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8岁登基,69岁病逝,在位长达61年之久。正因为在位时间长,所以康熙帝是大清十二帝中生育皇子公主数量最多的,一共生有35位皇子20位公主。公主我们暂且不论,来看一下这35位皇子,因为有不少皇子并未长大成人,所以并未参与序齿,真正序齿的皇子只有24位。
# B2 k7 B! d0 T) b) z- }7 t而这24位皇子中,由自己的父皇康熙帝亲自指婚的最多只有16位,像皇二十子胤祎是在康熙四十五年出生,康熙病逝时为16岁,按照皇子成婚的年纪,大概率情况下已经成婚了;至于皇二十一子胤禧,只有11岁,自然没有到大婚的年纪。% u1 Z2 }7 ^; I$ F6 Y# b) z; O
4 i; }2 Q* A8 C: F U' H- H: d% R9 V# t8 Y' m
而这些成婚的皇子,都是康熙亲自为儿子们挑选的儿媳,每一位儿媳的挑选都是康熙深思熟虑的结果,要考虑到皇子生母的出身、皇子的序齿、皇子的受宠程度等各个因素。' k. B: H* O2 B! p3 R
那么,康熙亲自为皇子们挑选的儿媳谁的出身最为高贵呢?
' `, k* R7 B1 @0 V7 g皇长子胤褆6 y0 R- Q8 D; g/ d, P4 g% v+ `! w! M
. s( X4 K3 e) o3 D4 g胤褆是康熙的第五个儿子,因康熙前四子夭折,在康熙宠幸序齿后胤褆便成为实际上的皇长子。
* e# M1 F, {; D X& A胤褆作为皇长子在序齿上确实比较占优势,而且康熙对第一个长大成人的儿子格外的疼爱器重。胤褆确实也担得起父皇对自己的宠爱,从小便十分聪慧,文武双全,先后两次跟随康熙一起出征,27岁时便被封为直郡王,是所有皇子中第一个被封为郡王的(同皇三子胤祉一起)。
) M4 S! Z, ^. b8 ~7 x4 N4 r很多影视剧中,将康熙朝权臣纳兰明珠设定为胤褆的亲舅舅,胤褆生母惠妃那拉氏的亲哥哥。
0 d% u% t/ u+ V5 s, s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 X. y0 w6 y1 N) X4 w7 p
1 e1 Z( B& ?( u! A" P/ a8 Y7 f, b |! s
惠妃与纳兰明珠甚至并非同族,惠妃是乌拉那拉氏,其傅索尔和只是一个小小的五品郎中,内务府包衣出身。正因为惠妃是内务府包衣出身,所以在入宫的时候只是格格而已,在先后生下两位皇子(一位皇子夭折)后,母凭子贵而被晋为小福晋,康熙第一次大封后宫时晋封为惠嫔,第二次大封后宫时,晋封为惠妃。9 A* Q: r) T* M* S. L; ^5 Y
而纳兰明珠是叶赫那拉氏,是叶赫部最有一位国主金台吉的孙儿,明珠有一个堂兄弟叫索尔和,但此索尔和是叶赫那拉氏,而且承袭一等男爵位。
% {# y: q, p! Q5 W正因为如此胤褆即便是最年长的皇子,但其生母出身包衣,康熙也从未考虑让胤褆继承自己的皇位,自然其嫡福晋人选的出身不会太显赫。8 a" i/ z; l0 r" b
胤褆嫡福晋伊尔根觉罗氏是尚书科尔坤的女儿,严格来说胤褆的嫡福晋是嘉木湖地方伊尔根觉罗氏,像太祖皇帝努尔哈赤的庶妃真奇便是嘉木湖地方伊尔根觉罗氏,太祖皇帝努尔哈赤的妹夫噶哈善哈思瑚也是嘉木湖地方伊尔根觉罗氏。# }" s) Q* {1 Y: ~1 W% p
( q j1 d) c% b7 n p6 c( H* `
