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G t3 z2 O3 m! K6 P& ] T" n% i7 }
2023年最新人口数据出炉,最令人担忧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U3 p( {/ s$ }, | f
31个省份,仅有11个省常住人口呈正增长态势,而全国已经连续2年人口负增长了。
3 x! z, T6 ^1 T) G; P# I另外,让人关注的另一个数据,出生性别比,依然是男多女少。
8 ]; {5 J# E& J女娃稀缺,是这么多年一直未解决的社会问题。5 @" U* ^0 ]* x' _; G3 K8 S% @" K
尤其是放开三胎后,男女比例更是趋于失衡,而性别失衡的后果,也愈演愈烈。! j1 m& P. Z8 c# C
/ ]. @7 u1 B r# f1 U" h4 `8 y Q. U9 l
1 d, g( }0 A0 w
9 C7 J6 e( J o
据2021年5月七普结果显示,我国人口共14亿1178万人,但女性占比只有48.76%。
5 `% I( T5 ^2 {! r* I数据往上推导,根源就落在了新生儿的“出生性别比”上。
, k: y# U5 y0 r正常的出生性别比应保持在102—107之间,而我国的数值,从1982年超过107开始,已经失衡了近40年。
; M( c" `& c1 W$ d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下,这离谱的出生性别比是怎样跌宕起伏的?
G8 o( r* D1 z) E. |% U3 D4 ~3 ~5 k: \
8 N! a8 i L# S9 y. c0 ]1 l1984年,我国开始实施“一孩半”政策,出生性别比从此持续攀升,并在2004年出现了峰值121.2。
% q9 ~: D. o# i0 S值得注意的是,B超和人流技术,也开始于这个时期。: H3 |3 a; T. X2 z" I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政策的放松,让一胎是女孩的家庭有了再次生男孩的可能。
9 C% @4 I# Z* B5 a/ Y2 g( g4 y/ E而在人为干预的“加持”下,必然造成出生性别比以及女孩死亡率的大幅度偏高。
0 I. `9 M0 i( G2015年,二胎政策全面放开,出生性别比依然远高于标准上限107。
: @: A5 D z( C9 O# Z1 h5 U5 r2021年,开放三胎,情况就逐渐魔幻起来,全国各省市三胎的男女比例一下子飙升成了133:100。
( i" j1 R% S7 {0 ^/ a; A4 z# v1 J1 j, K" Z% R" t
1 I f- B( [ |( i7 h. e( q首当其冲的是几个南方大省:湖北,安徽、福建、江西、两广和海南;
5 e* H8 N2 Q! Q, R; V+ m其次居然是“人间理想”的江浙沪三地。
; K! e3 i" y- F9 a先看江苏,省内各城市的数据可以说是高得很平均,不管是GDP较低的连云港、宿迁,还是排名前列的苏州、南京,对男孩的偏好并不因经济水平的高低而变化。
5 h9 w# E7 T2 _再看浙江,整体稳稳保持在正常线之上,其中舟山市更是高到433.33,凭一己之力把全省的比例拉高了20个百分点。3 a3 ]* s1 m* h {7 v& [. v+ I
刻板印象中上海经济发达,平均教育程度高,应该更能接受男女平等。
E. q% `, J) o4 j" N% Y9 N如今发现,这想法也错得离谱。9 f- H: N3 u' ]4 J* T, E9 G
! b# W2 I/ L% n, c6 ]7 L
5 {! e8 i" @0 O: u/ _
都说越穷越想生儿子,越富越愿意生女儿,但从数据看,好像不是这么回事。
) g8 k4 T+ \. Z* r2 {% D家有皇位要继承,这句话在这些富裕的地区体现得真挺明显。
q) s* ?: L' n* `3 O3 Z一胎二胎还能稳得住,可三胎冲到160,四胎高到203,这绝不可能是大自然的力量。
! G9 F, [- k/ D _" y2 q) B c1 M5 D' h. z2 c; p
1 n- o$ w6 V% `# {# t( A
为什么南方这些省份如此执着要生个男孩呢? F+ P# l' I5 h4 D& ]+ X8 L( H
强势的宗族文化可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 j \4 v1 |. K" W& H5 ?$ R
相对于北方的原子化社会形态来说,南方更加注重宗族文化。
1 ?& Q/ ]$ Y! @3 X+ K7 W" P一个宗族里,有困难了相互帮助,发达了自然也是一起发财。
" j, c7 v; V, @! J6 Y极强的核心凝聚力也意味着更强的人际关系网,做起生意来自然比原子化的北方更有优势,比如温州帮、潮汕帮、莆田闽商等等。
- z8 w8 v, U4 R而传统宗族纽带基本上是以男性为主体,男孩被视为延续家族血脉和香火的关键。
: Y+ m0 O1 z% K$ W3 f0 ~ O3 W谁家男宝多,谁就更有发展优势,自然就更爱生男宝。
0 y4 t" s( f, ~/ D
4 T8 A: n- M5 b. D" N% R8 N0 i9 s% ~, e; c' C% _
许多江浙沪的独生女们也纷纷下场发言,原来之所以强调“独女”,隐藏的含义是:
