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长期教育领域建设纲领性文件日前公布。
4 D5 m+ U3 W8 H" S# L) Y
5 e) K: w* F. M4 X4 M3 E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纲要》明确了到2027年和2035年的主要目标,部署了9个方面重点任务。 ^3 Q7 X" s- ^3 K _
" s5 H: o7 K. m5 r
教育部负责人解读时表示,此次印发的《纲要》,是首个以教育强国为主题、以全面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重要任务的国家行动计划,是全面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发展、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顶层制度安排。
6 {9 |) }/ u7 h, e' q
7 x" [- r" n4 x" d( e7 C高等教育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是科技成果的“富矿”。作为科技创新基础研究的重要来源地,高校对全社会基础研究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将研究成果实现转化应用,也是创新生态里的重要环节。+ w7 @# K1 Z6 P5 j. T: ?
9 f. t5 B& n3 q6 s% w$ h3 n5 u* X! m: O& U" p: c
7 Q0 Z4 T) r |
来源:教育部官方微信
) {7 q% S) T+ B7 L9 F
- W$ d7 i/ @$ F《纲要》对高等教育作出具体部署,比如提出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发展。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实施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突破计划。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能。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打造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加强与各类技术转移转化平台和高新园区等的协同,搭建校企联合研发、概念验证、中试熟化等平台,建强技术转移转化等专业人才队伍等。: i4 `& I2 {. i) s$ K; U
1 s8 q$ B: j! n" g0 l& A- z官方数据显示,近年来,高校牵头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的比例长期保持在70%左右,在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中,获这两个奖项的比例超过了75%。
1 X: t+ ~ E# M( v6 ]
. f( @" g1 Q9 r6 D1 z/ D/ l$ p虽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有所提升,但仍然有很多科技成果“沉睡”在实验室,得不到市场化、产业化应用,无法把高校人才优势、创新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国家竞争优势。2024年,教育部把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能作为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改革任务,进一步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
( `, n# b9 X$ [4 M8 i( a1 J
/ r0 @2 r7 Y% H( J7 F- {就在9月14日,教育部、江苏省共建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启动会暨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举行。首个区域中心落地,标志着教育部构建以区域中心为枢纽、以国家大学科技园为节点的新时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序幕正式拉开。
- v# d6 _# J4 a0 b6 Q
1 D @6 {! p5 H在2024年12月26日举行的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建设工作会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说,要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合纵连横”打造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网络体系,以平台为支撑、以服务为核心、以政策为保障,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有机融合政府政策要素、高校知识要素、企业创新要素、资本资金要素,利用发挥好国内统一大市场,赋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 I" c- L; s8 G Y2 @5 I( W) k* A# E2 U6 m$ j$ a, j- _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