 e0 Z1 l$ l6 ] ~% f( @, R6 d
特务政治,揭开民国最黑暗的一面---马振犊8 u7 {4 {* A" g2 ~/ E6 q
戴笠与蒋介石的恩怨亲疏---湖北档案/ O) J& [8 Z: u0 D& i( s- |# M&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