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三里河 ' |, b8 t' f$ j
* d- ^# I; J* f, J, ~5 I
/ ~+ j0 t- H6 s
" Z' v. {- u) j* A: x
诞生了!中国,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突破1000万辆的国家。
5 @2 d! Z: A) y' u) u: W0 O
: t+ D s& x0 u5 k: [这还不是全年产量,毕竟距离2024年结束还有一个多月。* i! N( D; R0 Q& m( j2 f
5 L# E, Q' ?; Z& F$ c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
' t! x7 ?. e8 [8 q" Q; A( ?4 G n/ T1 c4 e
成绩的背后,是一部中国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的奋斗史。% S' `* M1 { |* W+ ^* Q
" f7 `" Y9 D' Y* R
从2009年的“十城千辆”规模推广起步,到2018年年产销量超百万辆,中国用了近10年时间;2022年年产销量逾500万辆,用时约4年;2024年产量突破千万辆,仅约2年。) x' c* [! I1 e# I- V& N9 ]
! C: i% L( ?5 g& l& c+ I+ N$ ^/ Q* p* ^. s% L
3 Y8 n. a/ x! E5 d9 M u: E* Y
“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做到这点,原因是多方面的。”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沃达福数字汽车国际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翔告诉三里河。 “一是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体验越来越好;二是消费者接受度快速提高;三是政府出台大量有效鼓励政策;四是出口量的快速增加。”
% k. U0 `+ f! i$ W( b
7 C9 ?, d7 O6 s0 x6 R现在,年产量突破1000万辆,意义已绝非造车、卖车这么简单。7 Y7 E, t* H& j/ P$ k" _
9 G( l3 X$ H* R汽车产业是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链供应链长、创造就业机会多、市场规模庞大、新技术集成度高……不仅体现一个国家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也深刻影响民众日常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5 Z0 Y% Q$ ?# G- N5 m9 g/ I
. ^( C3 q* _9 F P' q
新能源汽车更横跨多学科、多产业,涉及原材料、动力电池、电机及电控系统、人工智能、整车制造、充电服务、汽车服务等,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 @ m. y* Z1 _: r- j# x
0 p1 Y, E5 Z: x“新能源汽车只有上量,才有规模经济效益,每辆车的采购成本才能降下来。”在张翔看来,突破1000万辆大关,意味着产业链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为人工智能、汽车软件等上下游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S- z2 [" t; x& a/ q# U7 r
3 d% x( ?3 Z- y% ?$ ?
中国汽车产业的崛起,给全球乘用车市场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8 J' R) v. l4 @" Y. ]
1 N# s2 W5 _9 }$ j* O6 h% R0 Y* X; ~
2024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35.2%,在主要经济体中位居第一。
2 E& @: h$ K! t b
: y4 U# S0 }& T* {. y早些时候,《纽约时报》刊发文章认为,中国汽车制造商加大出口,有可能进一步领先全球竞争对手,欧美老牌车企将面临挑战。( `* ]4 ]7 p6 b! H& E
& I$ p( ^7 e+ j* D# S- a4 ?
不能回避的是,面对西方技术封锁、加征关税等问题,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仍要破解诸多壁垒。
! q6 j* v7 j, l% U3 t8 A' V+ L0 `
( g" E9 I2 D3 H7 Z! B6 ^+ V* h张翔对三里河说,乘全球新能源风口出海,是中国企业的必由之路。从全球范围看,不少国家都有降低碳排放以及停止销售燃油汽车的时间表,新能源汽车正处于供不应求阶段,要在适合中国企业发展的海外市场上下功夫。
& k6 A, r0 t5 n$ ?) b
& ?! [5 {' k) ^面对阻力,最好的办法还是修炼内功。
) N4 Q, W+ S8 R) m/ s/ g" }
, Y+ }: e( c4 {/ l- V! j张翔指出,国内车企在提高产量的同时,须专注于攻克包括自动驾驶、高精度地图、汽车操作系统、汽车芯片等领域的技术制高点。
8 K K' x% t% Y( x- D C w% E c7 ?1 K: f9 |: K+ r
“谁掌握了从底层到顶层的核心技术,谁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 x3 }2 T/ J9 ?) w9 w) d. A7 n" u" t$ c' l
这几天,2024年国内最后一场重磅国际车展正在广州举行,国产品牌成为主角,占据半壁江山的新能源汽车竞相角逐。
# y: x& K [6 U& o6 o9 f6 t- l" }1 E7 A
“行业竞争加剧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中国汽车产业正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需要大力推动下一代汽车技术、产品和服务创新,提升整体竞争力。”张翔说。
7 H0 v" t3 c, ?( n3 h0 \. Q
* J6 P7 i3 L+ g2 @& t5 ](“三里河”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