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钱到催生短信!升到一把手工程,低生育率能否迎来逆转奇迹?

[复制链接]
查看4526 | 回复0 | 2024-12-29 01:4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催生”大军来了!365天产假,2025年,迎来生育的春天?
9 z, g2 U+ W$ ^, U  c3 ?* v* k0 ]/ W# c  k1 M; g; `
钱能让人动心,但真的能让人愿意生娃吗?面对低迷的生育率,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催生运动”。从365天产假到“天价”生育补贴,甚至还有社区的电话催促和短信问候,真的能打破年轻人对生育的顾虑吗?
: y7 X1 b. l+ ?* F4 O6 J2 I
) k, c7 g8 {$ |0 {6 I2 ?- c5 O0 T# d
从发钱到催生短信!升到一把手工程,低生育率能否迎来逆转奇迹?-1.jpg
4 k& A, E  {8 f5 J
这一场“催生运动”的背后,是中国连续两年人口负增长的严峻现实。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总和生育率已经降至1.0左右,略高于韩国,却远低于保证人口更替所需的2.1水平。生育危机被提上“一把手工程”的高度。
( y) H/ R, q* D; c* |2 J+ N1 P0 G: f  z% m7 r% D2 h
从发钱到催生短信!升到一把手工程,低生育率能否迎来逆转奇迹?-2.jpg

; q5 h/ O( a' \) s各地“奇招”频出,不惜投入巨资,目的只有一个——让年轻人愿意生、敢于生、多生孩子。这一切的起点可以追溯到2021年。那年,四川攀枝花打响了全国“催生”第一枪,宣布对二孩、三孩家庭给予生育补贴。政策刚一推出,迅速引发全国热议。
& l5 G' A0 C0 c" B6 r) @. y3 O
' K: x/ z2 e3 Z$ U2 Q) L
从发钱到催生短信!升到一把手工程,低生育率能否迎来逆转奇迹?-3.jpg
% X! Q3 h0 I  l; y
之后,各省市竞相加码,各类生育鼓励措施层出不穷:湖北宜昌的行政村为二孩家庭补贴2万,三孩家庭补贴5万;武汉东湖高新区给三孩每年发放1万元,持续6年;福建某地甚至开出了生三孩最高31.75万元的“天价补贴”。% e* r6 T1 p: ?  A+ e+ M

- D6 q8 G9 \# K' N! i1 ]
从发钱到催生短信!升到一把手工程,低生育率能否迎来逆转奇迹?-4.jpg

6 G& s4 p2 S8 V% Y% ?细看这些政策会发现,这些高额补贴多以购房优惠、意外险保障为主,并非直接发放现金。面对这些补贴,很多人感叹:“生娃的钱都不够,更别说养娃了。”为了鼓励生育,不少地方将政策落实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9 @9 x4 p# M9 ~1 w+ w! S* v

, T7 g$ u1 p: ~1 ?. j

$ t$ `8 ~: B+ l& ?在福建某地,一人生娃,全家受益:产妇父母、子女免费乘坐公交车、畅游景区,连坐索道都不花钱。而在西藏,女性职工可享受整整365天的产假;江西、河南等地则为男性推出了30天的陪产假。上海甚至推出了“生育友好岗”,允许有12岁以下孩子的员工居家办公、弹性上班。
! X% u: q0 y+ u' j& _; T; V4 Z! t; k" r/ Y& t: z0 `
从发钱到催生短信!升到一把手工程,低生育率能否迎来逆转奇迹?-6.jpg

1 R, j* a. ]; E" P1 O这些措施看似人性化十足,却引发了另一种担忧。有网友直言:“产假越长,用人单位的歧视只会越严重,女性在职场上岂不是更难立足?”与此同时,一些地方的“催生”手段也让人哭笑不得。6 a0 g5 K8 p0 T
# }; T2 W' o, _2 O6 u2 ~
从发钱到催生短信!升到一把手工程,低生育率能否迎来逆转奇迹?-7.jpg
' E3 }2 Q, N; D6 F0 N+ F
从打电话追问备孕计划,到七夕之夜发送“赓续中华血脉”的短信祝福,再到某些地方的“嫁校”标语——这些用力过猛的做法反而引发了公众的反感。更有网友调侃:“生孩子难道是完成任务吗?总感觉像被催债一样。”, q$ p$ t; c+ g& r

