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搞清了死鹰事件背后的逻辑,才明白老十四胤禵心有多毒

[复制链接]
查看6794 | 回复0 | 2024-4-19 19: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雍正王朝》中,真正引发九子夺嫡最终决战的,其实是发生在千叟宴上的“死鹰事件”。老十四胤禵精挑细选的寿石,被老八胤禩替换成了死鹰,并进献给了康熙帝,由此拉开了夺嫡最终决战的序幕。
  I. Z) x: i, t$ m4 {8 O/ P6 [与此同时,问题也来了,老十四胤禵跟老八胤禩原本一个阵营,为什么要相互拆台?康熙帝被死鹰气病之后,为什么不彻查此事,反而萎靡不振,一病不起?还有老十四胤禵,为什么被老八胤禩摆着这么一道儿,回京后也不追究呢?( R) H6 ?3 Q6 G  E" U
还是说,整个事件的背后,另有隐情?* S9 I" A9 w0 D" l8 {. Q9 d( Z. N
杨角风谈《雍正王朝》系列文章:搞清了死鹰事件背后的逻辑,才明白老十四胤禵心有多毒?% S# ^* ^( j' r) K% G

# ]( T0 ]5 s& j# u
雍正王朝:搞清了死鹰事件背后的逻辑,才明白老十四胤禵心有多毒-1.jpg
0 a& x6 V8 J9 v  F+ v7 v6 r% s8 k  [

) E) o3 @' q' z( O" V1 M一、
' K$ k. q& w1 E! A在最早的时候,康熙帝的这些儿子中,其实真正在争夺皇位的是三方势力!) [4 K. |* m9 F" ?* F" D3 s' L& l
实力最强的当属太子胤礽,拥护他的皇子有老三胤祉、老四胤禛和老十三胤祥;老大胤禔是自成一派,因为最年长,又常跟在康熙帝身边带兵打仗,一直视太子胤礽为眼中钉,肉中刺;而这些皇子中综合实力最强的是老八胤禩,有老九胤禟、老十胤誐和老十四胤禵支持,也是最有希望顶替太子胤礽的人。
8 G# Z' P5 Q  L; y0 i% R可是,经历了八大山庄被围事件之后,整个形势发生了变化:
- m1 p" f* d5 q2 g/ n首先便是老大胤禔和老三胤祉的被踢出局,一个是因为魇镇太子,一个则是明知对方魇镇太子,却故意隐瞒不报,直到关键时刻,想玩一次绝杀。, Q, i" _% L# u# F5 }
结果便是老大胤禔被康熙帝痛骂是头蠢猪,并将其永久圈禁,眼不见心不烦。而老三胤祉也因为自己的小心思被康熙帝识破,从而被大骂书都读到狗肚子里了,从此也跟皇位绝缘了。$ p$ C0 t4 c1 a+ F0 C
与此同时,太子胤礽也因为各种表现太过糟糕,又给康熙帝戴了一顶绿帽子,最终酿成了他的第一次被废。! f+ R; R/ q6 r( m# p3 t/ L" F
就这样,原本是三方势力在明争暗斗,由于太子胤礽被废,形势一下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就是说,等到康熙帝让众臣举荐新太子的时候,剩下的皇子中胜率最大的显然是老八胤禩。
; Q2 ?1 H% a5 d这也是康熙帝也好,张廷玉也罢,以及邬思道都察觉出,剩下的皇子没法抗衡老八胤禩,只能复立太子胤礽。
, R. {3 j, Q* I: E. ?5 E  D1 T
雍正王朝:搞清了死鹰事件背后的逻辑,才明白老十四胤禵心有多毒-2.jpg
$ }7 m4 Z1 O9 v
二、9 M" r$ v! I& K& H/ ^% {
也正是在这时候,老十四胤禵敏锐的发觉,老八胤禩根本就入不了康熙帝的法眼。既然如此,自己为什么不能作为一支独立的夺嫡势力,向皇位进军呢?
* M. F; D8 D6 j. g( F* o7 n所以,才有了在大殿前,老十四胤禵跟老十三胤祥的打斗。一方面,通过康熙帝放了老十三胤祥,以及复立太子胤礽来看,大概率皇上已经知道热河八大山庄调兵手谕有假的事了。所以,老十四胤禵必须通过实际行动来消除自己的嫌疑,必须表现出坚决支持老八胤禩。4 Z7 r+ L; a7 Q
也只有表现出坚决支持老八胤禩,才能表明在热河的一切,老八胤禩是主谋。这也是老八胤禩一听老十四和老十三打起来了,他不顾一切想要阻止的原因所在。
) K8 n- Z  W, {8 t6 b$ q另一方面,他也要通过实际行动向康熙帝表明,自己也是有用之才,不用依附八哥存在:
! h' L! \+ \6 I
“老十三,今天不为别的,就为了压压你的气焰,别以为阿哥中你的武艺最高强!论单打独斗,我不沭你,论行军布阵,我更比你强!”( I; d( c$ w3 m3 i+ I, f
可以说,老十四胤禵是走了一步险棋,也确实揣摩对了康熙帝的心思。虽然差点被康熙帝拔刀砍了,但冷静下来后,也觉得这也是一个瓦解八爷党的机会。于是老十四胤禵不仅没被处罚,反而顺利兼管了兵部,成了有实权的阿哥之一。
, `' Y" C: \! r! D但是,从那之后,老十四胤禵就有了自己的如意算盘,跟老八胤禩、老九胤禟和老十胤誐也不像之前那么关系融洽了。
: b& K; D$ L& h: i6 V- ]( |3 w
- g* }/ H. d" {3 J7 R  g
雍正王朝:搞清了死鹰事件背后的逻辑,才明白老十四胤禵心有多毒-3.jpg

