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买车,这10句话你别信

[复制链接]
查看9778 | 回复0 | 2024-12-27 00: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说点有意思的,如果你要在2025年买车,那这10句话你别信。- S2 l; k+ G$ A

5 [- C! f$ }  B6 m) W5 ~
2025年买车,这10句话你别信-1.jpg
1 N) P7 L' _2 ]) F3 {: J1 M/ N
/ b* S4 t+ [9 t" d7 a
①增程是垃圾
4 y& h6 K/ o3 g! b1 n$ A5 j1 [
  J+ j) w6 C+ p4 a  ?3 d从人人喊打,到纷纷跟进,增程式汽车发展到现如今的地位和热度,只用了5年的时间。最早理想做增程产品,坊间都调侃挂羊头卖狗肉,技术倒退,技术垃圾。但是五年后再看,理想就是那“曹贼”,人人喊打,但人人都想成为。3 B! O1 p, T* d  h) A9 h

! Z% |7 n$ Z; o从11月的销量数据来看,增程式车型月销9万辆,同比增幅高达36%,11月市场占比达到10%。仅理想L6一款车前11个月累计销量也已经达到了164488辆,确切地说,理想L6的上市时间是4月18日,也就是说不到7个月的时间雷晓超16万辆,这就是潜在的增城市场购买力,引得各大车企侧目。纷纷推出相关车型,试图来分一杯羹。不管是不是垃圾,只要市场有需求有销量,对车企来说那就是成功。
5 n9 M8 i) \. t2 s②纯电才是新能源终点
3 Z/ }$ ], ~3 u' o9 q1 d$ s$ @+ g& C4 F; e7 @1 P
2025年买车,这10句话你别信-2.jpg

2 \" y0 j9 i6 V; I- D0 R
$ d$ L0 }2 C1 b. @# Q* T轻量化和智能化才是未来车市发展的主要趋势,这句话相信大家都听过。智能化很好理解,目前车型发展走势也很乐观。至于轻量化,不仅仅指车身轻量化,也指的是排放轻量化,所以才会出现从油到电的能源结构的转变。有人认为油车到油电混、插混,以及增程,再到纯电,这是一个过度和转变,最后的终点就是纯电车型。
" S+ m# p! V' F( y# X, q' e9 E- U( \. P2 w
如果是几年前,小编也认可这个观点,但现如今来看,纯电远不是终点,因为还有很多其它能源燃料电池也在飞速发展,比如氢燃料电池,续航里程不输给纯电车型,还有着补能时间短的优势。不过现阶段的氢燃料车型门槛略高,没能大面积普及开来,但是说不定哪天技术的成熟,成本下降,能源结构又会迎来新一轮的改变,这一切都是未知,但一切都在往0排放的目标上靠拢。
8 H, U* V8 v8 e5 M0 w
" N) P! X) k, z4 |  I/ v: U4 ?③固态电池要来了(三年内)都没戏
8 U) {- r$ k' ~$ r% s
" d7 b9 t" H4 @8 g) V6 H+ U新能源车型崛起,很多人始终没能下定决心入手纯电产品,主要还是因为里程焦虑。随着技术的提升,固态电池这个词就出现在了消费者视野之中。
  _( f4 Q& r2 Y6 j/ g有人觉得再等等,最近很多车企都公布了固态电池的动态,比如奇瑞,表示2026年上市,2027年量产。除此之外,广汽全固态电池,表示最快于2026年旗下昊铂车型上搭载,天能固态电池则表示要在2025年上市销售。续航里程直接迈进新的级别,1500km+。很多人都觉得要不再等等?一步到位?* w( s$ h) w4 u& t% {9 P% J9 c

