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 O2 r& h( C+ F7 g Q- _1 R6 Z# I5 L1 A; |5 h% l
(IC photo / 图)% E) {! f6 W7 |
d, z- w I. \! N: n1 ^3 V“三十多岁的人了,背着痛包去公司很奇怪吗?”
8 G: e3 c1 d6 k, E( j4 E! M9 K# u
$ T4 c/ U4 q; Z5 ^) `“痛包,一款很新的二次元打工人护身符。”( f4 D% O& g4 f' ~' U/ v4 J
$ x3 O$ d. P% F, A8 f7 ]“不要轻易背痛包上班,否则你会爱上上班。”
3 a8 @: |0 v9 Q7 _; K$ T
, k1 `3 z& a @( V8 q6 z- ]) T最近,一股关于“痛包上班”的风潮在社交平台悄悄地流行起来,不少打工人晒出自己的痛包装备,并且表示,自从背上痛包,感觉通勤路上的班味减轻了,效率提高了,天空变蓝了,心情也变好了。7 I4 e" F" u9 X7 a+ }! b3 y. n- r" d
! W9 g7 q6 {, A0 D' h4 U但当路人兴高采烈地接下安利,转头去购物软件搜索“痛包”的时候,却容易感到一头雾水:怎么这里卖的痛包,看上去平平无奇,甚至有点朴素低调,跟博主展示出来的很不一样啊?
2 d& c# C$ w; Q' \! w1 z& {- ^ b4 {0 r% T- K9 F( q
要想解开这个疑惑,我们首先得知道,痛包是什么,痛包文化又是怎么从小众走向大众的。7 g( f, V: v4 Y5 `; v
J( a$ b* G8 Y6 {% I
痛包,痛在哪里
6 ]2 q- c$ _# p6 c7 E7 t' L8 \$ e5 Y3 U7 a( M% Z* m; w
5 {" M- o$ f# _# ], Y- T
提起痛包,普通人可能会容易联想到“疼痛”、“伤痛”这样的词汇,但对于老二次元们来说,拥有一个甚至更多的痛包,大概就是家常便饭。
g% ?9 l# x5 u1 J, G
i; x- ] x* X. M; U0 h( N3 V“痛包”这个词最早来自日语,因为二次元色彩浓厚,装饰较为夸张,走在路上可能会给旁人带来一种社死、难以直视的感觉(也就是日语“痛々しい”的意思)。9 i4 g9 M( v7 ] E3 _
# f S1 \+ {9 v8 l1 P5 `- E
把这个词对应到中文语境里去理解的话,“痛”是动词,意思大概是“用喜欢的动漫角色铺满某物”。在二次元文化里,有痛车的说法,指车上贴满动漫角色的图案;也有痛床,指床上摆满动漫角色的周边;还有痛伞、痛水杯、痛美甲等等。3 ?: B. u0 ]% r
& h' o9 o1 e) s( H6 f, Z顺便说句题外话,奥运期间潘展乐挂满运动员参赛证和大小奖牌的痛床,也是上了热搜的,还被大家称呼为“世界冠军的顶级痛床”,可见这个概念已经从二次元出圈。" T" M, k* P4 Y8 @# c0 F$ t; ]/ e
% x6 I3 s7 ^. N, l( U( I7 `+ Y2 r虽然不知道第一个制作痛包的人是谁,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时那个包上一定摆满徽章和挂饰——包本身只是载体,这二者才属于痛包的灵魂。想想看,一个平凡的帆布袋子,上面挂满五颜六色的徽章和可爱的玩偶之后,得是多么的不平凡。
( m- c2 ?- D6 H3 o* }0 F N0 B) Y Q; O1 c. z* z, [
当然了,这些徽章和挂饰可能来自商店购买,可能来自漫展交换,可能来自朋友赠送,无论价值如何,都是持有人的心肝宝贝,如果只是简单地挂在包上出门,有遗失在路上的风险。后来有痛包商家改良了这一点,他们在包外整体覆盖一层透明材料,或者专门设计出透明夹层,方便大家安心地展示。1 t# r; m1 }- v1 i9 @
! Y) _ x9 ?) P- k1 W
那么,这些漂亮的徽章和挂饰有特别的摆放规则吗?其实没有,按照个人的审美喜好来安排就行。但若想搞得干净、整齐又美观,方便展示,可不是个简单的活儿。4 t. X' B, @8 _) y) w