3 i* h5 ?% u7 v1 X4 {  k+ b三、
6 v0 l- f$ d& O9 r8 h# D# w; `老十四胤禵其实很清楚,太子胤礽就算复立,也长久不了,早晚还是会被底下这群兄弟给坑死的。
1 d. N4 |; W/ d4 N% k) K& E果然机会就来了,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老四胤禛背叛太子胤礽,并当着众兄弟火烧《百官行述》的事,就预示着太子胤礽的彻底没落。老八胤禩他们也揪着这条线索不放,一路查下去,真就抓到一个坎儿,还顺利从他那里获得了一封太子胤礽写给任伯安的书信。! R% b+ V: F0 A% A6 l
这也不怪坎儿,要知道这封信实在太重要了,若没有老四胤禛的允许,坎儿根本就拿不到。当然,这封信交出去的风险也很大,不仅会导致太子胤礽的倒台,也会连累到老十三胤祥。
7 a' C# L/ j7 ^7 d1 `, t所以老四胤禛才会去找大和尚忏悔,询问他自己这样做,到底对还是不对?
; ^! D3 O/ R7 {大和尚也厉害,估计也看透了老四胤禛的夺嫡心,于是告诉他:+ }, x% Y7 Y! W3 S& c) Z
“有江山就不该有我,有国便不能有家。”( m1 Z  ]9 w& I: {0 e
当然,老四胤禛走出这步棋,也是迫于无奈,是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选择了一场豪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拿到信后的老八胤禩,立马就察觉到这是一个绝妙的机会:: o( m; L1 k7 k+ f( V
“这是一个绝大的把柄,也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只要这封信落到皇阿玛的手里,太子肯定会再次被废;四哥烧毁《百官行述》,他也逃不了同谋的嫌疑。”
% j/ A0 B  V/ ^7 g0 r. Y# T5 j4 O
同时,也把眼光望向了老十四胤禵,是啊,不管怎么说,总得有人把这事捅给康熙帝才行啊。7 E% S7 P8 S1 H! T* t

+ H9 l3 e/ [( X) B$ }2 z
雍正王朝:搞清了死鹰事件背后的逻辑,才明白老十四胤禵心有多毒-4.jpg
5 M2 v1 ^  A$ u# {% ]( y4 W8 C: e

