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以后,你最亲的人只有这一个

[复制链接]
查看8297 | 回复0 | 2024-5-31 01:2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越越爸育儿) M$ `! i. c; u3 y3 {; z: h# y; {. ]2 a
老了以后,你觉得身边最亲的人是谁?
5 E9 G2 W4 C& [; ]4 X  u有人说是父母,不仅给了我们生命,还耗尽心血陪伴成长,可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4 Q; A& t# Q! X" I  D& h$ G; Y
有人说是伴侣,风雨同舟共撑一片天,你知我冷暖,我懂你悲欢,可谓:“天涯有路不觉远,人生有爱不觉寒。”
6 A0 J0 ^6 ?5 K& w+ p% C4 o有人说是儿女,血缘传承,情感交融,生命延续在此,灵魂寄托在此,可谓:“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4 z) w: I/ G. Q
不可否认,他们在晚年生活中都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动摇了谁都是一场灾难。
" l8 J  e: [% `" {) D+ O可是:
+ \' H* ^! p# z' D父母再亲,终是陪伴一程的过客;' K% V8 d7 x5 j% F5 y: B
伴侣再亲,终有一人先离你而去;
3 b2 x/ E5 E) O+ u儿女再亲,终成家后会各奔东西。4 m6 q( [- t/ t/ G3 f$ C" u; g
一直以来,我们都将最真诚的姿态给予了外界,把最细腻的情感赠与了他人,可再反观回馈自己的所有,要么伤痕累累,要么南柯一梦。& Z0 |$ z8 c* z3 H, K! p
/ c  _1 l/ i4 u+ f3 M. u* c# t
老了以后,你最亲的人只有这一个-1.jpg

( Y! T+ l' }: W) n在越越爸看来,这是老人颠倒生活重心后所带来的阵痛,也是忽略自己后必然承受的因果。要想从中解脱,就得对最亲的人重新定义,先看见自己,后重视自己,再为自己而活。
7 c+ y$ N' o! q( u2 ^* k  H这一切,正如颜宁所说:7 B1 w" ]) x3 @+ F8 c2 O
“做自己,是一个人最高级的活法,你未必会出类拔萃,但必然能与众不同。”
& |" p/ r* t( X" v所以,这辈子,最亲的人只有自己。  N  r$ a6 g& g6 G& W# e/ b
别不信,只需下面这3个理由,就足以让你安抚好自己的内心,就足以让你摆脱当下的迷茫。
2 k9 m1 }1 U7 z8 ]& g5 f$ n0 ?4 g4 v, a7 B/ H' |! Y

, S/ }+ w* u; E1 h& t- a# O01 哄自己开心的,只有自己。6 j( K5 W- Q' F) }. `* h* I9 D

2 n4 u( J( G" v( k5 M9 R$ o3 a) f
. C+ v5 L) D2 Z7 N8 f! S8 ^2 s  e% B8 Z8 B
在苦难中修行,真正的快乐很少,就要学会哄自己开心。* y1 X% c0 G" S& Q- J
杨绛先生曾说:
" k8 l( j  r1 {8 |“生活就是没事时给自己找点乐子,有事时哄自己开心。”
0 g  K" a9 }; Y& _3 q/ n  Z一句话,就让人对生活开启了反思。+ I9 n/ {0 ?9 u3 k# E( l$ d
在变老的过程中,每每回眸早已尘封的前半生,我相信,这世上再没有谁,会比她们更懂做人的底色是什么,但细节上,或能略知一二:' Q: q4 f5 |* @/ F3 h2 L
从她们的眼睛里,能看到饱经风霜;" r2 v0 R+ G# t/ i# {- i8 P/ Z. d
从她们的皮肤上,能发现含辛茹苦;
& v- Z( w9 j. q从她们的言谈中,能品出千难万险。
6 ]4 ?4 I8 d, y8 J原来,修行一场,底色是苦难,是酸楚,也是悲伤。可谁愿意如此活着呢?谁又不想要快乐和幸福的生活呢?
5 o2 B" i9 b  K$ F& s4 M
3 x7 S7 |/ J' P
老了以后,你最亲的人只有这一个-2.jpg
# G6 ]7 F) F' g+ `
但要实现这一切,外界往往靠不住,只有自己哄自己开心,才能冲破黑暗的桎梏而走向光明。5 n. x! w- |4 N7 T$ V, \2 f0 {* w
在越越爸看来,人这一生能做主的时候并不多,出生没得选,婚姻赌运气,就连儿女孝顺也得靠良知,那应对这多灾多难的生活,我们唯一的本钱就是调节自我情绪的能力,就是努力让自己开心起来。
: s  @6 i# X! P9 W/ K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中有句经典台词:“这世界很残忍,而我们的心又很脆弱,必须学会哄哄它,不断告诉它一切都会好起来。”
$ m$ T: r9 n/ G$ s所以,对老人来说,晚年依然是苦难横行肆虐的阶段,你若学不会哄自己开心,就必然在痛苦中无尽沉沦。但也要清醒的是,能哄自己的只有自己,他人可以锦上添花,却绝不会雪中送炭。7 E$ G8 I4 Z- f. S4 V
, f, ]- u. o( R# q4 I0 @3 p
# E6 D# p6 u& ]2 H% H. z5 ~
02 给自己挡雨的,只有自己。2 m  W1 E2 h; q! b3 ?6 @4 l
3 R0 @" C, D) V- Z( j
4 }; k5 Y8 d: {" M' V8 g