" \$ X4 t N1 k+ L6 |% A' _" s* U不过科尔坤跟太祖皇帝的庶妃、妹夫都并非出自一个家族,只是都是居住在嘉木湖地方的伊尔根觉罗氏而已。科尔坤的曾祖父穆奇纳噶哈在太祖皇帝在时归顺太祖,只是普通的八旗子弟,并不显赫。穆奇纳噶哈去世后,他的儿子纳齐布承袭云骑尉的世职。: U l( i% E" ?. P. i
云骑尉虽然只是五品世职,算不得显赫,但家族能有世职便已经很不容易了。$ F X |8 V* f7 J( h, q
到了科尔坤这一代时,科尔坤凭自己的能力坐到了六部尚书的位置上,虽没有入阁拜相,但对于其家族来说科尔坤能够位居尚书之位,便是将家族带入了一个新的高度。
9 _% L& l3 j9 s. W而且很显然,康熙皇帝对科尔坤还是比较信任器重的。
+ T2 s N! E) s9 p: f, E若非如此,又如何能让其做自己的亲家呢?; y: p8 \: i/ `8 q6 k& Y
正是因为科尔坤的缘故,家族出了一位皇子的嫡福晋。
7 |% T3 U; u; s! G- z+ [伊尔根觉罗氏最晚在康熙二十六年便已经嫁给了胤褆,先后为胤褆生一子四女。康熙三十七年,伊尔根觉罗氏病逝,只同胤褆做了11年的夫妻。而伊尔根觉罗氏病逝这年,恰好是胤褆被封为郡王这一年。7 G* r! P* H, V( R8 @
5 B% C6 ?+ E6 O3 k+ r- Z
! o+ R1 G# a* _: Y' y2 G; ^伊尔根觉罗氏病逝后,康熙又为胤褆指婚了一位继福晋为张佳氏,是总兵官张浩尚的女儿。
2 a" q3 E( [ K* G0 ? ]张佳氏是汉军正黄旗出身,但并非汉军正黄旗中“汉军勋旧三十三家”之一,也就是说张佳氏并非世家出身。康熙能够挑选汉军旗出身的女子为儿媳,其实是出于朝政的需要,张佳氏大概在康熙四十三年嫁给了胤褆,为胤褆生三子一女。4 i1 q/ x% J7 ?3 d% ~
作为康熙的长子,两位嫡福晋的出身都算不得显赫,可见康熙对胤褆器重归器重,但自始至终从未考虑其为皇位继承人。5 O! A! S( j$ }, P8 j
皇太子胤礽* h$ F3 L7 P# r: \
* w$ ?6 K: M; j6 a胤礽是康熙皇帝的结发妻子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出身显赫的满勋贵族—赫舍里氏家族,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所生的嫡次子,因嫡长子承祜四岁夭折,所以胤礽是康熙皇帝唯一的嫡子。康熙本就对孝诚仁皇后十分宠爱,对孝诚仁皇后难产而死十分伤心,再加上胤礽是唯一的嫡子,所以康熙对胤礽格外的疼爱,亲自抚养刚出生便失去生母的胤礽。
$ \5 N# B" ^* L. D! L0 ^3 u在胤礽2岁时便将其封为皇太子,按照未来皇帝的标准来培养胤礽。1 a# w, c3 D+ I9 n9 ~
而胤礽一开始确实也没有让康熙失望,文武双全,从20岁开始便帮助康熙处理朝政,在朝中的威望很高。
+ @$ o4 e1 _5 k
5 O: v6 Q6 v! U& k/ s5 g* L+ G z' o% j" L6 g
为了能让胤礽这位准皇帝安稳登基并且坐稳皇位,康熙会为其挑选一位出身显赫的太子妃,毕竟这不仅仅是在挑选太子妃,更是在挑选未来母仪天下的皇后人选。
