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再射高超导弹,高空12马赫打水漂,西方拍到不寻常一幕

[复制链接]
查看1957 | 回复0 | 2025-1-12 07:4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没有高超风洞,怎么研制出高超音速导弹?这是很多军迷都关注的话题。近年来,包括朝鲜、伊朗在内,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追赶中美俄的步伐,在高超音速导弹研发上突飞猛进。其中,朝鲜的进展最为神速。1月6日,朝鲜成功试射了一枚火星炮-16B高超音速导弹。让很多军迷感到震惊的是,这款导弹的飞行速度达到了12马赫,而且还上演了“高空打水漂”的惊艳一幕,其技术含量不可小觑,距离真正意义上的“洲际高超音速导弹”已经为时不远了。
$ P& x! X1 I5 l' `% d# X9 g; t* y# C  n1 X: g6 J
朝鲜再射高超导弹,高空12马赫打水漂,西方拍到不寻常一幕-1.jpg
' Q$ t9 t5 u2 I- v. b* X5 W! }

" }: M) g5 I, M- J
/ f7 Q" I6 Z+ E此次朝鲜试射的火星-16B,是继去年4月后完成的第二次试射。从技术特点来看,这是一款具有明显特征的乘波体弹头,其造型设计神似我国的东风-17。从技术分类来看,和传统构型的一代弹不同,带乘波体弹头的高超弹属于二代弹,技术含量更高。- e3 Y* R& b" s4 l. m/ i
要知道,耗费无数科研资金的美国,至今连传统构型的一代弹都还没有整明白,这足以看出朝鲜此次试射的重大意义。作为朝鲜高超音速导弹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火星炮-16B在此前火星炮-8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射程,技术也越来越成熟。随着朝鲜即将加入高超导弹的头部高端圈子,其军事和外交领域的底气无疑是水涨船高。
! I$ ?5 }3 d4 `+ ]3 k4 c% b; R* q6 V% I& A
朝鲜再射高超导弹,高空12马赫打水漂,西方拍到不寻常一幕-2.jpg
' a/ E  y. `7 Z9 u  F7 `4 }

1 Y. e* u; l. p4 W" F7 v) b9 r- z
" ~0 v- E- W) R( G$ e% \9 k盘点朝鲜的导弹技术发展历史,从早年的仿制到如今的自主创新,可谓是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路。尤其是在美西方国家的长期制裁下,朝鲜依然稳步推进,能够走到今天着实不易。更让韩国以及美西方国家担忧的是,在导弹技术突飞猛进的同时,朝鲜扩核工作也风生水起。近日,在朝鲜“绝对禁区”宁边核设施上空,过顶的西方卫星就抓拍到非同寻常的一幕。画面显示,朝鲜唯一明确可以投入使用的5兆瓦级重水反应堆的三个冷却液排放管道口均有液体流出。4 E+ V- V) y, q1 [+ C
很显然,这座反应堆完成了燃料更换,目前正重新进入了运行状态。早在20世纪90年代,朝鲜就具备了从乏核燃料棒中提取武器级钚的能力。位于朝鲜宁边的一座超轻水反应堆疑似在进行全面测试,一旦投入使用,未来朝鲜获取武器级钚的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再加上朝鲜正在扩建存储设施,种种迹象表明,朝鲜正存储更多武器级钚。按照去年6月
& L& J5 }. u, u3 |/ T2 v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公布的推算数据显示,目前朝鲜至少有50枚核弹头,而其储存的武器级钚等原料,能在短时间内生产超过40枚核弹头。近两年来,半岛局势持续恶化,美日韩联盟步步紧逼,美国更是公开对朝鲜发出核威胁。在绝境之下,朝鲜并没有屈服让步,而是全力整军备战。在常规军事领域,朝鲜显然不是美日韩同盟的对手,而手中掌握核武器的朝鲜,绝不是任何对手可以轻视的对象。
- A& a  [' ?3 W3 w  Z5 [! ^/ V% N5 D" m/ H& r
朝鲜再射高超导弹,高空12马赫打水漂,西方拍到不寻常一幕-3.jpg
/ b* p* r( K4 S% x

0 y  V4 |3 |) W) n2 \' A
3 k: ^& K: W( m& W* b正是因为核武器与高超导弹的结合,足以震慑任何对手,在开年射弹,朝鲜选择的时机颇有意味。因为在发射当天,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正到访韩国,就朝鲜核威胁和其他问题与韩方进行磋商。基于此,朝鲜此时射弹就是为了“敲打”布林肯,进而释放出警告美韩勾连的信号。如今的半岛局势日益复杂,动荡不安。在朝鲜整军备战的同时,韩国的“总统弹劾案闹剧”还没有结束。
# P0 n2 ^3 u  z" T  G( i值得一提的是,一旦尹锡悦彻底垮台,韩国将很快举行总统大选,目前,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呼声很高,很有可能成为新一届韩国总统。和对朝强硬的尹锡悦相比,李在明更为务实,他主张“对话加遏制”,即在加强韩国国防力量的同时,寻求和朝鲜的对话。或许,随着韩国政坛巨变,已经是战云密布的朝鲜半岛,真的能够迎来和平的曙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34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334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