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早亡,刚长成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就到新疆支边,母亲和弟妹哭了

[复制链接]
查看3485 | 回复0 | 2025-1-10 03: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历史的浩瀚长卷中,总有一些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物,他们的故事宛如熠熠生辉的珍宝,闪耀着独特的光芒,给予我们深深的触动与无尽的力量。今天,咱就来唠唠何秀兰这位传奇女性那超燃的人生旅程。
% g, A+ N! P6 m. w: b- h( ^0 O
7 L6 v' W. u' E% O7 f( h
父亲早亡,刚长成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就到新疆支边,母亲和弟妹哭了-1.jpg
, r/ n2 D, e  f7 k2 @4 x

( `. M. n8 e* c1 f8 H+ R1941 年 8 月,何秀兰出生在江苏泰州县的一个贫寒之家。那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全靠父亲卖烧饼勉强维持生计。可命运很是残酷,在她还只是个六七岁的孩子时,父亲就因病突然离世,这一家的顶梁柱轰然倒塌,生活瞬间陷入了绝境。母亲带着何秀兰和年幼的弟妹,靠着给人帮工挣那点微薄的收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吃了上顿没下顿,真可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 x+ `" P6 j9 i- S4 N4 a3 b. ?  i' r/ q4 x" Z* P% {6 n
父亲早亡,刚长成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就到新疆支边,母亲和弟妹哭了-2.jpg

0 ^5 a  |, _% Q& |1 _! @
! _$ J) @6 ^8 N; d4 S/ c9 x0 j但生活的苦难并没有磨灭何秀兰对知识的向往。苏北解放后,就像黑暗中透出的一束光,带来了新的希望。政府积极组织大家学习文化,何秀兰瞅准机会,一头扎进了夜校,拼命汲取知识的养分,这也为她后来的人生转折悄悄地埋下了伏笔。后来,随着家庭情况慢慢好转,她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初小,还顺利毕业了,自此开启了人生新的篇章。, x8 u/ H$ H; z3 s: ~

! E+ ^% y9 }) }9 ^
& R$ D3 h) [; v
$ E- g2 _: [* ]6 t% ], w/ f
时间来到 1959 年 8 月,时代的号角吹响,政府发出了支援新疆建设的号召。此时的何秀兰,已经出落成一个水灵灵的大姑娘。那些报纸上、宣传栏里以及广播中关于新疆的宣传,像一块超强的“吸铁石”,把她的心紧紧地吸引住了。听说新疆那片土地广袤得不得了,足足有 5 个四川省那么大,16 个江苏省加起来都比不上。而且那里的瓜果多得让人垂涎三尺,阿克苏的苹果红彤彤、脆生生,鄯善的哈密瓜甜滋滋、香喷喷,吐鲁番的葡萄就像一串串紫宝石,价格还亲民实惠,仿佛那就是一个充满无限机遇与美好的梦幻之地,在向她热情地招手。8 C7 z* I" A. l" _& h1 m- _

1 {' F% s* H! v& H2 Z/ h) h- ~3 o, W
父亲早亡,刚长成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就到新疆支边,母亲和弟妹哭了-4.jpg
+ y  l! l0 I; D$ s5 v7 [0 C

8 }' o5 J7 y% ?& t2 x* c/ b/ c& Z然而,何秀兰的支边之路可没那么顺畅。当她把这个想法告诉母亲和弟妹时,家里就像炸开了锅,他们死活不同意,眼泪汪汪地哀求她不要走,那场面就像生离死别一样。但何秀兰的内心就像被点燃的一团烈火,坚定得很。她一咬牙,拿起针线缠在手指上,用针狠狠一扎,殷红的血滴在纸上,写下了那封满是决心的血书,向组织表明自己非去不可的坚定信念。虽说领导一开始因为她的家庭情况有些犹豫,但何秀兰没有丝毫退缩,一次又一次地去找组织,软磨硬泡,那股子执着劲儿就像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战士。最终,她成功拿到了前往新疆的“入场券”,踏上了这条改变她一生的征程。
1 v9 Y3 ?0 n% D9 N  @) W0 P/ `# p3 z* z; A& a6 c7 `
父亲早亡,刚长成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就到新疆支边,母亲和弟妹哭了-5.jpg

