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晚晴》,秋分的美景跃然纸上。时光如梭,明天就是秋分节气了。秋分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6个节气。随着秋分的到来,气温将开始明显下降,昼夜的温差也将逐渐加大,天气将由凉向冷过渡,因此秋分节气是开启秋冬养生的关键时间窗。那么,秋分在饮食和作息上应该如何调整呢?提醒大家:明日秋分,无论穷富,吃3样,忌2样,做2事,照着做,适应气候变化养好了体格,为天冷做好准备!( o& h- L9 S1 ^
0 }/ c# q' F- x# [; g5 O# l8 f) c# p4 ^2 r* e
秋分吃3样
+ K: m( A% [$ k( A; _( F' b* Z4 H# Y: u5 l4 v) R+ I
秋分吃秋菜7 {$ ~. L0 w- K+ U" U" G/ {
* z4 b& F3 E. a) N5 K$ Q- X8 t& @1 o1 F- o* C) I7 n! T
秋分吃什么?吃秋菜的习俗是秋分节气食俗之一。“秋菜”通常指的是苋菜。苋菜解秋燥、益正气,被誉为“长寿菜”。( R( o ^* s& E1 X7 ?0 B# P" [5 j8 ?
秋分时节,人们会到野外采摘苋菜,与鱼片一起煮汤,称为“秋汤”,也可将苋菜清炒来吃。4 |2 y! y% C: q& G! }2 y6 m
秋分时节正是苋菜成熟的季节,由此不难看出老祖宗的饮食智慧。秋分吃秋菜不仅是应季而食的体现,还蕴含了人们对家人身体健康的美好祈愿。别管有钱没钱,咱都要吃些秋菜,为迎接寒冷打基础,也为家人图个好彩头。9 f5 ^8 P6 ?% R* b4 w. Q
推荐做法:清炒苋菜
! f3 h$ c3 ^3 s! \; Q" F4 r: |" P* A' v. `. `% P% [! V
7 g9 k5 y) i% S3 q2 e0 e% [7 c食材:苋菜、大蒜、盐和油。3 [, Z$ P/ H# }
苋菜整理干净,用淡盐水清洗干净。如果有孩子或老人食用可以改刀切成段。/ J' o, A S9 \* H
锅中煮水,水里加入1小勺盐和几滴油,水开后放入苋菜焯烫半分钟,立即捞出来过凉水,捞出来沥干水分备用。# `) I# m# s" y1 b Z
重新起锅,油热下入蒜片炒香,倒入苋菜快速翻炒,加入食盐炒匀即可关火盛出。
9 d3 }9 b. L; Z8 `2 z秋分吃葡萄
4 s: p( O- s+ e6 t7 o2 w9 U
2 K& k# q, Z8 d% `* G& t9 L2 c- a- F! B2 d- j1 \/ y6 h* |7 I
秋分适合吃些酸味食物,此时也是葡萄的丰收季节,新鲜的葡萄酸甜适口,营养成分也非常丰富。适量吃些酸味的葡萄,可以帮助我们增强免疫力,以抵御寒冷的天气。葡萄您只会直接吃吗?吃不完的葡萄怎么储存呢?
- N5 d9 E; J4 U3 X: q3 e% g! N: t推荐做法:葡萄果酱! R; `" |# ?0 k
7 l$ I/ _6 V+ L! y! U
* n/ e2 A2 P( k! h% A r
食材:葡萄、冰糖和柠檬汁。8 N2 `; a4 u L: q9 Q
葡萄剪成粒,放入水中,加入淀粉和食用盐,搅拌均匀后搓洗葡萄。再用清水洗干净。4 j6 o- i% ~+ J5 I0 W* i# q5 g
把葡萄皮剥下来,和葡萄果肉分开放置。
( I/ X8 Z" [" q8 g& G% w& B* c在干净的锅中倒入葡萄皮,再加少许清水,大火煮开转小火煮到汤汁变成紫红色,把葡萄皮捞出扔掉。, r: B7 h& Q0 a) a6 X# P) s
再把葡萄果粒和冰糖倒进来,中火边碾边煮制。6 d7 W7 O0 h J* P' f
当葡萄酱煮到浓稠时,调成小火,挤入少许的柠檬汁,继续熬制。用铲子舀起果酱,当果酱可以挂在铲子上就可以了。' o$ T3 r( Y$ d+ ]* j
葡萄酱趁热装入到密封罐里,拧上盖子倒置,自然冷却后放入冰箱冷藏保存。
9 | [: k. J1 e/ b& ]秋分吃汤圆9 U+ r! n7 W: ?$ R" A
$ A$ b8 H# s# I
& z+ p: q m* K" M秋分时节,不管贫富,都要吃一样东西,那就是:汤圆。
2 W- P. F1 ]/ b* D$ `) Z% o秋分吃汤圆不仅象征家人团圆、和睦幸福,还可以此庆祝丰收,犒劳一下辛苦劳作的自己。人们用当年新收的糯米碾磨成糯米粉,再包上黑芝麻馅料,煮好的汤圆糯叽叽的,既解馋还能提供能量,清补甘润。0 x% o7 m' r- H& \: k- U. H
