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是一篇老文章,最早发表于2023年9月份!
# U& d( W1 R# W为啥把这篇老文章又翻出来呢?
" t, w3 w) K Y* V因为我都忘记了,我们在去年,还做过“关于楼市行情”的周期推算!
9 L1 V, v0 e$ Q' I5 n! f5 `, j正好,这史无前例的救市政策落地,武汉明确首付比例15%、全国各地方城市的成交量都在攀升的时候,我把之前的推演拿出来,也算验证吧!3 b6 E* T# `3 N4 F( a+ Y
原文链接我放这里《房子,还会涨吗?》!/ } Z# I% \5 ^
0 K5 Q, U/ I0 h1 W( y& ^$ ]
以下是2023年9月份的文章正文——: ~% B' x I8 o4 @
先和大家说一个真实事件。
& i& {2 \2 i+ a. ? ~" p1935年3月20日,瑞士作家雅各布出于对纳粹的义愤,出版了《战斗情报》一书,揭露了德军内幕。: a! B w* [2 o* U" c- }0 g* v
这本书详述了德国军队的组织结构,列出各级司令部、师和**区的番号、编制等,并介绍了168名陆军指挥官的详细信息,还谈到了新成立的装甲师。
% T9 c. N1 M9 a: a7 G4 J7 a3 o令人惊讶的是,据雅各布交代,《战斗情报》的全部材料都来自德国公开发行的报纸、讣告和结婚启事,无人泄露军事秘密。+ b E' L9 h% U( }: N
无独有偶!, S1 A% W* p, Y; F0 s) f6 e* A: i
聂荣臻回忆录上卷第290页提及,他在哈达铺得到一张国民党的山西日报,得知阎锡山部队进攻陕北红军刘志丹,建议派骑兵通信员将报纸送给***,称这是天大的喜讯。
7 E4 k7 r% B# z/ `* m........" |# ?: f! H& G% V* [7 `, L; w3 w/ l4 S+ n
! ? u$ J- Q" g" A( L
回望历史,会发现非常多类似的事情。
e- d+ Q8 c; A' G: ?# f/ S3 z/ f% {这种从公开信息获取开源情报的方式,在经济学上仍然适用、
( [( |, O" z3 D' o4 v8 p7 J0 ?1 G我们看到的所有趋势研判、经济分析也是从公开信息、公开事件、公开数据中获取信息、整理数据,从而在发展轨迹中找出事物运行的规律。
2 S: J; G+ A! e% ~0 l9 |/ w, n中国的房地产周期表现一直不具有经典特征,很难说中国房地产有什么规律。3 w( H; D) p i: T
在之前——4 O5 O: n. t1 _* y; a1 J- p- J
对中国房地产价格走势最著名的“规律总结”就是任泽平的“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4 v6 C7 v+ U8 ?+ e6 R2 V) \8 X
但我们一直不认可这个假说观点。5 V/ t' l1 C. P& T
因为这个假说观点与经济学中生产三要素人口(劳动)、土地、资本(金融)高度契合,等于将经济学共性认知的三要素进行了修饰阐述。
9 y& P2 F c9 m& d6 H! X就像大家都知道母鸡下蛋,然后有一个人说,预测母鸡行为的关键就是看母鸡下蛋一样。
! q8 t: D7 \2 ^+ G因为混知房产公众号,我们近两年对政策、金融、房价等动态因素关注度较高,在梳理各种数据、供需关系、经济数据后,我认为,房地产至少存在两个波动特征:$ e# V, P' C$ z1 g7 z0 M" P
分别是三年周期与七年必涨。+ Q6 ?& p. i( v5 u$ p( _2 g2 }! ~
01
; w8 V( q# P/ X! o纵观过去20年,中国房地产从调控到救市的“钟摆周期”屡试不爽。8 ~+ X5 b. R7 P+ T
刺激增长——调控降温——楼市低迷——再刺激增长。
2 c4 i( ]& R/ z# s2 n/ g2 R$ Y% N每一次经济复苏都是通过房子上涨带动的,每一次调控之后都伴随着松绑政策。2 K# o1 `! D& A6 v
过去15年中国房地产一直延续三年1个小周期的规律。
6 h& G& U; y- c那么,什么是三年一次的小周期呢?( \, g9 H% y6 K4 Q, D" T+ C7 ~
大概每3年到3年6个月的周期,就会经历一次“牛短熊长”的成交量(价格)的波动。
, u) L2 n e2 R" T2 _9 F即上涨周期在8到12个月左右,下跌周期在2年到2年6个月,简单粗暴的概括就是两年跌、一年涨。
0 X; v) _: j% c, C+ k: p也就是说,大概每3到4年,房地产就有一轮“冷暖交替”。: k! l4 S7 w* _# z2 q" G( q
我们没有制作表格和数据的习惯,就从中指数据找了两种数据:
& V: ~+ j5 T' i( c0 \一组是2005年2月到2018年1月份的对比图;
. \, l* [7 _) ]# u. Y7 m4 O二组是2014年1月到2023年6月份的销售面积、销售额同比增长图。 p1 M- X+ G0 `" U7 E O" N! ?
