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可以再看10分钟吗?”' f9 {! U- }. m$ H6 i
“再玩最后一局行不行?”) a! Z: z8 X* T* U9 f
“你们先吃吧,不用管我,就让我再玩会……”0 q1 s! Z/ V" w: Q9 S g( s
你家有没有这种时候?
6 p8 u+ ^! c' Y5 i$ P8 v7 V, \一让孩子做点什么,他总会想尽各种办法拖延。
, U: e, N: S0 L- H3 f4 c尤其是在看电视、玩游戏的时间上面,更是“寸土必争”。% _& o5 a, {0 a" a" t! }% p
+ F; U0 D, H8 I
* B$ p) v, r+ f* B2 T$ n6 g; [有些家长看到孩子苦苦哀求,不忍心拒绝孩子,就答应他再玩10分钟。
; O% e6 W; r: h9 V, f* A2 e可是“10分复10分,10分何其多”啊?* x( K/ ?, d! c2 t( r
很多家长这时候就急了:, K2 L0 T9 Q/ o/ c5 Q7 _" D+ ]3 J4 N
我允许你多玩一会已经是大发慈悲了,可你竟然得寸进尺,看我不好好教训你一顿!
5 B3 k7 d! z2 P, Y% D1 @' _( T' X6 d( e其实呢,这时候我们可以把孩子的行为看成是一种天性使然。毕竟孩子都是贪玩的,自然不会放过任何能玩的机会。" ?9 x+ r- ~2 U9 d3 t
另外,孩子这么做其实也是对大人的一种试探。. K2 C$ A. K3 g0 P! M
通过这种“挑战”权威式的行为,来了解大人所能接受的底线,方便在以后的“较量”当中夺得主动权。4 c) ]1 u+ @+ q& g$ J/ G
所以,当孩子提出“再玩10分钟”的请求时,家长如何回答就显得十分重要。% K0 v& a$ x& s; I4 I, _$ \% e
一般来说,家长的态度主要有两种:
: Z) V- @* l) h强硬派和温顺派。4 O5 }/ C+ I7 ]% x- G; L
强硬派:“别废话,赶紧去把功课做好!” ( G. V; p% U+ ~
0 q$ y, m8 D8 e. j, @ V
4 i9 O3 V, _0 E& i1 |% S2 e类似这种话,应该有不少家长都说过吧。
1 L3 \# M7 _: B: W3 n毕竟孩子没有几个听话的,总会有各种方法来惹人生气。
5 |9 q* d( g/ [尤其是家长看到孩子拖延磨蹭,又和自己讨价还价的时候,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8 e+ ?. z" a. a( [0 r
+ p) z0 \7 Q8 G( g' h% S) m$ S+ Q# }/ O, W0 n& W
但其实,我们应当允许孩子适度的“讨价还价”。
/ L$ f8 X* a6 u) ]! U孩子知道为自己争取去权益,这是好事,这样他才能在长大之后才能少吃亏。- B7 N$ Q. y2 @* S+ p
另外,孩子敢于和家长“讨价还价”,也侧面说明了家长在某方面的教育很优秀。
& o& X5 X, E8 P8 B, @因为孩子愿意和家长沟通,说明在他心里父母是值得信任,并且讲道理的人。
. B2 p3 `; m" ]7 P; o如果他觉得父母不通人情,对父母的要求唯命是从的话,那才是出了大问题。; L" @& B, k. [5 C
因为那说明:9 P" E; m! |1 r5 G
他要么是对家长极度的失望,不想再和家长白费口舌了;
" n+ P9 U" o) g要么是彻底被“驯化”,成了一个没有主见,也没有思考能力的“机器人”孩子了。3 j( G+ k' F7 J9 y: |1 m
我之前看过这么一个新闻,一个孩子从小品学兼优的孩子,在高中时突然选择轻生。* ]% s& m! b5 B1 h) D1 H2 _7 W" }$ F
而原因就是他觉得“做妈妈的儿子太累了”。5 M4 u1 S, D. R
在妈妈的眼中,他永远是最优秀、最听话的那一个,妈妈以他为傲,也会给他设立各种目标。
: ~7 o% P) R- j; q# }2 u$ _9 \* F- k" q8 D4 K: b
4 e* m3 D7 B2 o/ j' Z* d- W1 B% A* R3 ] k2 `( w1 D. T' `, z0 F n3 J
1 C0 I) ?+ S$ ]7 {5 a
