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财评:紧握科技创新“牛鼻子” 新能源汽车未来可期

[复制链接]
查看9914 | 回复0 | 2025-1-23 14:3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蒋萌
; a9 f0 L' E/ N" @& V- b: F1 Z& ]
+ ~2 K4 _% y9 P0 \$ a. @近日,国新办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人表示,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迈上千万辆级台阶,分别达到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 ?" a1 Y# i( ~8 l9 k% T7 i

& k1 V* ^4 i7 a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亮丽名片”。十多年时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跨越到千万辆级,产品出口到7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汽车产业着力创新发展,实现绿色低碳换道超车,而且朝驾乘智能化、网联化方向拓展,成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典型代表,也是举世瞩目的中国“新三样”之一。
' c/ J* B7 }5 X- {
, P6 k& A  G5 _' ^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高速跨越式发展,离不开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引领。坚持创新驱动,深入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持续加大对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持续优化产业结构,聚焦全产业链科学合理布局,遏制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提高安全标准和产品质量,大力推进充电桩、换电站等配套设施建设,保障新能源汽车既要“跑起来”、又要“跑得好”。加大市场推广力度,落实汽车以旧换新、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等优惠政策,积极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系统谋划,多措并举,持续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注入强劲发展动力。
9 t  D* \4 _8 |; {/ C0 T5 Y* f% \. l, T  h  h
新能源汽车是众多新技术应用的集大成者。一系列变革性技术突破,助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歌猛进。在动力电池方面,磷酸锰铁锂电池、46系大圆柱电池等动力电池创新性技术进入兑现应用期,800V高压快充车型迎来放量。国产芯片研发同样给力,在功率芯片、MCU(微控制单元)、传感器芯片、存储芯片等领域基本实现自主生产。在车载操作系统方面,国内新能源车企纷纷投身整车操作系统开发,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车载操作系统竞相亮相。, N& ~- q  F5 K( p. e
3 V9 W. m4 f# y$ T: n$ Q* G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许多企业,本着研发一代、储备一代、应用一代的思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完善新技术,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接续推出新产品、新服务、新解决方案,加速迭代升级,全方位增强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创新力与国际竞争力。- ^7 }9 u9 E% p+ v/ ~1 e
. V* H1 P* m; P8 `4 K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驶入发展快车道。要牢牢抓住科技创新“牛鼻子”,继续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不断挑战高峰,不断突破自我,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解锁无限可能。以此,持续巩固和扩大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共同谱写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27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327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