- Y* I+ ?" S- f8 d
2025年买车,这10句话你别信-3.jpg
7 }- ]/ I& p8 X- {7 K

' S1 ^2 I8 O3 h) M$ U* Z以小编的了解,别等了,就算2025年上市了,也不一定能买到手。第一新技术刚上市没有普及的时候,想要体验需要金钱买单,可想而知固态刚上市阶段,车型门槛价格肯定低不了,不是普通人能负担得起。其次新技术没有经过充分市场检验,稳定可靠性存疑,很多人连电车的安全性都表示疑问,怎么信任固态电池?第三,车企们的宣传也是有“空子”可钻,人家只说了上市,没说实车大规模量产,而且到时候就算跳票延迟,也没有什么损失。第四,配套的充电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是否达标?这些都影响着用车体验,所以三年内都没什么戏,除非你真的不着急。
+ z; ?/ U. V% C8 ?
. X- N5 u4 w1 f4 y( O& K1 m④汽车价格大降价 ,事实表明死都不会降价
; P9 s) H  M( S3 _+ {7 q7 ]+ F" l$ j/ r
价格战越打动静越大,规模也是一再提升。但是从实际的汽车价格来看,汽车的均价并没有出现人们想象中大幅下降的局面,相反,从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来看,汽车的均价反而呈现上升趋势。
! Q. G3 G" N8 A
4 o( P9 @5 u1 ~; U% g2024年乘联会发布的价格结构分析,可以看到1-9月也就是前三个季度累计平均价格为18.2万。作为参考,2023年是18.3万,2022年是17.3万,2021年是16.5万,2020年是16.2万,2019年是15.1万。2023和2024年算是价格战最为激烈白热化的两年,但实际上却是近6年来价格最高的两年,价格战之下,均价却不降反升,主要是因为高端车型销量占比的提升。
6 A7 y0 A# y5 o; {8 }& ]1 m9 s5 }9 q, \5 z( p: C# e5 e" g
2025年买车,这10句话你别信-4.jpg
) A7 P( ]! Y7 E. v" [- g& W

# Y: q2 a( R' H⑤小米不行 (不行一年交付了多少?)
' g/ B+ F3 d2 B: Y) v0 ]0 M
& ]2 V" D: Q7 U, [7 I小米刚跨界造车的时候,多少人都唱衰,看不上小米,认为这个毫无根基和造车经验的互联网公司,会翻一个大跟头。结果小米SU7上市还没到一年,目前月交付量都超过了2万辆,并且累计交付早就突破了10万辆,完成了年度小目标,将目标提升到13万,照这个趋势来看,冲击15万都不是问题了。
2 H4 ]2 I: c/ x8 C) E* O9 l+ G" I' M0 ]% K6 D
而且近来小米汽车的动态也不断,SU7 Ultra亮相,YU7也卸下伪装,甚至小米还宣布要在15万区间推出相关车型。以及还宣布了和蔚来的合作,路越走越宽,知名度和影响力也是逐渐提升。说小米不行,销量怎么说?有人说是粉丝经济,粉丝经济也是建立在车型实力过关的基础上,才会有人买单,售价21.59万+,每个月超2万的交付量,即便是粉丝也不能保证这个强度和稳定数据吧?
5 A9 M' H1 |1 S7 N- |
1 P- `* a5 d* n* @7 }4 @1 K
2025年买车,这10句话你别信-5.jpg
5 H9 r8 P5 Q( f
/ N+ n3 `; D8 s% ]
⑥不要买智驾(可以不用不能没有!)3 |# O9 T/ x7 c

1 |$ v4 ]! z- I7 p( B4 K开头我们就提到过,智能化和轻量化是未来车市的主要发展趋势。智能化目前逐渐在中高端市场崭露头角,凭借科技豪华给传统燃油车系豪华品牌好好地上了一课。目前要说第一梯队,无外乎是L2级别的辅助驾驶系统,能够实现无图NOA,支持城市和高速快速的领航功能,点对点端到端,自动泊车等功能。5 y7 a* A6 w' O. i: v4 [$ |
$ r( h2 \7 c9 o5 R
有人质疑稳定性和可靠性,但从越来越多的车型搭载,也不难看出,这已经成为新的流行趋势。有人说不能买,不稳定,实则不然,很多突发情况智驾系统的反应能力远超驾驶员的处理,而且目前并没有进入全自动驾驶阶段,智驾只能作为辅助系统,起到辅助作用,多数人也秉承着,可以不用,但是不能没有,多份保障。
. a" V- c. M* V' Q( r, N* r7 G* f: }
2025年买车,这10句话你别信-6.jpg
$ @( f- f& g7 Z  u, R3 D7 W