3 l/ @) D2 x/ i; c+ w而康熙为胤礽挑选的发妻苏完瓜尔佳氏(也称石氏),确实出身非常高贵:
, \9 K2 q1 ~6 D石氏的曾祖父石廷柱,深得太宗皇帝的器重,就连妻子佟佳氏与赵氏都是太宗皇帝所赐
5 k3 L5 ^' o& _* Y石氏的祖父石华善,娶太祖皇帝第十五子豫亲王多铎的女儿为妻,被授予和硕额驸。凭战功位至定南将军;石华善的弟弟石琳,位至两广总督。# m4 M4 M+ @( {" Y6 T
石氏的父亲石文炳,承袭三等伯爵位,娶多罗贝勒常阿岱的女儿为妻,位至福州将军。
: K7 _5 ~4 T' W; W |# x石氏的叔叔石文悼,位至六部尚书;
7 M) W* n" E! R石氏的堂叔,叔祖石琳的儿子石文晟,位至两广总督;: _( v+ b% q: W9 P7 K
石氏一共是姐妹四人,除了自己嫁给了皇太子胤礽外,其另外三姐妹也都嫁给了爱新觉罗,长姐嫁给了辅国将军德义为妻,三妹嫁给了康熙第十六子、顺懿密妃所生、多罗愉恪郡王胤禑为嫡福晋(不再赘述),四妹则是嫁给了康熙二哥裕亲王福全的儿子保泰为继福晋。 [( m/ c- U5 v# k( Z
& {4 b8 A+ k- c* t
# g( V8 d1 C, T正因为如此显赫的出身,康熙才会将石文炳的女儿石氏嫁给了皇太子胤礽为妻,就是想要利用石文炳家族的势力来巩固胤礽在朝中的地位。
7 O. B! O% f5 O# a4 s石氏嫁给胤礽后,只为胤礽生了一个女儿和硕格格,长大成人远嫁蒙古。) {5 r2 x4 {: x
作为太子妃,石氏的荣辱是与皇太子胤礽一体的,胤礽被废掉太子之位,石氏自然便会被废掉太子妃之位;若是胤礽恢复太子之位,石氏便会恢复太子妃之位。; S: [& ?( f; ], f/ b, B
待胤礽被废幽禁咸安宫时,作为废太子妃,自然会陪伴夫君一起。
/ Z" x- u6 X7 I0 Z不过康熙对石氏这位儿媳还是十分满意的,康熙五十七年石氏病逝后,虽然胤礽已经废掉太子之位多年,但康熙仍旧按照皇太子妃的标准将儿媳下葬。- I% Z& c$ K9 M* l
! V8 X+ w% d: [1 E7 C a
7 ?; \1 Y# Y9 N( G9 Z- B若胤礽不被废的话,石氏便是板上钉钉的皇后,然而历史并不能假设,只能惋惜!4 h3 T- z( t7 L" _" N* d' K8 c! _' I
皇三子胤祉/ G" b/ B. T* |# ]
: ?5 q* ` ~) X4 B6 m胤祉是康熙最早期的宠妃荣妃马佳氏所生,马佳氏包衣出身,接连为康熙生下五子一女,但仅有皇三子胤祉与固伦荣宪公主长大成人。马佳氏同惠妃一样,在第二次大封后宫时被晋封为妃。
; d' A/ j8 n: P" w. u" q胤祉的生母虽然出身不高,但胤祉确是诸多皇子中十分突出的一个,不管是骑射功夫还是文学书法都不在话下,康熙十分宠爱胤祉,经常会带着胤祉一起围猎或者祭祀。
2 _7 g2 ^- y' W4 q5 ^正是因为胤祉如此文武双全,而且序齿比较靠前,所以康熙三十七年时便被晋封为郡王。
# p& U( ^6 B* a, k U$ i7 Y$ j' s; Y) W- ^ ]- S
: s6 o2 U% C" t' c, {6 t$ _而胤祉的嫡福晋董鄂氏,出身十分显赫:
3 x- W( b: F# F' p* F0 `9 {& R. y董鄂氏的高祖父是满清开国五大臣之一的何和礼,何和礼娶太祖皇帝嫡长女东果格格为妻+ ~5 H2 q' ^# }' c+ q
