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移民美国,中国人和印度人,到底谁混得好?

[复制链接]
查看4547 | 回复9 | 2021-5-27 03: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20世纪50年代末,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领头开启了第三次科技革命。
( P4 h. }# k# F# v9 x5 k美国为了使得本国的的人才资源充足从而保证经济、科技的发展,美国便以惠利的移民政策、发达的国家经济以及自由的社会氛围为诱惑点,吸引了许多来自全球各地的技术型人才移民。
- j) _. A$ }) r这其中很多移民都是来自中国和印度的。
) L) F+ A8 B) F: M3 Z" ^
6 {$ S% s) T0 L
同样移民美国,中国人和印度人,到底谁混得好?-1.jpg

& ?4 O( B+ u* d1 [% n由于中国和印度同为文明古国之一,两国之间的文化和思想教育上都有诸多相似的地方,所以当华裔和印裔移民同时在美国社会中相遇时,就避免不了互相竞争和比较。5 A; ?* ?& k5 A" |* V( T) g2 R

, U) n- t" c2 f6 E5 q9 }
同样移民美国,中国人和印度人,到底谁混得好?-2.jpg
! g: p4 G- z- c0 F
所以,当华裔移民和印裔移民在美国狭路相逢时,谁又能更胜一筹呢?
- a, e2 j% C/ ]. G  K: |: ?2 Q一、兴起移民热潮的原因
2 ~7 T& [' `( I+ S: b/ ~1 `" Q% S% B  M/ w1 J/ \2 a
在二战结束后,所有参战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其他的方面都深受影响,美国、中国和印度也不例外。
* H, F2 s) x% W6 e% p; P& c美国为了保证自己在全球的领导性地位,也为了能有继续和苏联对抗的实力,便开始针对各国移民修改了移民法案。; w8 a2 J% z, `5 q  N- V
就像是美国在1882年为了防止中国移民数量在美国过度膨胀便出台了《排华法案》,但到了1943年出于对移民人才的需求美国便废除了这一法案。美国此类法案的修改,比比皆是。/ {8 P3 X+ T9 W0 k
8 s# Y! S4 X$ S  H% V
同样移民美国,中国人和印度人,到底谁混得好?-3.jpg

7 k) ~0 g, V9 J除此以外,美国还以其自身强大的经济基础和开放、高包容度的社会环境吸引了大量的移民前往美国。: @6 Z+ j( G6 v  q! G) @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美国的合法移民就一直呈上升趋势,到了九十年代,美国的移民数量就已经达到了82.5万人。由此可见,发达的美国对于各国人民的吸引力确实很强。
3 n- Q8 u' b% H7 d# I) ^5 _9 E7 f: h3 U4 B% q  [- w. r! Y3 w
同样移民美国,中国人和印度人,到底谁混得好?-4.jpg

3 V7 d+ o8 h5 T8 z6 Y) e3 [/ ?而在这些移民中,又以华裔移民和印裔移民占大头。: l" L5 ]8 j  S4 I
这不仅是因为中国和印度两个国家人口数量庞大的原因,还因为当时的中国和印度正处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国家政局刚稳定不久,不仅经济滞后,在对待技术型人才的政策也尚未完善,所以此时的中国和印度是没有吸引人才移民到国内的优势的,也无法留住本国的人才,于是就出现了人才外流的情况。9 u& B. b! e  I
随着华裔移民和印度裔移民不断地奔赴到美国相遇后,一场关于两国移民之间的较量就这么展开了。- D4 Q; C' [/ q; m6 j" |8 U1 C/ A
$ s  B2 T& q4 }8 S& d$ t, R% k% T
同样移民美国,中国人和印度人,到底谁混得好?-5.jpg

  p0 z: j7 v; o$ j* N3 B二、适应时间的差距9 A9 N, W" q4 r4 C

3 ~6 \, e, H$ h6 {$ s  K+ n( m9 K与印度移民相比,华裔移民在接受西方文化、习惯以及学习英语等方面都是比较慢的,因为这是由两国之间不同的历史历程和思想文化所导致的。
8 I2 W( M3 o" Z5 {: [& E1 e印度,一个从1757年-1947年经历了一段长达近两个世纪的殖民时期的国家,在被统治时候,殖民侵略者不论是对于印度的政治、经济、军事还是文化教育方面都是全权管控的。
* [5 l, e0 B8 b0 C; w因此,印度人的教育系统中早就充满了西方的教育方式,他们还将英语作为一门十分重要的工作语言,“印式英语”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 [# F' n! _/ z( g6 {0 h4 \* r
  }5 e" R5 S4 i7 l, x
同样移民美国,中国人和印度人,到底谁混得好?-6.jpg

