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调养 | 带孩子去冰雪世界?寒假出行防冻伤指南!

[复制链接]
查看3657 | 回复0 | 2025-1-25 04: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儿调养 | 带孩子去冰雪世界?寒假出行防冻伤指南!-1.jpg
* @+ N2 D0 t- {7 F3 P4 O4 B8 y

1 f: k( J, O8 R) ?
小儿调养 | 带孩子去冰雪世界?寒假出行防冻伤指南!-2.jpg
4 ~; M2 M* Z$ y% M$ g& p' G. C
* d: O* v* X; }( q% X8 F; `# J: p  ^
% f0 T  @9 R# G$ q9 ^  Z* p

: g9 L* b. E6 E/ g7 o+ I
. O' g0 Y7 \- n2 T5 |! D

8 }+ Y6 c# o, s2 n
小儿调养 | 带孩子去冰雪世界?寒假出行防冻伤指南!-4.jpg
# ]5 O3 `: W2 U" p7 l1 m8 K, ~2 b
放寒假啦!部分家长可能正计划着带孩子去北方感受一下冰雪世界,体验一下滑雪溜冰的快乐。那么在出行前一定要了解一下如何预防儿童冻伤哟,因为在气温低于零下20摄氏度时,即使没有大风及雨雪,人体组织暴露在外的时长达0.5-2小时,就很容易发生冻伤。
5 t+ v, w3 r, K9 y7 n4 Q, e* ~  J9 g* P( v" z# |( b
" q  r  A- l( {$ ^6 a8 m: @
当人体组织热量损失超过局部组织承受能力时,冻伤就会发生。因此最大限度减少热量损失和保障充足的血液灌注是有效预防冻伤发生、发展的两个关键。  @2 G  l+ W0 P# ]6 J( E3 C3 U

( {" ~: I1 Y5 e8 l6 L, [- ~& k2 }6 j0 I" h
预防儿童冻伤:四要,三不要% A3 d$ r& d: I* `7 h
1
$ M3 F( G' m5 t0 r/ |1 k' j, a要对孩子头部、身体及四肢进行包裹隔热( T' k1 H4 P* u( n9 a4 \. C) K
建议给孩子穿至少三层衣服,贴身层需要有吸汗排湿的功能,保持干燥;中间保温隔离层,可根据当地气温选择羽绒、毛衣、抓绒等不同材质,外面保护层,负责阻挡风雪。帽子、围巾/围脖(遮蔽眼睛以下的面部)、保暖手套与棉鞋一个也不能少,根据当地温度选择厚度。# }- G2 x$ a/ W$ [
2
& s0 V/ A1 o; J: F5 Y要保证孩子足够的营养和热量7 R1 m+ g- g8 ~
避免让孩子饿着肚子长时间待在低温环境中,并适当增加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摄入。因为在低温的环境中,人体为了维持体温会消耗更多的能量。
0 y, q: M$ N3 N" D5 U; _$ t5 o' I" V/ f3% f2 D5 f3 B7 y+ M9 i# }" s
要让孩子适当活动& T2 m) a1 Z6 V4 y
适当活动可使已受冻脚趾周围的血管舒张,并升高手部皮肤温度。
& J  M+ X) Q- T8 v4
- n/ \) V! v9 j, m0 u) V2 {' t要常检查孩子的手脚、鼻尖、耳廓情况5 b' j, K- v7 a" C
如需长时间在低温环境中活动,可隔一阵子就询问一下孩子这些部位的感觉,如果感觉麻木、疼痛或者感觉异常,则是冻伤发生的预警症状。
4 B0 g4 J7 o# X4 E$ e5
. s3 E4 c7 g  ?& Y不要让孩子脱掉手套长时间玩雪$ ?0 ~, t0 A) j; `
准备大小合适的手套,以便孩子戴着手套也能玩雪,切忌因戴着手套玩雪不方便,而脱掉后玩耍。! S3 Z$ f2 Y2 Y3 |- D! ]( i! e
65 W5 q; |; J4 O% h% H6 @8 \3 z6 w
不要让孩子脱掉手套后直接触摸8 Q. \5 a1 U! g! F
寒冷环下的金属物品
$ B" W# J7 ^! Z- l5 t3 r0 ?. ~5 z; j, Q/ N5 v! M4 t: }1 F
金属具有很好的导热性,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造成人体局部组织的热量损失,温度下降,这个时间往往短到局部血液来不及灌注温煦,局部的冻伤就发生了。
* c* h2 z5 y0 F: v! l& X" @9 o7
( ~' }  I& t% o8 }不要让孩子用湿的身体部位直接& N) o1 W- D. K  F
触摸严寒之下的金属物品
  P2 N0 t5 e# Y0 v/ W5 r+ N- X% U
6 `2 I/ A9 r, S7 m8 N$ ?原理与上一条基本一致,不同的是身体局部的水分子会在接触金属物品的瞬间结成冰,使手或舌头与金属物品粘连在一起,如果是不能移动的金属物品(如栏杆,路灯杆等),将很难进行分离。
5 z! a: V+ P$ j& v) L! z7 ]% ~1 s* `0 Z