9 [6 v( p  o7 ]2 Z四、
8 }) J* p, S2 }5 V5 w刚才也提到了,老十四胤禵的心中已经长了杂草,如果真像老八胤禩说的那样,太子胤礽被废,老四胤禛也玩完,那剩下的皇子可不就是八爷一党独大了?
1 r  ~; w/ O7 ^2 ^7 F% n0 p7 N虽然老十四胤禵并不想当那个上折子的人,但是面对老八胤禩的提议,他又无法拒绝。是啊,上折子,就成了那个扳倒太子胤礽的人,也会被天下人所不容,要知道上一个这样干的老大胤祉还在宗人府关着呢。
# h% `/ _; Y" G3 D/ P+ Z可是,不去上折子,自己名义上又是拥护老八胤禩的,也等于过早暴露自己的野心,同样被八爷党所不容。
' X) b, s! m: h: K. ]- d所以,他耍了一个心眼儿,毕竟掌管兵部嘛,江夏镇被屠了,他得调查啊。于是便以调查江夏镇淮安绿营造反案为由,夹带了这封信,递到了康熙帝面前。, L# S+ `8 A6 e/ n
但问题的关键是,他只是夹带了这封太子胤礽写给任伯安的信,并未上折子弹劾。而这个举动,却让康熙帝眼前一亮,竟然给了老十四胤禵这么一个评价:
5 Y5 c) }/ `7 c9 {
“看起来,胤禵也学会用心思了!”. i0 q' r# T9 p) P6 i/ j& Z9 O
那么,康熙帝为什么这么说呢?
* `3 t" S0 t. a. R# f一方面,之前老十四胤禵跟老十三胤祥打架的事,在康熙帝看来就是莽夫行为。再加上他拼命维护老八胤禩,会让康熙帝觉得他没有思想,会认为这次送信肯定也是受老八胤禩指使做的。
& x5 k7 @) e3 [" y* U所以,康熙帝才会一再问张廷玉,老十四胤禵还是没有折子上来吗?
& h- n& v! J5 e# @+ v% `2 V( V在确定了没有折子上来之后,康熙帝很是欣慰,也表明,老十四胤禵有了自己的思想。
! `6 Z  D% B- \1 a2 ]
* }7 @7 \4 y. c) V: j0 b% p, G: U: J
雍正王朝:搞清了死鹰事件背后的逻辑,才明白老十四胤禵心有多毒-5.jpg
; i3 k! X1 k# X/ }* S. \( u
五、
$ N! B* T! t) i1 R3 L4 |5 l另一方面,老十四胤禵既没有弹劾太子胤礽,也没有举报老四胤禛,也不再维护老八胤禩,更没有表达自己的意见,一切都由皇阿玛圣裁。
9 ]' D/ A. y& f" D+ s2 G$ h# P在张廷玉看来,觉得他是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可是在康熙帝看来,却意义不同了。因为这说明,他,以及他代表的兵部是坚定站在皇上身后的,可以放心使用。# p/ k# J' b. \6 K& P7 N# h
正因如此,康熙帝才把除掉太子胤礽的大任,交到了老十四胤禵手上:
/ _2 O* r/ ~$ _
“第二道密旨,寄给十四阿哥胤禵,命他以兵部的名义,布置西山锐健营严密注视热河驻军的动静。布置丰台大营,严密注视密云驻军的动静;只要这两支队伍擅自行动,就立刻解除凌普、耿索图的兵权。”6 ]6 v* y9 J8 Y8 E! @0 I6 |
这样一来,原本太子胤礽倒台,夺嫡最有希望的老八胤禩,落了下风。真正出风头的,一个是领侍卫内大臣老四胤禛,一个便是老十四胤禵了。; b) M; k8 W5 z; |/ L* t
为此,老八胤禩也是不忘敲打一下老十四胤禵,看看他到底有没有夺嫡之心:
4 D" q- r: h) d2 v
“十四弟,你的机会来了,太子这一次被废,便是万劫不复,你一定要争取太子之位!”1 d% v" S2 H, B( H) Q
也正是有了这次老十四胤禵带兵剿除太子胤礽的叛军,并一路护送康熙帝回京的举动,让他在八爷党中脱颖而出,成了不容小视的夺嫡力量。) K/ Y: u. e! q$ @# M9 [6 G
这也是后来西北战乱又起之时,八爷党再次敲打老十四胤禵,进一步试探他到底有没有二心,还拥护不拥护八哥?% e% k- X  i! J8 k$ u' A  a

