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本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然而不少朋友却在这个时节感到异常疲劳和困乏。; t/ p l& N6 b- j3 M) _
许多人可能会简单地归咎于春困,但如果还伴随着四肢乏力、胃口不佳、不想说话、头晕以及容易出汗等症状,其实有可能是气虚了。6 f2 C9 k* ~. {& _, T
中医有云:“气者,人之根本也”。意思是说,气是构成人体及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能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0 D5 \( Z0 X3 v4 r* O$ a- q4 |/ J" \+ C7 O( ^: e
4 c: w7 b; n+ H/ B4 a- B8 `
对于“气虚”的症状,中医用了简单的8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神疲乏力、少气懒言”。
4 z+ _! A# g# t5 g* q4 ]简单来说,就是出现身体虚弱、不想说话、疲乏无力、呼吸短促、头晕、动则汗出等症状。
8 D! }! \1 k8 k3 \$ ]4 H0 o, y. I; j7 k1 c6 _
% Z' c$ B2 y; e; f+ h# `: e' q# q
如果将人体之气比作能量,那么“气虚”就好像体内的能量减弱了。除了这些明显的症状,以下的情况也同样是气虚的状态。大家不妨根据下面4点自行判断一下:% P! g6 d. C7 w9 C5 ^+ r4 m
1、精神不佳
9 _) q, x" I$ L气虚的朋友常常精神不佳,这是由于气虚导致体内能量减弱,使得我们容易感到疲倦,缺乏活力和热情。
8 p8 F, l! _4 m3 n# T严重者甚至可能感到头脑不清醒,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出现记忆力减退的情况。
" I5 \# x8 r# ]9 M2 i* i8 L+ B& W3 t# j9 r& J- f( w! s
: U" `7 K6 m2 ? } z2 X/ G
这种状态有点像现在经常说的亚健康状态,检查可能没发现什么病,但感觉就是整个人特别虚,可能一觉睡醒,还是觉得很疲惫。
' L5 t: o/ g% q8 c. n3 ?) S2、抵抗力下降( i! @2 P* S+ u1 G w' H
气虚的人一般抵抗力会下降。这是因为气虚导致人体的正气不足,使得身体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袭,从而容易感染病菌或病毒。
1 Z# O" u7 \% x. v0 K$ N# e* H* L
! s, A0 I& G: ]8 r: o) v2 M' l% {) n, ]. c/ P6 v" T, B! G0 b
由于抵抗力下降,因此也更容易受到感冒、咳嗽等常见疾病的困扰,一旦附近有人感冒了就很容易中招,而且恢复起来也相对较慢。
0 ]' s. ?# j; D' A4 |; @3、肌肉松弛& J' H0 j3 l/ m4 V* V0 q" e: e
在中医理论中,气起到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等作用,也带动血液滋养全身的五脏六腑和肌肉。8 z) V8 k5 ~( ?, G+ d; f
当人体气虚时,肌肉由于缺乏能量支持和营养滋润,容易出现松弛的现象。由于皮肤肌肉在体表,其松弛情况更为直观。: ^. F8 Y$ R4 g* L7 R, T
, E0 C& Q: u* W% Y4 |' e/ G
F, t, Z* ]% p" I5 G& T我们可以看到,那些保养得好的人,不仅皮肤紧致有弹性,其整个人的精气神也显得异常有活力。
5 a/ ^7 d' Y! B7 O5 r; O, b2 K6 o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体内之气比较充沛,使得身体各项功能正常发挥,所以看起来比较年轻。
0 H% A" ^8 H+ b, L4、容易出汗0 p- I! V- u7 \% \
气具有固摄作用,能够控制体内津液的代谢和排泄。当气虚时,这种固摄作用减弱,导致体内津液容易外泄,出汗自然就会增多。
) o# o7 J, B0 T% B8 O. p6 M1 X/ ]! P! c, V8 M
& f6 v1 p% m2 u8 e* k# y- w
此外,气虚出汗的特点通常是自汗,即在没有进行剧烈运动、没有处于高温环境下时,身体也会不自觉地出汗。! }* `+ S6 L) ~
这种出汗现象在白天或夜间都有可能发生,甚至有时只是轻微的活动就会引发明显的出汗。+ L8 C4 E) k/ i( `& j( t
那如果存在气虚的症状,我们应该进行如何调理呢?接下来跟着白术一起来看看吧!* J6 T1 G- U; E' n; a3 {
C3 B7 ^/ N( g. E' C9 q9 Y- U4 Q- M: i
肾为生气之根,当补肾气
% b, \6 |9 t0 C0 T中医认为,肾是生气之根,它蕴藏着先天之精,这种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是人体之气的根本。简单来说,肾精充则元气足,肾精亏则元气衰。& Z" t3 A/ `; V: p. E. ~# t
V& e* m8 n9 F
7 L4 n8 ]+ Z4 E5 I* u因此,我们要补气的话,补肾气就显得尤为关键。在此,白术向大家推荐一个简单有效的补益肾气的动作——搓腰。
5 H7 s+ g1 K/ f+ q/ n搓腰能够刺激腰部的经络和穴位,尤其是肾俞穴等重要穴位,有助于温煦肾阳、畅达气血,从而增强肾脏功能。0 n/ s3 S$ m0 Y! H
方法:首先将双手相互对搓,直至发热。随后,将发热的双手紧贴在腰眼处,即双手掐腰时,四指位于前方,拇指在后的位置。* E& u5 }; M* z$ ?