# U* P1 t1 z! B; F6 P; `
预防冻伤加重
( q9 i+ e; [2 }
1

! A2 @# U  z5 f1 d! Y尽快进入温暖的室内,远离严寒的气温。1 f7 c9 @! H! r( s) H3 C1 y$ F' h% Q
2
1 n9 Q* A* M: \' i4 F8 k
切忌在冻伤部位用冰或雪涂擦。% F; `) h- y0 B$ q3 t4 a
3
$ f# _. g, k2 K9 m9 h+ J
切忌在冻伤部位涂抹润肤霜。
7 y9 x8 H+ O' E/ \
+ Z6 H% x; n* @8 k' |4 D8 _6 B# x$ s# z
冻伤分类
; F" @- y/ I4 p; m4 b' t6 G% v. y
冻伤总体分为全身冻伤与局部冻伤两大类,带孩子去北方玩,常见的是局部冻伤,即四肢末端、鼻尖与耳廓的冻伤。
/ ^- {, q# N  P4 N6 C9 C" O8 T2 Q. [8 V" L, r6 f; ~
局部冻伤里又分为非冻结性损伤冻结性损伤。两者的区别在于冻伤后组织细胞内或组织细胞间是否形成冰晶。冰晶形成是冻结性损伤的主要致伤机制,而非冻结性损伤主要与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有关。在冻伤早期很难判断组织内是否形成冰晶,需根据组织复温后表现出来的症状及预后情况才能进行区分。这是因为深部组织的损伤往往需要数周的时间才能完全显现。需要注意的是,非冻结性损伤如果不及时离开寒冷环境与复温,损伤持续加重,将发展成为冻结性损伤
( k. t, T+ m; I: ]) f4 u! `) ^/ A  M  K* N2 M
/ Y2 Z. `/ ]2 _0 X  A$ @1 j# l) l; l
判断局部冻伤类型对于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
2 v' B2 f& T. ]0 W2 M/ n5 C首先应判断孩子是否真的存在局部冻伤,当孩子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则视为局部发生冻伤,需要进行相应处理。如不满足,则没有冻伤发生,不需要处理。) D9 M* p9 ?% ^5 f& s

! f8 Y8 O/ F' e" @; |9 ?6 p8 _9 w% U- `1 {
1

1 M% i4 f$ [" Q5 x孩子有长时间局部组织的冷暴露;$ ]4 P3 g3 D! [
2

4 R2 G% b, I) T& Q6 H+ x用家长腋窝、腹部或其他恒温部位对局部进行简易复温,时间大约为30分钟,简易复温后未见明显恢复,患处仍有感觉异常,且皮肤颜色改变。3 h1 h6 a2 s) Y$ {$ V9 G% f
* y: t$ `/ Q3 r1 v1 i
其次判断是否发生组织冻结,在离开严寒环境并进行简易复温后,可根据简易复温后局部的感觉情况判断具体类型:1 C, @1 ^! A- O& S2 B3 o
非冻结性损伤的局部神经元冷却和缺血会产生感觉过敏感觉异常,并存在烧灼样疼痛;8 w: S5 e0 _9 G: G
冻结性损伤的局部细胞坏死,则容易出现感觉减退
# e2 R& C5 p' K4 w+ v
* m8 a3 F( e# k" q2 n2 ?6 V
/ W6 \$ o( a. u( c对于冻结性损伤应进行快速复温:
! H& x7 n9 b" _  F冻伤后2小时内尽快温水复温,恒温水浴快速复温是目前最有效的复温方法。复温水温应维持在38℃-42℃,浸泡冻伤部位,液面应高出冻伤部位2-3cm。由于复温过程中,水温可能很快下降,因此应使用水温计进行水温检测,保证水温在适合范围内。如果没有水温计,可以用家长的手伸入复温的水中30秒,保证水温在可耐受范围内。当冻伤皮肤组织发红或发紫,触之柔软,提示复温完成,这个过程大约需要15-60分钟,部分冻结的完全解冻可能需要持续1小时以上。复温完成后,应让局部的水分在温暖环境下自然风干或用吸水纸吸干,避免擦拭,以减少进一步损害。复温完成后,要注意冻伤部位的保暖,防止再次冻伤。不易浸泡的冻伤部位,如鼻、面颊、耳廓等部位,可用42℃的湿毛巾局部湿敷。1 d4 g# y8 V0 {" i
( H( e( A* i  i
  G) H4 z+ x. O
复温过程中注意事项:
4 X  P+ P" E) H! X# J7 S7 m/ @2 q9 B; \. {3 \
避免使用其他热源进行复温,如火、加热器、烤箱、电热毯,以免因冻伤局部感觉减退造成热灼伤。
8 j; v$ t( P5 t6 N严禁一边泡温水,一边揉搓、按摩冻伤部位。
* a0 ^9 g3 G/ ~' M如果手套、鞋袜与患部冻结在一起,应连同冻结物一起浸泡复温,待其融化后,再用剪刀将其减掉,不可强行脱下。
& u* v  l& p( w! p
: \$ T0 w6 c! ^1 k1 a" X( n
3 R( C4 `* u$ P$ T/ x对于非冻结性损伤应进行缓慢复温,即正常温暖的室内温度下复温,不建议进行快速复温,因快速复温将加速缺血-再灌注损伤与炎症反应,加剧孩子局部的肿胀与疼痛感。  c" f# h1 B' ^+ o7 V9 K6 l