! u" u! @& u3 ^# @6 m2 s
雍正王朝:搞清了死鹰事件背后的逻辑,才明白老十四胤禵心有多毒-6.jpg
' l- Y; A; n% k: s0 `
六、" ~( e$ z( W, I
老十四胤禵也知道,一旦跟八爷党撕破脸,他们给不给自己助力倒是其次,关键是怎么逃过背后的冷箭?
& [1 h/ B' b1 {7 u2 x4 r所以,当着众人的面,他通过发誓来表明自己拥护八哥的决心:
6 b6 q0 o8 {) e$ ]
“八哥,无论年资还是德望,十四弟都不及你一分,你这样说便是怀疑我,我愿歃血为盟以明心志。”
; D4 Y3 b# j2 o+ L  @; Z" Q
可惜,这边刚发过誓,那边就跟老四胤禛接上了头,摇身一变,绕过了老八胤禩,成了康熙帝亲封的大将军王。
1 S+ l( I2 E$ c这也让老八胤禩进一步陷入了焦虑之中,是啊,他能不焦虑吗?原本自己是八爷党的首脑,现如今连自己的铁杆支持者老九胤禟,都觉得情况不妙了。在康熙帝再次表明过寿的事要推推后,老九胤禟就给老十胤誐解释:
9 U2 e3 B) B/ I; ~
“他在等待西北战场的胜利消息,看样子,老十四在皇阿玛心中的分量,是越来越重了。”
! o& N3 p/ C% N7 t/ Q- U( S  s
俩人说着话就走了,根本就没注意到躲在一边,脸色发青的老八胤禩。8 m' B: o! X. U8 C- s
一方面,为了消除康熙帝对老十四胤禵的好印象,另一方面,也是不想让老十四胤禵这么快就凯旋回京。所以,他便写信给老十四胤禵,不让他快速跟叛军决战,并警告他:
8 d$ F8 ^, }0 j
“时机尚未成熟,千万不可出兵,须知道,我军凯旋之时,也即吾弟解除兵权之日。”( L: c( v1 n( [/ u
是啊,现如今老十四胤禵本来就比自己更讨皇上喜欢,若是再立了军功,还回了京,那皇位肯定更跟自己无缘了。" H* P% w4 }( [

( d( v/ a: Z# C! A8 ^
雍正王朝:搞清了死鹰事件背后的逻辑,才明白老十四胤禵心有多毒-7.jpg

) S+ N9 Y( |( E6 \! C七、
- p+ S) q, j* d: X1 I# {只可惜,老十四胤禵本来就跟老八胤禩他们貌合神离了,这一次好不容易找到立功的机会,怎么可能放弃?
  J# {+ j2 m6 H- z8 w1 h毕竟,早在举荐大将军王之前,朝廷上下都达成了共识,连老八胤禩自己都得承认,谁得到这个大将军王,谁就是未来的皇上。
& z( H. y  B# b, x于是,老十四胤禵通过伪造信件,玩了一出三十六计,离间了老八胤禩安排在自己身边的两个卧底。硬是把鄂伦岱拉到了自己身边,并趁此机会,打了一场胜仗,彻底压过了老八胤禩的风头。
* R# a/ t9 z6 O他的这个举动,也让老九胤禟有了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好啊,被老十四给骗了:! K9 [4 q% p1 F
“原来不是老四想当皇上,现在看起来老十四才想当皇上!”3 B! [; B1 d1 o
可是,更让众人没有料到的是,老十四胤禵打了胜仗,取得大捷之后,康熙帝并没有召他回京的打算。要知道,后来雍正帝即位后,年羹尧才刚打了一场胜仗,皇上就迫不及待召他回京论功领赏。
# R! V5 m/ g7 i4 w4 o6 i如果康熙帝趁着过寿,把老十四胤禵也召回京领赏,那么,有了军功傍身的老十四胤禵。再加上生母乌雅氏已经是皇贵妃,是众位皇子还活着的生母中,地位最高的一个。那他夺嫡的希望也将更大,这恐怕也是老八胤禩不希望他打胜仗的原因之一,毕竟自古传位,没听说让储君在外带兵的。
' Q/ u0 [( W' R' F/ d也就是说,老十四胤禵一天不回京,他那颗因想要夺嫡而焦虑的心,就一天不踏实。
$ W1 ?, l: j8 A! h9 r& j5 N
* I$ E' G- l) X, t# F) F
雍正王朝:搞清了死鹰事件背后的逻辑,才明白老十四胤禵心有多毒-8.jpg

