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
H Q1 a2 ~- \4 V5 b, _. S0 Y, n* J, s9 H1 q: D
龙凤婷没想到,“医不自治”的困境,也会出现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她是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平沙培英学校教导主任,执教初中数学22年,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专业技能。
. Z, y9 B& P0 c; [& l$ [$ U/ P5 B4 W+ e# u
龙凤婷曾感觉“有力没处使”。她想持续改进课堂教学,但自己在课后很难找全找准教学方面的问题。现在,“系统的观测分析细致入微,令我信服!”对于系统的“明察秋毫”,龙凤婷“从谏如流”。她还在科组教研活动中大量应用系统,让系统唱好“黑脸”,督促更多教师在教学上精益求精。. _1 V# A& {- o& B
) O% u! i# o4 Z$ J9 M9 w4 Q# ~1 D近年来,华南师范大学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赋能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改革。学校将智能化工具与教师专业发展紧密结合,开发了课堂教学测诊系统、师范生免试认证教师资质智能平台、华南教师在线等一系列平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师教育升级方案,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作出新贡献。7 h" I9 C) M, t
D/ F: k; \. w4 m- K4 j测评系统助力突破“不自治”教学困境
; M; i! e1 d% w/ w4 I" r1 n8 ?4 ~! Y
% P9 }; w9 D* q' d龙凤婷在教师和教导主任这两个身份中,都遇到了发展困境。她在实践中发现,个人情感、经历和主观判断等因素,影响着她对自我教学的深度反思。而出于人际关系等考量,龙凤婷在科组教研活动中,也经常难以向科组成员直截了当地反馈课堂情况。' F0 [2 z" \5 q: J" i" ~8 O
8 {# A, D! n+ n7 b4 |8 _个人和科组要想在教学方面更进一步,就需要突破这些困境。单靠自身,龙凤婷时常感觉缺乏有力抓手。 X6 D3 L& o$ U6 O8 g
0 t7 @3 T! D1 M. G9 v0 \* m如何以教师专业能力评价改革助力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全面提高?华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斌伟表示,学校充分发挥在教师教育、数字化等方面的特色优势,重点围绕“教师能力测评诊断及精准研修”方向,着力构建科技驱动、灵活精准的教学支持系统,并成功获选教育部试点单位。9 c% P3 c- S4 Z$ }1 D1 P: o1 C3 x
6 r) y# s5 d% q
精准有效的测评系统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和多元的应用场景。华南师大应需而动,与科技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政校行企多方深度调研后发现,很多学校对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测评的需求非常迫切。多方利用人工智能新技术,为解决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测评难题探索新路径。
[" q, T1 h0 n/ j( a8 q
& e# I7 F- p" ~# a2 N2 q经过两年多持续攻坚,华南师大研发出了课堂教学测诊系统,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进行深度数据挖掘。! O/ ^, ]% o" e
& I$ _9 m D4 C! `& ]) T
五大能力指标为教师课堂教学“全面体检”
. l0 c; j* _/ |7 ~
2 o: J0 L. {6 m% c, I学校成为课堂教学测诊系统试点后,龙凤婷找到了“诤友”——“我们很多教师在教学方面并非十全十美,但系统能全面客观剖析我在课堂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
" i( W/ I# z6 P6 ? Y, _
. d3 @- K. i5 d9 @4 v% q“教师要想成为‘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人师’,需要多方面的能力支持。系统通过‘全面体检’,帮助教师们走出‘舒适区’,正视不足,扬长补短。”华南师大党委副书记、校长杨中民表示,学校“五年磨一剑”,精心研制出教师课堂教学指标模型。该模型以五大关键能力——氛围营造、学习引导、资源整合、教学组织和评价改进为基石,通过十项维度和数十项观测点,为教师全面提升教学能力打造了一把“精准量尺”。
: v2 ?, {* N7 N* y4 x1 f" Q6 K9 t; d0 d& a: y+ }0 p8 @6 p
借助人工智能这个强大引擎,课堂教学测诊系统采用人脸识别分析、语音分析等多项技术,对教师的课堂表现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智能评估。系统精准评估教师的五大能力后,还汇总出翔实的数据,帮助教师审视并改进课堂。
; r+ j+ D; a L; j( G( D" g% { B8 i( a; D8 z5 j
“好的课堂往往落实在细节,例如课堂氛围、教学时间分配、学习引导等。所以我们把这些细节纳入系统的观测指标中,引导教师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生输出为本’的教学理念走深走实。”华南师大教师教育学部部长王红还带队把系统打造成因材施教的“好助手”。为此,系统针对习题课、概念课和活动课等不同课型,提供个性化评价指标,引导教师关注学生差异,分层分类教学。
" P9 @# Q! ]# e; }+ p
* W' m2 S; ]0 \& A6 g3 \集成平台成为区域教师教育“智库”* w" }8 o7 _. q4 @& v7 f' m6 O3 z
( o2 Q5 Q- |: B$ y7 S, g$ X8 G$ S课堂教学测诊系统不但成为很多在职教师的“专业提升导航仪”,而且为师范生搭建了教学能力提升的“阶梯”。华南师大2023级硕士研究生缪娜怡应用系统,测评了自己的试讲课。她看到,系统通过图表和文字,分析了她的课堂教学情况。7 C( h8 m4 v6 N& z4 |# l) p( Y7 {
1 }$ p. N4 B' Y
华南师大不仅利用课堂教学测诊系统,精准提升师范生课堂质量,还开发出师范生免试认证教师资质智能平台。该平台通过在线自我评估、同伴互动和专家意见,指导师范生全方位提升教学能力。9 {( |- i5 @# e3 M2 W h- |3 E
- x- ^/ l! I& \9 Z' `( q据统计,课堂教学测诊系统上线以来,为近300所中小学、高校等单位,以及2万人次教师、师范生提供了测评服务。系统不仅为很多教师、师范生生成了“教学能力画像”,还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了日渐清晰的区域“教学水平镜像”,让他们能够深入了解区域教学现状。“华南教师在线”已积累近2万名注册用户,平台的5715条课程资源为579个教师培训班带来了“强助攻”。
* W9 Z+ ^. n- h& j* ~' c8 s4 \
/ e/ }8 G r' n: D# s O' |《中国教育报》2025年01月10日 第01版0 s& B, C7 G$ x' p7 w
" y8 `/ X0 x- V% V. N; x
作者:本报记者 刘盾 通讯员 连燕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