8 `, w% g( W9 a6 i0 F1 l6 Z$ Z& @) V& a! G" m3 s5 S5 W! Z
复温后表现( o. q3 O7 d2 Z1 k
两种局部冻伤复温后,均会出现局部组织水肿,孩子冻伤的地方会有肿胀感,可伴有疼痛感,且夜间尤为明显,是冻伤复温后的正常表现,肿胀和疼痛感可自行消退,不必紧张。如冻伤部位末端出现针刺样感觉,皮肤色泽正常,触摸时感觉温暖,表明预后良好。部分孩子会出现损伤局部的冷敏感性增高会持续数个月的情况,尤其是局部出现中重度非冻结性损伤的孩子。+ }8 O+ {( J6 [. r

. d7 `6 f  x9 h% {9 ?
" m! [$ Z% I1 o% ?$ u7 y$ k: S7 {何时需要就医5 N3 Z) W* {9 O" H0 R* Z* q. h
如果孩子复温后,肿胀伴随的疼痛感持续加剧需立刻就医,以防出现筋膜间室综合征。
& G4 f: d+ J9 R2 _, N7 Y; ]* p4 n- Q如果复温后局部出现水疱也建议去医院处理,以防感染。
5 i3 [" F- G' e5 ]# N$ L
! B# [8 k+ s2 M$ n, M! e- B- h+ K: X

9 L) b: W9 x- k: X# Z; |7 g
0 E& w' L' j! G参考文献:
1 X1 v: q9 H5 `  V1 E$ A% V1.韩军涛,王洪涛,王耘川. 冻伤早期的临床诊疗全国专家共识 [J].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22, 17 (01): 1-6.
. e3 c. @" M  U* n) T9 x2.戴晶,金红旭. 冷损伤的预防与诊治——《2020年中国寒冷损伤预防与诊疗专家共识》解读.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1,30(08):924-928.$ L6 l, a& i' r/ ?. t' K
3.孙林利,刘文军,桂婧娥,等. 2019版《荒野医学协会冻伤预防和治疗实践指南》解读. 中华烧伤杂志,2020,36(07):631-635.8 i0 @( s* d$ U3 Y7 j. g: Y
4.Lehmuskallio E, Rintamäki H, Anttonen H. Thermal effects of emollients on facial skin in the cold. Acta Derm Venereol. 2000 May;80(3):203-7.
" ^4 U9 H7 w# {- ~. Z& \- E
  h; U5 m' @, X- {& R
( y3 d& y9 S0 ~" a; d
【END】

' o+ w: V, ^' W, L% a7 S
& D0 D5 W. p+ @, Q
9 e' n8 I! `$ p$ V$ S0 ?, P; w$ H( ~: O2 W9 ]2 |4 {# L% g* I

7 v$ ~  R1 i+ N- ]
小儿调养 | 带孩子去冰雪世界?寒假出行防冻伤指南!-5.jpg

6 R8 f7 {/ q" z9 j9 e% U+ l+ H8 @: w" q8 N. P. U

. u5 @; z, \7 s% Q* z  p- N

  B$ V3 p% A& Q- w
小儿调养 | 带孩子去冰雪世界?寒假出行防冻伤指南!-6.jpg

/ b2 a1 d4 {, Y* D  @

/ W$ c* c! ~1 k- v( U
来源:“小儿推拿健康调养工作室”公众号

0 X; @- R* g. q/ M# x! u; ?2 m执行编辑:张靓雯" i" q. \: Y6 m  ]  A! B1 F
审核校对:王军飞; t' C  ]" @) S8 M
责任编辑:陈佳佳$ `9 x# K; z! \8 u0 F  a* c

& b( V% f5 }& N+ L& b# }
, D" m6 P, f2 P9 b4 g7 i- f
小儿调养 | 带孩子去冰雪世界?寒假出行防冻伤指南!-7.jpg " J4 [, L) a7 G) E# s1 G
小儿调养 | 带孩子去冰雪世界?寒假出行防冻伤指南!-8.jpg
# F* F# U9 x  r1 a/ \ 小儿调养 | 带孩子去冰雪世界?寒假出行防冻伤指南!-9.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83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383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