  X( O7 A' G- |, O能为你遮风挡雨的人,也会给你带来狂风暴雨。% T+ L4 [! {  S  e, Z% |
作家苏岑说:“我们用一生来寻找能为自己遮风挡雨的人,可当放下期望和不再幻想时,才渐渐明白自己就是那个屋檐。”1 P) B$ s2 x, \2 G* b# ~
这就是现实!, b7 U: u) ?2 z/ l
在最脆弱的年纪经历最多的风险,这让许多老人内心充满了不安,于是:
* H( h, F8 i. i. e% H8 D3 A有人把遮风挡雨的希望寄托在家庭,不断付出,不断积累,以为仰赖劳苦功高的形象就足以保障晚年无忧。
6 P1 y- U& j6 H4 ?7 H+ `有人把遮风挡雨的希望和儿女绑定一起,不断牺牲,不断卑微,以为依靠卑躬屈膝的姿态就足以被人善待。
" \* C, k6 U! L4 V5 c( t8 K有人把遮风挡雨的希望建立在命运安排,不断躺平,不断看淡,以为凭借逃避现实的态度就足以掩耳盗铃。3 p6 P& S. x* M3 U
只能说想象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W& b' ]) {, u7 R+ R3 Y& v( b
透支自己,却遭受家庭背刺;" v7 z" r* I$ D+ b. x
掏空自己,却纵容儿女人性;4 R4 G! u- B  j/ z- B. I- }0 ]
回避自己,却难逃命运审判。
+ W3 x( n+ T( t7 i
/ k, I, Z  t  M% w: y
老了以后,你最亲的人只有这一个-3.jpg
. s$ a" j/ B/ Y9 F) P
此时,你会发现,能为自己晚年遮风挡雨的,只有自己那副屹立不倒的身躯和无坚不摧的内心。# a" [! {- j5 N4 Q) i$ q
在越越爸看来,生活再多苦难,自己才是唯一不会背叛自己的人,所谓的风雨,既是磨炼的必经阶段,又是成长的必然历程。你想要的任何安全感,不在外界,而在于内部。6 P% U4 W* c1 e
电影《魔女宅急便》中有句很扎心的台词:
+ E& u% U9 H1 c7 ^( |1 \' R1 e“在这个世界上,千万别依赖任何人,因为当你在黑暗中挣扎时,连影子都会离你而去。”
/ X4 z6 X0 z. z& x$ B0 y所以,对老人来说,晚年未知的风险数不胜数,有所依赖是幸事,但靠自己扛过去才是本事。切记,别人家的炉火再旺,也是隔墙的温暖,只有自己手里的火柴,才能真正驱寒。
" N. g, z7 S; Z3 V( W- v
2 z$ f1 x- N/ t" H& j9 a
$ F" H, J# F4 n, Z% n03 让自己解脱的,只有自己。
8 {5 {6 R5 n7 y' a
3 f1 N5 W' w3 Y/ W! s7 v- ?5 N1 h* k: h- i) @( Z
4 G$ H! t, i% @& p% V% D
生命的长河里,纵有渡船千艘,却唯有自己渡自己。
" U  t& v* {& L, b% ]( A; i) O作家三毛曾说:
" U' D, ]8 h; Q$ ^“生活好似万丈迷津,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0 ?7 r+ w, N6 E! H) F& H( R5 U一句话,让人茅塞顿开!
1 x# @% ], p" l- B' m! j对于许多老人来说,步入晚年的过程中,不仅要经历客观上的种种苦难,还要面对来自周遭的诸多伤害。
" q8 ~( x* }9 M当所有不幸搅和在一起时,感受往往是五味杂陈:4 U! c4 l0 C* w) S# ?, u
痛苦时,频频撕心裂肺;
2 ^- L* J. d. S$ ~- y5 y困惑时,屡屡茫然不解;
) N9 x) u: r: e- T2 ]绝望时,常常万念俱灰。
) h. O) W4 C. c1 T+ y6 Q于是,许多老人会竭力在外界寻找解脱的方法,甚至把他人的只言片语当做自己的救命稻草。9 w7 ~7 {) U) }( r  a
可实际上,有没有作用呢?* z" r6 C9 L+ \3 W# ]
根本没用,无异于空中楼阁。那些近乎高深莫测的理论,那些看似大有裨益的方法,就像摆在面前一碗滚烫的鸡汤,却苦于没勺子可饮用。
% j4 ?0 [# T- i4 S% W& z- P3 t
2 Z: C$ K% X9 a, t; b$ Z; t
老了以后,你最亲的人只有这一个-4.jpg

