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O】早在2021年2月的时候,有媒体报道小米确认造车,项目由雷军亲自带队,一时间在行业内引发热议。不过小米也第一时间进行了回应,小米集团在港交所发布《澄清关于进入电动汽车行业的报导》公告,称已注意到若干媒体有关本集团拟进入电动汽车制造行业的报道,但还没有进入到正式立项的阶段。
2 z) B R' m3 l7 l5 Y* t. @
* ]6 Z' s0 Z' Z! q$ D) X- E时间仅仅过去一个月,在3月底的小米春季新品发布会上,雷军便宣布小米将进军智能电动汽车领域,小米将成立全资子公司,由雷军亲自带队,首期投入100亿元,未来十年计划投入100亿美元。在这之后,小米造车的最新进展不断传出,但是在外界看来却是喜忧参半,尤其是在一些新势力车企频频倒闭的背景下,小米汽车的开局充满了不确定性。但也就是这种不确定性,让雷军看到了机遇,将小米汽车打造成为了新势力当中的一匹黑马,这次没有了喝小米粥的故事,剩下的就是小米汽车人的敢想敢干。
' Q! g. P/ A% N& T8 @9 w, S) F! \% v' s8 n M1 t6 i8 F
7 Z) i+ ~0 E$ a( l9 N- m4 \3 `
( v/ a+ H9 f* I& q# n+ \" Y2023年12月28日,小米汽车SU7正式亮相,2024年3月28日上市,4月3日首台交付。同月的29日,小米SU7一万台下线,这也让行业初见小米速度。11月13日,十万台下线,到12月28日亮相一周年之际,小米SU7交付超13万台,提前完成全年所有目标。雷军发文称,小米汽车任务从最早的7万,提高到10万,到12万,最后13万。作为汽车行业新人,SU7上市9个月,交付超过13万辆,绝对是奇迹!感谢大家支持!
' c5 e3 N. c0 x4 j
8 a. P' K) m+ T面对这样一张“别人家孩子”般的成绩单,可能不少行业友商都为自己捏了一把冷汗,2025到底该怎么活下去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不管是从市场还是能源形式分析来看,在当下增程大行其道的背景下,小米SU7似乎把纯电、轿车、20万+这几个非常致命的雷区都踩了一遍,如果只是单纯做销量推演,可能早就凉了。但是实际发生的情况却与推演恰恰相反,小米SU7的销量反而爆了,不仅不到一年时间交付超13万,而且至今是一车难求的状态,现在订车还要等待数月才能提车,即使如此,也难挡用户对小米汽车的热情,甚至是还不会开车的小孩哥也早已成为了小米汽车的潜在用户。' \8 M8 W* J$ z# C2 d
4 z& Y' i1 f: V, Z8 L) O1 R9 t5 W
& \8 S$ I2 o- _! X. @/ d
% E" L/ m1 l7 {
在行业内也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中国市场喜欢大空间的车,尤其是SUV,冰箱彩电大沙发很重要。但是回头来看,小米SU7这几点似乎一点也不占,如果把这个造型的一辆车放到其他品牌上,能不能做起来非常未知。而且值得关注的是,小米汽车2024年是仅仅凭借SU7一款车型达到13万交付成绩的,这个数据甚至超过了一些品牌全系列全车型的数据,这种差距也让竞争早已变得不在同一个维度了。. M- A* @. ]4 R9 L% G0 H. T6 A: S
" C: c. b8 y# T" f- u+ L2 K( F4 _; W" n
* o8 C9 V) W; y2 a8 N$ @: r2 g0 i
就在前几天,小米汽车提前公布第二款车YU7的消息,明年6、7月份上市,是SUV车型,目前已开启大规模路测。按照传统思路来看,SUV车型的上市可能要比轿车销量更高,产能足够的话,2025年小米冲击30万的交付量似乎并不是空谈。如果真是这样,不管是新势力还是整体的汽车市场,都将迎来一轮非常透彻的洗牌。
$ i* s8 Y5 t0 Z4 A6 _ k+ s6 Q* B9 B- c0 e: T+ h2 g% w b: J V
! s2 _4 @ R. B- [. P5 {
4 u- ?1 g" s+ s* Y- }0 ~3 R其实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小米似乎并不缺定单,缺的是产能,同时,技术上也在不断投入。对此,雷军表示,还将扩充产能,保障交付。2024年,小米持续布局销售网络,目前已开业200家,覆盖全国58个城市;小米始终坚持投入底层核心技术,目前研发投入超130亿,专利授权超1000项。在智驾、三电系统、智能底盘、智能座舱等领域持续深耕;目前小米汽车累计智驾里程已突破1亿公里,端到端全场景智能驾驶即将开启内测,这意味着小米智能驾驶已经迈入行业第一梯队;同时,小米汽车OTA不仅迭代快,而且体验好,广受用户好评;2024年小米汽车通过出色的外观和实力,收获好评如潮,很多车主反馈小米汽车「越开越好开,越开越爱开」,小米汽车还收获了许多权威机构的实测认可,以及行业奖项,在安全、续航、充电等方面行业领先。% V0 k) B5 s# H: [+ v1 Y
& A x' O; t w( ?+ t6 w
. s' @' b" o' `( W5 C& ^- H- T [6 f
+ s: N% S* T. f' c m在车主最担心的充电方面,小米也是直接一夜之间开拓了30000+的充电桩,让车主随时随地都能享受到完备的快充网络。在12月25日的时候,小米汽车宣布,小米汽车携手蔚来、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开始充电网络合作,14000+蔚来充电桩、9000+小鹏充电桩、6000+理想充电桩,入驻小米充电地图,支持在充电地图中实时查看动态数据。小米汽车APP可扫码充电,小鹏充电桩还支持即插即充服务。如果在2025年后者之后,小米再同蔚来拉通换电服务,那么纯电汽车市场又将是另一番景象。! g5 E) L$ J Q$ a: z& l5 [- s- B
: Y! W' H# H, Y0 i- M
; }& v6 S& p3 s
- X7 a; ^4 p* h, T9 }) a# |5 g总而言之,经过一年时间的沉淀,不管是行业还是消费者,其实对小米汽车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不再是此前的悲观,更多的是期许与认可。在12月31日,雷军还要做一场围炉跨年直播,或许届时会透露更多小米汽车的劲爆消息,大家不妨关注。2 X7 Q O9 e& C3 P& K
0 M/ M1 ]! @% @: h% ?. T写在最后" ?0 {( C* ^" g
; G" \4 ~( A5 F( w6 m% E
不管是对于厂商造车还是消费者买车,从来都不是一件脑门一热的事情,厂商需要有足够的现金去投入,消费者需要认真考虑买前、买中、买后的一系列问题。而如今,小米被誉为千亿现金王,有充足的资金去造车,只要不出现战略失误,小米SU7和YU7两颗双子星将会是未来智能汽车市场的两柄利剑,刺破汽车行业内卷僵局。而消费者在通过一年的市场观察之后,也相对充分认识到了小米汽车的优势与不足,给了自己更多的下单信心,而这种随着时间沉淀而酝酿的口碑,也将成为小米汽车在未来尤为宝贵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