7 J6 x& C' ]) z: r" m0 y: n& T, _反观中国,虽然中国在晚清时期也曾经沦为半殖民半封建国家,奈何中国地大物博居民分散,所以西方列强即使想要像是对待印度那样对待中国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再加上中国人民一直在奋力抵抗更是让西方国家的这一算盘难以实现。+ g: E/ K& \4 D. ]( M( H
同时,接受和学习他们的文化和语言也一直在小步慢走。0 F; ?, j- x; x6 P
就像是有些住在美国唐人街几十年的华人也不会说英语一样,当然,这只是少数。4 }& o: V+ c! O5 c% C& d
但这对于上世纪的中国人来说实在是太难了,因为这其中不仅包含了巨大的文化的差异。9 {' j0 L3 v) P3 m, _* y
于是印度和中国在教育上的偏差就这样出现了。
, e* x) J& s# k4 K; v, L印度因为殖民历史而早已接受了西方文化和思维,英语作为其第二语言更是纳入了全印度的教学中;
* `" R  j6 o+ q* P' |: x* e而中国也因为殖民历史而痛恨西方列强,难以接受和理解西方文化,有段时间就连英语的学习也是很困难的。! `- i/ U& Z8 l+ u
所以,当华裔移民和印裔移民同时踏入美国时,华人适应美国社会的时间要比印度人的长。
6 ~$ o3 s5 h7 ]并且,由于中国人自古就有“抱团取暖”、“聚居”的习惯,所以当一众华人进入到了人生地不熟的美国后,他们就会聚集在一起,于是“唐人街”就这样出现了。
2 i" y4 J5 M. M, C4 s虽然这是华人缺乏自信和接受能力较弱的表现,但“唐人街”对于华人在美国生活的帮助也很大,因为聚集在一起的华人就是一个结构复杂的人情关系网,可以从其中得到很多需要的信息。
$ v- e  A& D2 ~9 O
: i' j3 e% ]0 z1 e( p
同样移民美国,中国人和印度人,到底谁混得好?-7.jpg
( W' @0 N: L1 ]+ i8 C
至于印裔移民,比起生活上的“扎堆”他们更在乎的是工作上的密切联系,因为他们当初到美国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追求更好的生活。
6 v# ?: Z$ ?/ G% \" ~印裔移民在美国能很快就找到工作的原因,不仅因为他们能很快地融入美国社会,还因为比起中国人印度人更符合雇主的要求。
4 H# H; N6 Z7 O5 {* c, L8 b: \& B三、移民之初就业的不同, R/ w6 m) Y. t0 f# Y# q

$ D2 Q2 b: K: |) A* F. e毫无疑问,在美国的庞大移民群体中,最庞大的莫过于是印裔移民和华裔移民了。; P6 n( w2 a7 O5 [9 n
从1991年到2000年,美国的印度移民人口比重已经达到了44.8%,在美国加利福利亚州的硅谷,印裔移民就已经占了30多万的人口。
' }3 `7 ~& ^1 Y& k+ ?+ e  n而华裔移民则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开始人数激增的,光是前往美国留学的学生就达到了几十万,到了移民后期2010年,在美国的华裔移民已经过百万了。( t* [2 V: v6 N& n, h. F( R
因此,印度和中国移民在美国的职业方向一直备受美国的关注,毕竟这可是为美国社会创造巨大财富的劳动力呢!
1 L" l5 B( @# w根据美国移民局在2006年的调查显示,印裔移民在美国主要就职的职业是医生、IT行业工作者和科学家等技术型人才。
. Z& Y( |2 V9 R4 R而华裔移民则是以工程师和科学家为主。这是由印度和中国当前的教育水平和国情所决定的。% a. w, m( I0 {
印度由于被西方国家殖民历史的原因,一直很注重对下一代的教育和国家科技的发展;0 H( M$ ]- ?# A3 D0 G, j' O
而中国因为建国刚需而更加注重可以满足重工业化建设的理工科的教育,所以刚建国的新中国在教育普及这一块儿是不及印度的。- i; t9 ~5 r+ E

) h+ I0 V. @2 {. A! D- G
同样移民美国,中国人和印度人,到底谁混得好?-8.jpg

1 |# Z7 t6 ^4 G4 ]这也是为什么在高新技术行业就业的印裔移民比华裔移民多的原因。' Y2 {2 l, B$ W& {/ n
但是,华裔移民在销售、服务、建筑、运输等行业的职业占比要高于印度,因为华人比印度人更喜欢、擅长服务和与人打交道。* o! S: q! w$ E/ q, V( f
由于职业的领域不同,因此,两国移民在美国所产生的影响和社会财富也是有所差别的。( `' H& |0 W8 b' i, @
由美国2002年的经济普查显示,印裔移民创立的公司总数已经超过了22.3万家,雇佣了61万的工作者,为美国创造出了880亿美元的财政收入。6 D0 b; R. V$ Z  B& v: ?
而华裔移民公司在这一年的增长率达到了13.2%,远超美国居民的公司增长数量。虽然华裔移民在美国创造出来的经济财富略低于印裔移民,但在其他方面,印裔就略输华裔一筹了。
( H1 D. z3 g. n: `  h: M$ v- C就像是在科学界,华裔拿诺贝尔奖项的大有人在,如数学领域的杨振宁、化学领域的李远哲和物理领域的崔琦,都是著名的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
% O3 [' Q' J! \( x$ z: C9 m- o0 ]5 P) O# ^+ d; z# O( N
同样移民美国,中国人和印度人,到底谁混得好?-9.jpg