董鄂氏的曾祖父和硕图,便是东果格格所生,也就是说和硕图是太祖皇帝的外孙;而和硕图不仅是战功赫赫的开国功臣,而且娶太祖皇帝嫡次子、礼烈亲王代善的长女郡主为妻,被授和硕额驸7 M I$ [" P# {* H0 u( d
董鄂氏的父亲朋春,承袭家族一等公爵位,是历经顺治、康熙两朝战功赫赫的功臣
9 y2 U4 N! d% V: P- {
( Z3 Y% G" }$ R. c3 F6 G5 X
) m9 T4 \/ w: m0 V3 T) T. ~- ], w董鄂氏嫁给胤祉后,为其生两子两女。
) w8 H1 F3 Y _$ X; v皇四子胤禛—雍正皇帝9 C+ Y) G& f8 C6 g
$ X7 M, ~9 K9 A胤禛是康熙的德妃乌雅氏所生的儿子,乌雅氏包衣出身,同荣妃、惠妃一起被晋封为妃。而且德妃跟荣妃一样,都是先后生下了六位皇子公主。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到了康熙朝后期,真正争夺皇位的便是德妃所生的两个儿子:胤禛与胤禵。
( I# j( g/ o \* i, S胤禛是较早被封为亲王的皇子,康熙四十八年时同皇三子胤祉、皇五子胤祺一起被封为亲王。/ `1 ?8 d' d1 r2 v2 n6 ^* B& D
胤禛的嫡福晋自始至终只有一位,便是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3 N" W/ Z2 F. }* {$ d
孝敬宪皇后的父亲乌拉那拉费扬古,被太宗皇帝养在内廷,长大成人后授予三等侍卫;之后凭战功一步一步坐到了内务府总管、步兵统领等要职的位置上;康熙朝时费扬古被提拔为内大臣。, W5 D" I- t' A4 E: E
费扬古有太宗皇帝如此器重,自然其妻出身也是十分显赫,是贝子穆尔祜(顺治十一年革贝子行爵位,为闲散宗室)的第四女。穆尔祜是太祖皇帝努尔哈赤嫡长子褚英的孙儿、安平贝勒杜度的儿子,穆尔祜的长女是顺治帝孝献皇后的嫡母。而孝敬宪皇后便是穆尔祜第四女爱新觉罗氏所生的女儿,也就是说孝敬宪皇后其实是乌拉那拉氏与爱新觉罗氏的后代,因孝敬宪皇后的缘故,其母被追封为多罗格格。3 t8 \9 h* _" f6 z& s* ~; v
6 l! i& l9 C o f9 d+ e1 ~
8 r5 p4 Z- t& o0 V0 s0 V, M; r# w: ~另外太祖皇帝努尔哈赤的第四位大妃阿巴亥(多尔衮生母),按照辈分的话是孝敬宪皇后族姐;2 T! N; v# i3 w$ \* M+ d
太宗皇帝皇太极的继妃(肃亲王豪格生母),按照辈分的话是孝敬宪皇后族姑。
! C1 v: @9 l( |* F1 v/ H孝敬宪皇后在康熙三十年时嫁给了雍正帝,成为雍正帝生下一位皇子弘辉,但是弘辉八岁便夭折了;自此孝敬宪皇后再无所出,但即便是如此孝敬宪皇后仍旧稳坐嫡福晋甚至皇后之位。5 N f9 |( d9 H" e5 n
雍正九年,孝敬宪皇后病逝,终年51岁。# Z6 i# `3 ~$ i H" |2 X% _" ]
皇五子胤祺
4 M1 C0 ^, D9 @( ^3 O1 R" L, u9 A+ h. u* t. O1 H
胤祺的生母宜妃,出身正黄旗包衣,同样也是康熙的宠妃,而且是康熙“绻顾最深”的妃子,康熙先后两次东巡都住在宜妃的娘家三官保家。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三官保虽然只是内务府佐领,却能跟朝中一品大员平起平坐。宜妃的姐姐紧随其后入宫,为康熙的郭贵人。# R o4 _% S# d6 U