) X# d- |+ Y$ r' L! {⑦理想是垃圾——你当人家买理想的都傻?
5 f  i5 C' L1 P, R% T: c6 }
0 j1 X+ X% f* f$ o6 p) z+ ~理想是垃圾,5年前随便问一个人都能得到的结论,到现在即便理想销量出彩,但很多人还是秉承着不屑的态度,认为理想只是蹭了增程车型崛起的红利,理想品牌除了冰箱彩电大沙发就没什么看点。7 @3 Z& ]  X7 _% v; J" s

7 @0 v# _8 K- y9 E. M1-11月销量显示,理想L6累销14.45万辆,理想L7累晓12.09万辆,理想L8累销6.9万辆,理想L9累销7.8万辆。增程产品共有4款,四款都跻身增程车销量排行榜前十。要知道现如今市面上更低价的增程车型并不少,甚至有不到20万就给出冰箱彩电大沙发的品牌,空间甚至更大,比如奕派008,但是销量和市场认可度对比理想还是有明显差距。不是没有人复刻过理想的成功模式,增程+6座+SUV的组合也有不少,但能在增程细分市场超越理想的,目前只有理想。- R- _+ S! M4 \

, [# L8 v/ @) C4 X; E- J6 C+ R
2025年买车,这10句话你别信-7.jpg

% E/ P7 w8 y# ^  }  t1 K6 R/ x8 F8 b# K3 N
⑧你最好买油车
4 P2 K. r! ?1 m7 V
/ X6 _6 ~$ O) m/ F, Y4 o你最好买油车,油车一定不会被取代,油车加油就走,油车稳定啊……买油车的理由有很多很多,油车短时间内也的确不会被取代,被替代,甚至可以说油车依旧是很多人的购车首选,这些都没有问题。但是常规油车的占比份额也是肉眼可见的下滑,11月燃油车零售销量115.5万辆,同比下滑7%,同月新能源车销量达到了127万辆,市场渗透率和销量占比来看,新能源正在引领新一轮的能源变革。9 h# h, Q) z; N% p: V5 i( f& d$ A
. B, L! `9 S5 z2 v" w
而且油车优势明显的同时,也的确有不能忽略的短板,比如用车成本和新能源车型的差距,比如油车在配置丰富程度和智能化表现上,和新能源车型相比存在明显不足,溢价高,还有更多的降价空间。
0 R! Z3 ^% h" f" R( G) f- l4 H- c- @. O( s% N& l/ ~. u2 w8 V: I9 N
⑨日系车省油?过时了宝子们' m3 @% B, R. }0 }* J6 p
5 X8 Q0 L$ u4 |( g5 E) x& t
日系车省油?曾经是,但是也必须要承认的是,用车成本层面,再省油的燃油车也比不过新能源车型。日系车即便再省油,建立在自吸发动机+手动变速箱+自重轻的基础上,百公里油耗最低不过进入到5字开头。但是即便是油电混车型,同级别的产品,油耗只要4上下,用车环境好一些能够进入到3字开头,不好也能保证不超过5L每百公里。更别提有了电池组的插混,秦L DM-i有了第五代DM-i技术加持,百公里油耗能进入到2字开头,满油满电跑2000km+。和增程,还有纯电动产品,用车成本优势都是显而易见的。. T9 V! \, K& Y; c. k$ A: c

; x. M% `+ d: P% |. }
2025年买车,这10句话你别信-8.jpg
) E/ _- [5 \" N' M! o0 ]
& F* Z3 I9 |6 X9 f
⑩能全款买车不要贷款
; p- o/ U7 A+ Z
% S) T+ l' B' Z6 R& |, F. G! Z1 {" i以前是不是总能听到这句话,能全款买不能贷款,有手续费,还有按揭利息,处处都是坑,还是全款一锤子买卖省心又安全。时代不同了,可能是大环境因素影响,为了刺激销量,促成成交,很多大品牌有影响力的产品,都给出了灵活的金融政策,或者说它们甚至将这个作为另一种层面上的优惠。
& a3 ]% m3 P2 }6 w
- {7 D. B) C) C; `4 }6 s& h比如特斯拉Model Y,5年免息政策,保证了月销4万+的稳定数据,理想也是给出了12月31日之前的限时免息政策。原本20多万的车,门槛降低至7、8万,还没有额外的费用支付,变相优惠。很多家用车品牌也纷纷跟进,门槛就更低了,甚至还有零首付低息等其它方案选择,让更多有购车需求的消费者的想法落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94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94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