2 j0 R! D* F4 K% U
+ l6 y% q: |! ~4 \/ |从上图波动曲线可以发现,在2019年口罩之前中国房地产销售基本保持着3-4年“牛短熊长”的规律。
7 A9 [# q7 D( U) @4 P( j' U1 \) R) V
3 z; p0 ~% ?, h' |# D: I' P) ]; I2 b
2016年4月高点开始,按照3到4年“牛短熊长”的小周期来看,低点是2018上半年,而高点是2019年底。6 |$ y! i3 _; A( [$ r
即便在2019年疫情之后,房地产3到4年“牛短熊长”的小周期规律也基本如此。1 y) [9 U! R5 ] g1 v
7 m# r7 M( S6 x8 v" b7 k6 t+ h4 ~( b
因为疫情原因,在2020年2月份房地产行业有一波骤降,后来政策允许房企“正负零”预售的政策允许之下,2021年成交量陡然。
( d- h# L; y$ j2 M& [那么,按照3到4年“牛短熊长”的小周期规律推算:3 Q% o; @/ v+ ^3 N3 s* {' a) ^0 ]
最低点是2020年的2月份,按照最低点之间维持时间3年到4年的周期计算,那么这轮周期的最低点应该在2023年2月到2024年2月之间。8 k1 z7 g" I/ m1 M# N8 P
我们会发现,过去20年的时间里,每3到4年“牛短熊长”的小周期特征还比较明显。0 K* k+ Z' v& v1 A1 u
在这期间无论是成交量、价格同比环比、乃至房价本身都复刻着“牛短熊长”的规律。
3 \( w# r9 }9 c% N: r而认房不认贷、降低首付比例、降低利率这些重磅的救市政策也是在2023年7月份创下近5年新低之后的2个月,2023年9月份陆续出台。 P7 S( d- [' R* j
那么,以2023年7月份为低点推算:
% y% T2 u3 U! A9 R! k按照我们之前对政策的预判,救市政策陆续出台,首付降低至20%、一线陆续限购放开。) S" E& f* @+ k: k
按照每3到4年“牛短熊长”的小周期推断,低点到高点有1年到1年半的时间,那么下一轮楼市高点应该在2024年7月到2025年9月(或11月)之间。
4 `3 I' w; ~4 [! ]中产阶层如何配置家庭资产,推荐大家看文章《房地产双轨制,用一套房借鸡生蛋,让资产增值的方法是什么?》
8 n6 \' V0 j# N2 _8 }, M# E' r8 F
% b' P# h2 W0 b; [8 I, X' J+ b' r" n% T8 |3 u4 ?
02. Z1 I1 b1 z- R2 g# ]5 E3 P
再以深圳房地产的周期特征,说说每3年到4年“牛短熊长”的小周期特征。; E7 D. Y/ \1 Q0 C- K
首先,看看2019年口罩之前的情况。
: w W+ S9 @7 [2 {8 r+ u0 U6 L深圳过去10年房地产市场存在3年小周期,楼市从低点到下一个低点持续约3年到4年,分别是:6 L y9 H$ J! P) ?
第一个小周期是2006-2009年,房价从7000涨到15000,累积涨幅119%,之后跌了26%;$ L+ ~, M0 _$ |
第二个小周期2009-2012年,从11000涨到2万,累积涨幅89%,之后跌了12%;
5 M) W3 P: z' F i& i第三个小周期2012-2015年,18000涨到接近3万块,累积涨幅62%,之后没跌;; @! q R" q0 H' w- J6 e
其次,看看2019年口罩之后的情况。0 B" J/ ?# P/ c
2016年之后深圳房价一路上扬,没有延续之前每3到4年“牛短熊长”的小周期,房价连续上涨了5年。
# q6 A! w( j8 f2021年2月份深圳执行二手房参考价,深圳楼市开启“补跌”的获利回吐模式,到2023年8月份全市平均房价下跌30%左右。6 y9 ?9 k) s% e- H, z* ]& u
2016年连续5年上涨,从2021年连续三年下跌至今,这一涨一跌合计用了8年。
* l9 l5 t7 E [1 Z5 |) t8 }! `按照每3到4年“牛短熊长”的小周期推算,深圳楼市过去8年经历2轮小周推算,2023年下半年就是深圳低点。
4 m9 a. H5 f0 Q: t6 c. o7 j3 L+ `8 |中产阶层如何配置家庭资产,推荐大家看文章《房地产双轨制,用一套房借鸡生蛋,让资产增值的方法是什么?》
* K! q. R; q1 M, n( d03% h# h$ }' t$ G
纵观全世界任何国家,房地产周期特征都不具有典型特征,但都跟随经济周期同频共振,有一定规律可循。: ]+ C2 D+ c9 U) R
1 i U4 a+ @! L
+ F- r7 T; L% e# `只不过其他国家房地产周期波动的时间都非常长,大概在20年到30年。
9 n/ X" s* Q/ I. t3 [' B$ I5 L' Q! G3 d2 Z# ?; `* [2 I