% N% E" P$ L5 Q反观印裔,他们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屈指可数。2 m$ ]7 T/ e$ n1 k& B2 B
在政界,有任职美国劳工部部长的赵小兰、第一位获选美国华人州长的骆家辉以及第一位华人联邦女检察官杨黄金玉等等,都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伟绩。* f" p( l  }8 `5 Z7 \8 I  A/ X
在文化艺术方面,则有著名的华人导演李安和吴宇森,以及著名的国际演员李小龙、尊龙。然而印裔移民是达不到这样“百花齐放”的,因为他们的移民大军都去搞IT了。/ |& G% D) ?9 c" g- i) h$ o' J8 [

# G) b+ F/ o+ z' x$ J0 H
同样移民美国,中国人和印度人,到底谁混得好?-10.jpg
' t. p  U9 }' a: \) C
在经过如此比较后,对于华裔移民和印裔移民之间的差距就一目了然了。
. f" u1 d0 p4 `' }! x+ B1 G! I华裔移民在教育水平不如印裔移民,在高新技术行业也不如印裔移民擅长,但在科学、文化和政界等领域,华裔移民是丝毫不差的。
! Y/ b6 u3 K# o. F4 s, Y) _四、现如今的华裔移民7 Y- s! t3 K2 F' ^: @
' K; d% W% ]; Q# h
如果说在2010年以前移民潮流是一股不可抵挡的热潮的话,那在2010年后的移民则是趋于和缓的溪流。' J6 k% y7 n% n" E4 [
因为随着中国和印度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留学热和移民热已经比以前退散了很多。
# V6 C- m9 }3 m久而久之,美国的华裔移民和印裔移民就以移民二代、三代居多了。) n* j) I6 Z4 M, p
而在这些移民中,华裔移民开始略输印裔移民了,这主要是因为随着中国近二十年来的飞速发展,华人移民有了更多的选择。当华人移民在美国的发展不如意时,他们就会选择回到不论是经济还是创业环境都在飞快进步的中国。" ^. h) G& y8 a) u
然而印裔移民就不行了,他们当初之所以选择移民就是因为在印度不如美国才出来的,近年来虽然印度也在发展进步,但和发达的美国相比,印度不值得一提。
7 v& D$ k  V, y+ j& X+ t所以,这就出现了在美国的500强企业中印裔CEO就有10个,但华人是一个也没有的情况。因为印裔移民没有别的选择,他们为了拼命在美国站稳脚跟可以做到很多华人做不到的事情。
- O: c5 F( P6 A+ Q+ k1 F3 K
; t' W8 b8 i6 D3 \$ i
同样移民美国,中国人和印度人,到底谁混得好?-11.jpg

$ v1 }0 K" z, \' b' I7 \反观华裔移民,他们更喜欢在一个固定的领域深入专研然后获得成就,但这只适用于科研,在经济这一块儿是不顶用的。
1 `8 l6 M1 S2 B; f5 ]这也是印裔移民比华裔移民在美国企业中更获得老板好感的原因。1 a' _8 e! C! U; I3 S; }
由此可见,即便最初华裔移民抢占了先机能够“百花齐放”,但由于有退路、专研方向不同和思想文化不同,最终也不得不落后于印裔移民。
凌777 | 2021-5-27 12:4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度没有自己的文字,没有统一的语言。印度就是一个反复被侵略奴役的历史。印度一直以来只是一个地理概念,直到英国人把它整合在一起。梵文佛教跟印度一点都没关系,哪来什么文明?
情义无价943 | 2021-5-27 21: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度人对美国没有任何威胁和不放心,可以算是自己人。印度人在美国不受歧视和排斥,也很有沟通才能。华裔就很难说了。
唐庆旺 | 2021-5-28 01:55:13 | 显示全部楼层
移二代华人连成语都不懂!
画过瞬间式 | 2021-5-28 05:34:39 | 显示全部楼层
盐吃萝卜,淡操心。
卜以寒 | 2021-5-28 11:50:40 | 显示全部楼层
NVIDIA的CEO是谁?
本杰名蔚 | 2021-5-28 18: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美国人而已
爱上探戈孪 | 2021-5-29 03:4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部电视剧里的鹦鹉对暗号时说的,齐心合力建家乡。
纸包里的氯化钠 | 2021-5-29 12:58:07 | 显示全部楼层
管他谁好谁不好 瞎操心
邹高清 | 2021-5-29 17:43:06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要认真核实材料,杨振宁明明是物理学家,怎么成了数学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1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1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