0 w; t0 R& N0 X+ v
) z7 [, F& }2 x* K. P稍作停留后,用力向下搓动,直至尾椎部位。每次进行这样的搓动50至100遍,早晚各做一次,效果更佳。
/ k: t0 O$ A5 O9 M6 a7 Z& k y9 A) B; v
/ g/ l. h0 j8 i- _4 H: k$ d
脾胃为生气之源,当补脾胃之气 ; Z. _' z- T! T2 @ W' b: \
脾胃在人体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它们共同协作,消化和吸收我们摄入的饮食水谷。
/ G0 x% \" l6 }0 v, Q这些水谷在脾胃的运化、受纳和腐熟作用下,会转化为水谷之精,进而生成水谷之气。因此,脾胃被誉为“生气之源”。$ p% g9 m/ f; `* a$ ]
! P: U) ^3 O- u& d$ A$ F* Y( P
- |7 L" ^+ H1 M7 Z3 v若脾胃功能失常,水谷之精的生成就会受到影响,导致人体之气亏虚。为了调和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借助一道经典的食疗方——茯苓山药粥,来补益脾胃。( I2 l' e( P% [, @7 J
食材:准备茯苓10g,山药50g,大米100g。, s# S0 O3 N; y; F
- P9 l/ q4 l8 V B' T: ?; m- j! H }* O2 t r" o8 |! F
制作:将茯苓、山药洗净,去皮切块。然后将大米淘洗干净,用水浸泡备用。锅中适量水烧开,放入茯苓、山药、大米,大火煮沸转小火熬约30分钟即可。0 O) R1 u/ K0 M" } q
这款由茯苓和山药熬成的粥,主要功效在于补益脾胃之气,帮助恢复脾胃的正常功能,从而确保人体之气的充沛与平衡。: M: r2 O- g9 Y+ H
! l. n w; X3 r" F5 z+ ~1 o3 R
3 }" W6 ?6 c* W肺为生气之主、当补肺气 c2 U8 y' ]7 [: t* S8 T
中医认为,肺主气,主司宗气的生成。一方面,肺负责呼吸,通过吸清呼浊,将自然界清气不断地吸入体内,同时不断地呼出浊气,保证了体内之气的生成与排出。/ r5 b6 l& A& b# J$ x4 D5 z5 u) y. s
7 x1 B& n0 b' L& I& D/ |! A2 U+ X X% a. b9 U
另一方面,肺还将吸入的清气与来自脾胃的水谷之气相融合,生成宗气。这种宗气汇聚于胸中,既支撑着我们的呼吸,又推动着血液在脉络中流动。9 \, c6 q& O- `
一旦肺的功能出现失调,清气的吸入量便会减少,宗气的生成也会变得不足,进而影响到全身之气的充沛程度。
8 O( L. a8 v# N0 B3 w' |5 e为了调补肺气,补虚清热,我们可以采取按摩肺俞穴的方法。
! y' n% s. J& o* d# @- F7 [- ]( K S1 F. p2 H R; A1 d0 m
$ n: `$ ]5 R( T) m" {4 `( U
肺俞穴位于人体背部,具体位置在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各旁开约二指宽处,是肺气转输、输注的关键之处。
8 R. t; R. e( L0 o. w在按摩时,建议寻求他人的协助,以拇指指腹轻轻按揉该穴位,持续2~3分钟。- X5 h% R* Z& V* q* I
Q! o. z5 s$ o! N
G2 k4 F/ o3 Y5 i: u想要健康长寿,养好人体之气十分关键。大家可以按照白术分享的方法坚持养生哦!如果觉得文章不错,不妨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将健康传递给更多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