秋分除了要吃带馅的汤圆,还要准备不包馅料的汤圆,这是专为麻雀准备的。把这种小汤圆用竹签插在地头,麻雀吃了嘴巴被粘住,就没办法偷吃庄稼了。. l3 M# c; u# W
这个秋分的传统习俗名曰“粘雀子嘴”。8 Q0 C) I7 f0 n
秋分忌2样
7 F- n8 L6 n. g$ k
0 {" M5 S- }" A忌吃油腻
2 Y2 T" u! r9 b3 n7 y3 r; u. H( |8 C' l. o$ P
4 {! x' D: h8 `; Y
秋分一到,天气终于凉快下来了,很多人也想吃东西了,再加上民间有“贴秋膘”的说法,于是有些人就开启了“大鱼大肉”的饮食模式,其实这种做法并不正确。
2 |: g8 Y9 @! a9 A秋分节气,在饮食上要忌食煎炸、烧烤等肥甘厚腻的食物,否则易生湿热,助“燥”为虐。
, n0 j' K. v& R% x- P忌过度秋冻
- @8 W) [; \& B" X# s& f0 r+ p, N( L4 {; T1 H# V2 d' r3 p
4 L6 Q+ u7 w7 S/ f0 o9 S- H秋分节气,还有一忌:忌过度秋冻。
& Q" ~8 [# _5 D1 s8 V. H俗话说:“春捂秋冻”。老人认为,如果秋季过早穿上厚重的衣服,会减弱御寒能力,这样不利于适应季节的更迭。适当“秋冻”可以提高免疫力和抗寒能力,但是要强调的是,盲目“秋冻”也是不足取的!" z* G) u, l! f. H. @) h
秋冻有什么讲究呢?( J; G, y" ~+ h! _
秋冻要以“凉而不寒”为准则。如果感觉非常冷,就不要再坚持“秋冻”了。! z9 F/ V! x9 R @6 P9 {
秋分时节,衣服的内搭要轻薄,同时身边可以常备一件外套,以应对猝不及防的变天,根据天气变化要随时增减衣物,特别是老年人和小孩子和体质较弱的人,还要做好腹部和足部的适度保暖。1 ^, ^; I+ m, @
秋分做2事:& i$ c. R+ N8 T6 g0 y `/ Z
% i1 S3 p1 M7 B- U9 j0 c2 O* q早睡早起
: ~) {6 s9 {& t
' g$ s* S1 F- X8 r _% u7 t! c' B6 m6 ^: Y5 I$ n/ X
秋分时节,万事万物呈现出收敛、积蓄的景象,因此,从秋分开始,我们在作息时间上也应该有所调整,尽量早睡早起。
/ {& ?7 R" X$ [, q/ Y) w《黄帝内经》中指出:“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这里是说秋季应早睡早起。“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所谓秋收,代表着秋季要以收敛为主。从秋分起,若能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既有助肺气舒展,还顺应了正气的舒长。同时,睡眠姿势要以侧卧为主,尽量不要张口呼吸。这都是有助秋季养收之道的做法。
+ t6 X a2 d; q/ N# r# l进入秋分,老年人则可“遇有睡意则就枕”,只要觉得乏了,无需顾及现在是什么时间,困了就睡觉,以颐养身心。
9 ~! u$ t0 E7 D, I0 V秋分竖蛋
6 w! Z& ?6 u% @, ^5 Z% d0 l( R& Y7 W; v$ U, a
d, k: I! v: s
秋分别忘做2事,还有啥?6 f5 J, D( u- }* u8 N
民谚说“秋分到,蛋儿俏”,秋分这天“竖蛋”的民间传统习俗千年不辍。在每年秋分这天,人们会尝试将鸡蛋竖立起来。因为秋分是南北半球昼夜均等的日子,这天地球的倾斜角度与公转轨道表面形成了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所以非常有利于将鸡蛋竖起。
/ a6 B& R+ L' ^6 J4 F+ x2 G: D+ t$ c2 g* }# O
+ ]! w) f9 s) q" q+ M+ f# s( c总结:明天就是秋分了,别管贫穷与富贵,都要注重饮食健康,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在饮食和起居上要为防寒保暖打下基础,您准备好了吗?
+ h1 x' X- H' }6 r适合秋分吃的食物及秋分的注意事项,您都记住了吗?如果我的文章对您有帮助,就请把这份关爱和美好分享给身边的亲人和朋友,有您的牵挂,他们会倍感温暖,感谢您的分享!明日秋分,祝读完文章点赞、评论和分享的朋友,秋分安康,丰收富足!
8 w* F( Q% X5 w+ s% D5 T4 q# o2 c: y& E- ~) d$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