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王耀武谁更厉害?济南战役时就比出了结果,连粟裕都失算了

[复制链接]
查看4485 | 回复0 | 2024-6-1 10: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杜聿明和王耀武谁更厉害?这是一个难说清的问题。论资历,杜聿明压了王耀武一头。
4 m9 G5 i( g( S杜聿明是黄埔一期生,考黄埔军校时由于错过了报考时间,于是求助国民党大佬于右任,因为于右任跟杜聿明的老爸是铁哥们。果然于右任二话没说就帮了这个忙,还特意赠杜聿明一副对联。
% D+ Y* G5 n  l0 [! v8 V% O7 ]- @王耀武没有杜聿明这么强悍资源。他是山东穷苦子弟,报考黄埔军校前当过学徒等,经历过社会毒打。故而王耀武考黄埔军校,也没有杜聿明那种理想化动机,仅是单纯的想改变命运。最终王耀武考入了黄埔三期,成为了杜聿明的学弟。
7 O, f# Q6 \+ e: ?0 f+ g) C) Z* `; U- }7 g9 {
杜聿明王耀武谁更厉害?济南战役时就比出了结果,连粟裕都失算了-1.jpg
/ q6 t* {+ u1 M4 F: v0 N0 a

1 ^: i+ f+ L) T* T# ~所谓:生活的每一步,都不是用于浪费的,而是用于改变命运的。
2 ~; N0 W& J  }- J$ o杜聿明虽起步时一帆风顺,毕业后却由于各种原因——主要是性格方面导致,却越混越出溜。以至于有一段时期,郁闷得杜聿明回到家乡,以黄埔子弟的身份干了一段乡团保安大队长。+ M- T; x& E: s. d+ ?. X% D
反观王耀武,由于遭受过社会毒打,练就了一身人情世故的本领,在毕业后直接咸鱼翻身越混越出色。最终导致了王耀武,虽仅是黄埔三期毕业,却成了黄埔生中几乎最发达的那位。9 x/ A0 H. r$ {% F
比如统兵时,王耀武不仅带出了整编74师,手下还有黄埔一期的余程万、韩浚等名将,还在抗战胜利后,直接衣锦还乡——从出乡时的穷苦小子,摇身一变成了山东瓢把子。
9 _$ Q: M7 z2 U& a
# t8 u4 ~& d- R, a
杜聿明王耀武谁更厉害?济南战役时就比出了结果,连粟裕都失算了-2.jpg

% {$ U% v5 L* f/ q7 B! t
, G6 \( C2 H$ O  S7 F  P; V& h; U所以杜聿明和王耀武,虽人生各有精彩,但王耀武这种自草根层拼杀出来的人,更容易被民间接受和喜爱——所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须知王耀武几乎是一路靠自己的。# ^% l: C' O' Z0 B( p
反观杜聿明,则有一种开挂感,年轻时有贵人于右任,经历过必要磨砺后,及时出现了徐庭瑶,使得杜聿明带出了王牌第五军,哪怕进了功德林后,却又出现了女婿杨振宁……9 e( X% D! m5 H
那么为啥开篇先对比两人的人生经历呢?盖因不同的人生经历,必然导致能力上的差别,须知天才是极少数,真正的牛人都是自艰苦或惨淡的人生经历中,脱颖而出的。1 J1 N9 a$ G" ?3 L: ?& R; N0 B
就说蒋介石吧,为啥总有一股子上不来台面的“江湖味”,什么结拜,称兄道弟,拉帮结派等等贯穿一生,为此都导致了国军内部也是如此,恐怕都明白了,年轻时的蒋介石,可是混过大上海帮派江湖的!; U- z% ?3 u) V4 _6 A. ]$ |8 u3 p: k
6 ^4 E5 H' L0 o5 B( ^% L
杜聿明王耀武谁更厉害?济南战役时就比出了结果,连粟裕都失算了-3.jpg

- Q& Y8 W$ e3 C0 q8 l1 d& s+ ]! f+ k, M- u
所以不搞清这些,就无法客观判别,谁更厉害这个有点虚化的问题。说完杜聿明和王耀武的经历后,咱举一个实例.所谓有经历,有例子,才能更客观。是啥例子?就是著名的济南战役!
( p# ]$ E3 f+ [在济南战役开打前,王耀武是不知道自己的对手,是当年谭家桥战役的亲历者,我们的粟裕粟大将。因此在王耀武的相关回忆文章中,最初时表示,他最敬佩的是寻淮洲
) `6 l! L1 Y/ c% e(红军)第十兵团……辖三个师,计十九师、二十师、二十一师……军团长和各师长的革命意志都很坚强,作战经验丰富,尤以寻淮洲的作战指挥能力为最强。
& d* @5 v+ \/ y1 R% T! N3 Z+ L: |这段显然是说谭家桥之战后,王耀武对红军的分析总结,由于不知道粟裕也参加了这次战役,最终突围而出了,只记住了方志敏、王如痴、胡天桃、寻淮洲英勇就义,因此没说粟裕,也算是很实诚的态度。
4 V# k9 ]: M+ ~4 V6 R
% @  c8 E; p0 j* Q. @