$ e: C" M# B9 U0 ^8 z- L八、
# }% ~: m/ H& G8 ]+ q9 M3 M由此,才发生了点燃众皇子夺嫡最终决战的“死鹰事件”,那么整个事件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_- o. f' R" c4 C7 _- p/ y
如果单纯的看剧情,确实是老八胤禩一伙嫉妒老十四胤禵,故意将他进献给皇上的寿石换成了一只死鹰。
0 b' j+ n( T9 F之所以他们敢这样做,其实就是在自己处于劣势之际,所发起的最后一击罢了。道理也很简单,皇上要是因为看到这只死鹰,一口气没上来,“嗷”一声死了,那是最好的。毕竟从当时的情况看,隆科多是站自己这边的,自己手下的人又控制着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健营。* ?+ \) O# j  u+ @/ b' Q$ F5 Q
皇上若是没有什么遗言,那肯定是谁的拳头大,谁就是最后的赢家。
  u) l/ h2 @7 w  ~+ W( ~! d这一点,老八胤禩也跟老九胤禟和老十胤誐分析过,说老十四胤禵远在西北,根本就构不成威胁:
/ i  p; f7 h2 [  r4 z' K
“老十,老四坐在京里,他才是心腹之患!所以,当务之急,要抓住京里的兵权!”
# a" W! Y/ o+ o& |2 K' V
而若是康熙帝没被气死,要彻查此事,那么京城的局势便会乱起来。一旦乱起来,又是同样的配方,同样的味道,掌握了京城绝对兵权的老八胤禩,依然胜出。毕竟,这时候的京城,就像他说的那样,能构成威胁的就一个老四胤禛,只要干掉他就行了。; m+ X, n4 a% m, A
所以,当康熙帝打开盒子,发现里面装着一只“死鹰”之后,老十胤誐马上跳出来,说了三句话:
* _: \; u% s) Y8 G第一句话,将鄂伦岱抓起来,第二句话,将整个事件定性为谋逆,第三句话,喊隆科多关好门,别放走同党。
( M) }, t7 L8 C8 A( l! j: [+ K% V* |) s) E9 H" ?$ |+ k
雍正王朝:搞清了死鹰事件背后的逻辑,才明白老十四胤禵心有多毒-9.jpg
! B" n) V) j9 c4 j
九、
- N! ]7 b  z+ r' n1 {# K这三句话,显然是老八胤禩、老九胤禟和老十胤誐商量好的话语,目的有三:
& H* v1 {1 F' M0 `1 F! T4 G首先是趁乱将鄂伦岱送“死鹰”的恶劣行为,直接定性为谋逆,这是在场的众位亲眼所见的,容不得辩驳。而一旦鄂伦岱被定罪,那么送寿礼的幕后主使人,也就是老十四胤禵也会受牵连。再往深层次说,让隆科多别放走了他的同党,那他的同党是谁?
5 u: a) \2 \* @0 \: r: k5 o  R老四胤禛啊!
  b* K9 k6 b$ M8 V别忘了,他跟老十四胤禵是亲兄弟,一个娘肚子里面生出来的。而且,当初举荐老十四胤禵当大将军王的,也是老四胤禛,他肯定跑不掉。' w/ ]3 H6 V: W! u
所以,一旦让他们得逞了,那一箭双雕,皇位必然属于老八胤禩了。$ O3 T  @7 S/ r+ r. D7 u* e
可是,整个事件又存在诸多的疑点,因为这个计划本就漏洞百出:- ~, V3 g; ?* ?6 ^' d9 \0 q) H3 a
首先,鄂伦岱已经被老十四胤禵策反,因为违背老八胤禩的意愿,执意出兵打了胜仗,那就证明他们兄弟已经彻底撕破了脸。既然如此,那鄂伦岱回京,就算不回自己的家,那为什么不去老十四胤禵的府上,偏偏要带着宝贵的寿石去老八胤禩府上吃饭并过夜呢?3 D- h% [3 M& \( A
其次,那么大一块寿石,换成了一只死鹰,本身重量就不一样。鄂伦岱好歹也是个将军了,至于蠢到这个程度,都感觉不出来?0 }/ b4 X3 @* O5 K
再有,前脚鄂伦岱进了八爷府,后脚老八胤禩就掏出了一封信,还给老九胤禟看:9 X: g, i: Y# E6 |
“八哥,您干嘛叫雅布齐杀鄂伦岱?”
  Y6 V# M6 c# ^! l( J

