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通告:43只雌猴逃出实验室,携带致命病毒,会是下一轮新冠吗

[复制链接]
查看2060 | 回复0 | 2025-1-1 10: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一则新闻在全球引起热议——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一家生物研究实验室里,43只雌性恒河猴不翼而飞。四十多只猴子,从一家严密的研究机构中集体“跑路”,如今仍在“潜逃”状态。更让人紧张的是,这些小猴子很可能携带B病毒,这种病毒对人类具有致命威胁。当地政府迅速发布警告,要求居民关紧门窗,任何人看到猴子的踪迹,立刻报告。
0 U9 o1 ]' i. D! Z/ F) \# X
. A3 h2 t$ M/ s* g2 \5 h
美国通告:43只雌猴逃出实验室,携带致命病毒,会是下一轮新冠吗-1.jpg
4 U8 z7 g; a% V( b8 L% Z3 t* L
看起来似曾相识?新冠病毒阴影未退,人们还在防疫的后遗症中挣扎,突然又冒出来“致命病毒+实验室逃脱”的剧情,这不是要逼人提心吊胆吗?所以,这次事件到底是什么情况?会不会引发新一轮的疫情?
- F7 K9 \* ?! }8 N+ [' W! s& e恒河猴的“越狱”事件,到底有多严重?5 S2 V% ^  k1 t

9 G  i: I% C+ [/ _%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次的事件背景究竟是怎么回事。11月9日,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实验室传来消息,43只雌性恒河猴从一家叫“阿尔法创世纪”的实验室逃脱,至今未能捕获。要知道,“阿尔法创世纪”可不是普通动物园,而是一家为全球提供“非人灵长类动物产品和生物研究服务”的研究机构。啥意思呢?这家机构的猴子大多都用于医学研究,是各类病毒、疾病甚至疫苗的研究对象。
0 w2 O9 Q& ~- q, g* u2 s8 U+ q; C0 M) c, W5 O1 a1 O' Q6 B
美国通告:43只雌猴逃出实验室,携带致命病毒,会是下一轮新冠吗-2.jpg
& J. L0 d, E4 v  Z9 ^3 P
恒河猴,为什么会出现在医学研究中?这是因为它们和人类基因相似度很高,很多疾病的传播和免疫反应在它们身上可以得到很好的模拟。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对它们的实验,获得对人体的间接数据。所以恒河猴成了医学界的“热门研究对象”,尤其是在传染病的研究中,恒河猴是科学家们研究疫苗、疗法的“得力助手”。0 D- z- G2 }7 }
不过正因如此,恒河猴也是潜在的“病毒携带者”。目前的担心在于,这些逃脱的恒河猴可能携带B病毒。这种B病毒全称为“猴疱疹病毒”,在猴子身上通常没有明显症状,但一旦传播到人类身上,可能会导致致命性脑炎。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表示,人类感染B病毒后,死亡率高达70%-80%。因此,如果这些恒河猴真的携带B病毒,这场“猴子大逃亡”事件很可能不只是“越狱”那么简单。' z. o% B2 l: o  o) V
# j, T2 z" d( N( j, s7 U5 v1 R
美国通告:43只雌猴逃出实验室,携带致命病毒,会是下一轮新冠吗-3.jpg
4 h5 Q4 T& x# ~) b
B病毒是什么?会像新冠那样传播吗?
( _" [: O! h/ g# Y, V4 k' o/ S% e2 i6 a
既然这次事件的焦点是B病毒,那咱们有必要搞清楚,这个B病毒到底是什么?真的会像新冠病毒一样引发全球流行吗?0 m" E* `0 `+ K" p
B病毒,学名“猴疱疹病毒B”,是灵长类动物携带的一种疱疹病毒,主要在恒河猴等灵长类动物中传播。这种病毒对猴子影响不大,甚至在它们体内潜伏多年也不会发病,但对人类却是一种极具威胁的病毒。最早的病例是在1932年发现的,当时一位研究灵长类的科学家被猴子咬伤,随后患上了严重的脑炎,并在两周内死亡。自此之后,科学界对B病毒开始警惕。
4 o- m6 s6 q* j! D
) R4 g$ V" U% |$ D$ p: z$ U: c
美国通告:43只雌猴逃出实验室,携带致命病毒,会是下一轮新冠吗-4.jpg
9 }* b# g4 b# T' y0 }  S- [
一旦人类感染B病毒,初期症状类似流感,会出现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但接下来病情可能迅速恶化,导致神经系统问题,比如脑炎、脊髓炎等。最终,大约70%的感染者会因病情恶化而丧命。虽然有抗病毒药物可以用于治疗B病毒感染,但由于发病快、病情重,及时诊断和治疗仍是难题。B病毒相对“罕见”,大部分医生对其并不熟悉,极容易误诊。7 \4 H2 v2 b0 n/ Z! d% ]6 x  ^' F" o" m
不过幸运的是,B病毒和新冠病毒不同,它不会通过空气传播。B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比如被感染的猴子咬伤或抓伤,或者接触到猴子的体液(如唾液、尿液、粪便)才可能感染。换句话说,B病毒的传播不像新冠那么容易,必须有直接接触才会传播。所以,美国的CDC这次特别强调,只要不接触这些逃跑的猴子,感染风险相对较低。
2 c4 \9 I; U6 D7 M- _) ?& A+ H# Z恒河猴逃脱的“细节迷雾”,这么草率?
; B3 }% R! M! B! }& M4 B% h8 Z. H' h. s% H0 V
这么多猴子怎么会集体“跑路”?实验室里没有安保吗?这些问题让人不得不多想。“阿尔法创世纪”首席执行官韦斯特加德表示,是一名看护人员没有关好猴子的围栏门,才导致了这起事件。听起来是个“低级失误”,但这可是43只实验动物!这种规模的“失误”,真的只是“意外”吗?* g! p/ e- s; L# W
, |( q7 p3 _" c; N8 Y: V
美国通告:43只雌猴逃出实验室,携带致命病毒,会是下一轮新冠吗-5.jpg
9 [' ?0 y* c( ?! ~
这已经不是“阿尔法创世纪”第一次发生猴子逃脱事件。8年前,该实验室就有19只猴子逃跑事件,约6小时后才被抓回。这次则更为严重,43只猴子集体逃逸。或许是安全疏忽,但频繁的动物逃脱确实让人对实验室的管理产生疑问。再加上逃跑的猴子中很多都是实验室用的“未实验猴”,人们不禁怀疑,这是否会成为某些病毒泄露的“新途径”。7 j# o" w- ~+ K* Q
) e5 h- d% Z8 Q3 \2 t. ^2 ]
美国通告:43只雌猴逃出实验室,携带致命病毒,会是下一轮新冠吗-6.jpg
' K$ W" b: P+ x" z  {) F
生物实验室的频繁“泄露”. X. B' R6 s: D( O* I; G
% k& ?) X: |7 v9 I3 s0 S, h
很多人对生物实验室都有一种本能的担心。近些年来,关于实验室病毒泄露的新闻和传言一直层出不穷。新冠疫情的起源也一度引发“实验室泄露论”的热议,尽管这种说法至今没有确凿证据,但它确实加剧了公众对实验室的恐惧。
3 `7 T5 W8 o, C2 z( @2 y. f" U0 A实验室泄露不是小说里的情节,而是实际存在的风险。即使在安全设施严格的实验室,疏忽大意、操作失误都有可能导致病毒的泄露。就拿2014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来说,他们在一次炭疽实验中因为安全疏漏导致28名员工可能暴露于炭疽病菌。
* v- s$ Z, r8 M$ Z
" v  W4 J: _  n! U" e
美国通告:43只雌猴逃出实验室,携带致命病毒,会是下一轮新冠吗-7.jpg