3 L8 d/ S- V, D# o$ l6 f
: K5 _! I) V/ K6 \9 i! I但粟裕却提到了王耀武,如下:(王耀武)是蒋军中指挥较有才干的,则其在部队中较有信仰,可能适当增加其抵抗力。
+ _: S' J' l, p9 q( ?0 q, k$ |" q! p所以粟裕对济南战役的判断是,这必是一场苦战。以济南的兵力,加上王耀武才能,想短期打下济南难度太大,打援才是重点——这恐怕就是粟裕为啥一直坚持打援的原因所在。不得不说,咱粟大将也失算了,没想到许世友八天就锤爆了济南。
5 j2 I7 B# H8 O6 i3 B3 d+ J- g再看王耀武,通过其相关回忆文章,却让人有种开挂感,因为他认为:想守住济南,就必须要让整编74师(被重建后的)或整编83师过来,否则这仗打不了,必会很快失败。
3 ?/ Y3 R: ~; `6 Q1 D' V& W杜聿明当时还在徐州,也参加了济南战役前的相关会议,那么他的意见呢?竟然跟粟裕差不多,认为:济南城非常难打,故而不必向济南调兵,只需王耀武在济南守半个月,我就能带着援兵杀到。
9 \% \0 K# |# b& ]9 t0 o" b4 Q# L6 w" t+ D; ^
杜聿明王耀武谁更厉害?济南战役时就比出了结果,连粟裕都失算了-5.jpg
$ k: H* }- F6 {" ~6 \) W+ f7 e

9 k1 {* O4 n$ {2 i8 E这下王耀武可炸了,表示:增援部队必会遭到阻击,还半个月能到?开玩笑,“我看十五天绝对到不了济南”。所以王耀武继续坚持自己的意见,先要增加济南守城的力量,最少来一个师,如此最多也就只能坚守二十天左右。, V* ]. l: Y( C) u2 F
王耀武的意见,得到了其手下人的支持,比如罗幸理给出的结论更悲观:若不增加部队,也许三五天济南就丢了。他是王耀武的参谋长,显然这个“三五天”的结论,是替王耀武说出来的。
" ~' A8 q& r1 W* h/ }5 B/ u0 o毕竟王耀武身份所限,有些话是不能说的,必须要有手下代言。这一下杜聿明又气炸了,开完会议后向蒋介石汇报时表示:王耀武的参谋长罗幸理,根本没有守济南的决心,不但不能鼓舞士气,反而尽说丧气话,动摇军心,一看就思想有问题……
, V" n3 u( l: V0 B% s7 J  l, N
& Q; }: _. T! I/ m" Z/ m/ H
杜聿明王耀武谁更厉害?济南战役时就比出了结果,连粟裕都失算了-6.jpg

- j+ D4 |8 p$ L/ P& g7 d
8 R+ {2 L7 m" g4 M' b好在当时碍于马上到来的大战,蒋介石没有处罚罗幸理,却更倾向杜聿明的意见,在王耀武一再坚持下,仅给济南派去了整编74师中七个连的兵力——正是这七个连的兵力,却给咱造成了大麻烦。若当时真把整编74师或整编83师拉过去,济南战役还真难打。3 d* L$ g7 g  I& Y7 C4 l- ]. e
所以,最终的事实是,王耀武是对的!杜聿明的想法之所以错了,就错在有些不接地气。杜聿明之所以得出:不增加防守力量,也能坚持十五天的结论,主要是考虑到济南城防、工事等客观因素,而忽略了守城士兵的斗志。
' h- k9 r3 X$ _' L即,过多强调客观,忽视了主观。王耀武相反,看出了国军兵士的斗志问题,比如王耀武一直不信任吴化文的部队,所以才强调必须要增兵,且最好还是我的老部队,如此才能守住。2 s& H1 v, V0 [6 u( S

& J0 W! h, P' ^' F5 b) m
杜聿明王耀武谁更厉害?济南战役时就比出了结果,连粟裕都失算了-7.jpg
- y: j4 b+ N6 v) g; h

. d, j5 I# c2 w; b杜聿明的这个毛病,同样也暴露在后面的大战中,如陈官庄突围时,强调国军没有夜战能力,改为了清晨突围。第五军军长熊笑三就认为杜聿明过于迂腐,坚决夜间突围,结果熊笑三真就突围出去了。
. L5 q5 I' |5 Y6 w, _8 k1 a2 h因此这大概就是王耀武比杜聿明,更厉害一些的深层原因吧,毕竟王耀武是自底层拼杀出来的,懂底层士兵的需求,如开设饼干厂啥的,就是搞钱给兵士发军饷,并安排兵士家属或伤残兵士,去那上班等等,由此导致了王耀武的嫡系部队都很能打。
, O! n" Y6 v7 Y0 r而杜聿明恰是缺少这种底层关怀,因此才显得略逊一筹,说来说去,还是人生经历造就的差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25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25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