) M V( K S7 \' M% Y# }
为此,视频网站上有不少博主手把手教大家“扎痛包”,从徽章和挂架的主题,到材质的选择,到排序结构,再到固定技巧,都给你说得明明白白。不得不说,经过这一套流程下来,包从此才成了真正的痛包,仪式感和成就感都拉满。
& l! l _+ {9 |' C% A4 ]8 v6 c+ T4 [; j
“痛”并快乐着
S0 v# N" r( o- B! O5 `0 F! O* W
! {6 [# k; l% E% F3 a/ x( e7 F9 G; P: h; v. M$ h
当一个相对小众的文化突然涌入大量感兴趣的路人、创作范围也随之变得更加丰富又五花八门的时候,我们称之为破圈。
. Z" c* ?1 Q- G" C" S
' C# _1 D8 k5 B' U9 p痛包从二次元走向大众流行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契机就是:当年混二次元圈子的学生们,现在已经进入社会,开始工作,甚至组建家庭,他们不可避免地受到更多“三次元”,也就是现实生活的影响。) w, t$ q$ Z6 N, C7 Y% {
; Z. R4 v$ W2 C% s1 G& ]- J
在社交平台上刷到他们的痛包分享时,真的很容易被逗乐,因为他们扎痛包的材料实在是太接地气了。7 c9 \/ b7 N) D7 d
6 M) c& t! Q: V) w) C$ E! K* a* m
比如说,有人因为爱吃魔芋爽,将同一款包装的魔芋爽产品,整整齐齐地码在痛包的透明夹层里;有铲屎官对自家的猫主子十分自豪,恨不得每时每刻都能“晒猫”,所以将猫咪的照片定制成徽章和挂饰放在痛包上;有社畜摆出布洛芬、红花油、眼药水、贴膏等常用药品,把包变成了一款真正实用型的“痛”包。# T W$ m' U5 n4 L( |
, M1 t! Z' G) R还有一款经典的红色痛包,从年头火到年尾,引发众多网友追捧,并且全网无差评——它的主角是,财神爷。里面有什么呢?财神爷徽章,红包,中国结,铜钱,元宝挂件……# l% P g5 C* i( ~" V4 r3 \, S1 M* f
- [" r1 t- Q6 r1 t5 t1 ?0 M6 i+ @
不难发现,痛包文化虽然起源于二次元,但它超强的个性化表达和社交属性,非常符合广大年轻人的需求。你是怎么样的人、沉迷怎样的作品、喜欢吃什么、生活状态如何,过去这些需要对话或者自我介绍才得知的信息,现在通过痛包就能一目了然。: b- x0 Y$ r/ y! p$ S
7 ~' b7 s8 R; K y' q; v
既能吸引同好,彰显个性,又能搭配穿搭,出门实用,这样的低压力社交方式让人很难拒绝。3 K! f6 B1 J6 x. a7 G, x' w! }1 i( Q
X3 l/ }& ?3 c7 S4 X) D
而明星和社交媒体的带货效应,也为痛包的流行提了一把速。比如深受大家喜欢的00后运动员、巴黎奥运会跳水金牌得主全红婵,就曾在赛后采访中向记者展示粉丝赠送的痛包,上面贴满了她的Q版头像和徽章,十分用心。
& H4 Y1 [* l' |* j: z% A+ q' k! w: U, c$ ~ b E
随着痛包文化的流行,商家对痛包的款式做了更多细分类别,单肩包双肩包,随身包电脑包,应有尽有,大大提升了痛包与各种生活场景的适配性。与此同时,专门的痛包和谷子(周边商品)商店应运而生,大家既可以到线下体验选购,也可以在线上定制徽章和挂件,做出独一无二的痛包。
+ o0 k- M& y! ~' L8 F" r' f* K) b3 L" S3 {
在过去,“痛并快乐着”是一句老生常谈,但如今,这句话与痛包文化结合,或许又成为了很多年轻人新的生活哲学。; X3 ?0 Q( F' w3 `* ^
/ n- s9 V; W; ?3 K* _' ^3 s小落
7 C$ E* x& }1 N) Z9 d7 Z& u4 j" b7 L
责编 刘韵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