他表面上对妈妈的要求百依百顺,但想要摆脱妈妈的想法却愈演愈烈。
2 A$ U, T9 J' I; _/ k: W最后,在给妈妈发了一句“妈妈对不起,下辈子别做我妈妈了,我真的太累了”以后,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M" l* W$ Q) m3 w+ p+ r
所以,我们应当适当地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0 K! a/ T$ E/ ~2 v2 U2 C
这是我们家长的责任,也是孩子的权力。2 S7 W5 g1 \# @9 x9 ^# |$ \
温顺派:“好吧,那最后再让你玩5分钟” + _& z5 p/ x: h' O: g
& V, B4 U2 y" F
0 h9 y; m1 S/ I4 Y Q5 P% ?在面对孩子无理要求的时候,有些家长虽然想要拒绝,但看到孩子瞪着大眼睛,委屈巴巴地说:“就再让我玩一会吧妈妈。”还是会于心不忍。
. Z; N# ~4 C6 j, s2 Y只能“被迫”说:“那就再让你玩一会吧”。2 n4 V+ O& A; d0 Z5 x* P
当你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可能就掉入了孩子的圈套里了。, r" ?! p. E' ^# j
孩子通过装委屈、撒娇的方式大获全胜,既赢得了游戏时间,又拉低了你的底线。
8 q4 r* \% k& B! a- k6 d以后他就知道该怎么做了:4 k u' N3 y, g! V: }. l* [7 U9 u
看中一件玩具的时候,他装委屈;: M) t; {0 ? T0 c2 \# f9 Q
想要玩游戏的时候,他装委屈;
* w4 V: p" c c3 |想多看一会电视的时候,他装委屈;
! k; d9 R, s' e5 ]0 J1 `% `4 Y犯了错的时候,他也装委屈。
7 V# q7 G; }2 c3 q9 {把家长的脾气、耐心都拿捏的死死的。
" m3 g- _8 P( B! q0 u; Q, a0 o, u2 B) z
5 ~1 a& \+ P8 O# h3 y
虽说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是一家人宝贝,尤其是女孩子,更会被百般呵护着。
. X- p- m4 S3 i" D6 j1 B$ b1 k但是凡事,都要有个度。
6 P; u5 A' I" J. ^我们可以在孩子真正遇到的困难的时候施以援手,也可以在孩子遇到难题时耐心解答。
' R! H8 D6 t+ J ~但不应该每次孩子表现得委屈了,就马上心软了。
- j; m v. _7 _4 \3 q; r3 k8 \这种做法在短期内看似好事,但带来的隐患却非常大。9 M/ D& ]4 `! p+ r* R0 l
首先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会变差,因为在家里只要他撒娇,家长都会满足,但到了社会就没人这么冲着他了。
% Q2 d8 V2 j ^" E+ M一旦遇到任何挫折,都会对他造成重大的打击。
+ o) y2 k* c% r% Y另外也会让孩子产生很强的依赖心理。
" j& m" i; q/ L$ }) @8 [在父母身边当然任何问题都能求助父母来解决,但孩子总会长大,父母也总有老去的一天,到那时候孩子怎么办?
4 r6 X& t2 A/ `1 R+ c J0 ~当孩子说“再玩一会”的时候
( h0 p! B' L4 U, ?* b( r ~& |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9 T& S3 {: C& A% c! ~5 j
: ]# r0 ]6 E% A& h: {0 H7 |
2 @8 o4 k+ ^( w; ]* g3 W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强硬派还是温顺派,都存在着明显的隐患。* y" M5 i1 g5 K: u& c
要想给出最稳妥的回答,其实可以从下面这三个角度入手。1 o( ]4 x2 ?3 t6 h0 E+ p1 u6 M
4 S1 K- k+ h: Z; ] V% L8 A' Y7 T: D: O
(1)把选择权“交还”给孩子手里
% u- @' @6 t; m, }1 j$ Q" r. ?! l4 ]