. \/ Q; o# n' O% @, h. H在越越爸看来,深陷泥潭的人,总想着别人能拉自己一把,总想着他人能救自己出困境,本身并不现实。如果自己都放弃了挣扎,试问谁又能给你更好活着的希望?1 r" \% T& H; X6 N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有句经典台词:“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任何时候,能够真正把你从深渊拉出来的,只有你自己。”0 z  o& A' S. q" m9 t3 i$ E# [
所以,对老人来说,想从苦难中解脱是出自于本能,但也应把自己解脱自己当作一种本能。老了以后,你可以没有渡人的格局,却不能没有自渡的能力。! Q! Y# Z8 V' Q# s

: A" x- Y% }1 c: v; K
; A0 I: X& ]/ z8 u& p! K2 F04 我想说的是& f" Q" B8 {& Q. J. b
9 _; I, ^1 c2 H/ B

* j$ z2 n" N8 X2 ~: t6 y; i
2 l2 U' ?& S( n) r弘一法师中曾说:
. A8 A% {$ Z( x7 u% w“终有一天你会悟透,身边最亲的人不是父母、伴侣和儿女,而是一直陪伴在你内心深处的自己。”+ ?% ]3 B% L9 D! F
人这辈子,对父母尽孝就好,对伴侣尽心就好,对儿女尽力就好,唯独对最亲的自己,亏欠的最多,辜负的最多。偏偏也正是这种长期的意识不到自己,最后陷入痛苦的循环之中。' d$ O9 w- v+ t: z+ ~2 Q+ m" B

" S5 Y2 q* F9 M$ M$ W2 X
老了以后,你最亲的人只有这一个-5.jpg
% [3 \7 o4 u$ o, N
把自己当最亲的人,你才会哄自己开心;9 G$ N* w2 L( m5 l( S* B# K" S- Q; H
把自己当最亲的人,你才会为自己挡雨;( d9 A2 L- x& |" n% q
把自己当最亲的人,你才会渡自己解脱。( E3 |" a6 L, _0 U% m& K& ~
老了以后,自己成为自己最亲的人,不是倡导自私自利,更不是宣扬情感淡薄,而是学会看见自己后,懂得自己善待自己。) T3 }/ `/ ~$ W( J4 q3 Z0 f5 X! J
老了以后,你活成自己最亲的人了吗?
  W6 L/ g2 _$ B0 a* _. z8 a欢迎关注【越越爸育儿】,一个专注为带娃老人理智发声的原创阵地,为你深度解析各类家庭关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0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