2 P" X3 W' W) Z# j% p
雍正王朝:搞清了死鹰事件背后的逻辑,才明白老十四胤禵心有多毒-10.jpg
; Y: F8 N$ I! W8 M
十、
* ]: E$ f! y4 z. G* F1 K: [而这封信,便是整个“死鹰事件”最大的疑点,因为让雅布齐杀鄂伦岱的信,本就是老十四胤禵伪造的。% Q0 Q/ x( e* B5 w; @6 v8 x4 N
既然是伪造的,那么,这封信究竟有没有交给雅布齐呢,若是交给了,那是在拿给鄂伦岱看之前给的,还是之后,雅布齐又为什么没有对鄂伦岱动手呢?) |8 d' [, }7 q9 K4 X8 w. W1 F
还有,这封信老十四胤禵明明交到鄂伦岱手中了,若是又转交给了雅布齐,那他图啥呢,不怕鄂伦岱知道后生气,失望,绝望?* ^8 ^1 `$ K5 ~8 `! D4 u
要知道,这封信里明确写着鄂伦岱被老十四胤禵收买了,所以要干掉他。那就证明,这封信明显是不能让老十四胤禵看的,他又为什么能拿到,哪里出了问题?
3 |2 A7 ^* C, y. v  O当然,还有很多疑点,按照正常理解,根本就解释不通,只要老十四胤禵是个正常人,那他肯定不会把信交给雅布齐。也不会让雅布齐给老八胤禩写信,因为一旦他俩通信,自己的小伎俩就被拆穿了。是啊,老十四胤禵会伪造书信的事,老八胤禩再明白不过了。
; \+ [  m7 J/ {  X所以,能解释这一切疑点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雅布齐也被老十四胤禵收买了,他故意把自己伪造书信的事透露给老八胤禩。也故意让鄂伦岱带着寿石去老八胤禩府上过夜,故意脱离自己的视线,故意无视重量的轻重不同。
; v$ J! q) w0 b  H1 E* k也就是说,老十四胤禵故意露出破绽,给老八胤禩机会,在自己的寿礼上作假。
; M* Z5 e' B1 b3 U% ~4 o: s3 U很简单!
+ p* _; U6 B! O$ k! f鄂伦岱知道自己送的是什么,一旦案发,必然会一个劲叫屈。只要康熙帝没有被气死,要彻查此事,那就给了老十四胤禵一个进京“伸冤”的机会。
2 k! B# a5 j! r6 }( ~: k: R) v7 M; ~* u( \7 D! J
雍正王朝:搞清了死鹰事件背后的逻辑,才明白老十四胤禵心有多毒-11.jpg

* R- p" C8 h' ]" T% r
* Z/ N! p3 A! s3 K* L- ^就像后来邬思道分析的那样:8 n6 j% p; E4 C- B$ b! k- m2 X
“送死鹰的事,我敢断定是八爷所为。十四爷率十万精锐在外,如果彻查他,正好了给了十四爷一个清君侧的口实呀。”& c, l# F* @9 _; I4 B
邬思道都能断定是八爷所为,难道睿智的康熙帝会断定不了?
; p! |- V1 x( ?1 g& B1 g& W可是,老十四胤禵怎么断定,自己带兵回京,就能压过老八胤禩了?
) z0 U9 e3 @7 D3 \; P7 j很简单啊,康熙帝身体不行的事,早在老十四胤禵出征之前就很清楚了。自己回京,尚有胜利的希望,不回京,那是一点希望都没有啊。
$ ~, Q2 M8 j: q6 ?" x如果能抓到老八胤禩陷害自己的证据,并一举将其拿下,那皇位,岂不是自己的了?) {/ N, j: K# z! H8 q
四哥?
& N1 z3 ^$ Q" G2 ^哼,问问我手中的刀,答应不答应?, s. {5 V1 D; w5 Q+ I7 \- W) t
3 T9 }* a$ f8 }$ }1 R1 l
雍正王朝:搞清了死鹰事件背后的逻辑,才明白老十四胤禵心有多毒-12.jpg

& f4 `& A2 d% i' U/ ^
0 |0 Q# B& K; }' Z' J8 \, X% |这才是老十四胤禵后来回京之后,没有追究老八胤禩“死鹰事件”为什么陷害自己的原因,因为这本就在他的预料和计划之中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0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