# k" H" R& J' K( r6 ?
注意,这里说的把选择权交给孩子,不是说让他们自己决定玩多久,去哪玩。
$ Q/ G7 X# ?3 o% }5 g- b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孩子还不得玩个昏天黑地。" Y1 z7 i7 |0 v6 [
; G# E0 Y/ N/ b+ B
' @# [* c% p4 E; ^0 g8 Z2 F4 _
: T6 [0 U4 I" i; [
# Q8 b3 Y5 R, e# x8 ^( U1 s我说的选择权,是指“给孩子提供多几种选择”。
) D9 m" M1 ^! T' F: ~比如当想让孩子开始拖延,不想去学习的时候,不要直接说去学习。" |6 d0 K- g1 S7 _/ _4 y
而是换一种说法,比如跟孩子说:( R1 r; O" T# w* u9 m. z2 _3 k
“儿子,你是想现在再玩几分钟游戏,一会自己在家乖乖写作业。6 f' x; u* M1 E7 j0 }3 G( R1 [
还是现在赶紧把作业写完,然后跟着妈妈一起去超市买菜?. K/ d4 t, U5 E8 ~- T2 B6 r
如果和妈妈一起去超市的话,可以看看有没有什么你想吃的食物,买回家来吃。”7 Y6 u! h/ l. w# r- n* W
孩子听到之后,肯定高高兴兴地就跑去做作业了。
9 M \) a0 n' L+ I5 q$ Z; `说到底,孩子是比较单纯的一种生物,看到的更多是眼前的得失。
5 d' I1 B- t0 e0 x只要我们多点耐心,稍微委婉一点,孩子就很容易被引导到我们希望的方向上去。! d, c- Q* T, f% X) z8 [
1 G, z2 @& K8 x9 y, c. ?* G6 w
3 }" r. ?: J! B4 p
(2)建立规则意识
0 e+ b' w5 J4 ?当孩子因为贪玩,而想要延缓学习时间的时候,家长如果不忍心拒绝也可以答应他。
3 Y" X7 @' L7 w2 x4 _但是,一定明确地要告诉他:7 j9 d7 q, V8 G9 R7 B9 g! ~2 H
“你可以随意玩到几点,但是无论你几点学,在9点之前一定要达成我们约定的目标才行。
* y. M& ]- j7 Y& t如果到了时间你还没有完成,那下次就绝不能拖延了。”* i; v6 e& D8 j! i, o9 [
这样的话,如果孩子多玩十分钟,但是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也是没问题的。
( [" g! q/ {5 N6 k4 n如果这次没能完成,那么下次他也就没了拖延的理由。
( C9 e6 L, K+ |+ t- _1 v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建立规则意识,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o8 \, v3 Y8 \0 Y9 B" f5 a
比如孩子因为拖延而耽误了功课,到了学校被老师责骂了,那么这次的责任就是他自己来负。6 H/ S( Q, H, Y$ c/ g
家长不要去安慰他,也不要替他求情,只有这样,他才能知耻而后勇,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 c1 V; P/ N# u& }
6 q3 J1 E* `9 ~" e
5 L5 c& H: a( r6 h# b
4 E- z1 s" u" l% p& @
* P: s5 C( Y) w3 }6 O( O4 `- u(3)建立时间观念0 q1 i5 m+ P* |' l( k
有时候孩子拖延,并不是说孩子喜欢出尔反尔。很可能只是孩子缺乏时间观念导致的。
3 V" Q7 R# `+ D( r' y十分钟具体有多长?4 r0 {/ f- V3 e d- G
可以做多少事?4 P4 v. X9 A0 E/ z, C$ A% P
看多少动画片?
7 w5 a: v! \4 p7 A0 g t 这些问题,孩子可能根本就没有概念。' D) ^) T! P: Y2 g" X1 u
所以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不妨换一种方式。. z3 R( X, R; K Y( z
比如孩子说,想多看一会动画片。那我们可以不说时间,而是说:
6 k& W# `& z: X0 j3 B8 _“那这样,妈妈陪你一起看完这一集,然后你该做什么就赶快去做好不好?”+ }( |0 C+ Q$ m s( W4 w }
这样的话,时间就变得更加具体,从多少分钟,变成了看完一集动画。
! E D; p0 X+ a. v让孩子看完的时候再去学习,一是可以让孩子有个心理准备。- B5 ~/ f/ N4 N/ ^9 _( s* ]" M& w
因为无论是动画片还是影视剧,剧情临近尾声的时候都会有所预兆,再加上每集结束,都会有片尾曲,都能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
6 h9 l8 s& w3 y% G! R- c3 k3 C2 U二是当孩子全神贯注地做一件事的时候,也是锻炼他们专注力的好机会。3 R# o0 l8 i" r1 ^* B+ E
如果我们总是贸然打断,对孩子专注力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
) N3 M, h0 _9 m& a0 K# i9 R. j5 i2 B+ c
: Z" S9 m3 u3 P* v
% k6 m2 b' E; y7 J+ s# _: [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起孩子时间观念的建立,这样孩子才能更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也会对未来要做的学习和工作有一定的预期,降低排斥心理。
2 i- w5 s; o/ s$ L0 ~" _西方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曾说: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L9 m" x B* { v! y" ~% Q
所以千万不要忽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细节。
2 k, z1 O4 u- }, F$ F) a/ e对待同一件事,家长不同的做法或态度,都可能对孩子的一生造成影响。
3 |: h( V+ K- P( _7 [" `
' v9 d5 L9 n \( Y- \: l2 _# K; s5 j! X1 n
从来没有完美的教育之法,人生而不同,每个孩子也不一样。+ [' ~4 N# n. q9 }; j& y# o
家长一定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来决定如何去引导孩子,教育孩子。) Z3 b o. X& J7 I) S. w# `
愿所有家长,都能早日找到和孩子最正确的相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