宜妃生胤祺的时候还是嫔位,所以康熙便将胤祺嫁给了皇太后(孝惠章皇后,康熙嫡母)抚养。
: s9 Z0 T, y- K3 h' C6 P+ I3 @
$ j+ ^. q- U M6 B7 h
胤祺性情温和敦厚,虽然是宠妃生、太后养、序齿靠前的皇子,但从未参与九子夺嫡之争。
Y3 y0 ?1 C$ [2 a0 I. u正因为如此,康熙在晚年对胤祺十分重视。
5 Y7 H0 f+ P0 }; ^胤祺的嫡福晋出身并不高,只是一个小小的员外郎张保柱的女儿他他拉氏。
2 s: M3 k3 e1 ~1 h5 T9 j作为父皇宠妃宜妃所生的长子,其岳父只是一个小小的员外郎,在康熙众多亲家中张保住确实是数得着的出身低。而康熙之所以会看中他他拉氏,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张保柱的父亲步雅努,步雅努曾做到陕西巡抚、兵部侍郎等位置上,也算是朝廷重臣。9 c' ] n- C: F* B: @
皇七子胤祐
/ ^% n- x- e u: E% `1 U5 o ]: l; f/ P+ t
胤祐的生母戴佳氏,出身镶黄旗包衣,康熙十九年生下胤祐,康熙五十七年才被晋封为成妃。- o8 M$ n$ _. s/ f( {
可想而知康熙对戴佳氏并不宠爱,而胤祐也因为出生时身有残疾,让康熙有了将其过继给纯亲王隆禧(顺治帝的儿子)的打算,但是胤祐在跟随父皇一起出征噶尔丹时的表现十分突出,便让康熙放弃了这一想法,而是将胤祐晋封为贝勒。
6 u" z* ?9 U; k4 }& x* a& V胤祐的发妻哈达那拉氏,出身还是不一般的:
8 v& d8 V, T8 U, t
( ~/ Z$ ?$ E' e8 I# C5 @; L. o* b
哈达那拉氏的曾祖父噶达浑,位至兵部尚书,娶礼烈亲王代善第四子瓦克达的长女为妻
* `/ s: k! V8 z ]哈达那拉氏的祖父噶尔汉,承袭一等轻车都尉世职,位至都统
" z8 p9 T; j+ ?. B% A其父法喀,位至副都统,娶辅国公穆青的第四女为妻(穆青为太祖皇帝异母弟穆尔哈齐的孙儿)
/ r5 W( W7 p" k/ {2 c哈达那拉氏家族世代在朝为官,又多次跟宗室联姻,其门第确实很不错。康熙三十六年哈达那拉氏嫁给了胤祺,为胤祺生下了两个女儿,康熙五十八年左右病逝。
8 l+ ?7 \8 K' C6 f) j
# R8 u7 U5 h1 P* R- a; R4 [! O+ r6 }0 ^* _0 h' C. u! a* [
因篇幅原因,文章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讲述皇长子胤褆、皇太子胤礽、皇三子胤祉(皇十六子胤禑同三哥胤祉为连襟)、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皇七子胤祐的嫡福晋出身;下篇讲述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䄉、皇十二子胤祹、皇十三子胤祥、皇十四子胤禵、皇十六子胤禄、皇十七子胤礼、皇二十子胤祎嫡福晋的出身,究竟谁更为显赫?
7 I {- u. W# 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