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星资本局11月30日消息,今日,第二十四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在北京大学举办,大会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和中国经济学年会秘书处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研究员蔡昉在其现场主旨演讲中提到,从人口角度看劳动力市场新矛盾,并建议从人力资本的培养和公共就业的服务两方面来解决中国的结构性就业矛盾。 * ~% G5 o7 o. ]7 X! O4 {3 Y# @3 V- ]2 L, K
 2 B4 t0 H. e5 c( g& f/ n
 ( K- D' t8 u4 d9 ?, v3 z
 蔡昉 主办方供图$ B5 E" A4 z+ q( f
 % |7 I( A3 I4 D% \% |
 蔡昉认为,宏观经济部门需首先转变观念,充实和贯通政策工具箱。. h2 t4 F7 ^+ L# b5 t& j
 
 9 `6 q3 A7 k2 |( t他指出,过去刺激了经济,有了足够的需求,经济回到潜在增长水平上,充分就业就实现了。但现在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还要用到公共服务等一系列的体制改革,改革和宏观经济的周期性工具要结合,也要关注贝弗里奇曲线,扩充、贯通长期化政策工具(公共就业服务和提高匹配效率政策)应对结构性矛盾,降低自然失业率。
 ' h4 @! r) \( n
 : v" K9 Z& X# b. a他总结未来人力资本可能会有以下几个新的特征:
 ' m  I- F0 r  `; f
 3 E  z! K5 v/ i$ e6 ]6 N4 l第一,现在和将来的人力资本是“人类的人力资本”和“人工智能的人力资本”的竞争。教育也因此具有更明显的外部特征和公共属性。1 b% i; e( |5 D5 c' p  b( }
 " S$ ^2 v* `) n: i& a' s& N/ ?
 第二,人力资本和教育的直接联系有所降低。这意味着“人均受教育年限”这个指标在未来不可能定终身了,不能预测人的全部受教育回报和劳动力市场表现。工作经历、再学习、终身学习,都将越来越重要。! H: D" \( H' j/ f& V$ C9 |
 9 {6 Z8 U: I; F6 X
 第三,人类的体力和一般的脑力、智力都可以被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替代。但是,智商、情商、交易能力,以及随着实践变化产生的新反应,这些将越来越体现在特殊人力资本上,且它们的培养都在人类早期。所以教育要提前,政府应该大幅度提高教育投资,不能止步于达到GDP的4%,要从娃娃抓起,培养通识能力,帮助大龄群体跟上科技潮流。
 - i9 A! I+ ^0 h0 J# w
 ' F7 I6 D  m' a3 T" F第四,要有一些新的范式、新的理念,来应对劳动力市场未来的挑战。未来,不再仅以(教育或工作)年限作为人力资本识别标准。因此,要解决AI“对齐”问题助人力资源取长补短;年龄两端劳动力混搭配置,形成中间群体的生产率效应;完善劳动力市场制度和社会保护。) \, \' ]( M) L
 - Q+ G! z  k$ J$ Z: k; A- z* C: H
 他认为,强化劳动力市场建设也是一个重要任务。劳动力市场上应该有年龄混搭,如果将青年群体和高年龄人群混搭在一起,可能会产生“1+1>2”的效应。
 1 |+ ^" o' U  X0 p3 v# B' w. u" {5 l6 U& Q* G# n* G4 r
 红星新闻记者 王田4 J0 _* c9 _  d6 _) m5 K. b
 
 + L3 t0 Q8 a7 a$ m; c5 h5 m: P- z+ r编辑 邓凌瑶+ C( j0 w2 t' `  m) U9 v
 : ]$ q" }# X/ ^- _/ ]7 A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F6 |( }' A- U- v' e: i: s
 + Z4 s: _$ j9 [3 @7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