; [7 F% G7 {" `* W( P
从发钱到催生短信!升到一把手工程,低生育率能否迎来逆转奇迹?-8.jpg

! A, I2 u4 @& s4 w3 Q+ J8 @- @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的是一场更深层次的社会焦虑。生育成本高昂,已经成为阻碍生育的“拦路虎”。根据研究报告,养育一个孩子从出生到17岁,平均需要53.8万元,而在上海和北京,这一数字高达百万。6 X/ I* J- j, w* z. w9 n
6 @7 J5 q3 L, i6 f8 \
从发钱到催生短信!升到一把手工程,低生育率能否迎来逆转奇迹?-9.jpg

2 _% ^9 S1 V0 w+ w即使是二三线城市,动辄几千元的早教班、几万块的补课费,以及未来大学毕业后找不到高薪工作的担忧,也足以让人望而却步。一位年轻母亲坦言:“不是不想生,而是不敢生。现在养一个孩子真的太难了。”
1 R0 S, S) X" k# v; V
% I+ h0 w, G, S, y  I+ |! o$ g
从发钱到催生短信!升到一把手工程,低生育率能否迎来逆转奇迹?-10.jpg

; Z4 D# ]  A) c" c9 X
* K* _/ n1 C) F9 Q
0 U) f! K% e8 t- ^% k8 P9 x- X4 d; v. `

& q2 y" W9 T! N3 \/ H( ?
从发钱到催生短信!升到一把手工程,低生育率能否迎来逆转奇迹?-12.jpg

! z2 X2 C  X3 t0 b4 |% |类似的生育困境并非中国独有。邻国日本早在几十年前就面临了少子化问题。30年来,日本政府投入了66万亿日元用于生育支持政策,育儿成本政府兜底一半以上。但即便如此,2023年日本的总和生育率仍跌至1.20,创历史新低。
1 q" {6 O3 G/ [3 @( B. F; g( Q/ O2 o( x2 i8 O4 x: V8 o( K8 U: M: h
从发钱到催生短信!升到一把手工程,低生育率能否迎来逆转奇迹?-13.jpg
5 K  q( [; [" B, y  `0 P5 J6 E7 S; d
种种迹象表明,仅靠经济补贴很难从根本上扭转生育率下降的趋势。与金钱因素同样重要的,还有社会的生育氛围。现阶段,中国社会对生育的认知更多聚焦于压力和负担,而非家庭的幸福和未来的希望。! j: a0 n) l, ]7 x7 W

! |. z1 u9 c& o9 h+ n" I7 g
从发钱到催生短信!升到一把手工程,低生育率能否迎来逆转奇迹?-14.jpg
9 t) {7 m# k5 X/ w9 L- C' T
某些地方推出的“妈妈岗”,原本是为兼顾女性工作和育儿设计,但这些岗位多集中于餐饮服务、家政等行业,白领女性几乎无缘。这种职场上的不平等,让更多女性在生育和事业之间陷入两难选择。+ b  d9 B$ m( N8 y
* C  \3 e, l- C1 G+ O3 R
从发钱到催生短信!升到一把手工程,低生育率能否迎来逆转奇迹?-15.jpg

" n7 U2 ?" h0 a6 `5 s5 t0 r( j$ J2025年,真的会迎来生育的春天吗?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仍是一个未知数。单纯的补贴政策和休假福利,似乎很难触及问题的核心。正如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的那样,“鼓励生育政策必须让父母通过养育孩子获得长期的心理和物质回报。”
& {  l2 {8 Q+ \# y# u
8 j/ H/ O4 D% w7 Y  A
从发钱到催生短信!升到一把手工程,低生育率能否迎来逆转奇迹?-16.jpg

" L- Z& m5 o+ m. b: s当社会氛围变得更加尊重个体,当孩子不再被看作负担而是未来的希望,人们对生育的态度才会真正转变。或许,只有到了那一天,生育率才会迎来真正的回暖。到那时,年轻人愿意生,不是因为补贴的诱惑,而是因为内心的笃定和对未来的信心。现在这一天还远吗?
  a& m- g/ i) ^, q+ ~. f; |7 n5 k* H7 r
从发钱到催生短信!升到一把手工程,低生育率能否迎来逆转奇迹?-17.jpg

1 {7 Q" O% ]# u; P& _# {如果你是育龄夫妻,2025年你有生育计划吗?
7 J9 J) \/ Y, B% {. U免责声明:本文发布的图片、文字等素材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所有原创作者的权益,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93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393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