/ F" {4 Q( W5 U/ C" d/ R& ^0 Q) k1 u  j' Q
1959 年 8 月 13 日,何秀兰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无畏的勇气,与其他支边青年一起从泰州轮船码头出发了。一路上,他们先乘船到高港,接着辗转到南京,在浦口火车站稍作停留后,晚上登上了货车专列。那列车在夜色中缓缓启动,就像一艘驶向未知海域的孤舟,载着他们的梦想与期待。这一路,他们整整颠簸了 10 多天,终于在 8 月 24 日中午抵达了西北的尾亚火车站。但这还不算完,他们又马不停蹄地坐上 3 天的大卡车,一路尘土飞扬,最后才到达目的地——农六师东线奇台境内的天山三场。这一路的艰辛,换做一般人早就打退堂鼓了,但何秀兰靠着内心的那股执着劲儿和对新生活的热切期盼,硬是咬牙坚持了下来,因为她心里清楚,真正的考验才刚刚拉开帷幕。- q) {2 u% E# \  X; L, M0 @

7 k, g2 x  x& P3 X' P& W! K4 x3 y
父亲早亡,刚长成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就到新疆支边,母亲和弟妹哭了-6.jpg

" F( R/ T+ j$ D& \3 H3 r3 g: N4 ?1 G* p" |6 ]; ^- C
到了天山三场,何秀兰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和劳动节奏。刚到不久,就赶上秋收挖洋芋,她啥也没说,挽起袖子就跟着大伙热火朝天地干起来。秋收完了,又忙着割芨芨草、砍树条、编筐子,为冬天的积肥运肥做准备。那时候,他们住的是地窝子,这地窝子就是在地下挖个大概 2 米深、十几平方米的土坑,用柳树枝搭檩条,细树干做椽子,上面铺上树条、芦苇和麦草,再盖上碎土和厚厚的草泥,中间留个仅供一人通过的窄道当门。/ |2 y. U$ G: j6 j1 t
, J( L, t: \% e( y. `# h$ F: r
父亲早亡,刚长成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就到新疆支边,母亲和弟妹哭了-7.jpg

3 P/ ~3 Y  T3 R$ B! [
6 X7 l% U( s: v& A0 T在这里,生活的艰苦可不止体现在劳动上,衣食住行都不容易。夏天,只能喝涝坝水;冬春季节,就得靠打冰化雪水做饭,日子过得清苦极了。冬天运肥的时候,大家为了提高效率,还自发搞起了劳动竞赛,每个人拉着木爬犁在寒风中拼命跑,好像都忘了冷和累。到了夏天收麦子,因为机器少,大部分得靠人工。烈日炎炎下,姑娘们拿着镰刀在麦浪里挥汗如雨。长时间暴晒,皮肤晒伤脱皮,汗水浸湿的衣服上全是白花花的碱渍,但她们没有一个人当“逃兵”,反而互相加油打气,你追我赶,最后还提前完成了夏收任务,何秀兰也因为表现出色被评为先进,这对她来说既是肯定也是继续前进的动力。4 }$ P% d8 L6 e+ }

