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 \$ D/ e0 c7 M
前言
7 k7 ~7 P" ?" t5 U+ \; L. U; l4 B2 P
他是太平天国的最后一位猛将,他的陨落也标志着太平天国的结束。他是被洪秀全封为“忠王”,并深受江南一带的人民爱戴。
: I) k/ G8 {1 z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竟然在掌握权力后,便开始贪图享乐,极为奢靡。他的住所甚至要比天王府的规模还要大,就连李鸿章都连连感叹。
/ f. [% l; y( Z% l) @4 Z. z2 H$ y3 v: h+ z, D7 E* N6 T+ c
0 x3 Z# e W( u" j4 r& P
他就是被封为忠王的——李秀成。他究竟是人民爱戴的领导者,还是搜刮民脂民膏的贪污者?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里,李秀成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他的结局又会如何呢?: } ]1 `6 a/ p7 _2 S$ z
奢靡的家0 i% V# m8 N- Z( m1 ~
- i1 x' j- M# M6 c5 v# Y' i3 V
在苏州的城市里,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门匾上清楚的写着忠王府。这个王府可以夸张到什么程度呢?李鸿章曾经这样评价,他的院子里面单单是花园就有三四个,还是风格迥异的,唱戏的戏台也有两三座。可见忠王府的面积有多大。 P* _4 V2 ?3 o& a. w
- ]6 z |# o4 d6 S0 k. a5 f' @; |( h3 C
府内的一切装饰都富丽堂皇,犹如神仙的住所,这就足以说明忠王府的修建成本有多高,而在里面生活的家眷也是非常的奢靡。并且,这个所谓的忠王府,不仅可以装纳忠王的数十房家眷,还可以装纳数百名随从。
7 S R9 x" [* K, Y. [这样的王府简直比当时太平天国的天王府还要气派,并且还时常结交一些贪图享乐之人。因当时的李秀成是太平天国的重要将领,所以每天踏足他家中的人不在少数,并且这些人全都是来给他送礼讨好的。7 o" j& n5 T/ j2 D7 F
P# Q; i2 x6 u! t8 u3 N! N# ^5 |; D
一次李秀成的部下钱贵仁前去忠王府,又碰巧赶上李秀成生日。于是钱贵仁便命人花重金打造了一对金凤凰作为贺礼,还有送李秀成人用金片打造的皇冠。可见当时的李秀成可谓是备受欢迎和家财万贯。
; Z8 w1 i) c& E0 K: c* E- n随着时间的流逝,李秀成的家底越来越厚,而他自己也在苏州地区当上了“区域王”。甚至有人戏称,如果抄了李秀成的家,那么太平天国的军费就不用愁了。除了有结实的家底之外,李秀成的口碑也慢慢变差了。) F8 M0 D5 m) P z' b
5 x Y$ L. _4 [* E+ _$ U* L$ K6 {3 N! g7 U4 B& m, j, O( [
从一开始,百姓们对他多有称赞,甚至在他要去打仗的时候,还会沿街给他送上食物等等。还有专门为其写的歌谣与诗词,以此来表达对李秀成的敬爱之情。可随着李秀成越来越有权力,他的行为举止也变得越来越夸张。4 y3 \8 v0 H) S1 f! U( h
人们看到他如此奢靡无度,也渐渐对他失去了信任,甚至开始对他哀声叹道。也正是因为李秀成的腐败,导致了太平天国开始慢慢走下坡路。那么刘秀成为什么会坐上如此高的地位?他最开始的时候做了哪些事情,让百姓如此爱戴,不仅拿食物送行,还要给他写不同的歌谣?他最后的结局又是怎样呢?& f. l4 W1 P4 Q* u+ p3 |
. e) v. i7 ?5 Q* r1 a; Q/ [
0 F" T3 x Q$ b6 N( a太平天国立战功& u* i. J0 k! R
. }* g; U: t5 i7 N李秀成原本出生在一个农民家中,除了父母之外,他还有一个弟弟。几人的生活虽然贫苦,但也还算的上的温馨,毕竟在那个极其动荡的年代里,生活成如此样子,也算是不错了。好在李秀成的舅舅是村里的私塾先生,早些年的时候教给李秀成一些知识,还带他去读书。! n# k, j" }3 @/ o6 u
只是,家中实在是太过贫苦,他也只是读了两年之后,便回到家中帮忙。村里的人都夸李秀成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对他干农活的一些技巧非常的赞赏。
$ Y) Q4 V# F: }& ?1 v; o0 m: \; Z6 j' G4 u! |7 S2 \6 y
5 V4 Y8 Y. N2 M/ k' Z4 v+ o