% {" f- }" N/ B0 }+ s8 Q1 g8 b h$ r我们从上图也可以发现,每一轮上涨的“窗口期”都非常短,但下跌的周期都非常长。
2 q8 {. ?% Z/ r" ]- a# v从我们房地产周期特征看,中国房地产高点到低点,低点到高点的“钟摆周期”时间非常、非常短,每一轮小周期只有3年到4年。
$ [4 \* g' \0 r; r- ?类似深圳这种情况,如果没有延续3年到4年一个小周期,楼市出现连续上涨之后,必有补跌跟随。
. o9 b" [& B, Z7 P! H! B最后,说说感受吧~
, w( ^( q6 }3 o9 v# ]5 `# h1 p阳光底下从无新鲜事。" g+ |4 @2 o: f/ ^6 v
把我们当下发生的所有事情放在历史的长河中,都能找到类似、或者相同的情况。0 W m) M( s+ r4 u, l: t: W
所以,大家问我“会不会跌?”,我都告诉大家房价经常跌。
8 J5 z* r) {+ T [4 r但下跌不可能怕,因为房价会补涨,然后继续长。9 \- c/ Z& K/ b- ]' D, }- t) \
我也一直告诉大家,如果你手里的资产是优质的资产,负债可控的情况下,不要割肉离场。
( y1 v% ~. e% s$ `同时,楼市下行周期也不用被“傻空”的言论给带歪——7 P$ p ]" [ h l$ M; e
什么"成交量骤降一半,市场寒冬来临,一些开发商不得不大幅降价求售,甚至有投资客开始抛售资产……”
! ^* g" X3 f1 r% b" h6 Q这些言论并没有错,针对客观发生的事情进行报道而已(这事我们也做)。5 k! y! s, r7 q& O4 q
但是,据此就“唱空”说什么房价腰斩、房子暴跌、现在买房毁三代的蠢话,就缺乏对底层逻辑、事物规律的客观认知。! | g/ H3 `0 B# b
我们之所以是3年到4年一个小周期,不像国外都是长周期,和咱们的政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7 a- N$ t( N5 o7 `( i
因为每一次连续上涨超过10个月后我们都会迎来政策调控,每一次70城数据90%以上的城市连续3到5个月下跌,我们都会迎来救市。( r4 W. l0 P8 C. O `1 F/ F- I+ B
从无例外! m! M7 s$ m, K
所以,我们的周期一方面是房地产供需关系形成的库存周期,另外一方面也是宏观政策周期。
7 y7 K0 q) r- M; `6 {( l3 G不过呢,我们这里所说的政策可不仅仅是“人才落户”、“公积金比例提高”,还包括为了激活楼市的金融政策。6 p6 G g$ P% c1 j% Q. g2 `+ b2 t' y
每一轮楼市周期,房价、成交量都和货币信贷政策直接相关的。楼市成交量的高点、低点、都有调控政策、货币信贷政策助力。
3 e/ T( n. k# D- O% @( Q8 J1 i. v楼市就是在这样的节奏下,保持了20年的上扬态势!% ^# \& ~ _! D5 P0 V* j P
下图是过去20年深圳楼市调控和价格的关系,可以看到每次调控之后楼市的上扬曲线0 O/ W4 g0 g, h* M3 B
. n: C; S6 B7 o/ b1 w8 E2 {
U+ J* q }! V K回顾历史,一轮轮调控,一次次“钟摆”,每一次的结尾都是居中归位,也就是落实到金融政策上。
& l; r8 F. [9 U* r- Z$ G* j) M6 v& Z在金融调控政策中最有代表性的动作就是调整:首付&利率
2 j- R& `! [0 x% u' o; y* e) [* i% V* p! ?6 @# @! B
8 r! K8 [- i, e4 E1 z( P6 ~! B9 y我认为,2023年降低利率已经没有太大空间了,接下来的动作只有放开限购和低首付。
* q+ I" m% S! Z0 u; l6 x8 f1 {大家对于放开限购和低首付不要有任何怀疑,因为政策,是经济问题的折射。(嗯,在2024年5月份,回看这些文章,发现又被我蒙对了)% r0 k" b2 q* A( m
当经济出现问题时,政策一定会来。
; l% n/ S, X$ D7 w& X8 l8 H. a q4 K对于购房者而言,想要买房搞钱只需要做到两点:踩准周期,避开大坑。
5 f4 H( f4 h9 o如果你想搞钱,你想踩准节奏就不要听风就是雨,被一些错误言论和信号带歪!
6 U6 d6 ~# b; _* G记住我今天说的:
4 q4 n; @. y2 a: c4 X' W; w3 J5 g未来的行情,一定是牛短熊长的行情,大部分城市会阴跌,一旦暴力拉升上涨就是调控再次降临的时候。8 h& ]. F' V: g$ N
而我们要博弈的,永远都是“熊牛交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