( B% v" ^+ m% r6 w, f. o" Y: ?
父亲早亡,刚长成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就到新疆支边,母亲和弟妹哭了-8.jpg
6 h9 `, [% p8 |
' c+ S0 Q; H! K; A2 X% Y+ k0 o
可农场的艰苦远不止这些。寒冬腊月,外面冰天雪地,大多数人都在屋里暖和着,何秀兰和十几个姑娘却要去修达坂河水库。那里的环境恶劣得超乎想象,凛冽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气温低得将近零下 40 度。她们戴着厚厚的棉帽和手套干活,晚上回到临时地窝子,屋里没火,冷得刺骨,大家都不敢脱衣服睡觉,生怕被冻僵。而且因为长期高强度劳动,没条件及时换洗衣服,身上长满了虱子,痒得难受,但她们还是没有放弃。为了加快工程进度,她们甚至半夜三更就爬起来,拉着爬犁在黑暗中艰难地去搬石头。一路上,因为路不好走、光线暗,经常摔倒,膝盖磕得鲜血淋漓,但她们简单处理一下伤口就又接着干。这段日子虽然苦得让人崩溃,但何秀兰和她的伙伴们靠着顽强的毅力挺过来了,因为她们知道自己肩负着建设边疆的重任。. V+ U  L1 B* W5 ?/ t

1 \# h, |' \4 X: h" k' x
父亲早亡,刚长成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就到新疆支边,母亲和弟妹哭了-9.jpg

7 B- e) v7 d! X9 F% X) W' e0 I8 t2 o- A7 g! y, ]1 l* c
1962 年秋天,何秀兰迎来了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她被调到了农六师师部五家渠工程团一大队一队。这个团队干啥的都有,水利、房建、机械制造等,到处都是挑战和机遇。在这儿,何秀兰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参与了好多重要项目,像猛进水库、八一水库的加固,十六团的沙山子水库建设,乌市西山的幸福水库修建,甚至还跑到十三户地区修铁路。在这些项目里,她当班长,带着姑娘们冲锋陷阵,实干苦干,凭着出色的领导能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成了工程团的八大标兵之一,还荣获了“三·八”红旗手的称号,她的名字也渐渐在这片土地上响亮起来。& C! l' \9 `% ]- o

" H$ n! {7 ~% _
父亲早亡,刚长成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就到新疆支边,母亲和弟妹哭了-10.jpg

6 Y1 }7 r* }: t! v! s
4 H" h! y+ L5 b8 i+ q“后来,何秀兰又调到五连搞机械加工制造,在机械标准件车间,从最基础的拉丝、做螺丝等零件加工干起,不断钻研技术。她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刻苦努力,在刷洗镀镍岗位上取得了亮眼的成绩,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节约了大量原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给单位创造了不少经济效益,她的专业和敬业也成了同事们学习的榜样。4 [; P. U: K- {% w$ n7 V4 |; ?

! ?9 a* S, D% n
父亲早亡,刚长成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就到新疆支边,母亲和弟妹哭了-11.jpg

  c/ ?! Q/ W  \
+ b1 \( M' Y, B  K9 X: r' j经过多年的辛勤耕耘和不懈奋斗,1976 年,何秀兰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不仅是对她个人的认可和荣誉,更是她多年坚守信念、努力拼搏的有力见证。此后,她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工作热情和先进性,成了大家公认的楷模。她的事迹被广泛传颂,写进了书里,还在军垦博物馆展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5 p8 S' W7 p1 ]& _/ v6 J
5 V0 {( S; Y7 r
父亲早亡,刚长成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就到新疆支边,母亲和弟妹哭了-12.jpg

/ F9 w& Y% t; M. l' _  g: h9 _( \
! J3 U: Z  Q& R; U2 {# k% |' k6 `我觉得,何秀兰的一生就是一部充满热血与奋斗的传奇。她不顾家庭的阻拦和生活的重重困难,毅然投身新疆建设,用青春和汗水书写了壮丽的篇章。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她遭遇了无数艰难险阻,但从未有过一丝退缩和抱怨。她用行动深刻诠释了坚持与担当、奋斗与奉献的真正含义。她的故事,是那个时代无数热血青年的生动写照,他们怀揣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建设祖国的伟大梦想,远离家乡,奔赴边疆,无私奉献出自己的一切。这种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传承。在当下,我们或许不会面临像何秀兰那样艰苦的环境,但她的精神依然能激励我们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勇敢地面对困难,坚定地追求梦想,努力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让我们向何秀兰以及所有为祖国建设奉献过的先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1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0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