后来,在舅舅的帮助下,李秀成获得了在村塾帮工的机会,从那以后,他便开启了勤工俭学的日子,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段经历,练就了李秀成“外柔内刚”的性格。可这并不足以改善家中的情况,除了在村塾帮工之外,李秀成还要去山上开荒获得些许薄利。- v8 R# W! Z# E9 j" v& g& b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李秀成全家加入了拜上帝教。因不满清朝腐败的统治,道光三十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的金田宣布起义后,刘秀成在这个时候率领全家参与了太平军,而他本人加入了西王萧朝贵统领的大军。& Q8 ]" F7 Q0 {! f
( `9 e y# C5 ]) l6 N: R
0 J7 z& J- l- a$ P在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李秀成凭借着自己的胆识担任了右四军帅,后来升为后四监军。他参加了多项重要战役,如解镇江之围、击破江北江南大营等,因功绩显著而升任地官副丞相。7 M, f7 | ~3 ~/ b9 Y% v
天京事变后,他被命令驰援桐城,并在皖北招收了张乐行等部捻军。与陈玉成合力解除桐城之围后,他被升为地官正丞相,封为合天侯。至此李秀成便开始了他在政治道路上的节节高升。
: I$ A! B0 k0 K/ R+ Y2 A4 O- X
0 i y' {; S+ f& I, s- b' {
8 Y: }. n- W& f咸丰十年,李秀成采用围魏救赵的策略,出奇兵攻占杭州,随后放弃了浙江,转而驰赴金陵,破江南大营,并乘胜直下常州、苏州等地,开辟了苏南根据地。: H* ]% a% G, z! S& l# e; `/ z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李秀成还是一个“为国为民”的领导者,在建立苏南的时候,因当地的百姓对太平军感到非常恐惧。为了安抚民心和正自身的名声,李秀成亲自下乡劝说。百姓们看到李秀成的到来,纷纷拿起武器对准李秀成。/ c% N) w' S5 r" ^8 V( @: o2 A
4 C, j6 ^9 I; b/ d
+ S; E% \% Y7 b旁边的侍卫看到后惊慌,当即就要将这些百姓治罪,就地伏法。李秀成及时阻止,并对百姓讲述了他此番前来的目的。百姓为他的真诚所感动,纷纷放下武器。随后李秀成在乡间一直做民众的安抚工作,直到百姓们都认可了他们。 H9 R4 F, U1 v7 u& W- l K/ G" k
后来,苏南的众多百姓还创作了许多歌谣来赞颂李秀成,还在他即将要出去打仗的时候,在街边送食物,为他送行。
8 u3 L/ d2 ]1 V
% {. D( E2 s, c5 }! p
' @( W4 }; V5 R9 L* O. [: E在同一年,他领导的部队第一次进攻上海,攻占了上海外围的嘉定、青浦等地,重创了洋枪队。第二次进攻上海时,他的部队不仅击败了常胜军,还击毙了法国海军提督卜罗德。那个时候,李秀成还是一个重要的反侵略战争的引领者。
* i# Z# h: K, V2 f" C; y- `" U只是,随着李秀成的战绩越高,权利越大。他渐渐的不再是那个“为国为民”的忠王,颇有了些贪图享乐之意。不仅建造了美轮美奂的忠王府,还不断结交一些权贵腐败之人。导致百姓们开始对他哀声叹道,表示对他的失望。. E& ~3 R" Q* D2 w- f( f& ]
* Q- ~$ r% }4 a1 N3 `
5 D; J5 q" a1 A4 V0 F. X5 k1864年,天京陷落,李秀成被俘,最终被曾国藩凌迟处死于南京。在他死后,曾还将他的头颅砍下来,并派人在李秀成当年活动的地方沿途展示,以儆效尤。
3 c7 j: }, ]$ e. W# Z s6 U! h9 t1 v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李秀成在战场上的功勋卓绩,在当时的太平天国的历史上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功绩值得我们敬佩与尊重。
$ m0 q# v3 ~8 R2 P. x( D, Y0 |' P7 t4 ?( m- m% n" ]
" g4 ?( Q8 ?: B: G) X. y$ s0 _! z0 R不过,他在被俘后,在狱中写下了自己这一生的事迹,字里行间都是对自己一生所作所为的感慨。其中涉及太平天国的历史及其得失,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发表了一些言论,这使的后世对他的晚节有不同的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