; X- V) [; _" v没有儿子,这一切才成立。$ B$ j+ ~! w4 W, z+ r8 Y; l& H
网友@小敏是上海女孩,出生在政策最严的时候,自然是独女,可这也成了高知父母在家族唯一被议论的短板。- n7 P1 r* V7 B; Q$ F7 }
爷爷总说,咱们家就小敏他爸没儿子。/ |: F5 v* _/ U, v% [) D4 v
爸爸也时常念叨,要是政策允许,你一定能有个弟弟。4 G( S: P+ K* v1 _
母亲总怕矮人一头,对小敏很是严厉,从不允许她的成绩输给任何表兄堂弟。
/ ]6 z3 d: n6 m( x0 n9 C在“被动”享受着独生女的优越条件的条件下,小敏慢慢长大,大四时她想出国留学,父母说没有那么钱,劝她还是留在本地考个公务员或老师。" ^, |4 S9 B% z% f
可一转头,就把家里的存款全借给即将结婚的表弟买房,想让她彻底打消出国的念头。
) Z( v5 Q- Q! n% d4 z" Z" ~小敏心灰意冷,自嘲“已被开除沪籍”,并说:总觉得家里还有个从未出生,却让父母魂牵梦萦的弟弟。
6 X( c0 f& W( N8 L% Z) I5 w- f0 F% M8 N1 Y% h, g3 k/ F# g
) o3 e$ y8 X' \, g1 g
( N) U0 B! Y9 A3 J( l6 ]- o. H
8 n# ] ?+ h7 R) K
新生儿出生性别比的长期失衡,其隐藏的长远影响,也许超乎你的想象。+ u9 l1 {* c' @) D3 r
最近“幼儿园里都是小男孩”的话题已经被网友讨论烂啦。0 n- R, {9 W5 d: Y: W
有人说送孩子去幼儿园上学,发现班里27个小朋友,有20个是男生。9 K4 s1 Y; I g3 q
还有家长去幼托班接孩子,发现一桌吃饭的全都是男生,这种现象让他们感到震惊。
: \) A/ ?9 H; ^0 h* a
! t' i! a( ]" J0 C+ w, T# F" W7 U
! k+ @8 T) y/ z而与此对应的奇怪现象是“大学里都是女生”,2022年全国本科招生人数468万,其中女性占了295万,男性只有173万。. S7 b$ D9 O+ r* H+ W
高学历女性和中低学历男性的双向增加,势必深刻影响上亿适龄男女婚恋市场的格局。
# I1 h- J+ z4 E3 X2 JA男配B女的择偶偏好不会变,女性也永远倾向于寻找更优秀的基因,所以相亲角里挤满了大龄优质剩女。
' r# R' B' O% ?4 v0 Y# l9 g/ V而十几年求学过程中,陆续被刷下来的低学历剩男和大城市回流的失意男,共同面对的是更加残酷的“婚姻挤压”。1 \7 I: u+ ]" z6 j8 B' I
典型表现就是“天价彩礼”的现象愈演愈烈。9 o, f. q9 b5 r. F9 U1 n, O
2016年《人民日报》就有篇报道说:在鲁西南地区的一些农村,彩礼是拿着秤称的。百元大钞要达到3斤3两重,加起来有10多万元。
' O+ u* M& r% z8 i2 ~4 ?9 U如今,在农村排队相亲都不算奇葩事件了,而且若首先过不了女孩父母的法眼,可能连排队的资格都没有。
( l' e+ O2 K4 I) J R. T
8 W* a5 r4 i, |* E; P1 [, m
' L( e4 q& ~) j2 }! B1 ?更奇葩的还有人把这当生意来做,收高额彩礼,怂恿女方婚后尽快完成生育任务,然后迅速离婚,寻找下一个目标,几轮下来,发财致富都不是梦。
! v' P5 g1 z$ Z- Z, P6 G说到底,重男轻女的反噬从几年前就开始爆发,女性不婚、男性失婚的社会新常态接下来还会持续很长时间。" m5 q7 l( P4 x0 V3 H& J2 A
然而,性别比失衡的影响还远不止这些,“养老困难”与“犯罪率攀升”也需要格外注意。: G7 d9 P( _3 U; z, U4 J2 a
养老困难大家估计都能猜到,那犯罪率攀升是怎么回事呢?
! Y, J2 ], I% g, ?在《性别失衡对犯罪率的影响研究》针对中国26个省份17年的数据发现:性别比例每提高0.01%,暴力和财产犯罪就会提高3.03%。! |, ^2 q7 B9 U
性别失衡没有赢家,衍生的一系列问题更是不容忽视。
* r; @% G! G: d# f) B3 a凡事有因就有果,几十年的出生性别比失衡,已经形成了一记又一记强有力的回旋镖,重重地打在千万人的身上。
# ?) B- [) R4 z4 ?% K# ?不知这记回旋镖,还要持续多久?
) A: \* [; B$ |) Y9 m; c0 `# I! U7 J& d' M- ]/ f1 S( T9 j# _
$ x* q& ?) R$ T) X3 b: T参考资料:
% Y: ^4 i$ W# j |9 z1 I1、智谷趋势Trend:《男男男男女男男!幼儿园全是小男孩,中国的新生儿性别比究竟怎么了?》
* Y M' s" X4 Q, ]2、谷雨妈妈:《中国3000万光棍时代已经结束了?第7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性别比失衡进一步加剧》
: ~8 J: B4 [/ B! B3、果壳:《第七次人口普查:性别比失衡了几十年,后果正逐渐显现》- L- w* l8 {2 B4 V, Z3 V8 z
作者:六便士
' ]2 a* A8 k) g* P4 M编辑:柳叶叨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