% ?6 v) ^7 b! j# I5 Z
- f' V1 n$ x# T" l9 I: ?0 e
. Z5 z3 |- U) ~7 |7 Z6 Z: C恒河猴的集体逃逸,再次敲响了生物安全的警钟。如果实验室的管理存在漏洞,那么就算不携带病毒的猴子也可能因为传播细菌、引发意外感染而带来健康风险。更何况,这次逃脱的恒河猴或许携带的是对人类致命的B病毒。: f: |' l% G  ?% e
虽然从科学角度来分析,和新冠病毒这种通过飞沫和空气传播的病毒不同,B病毒的传播需要密切接触。只要人们不接触逃跑的猴子,不被它们咬伤或抓伤,感染B病毒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种事件中确实存在一定的“未知性”。例如,猴子在逃跑过程中是否会接触到其他野生动物?会不会产生交叉感染,导致病毒变异?这些都是科学家们难以预测的因素,也是公众对生物安全的隐忧所在。
. D2 D5 o0 I+ j) D0 R6 E2 M一颗炸弹% D9 ]* ]6 `' H9 D$ n  [! t
0 T, v" p( V) D& Q! h- ?
从新冠疫情到如今的恒河猴逃脱事件,再到世界各地的实验室事故,人们对生物安全问题的关注从未像现在这样高涨。全球各地的高等级生物实验室承担着研究新发传染病的重任,但这些实验室在保障生物安全方面仍存在诸多挑战。从操作人员的疏忽,到管理制度的漏洞,每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能酿成大祸。但我我们又不同停止这些实验室,毕竟人类很多的药物都是从这些实验室里面诞生的,人类就如同抱着一颗随时要爆炸的炸弹,正舔着上面的糖,但未来会是什么样子,没人知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91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9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