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死于斧声烛影,宋太宗到底是不是凶手?司马光一语道破真相

[复制链接]
查看1010 | 回复0 | 2024-4-3 07: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众所周知赵匡胤是北宋的开国皇帝,雄才大略志向远大,在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下统一我国南方大部分土地,从根本上结束五代十国的战乱局面。; ]5 y7 W: T9 r( s  N6 a/ y5 C
回看赵匡胤一生的历史,似乎用几个成语就可以总结下来,比如陈桥兵变、金匮之盟和斧声烛影,而这三个成语又构成北宋历史上一桩悬案,即使赵匡胤的死到底和皇位继承有没有关系。
+ ^+ `" l; K; k( h3 ]4 B8 B3 M8 U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 {6 A5 z- a3 g2 k% \; Y  S, m

6 H3 P1 h8 `1 _& {4 `4 g8 ]* U
赵匡胤死于斧声烛影,宋太宗到底是不是凶手?司马光一语道破真相-1.jpg

0 C' d; e$ h( ]; V# b  C: l
8 k* P: f. l" h+ v
" C+ Z3 o5 J* }& |主弱臣强,陈桥兵变
: x$ k' }* M5 E7 l% H; j6 W* c7 p( q& S9 I$ k
公元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一场无血政变,成功地取代后周自己登上了皇位,该历史性的事件标志着五代十国时期的结束和北宋王朝的建立。7 q3 ]! ^3 o' b2 G1 [
当时后周皇帝柴宗训年幼无能,国政由符太后和宰相范质掌控,当辽国和北汉联合南下的虚假消息传来时,范质决定派赵匡胤率军北上抵御。& n3 b- P* [$ Q
然而他却不知道这是一个阴谋,赵匡胤借此机会将所有的兵马揽于麾下,之后就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弟弟赵光义和臣子赵普等人策划,将士们拥立赵匡胤为皇帝,这一事件被称为“黄袍加身”。
1 Q& [3 U$ k) G0 E7 x4 E4 _班师回开封后赵匡胤严格约束军队纪律,没有发生抢掠市场如常,单单这一点在混乱的五代十国就极为罕见,也因此他的政变深得民心。, {. Q" O5 M0 n4 B( f3 Z' m0 \
1 f9 |% V% `) g4 D& R: T# V
2 q3 ]' v; P; x

3 `3 q3 B' M! O( K
赵匡胤死于斧声烛影,宋太宗到底是不是凶手?司马光一语道破真相-2.jpg

: `# O# ]/ B0 k( f* h
) q  D5 [; y& k/ P7 H3 W2 J$ \
' ?4 A3 [; v3 q# k1 `3 \$ Q/ J陈桥兵变的成功,是赵匡胤的军事实力和政治手腕的体现,政变策略相对温和没有造成大规模的流血冲突,史书记载“兵不血刃,市不易肆”,创造一个和平更替的奇迹。
' k9 ~: c* m: t9 X* [+ m2 ~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为宋定都开封,建立北宋王朝,也为我国历史开启一个新的篇章。《易经》有言:“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赵匡胤的人品没有任何问题,但大环境却为其后来的人生埋下伏笔。2 h7 A% Y& C- y1 K' K+ i2 @7 Q
金匮之盟,历史疑云  H0 y- s& z2 _; z. z

5 @2 T/ A- O* u# e, G) V+ n, O3 C金匮之盟是北宋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事情,至今仍激发着无数历史学者和爱好者的热议。
* _0 ^3 K+ u* S7 v; v% ~$ h% A# ?$ ~据相关史料记载,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在临终时,召见宰相赵普并命其记录遗言,让赵匡胤死后将皇位传给其弟赵光义,之后这份遗旨被藏在一个金匮之中,所以才得名金匮之盟。
6 k+ {( Z0 c6 d# X, S! V: i/ ?# p

% }: O# ~2 ?  [5 {3 p. L& W% E. k8 O0 j2 D% X
赵匡胤死于斧声烛影,宋太宗到底是不是凶手?司马光一语道破真相-3.jpg

$ F# k/ n7 d) ?) W$ ~7 ]" T  o2 Z7 I3 D1 y. m

0 B: A. m: B6 }
为何杜太后要让大儿子传位给二儿子,当时她问了一个问题:你(赵匡胤)为何能够从后周的手里夺走天下,原因就是当朝皇帝孤儿寡母好欺负。# K2 T8 d3 L- }9 h" B2 [
言外之意也很简单,若是你将皇帝之位传给自幼小的孩子,到时候很容易重蹈当年的覆辙。那么,金匮之盟可相信吗?至今其真实性一直备受质疑。
; u% {0 m9 g1 g7 K! [: L* R有观点认为这可能是赵光义和赵普,为合法化赵光义的继位而伪造的故事,从时间上来看,金匮之盟是在赵光义继位之后才宣告天下的。" F; o% g2 z# [: o, [. z
除此之外,还有两件事情说明“金匮之盟”存在嫌疑,其一赵光义在位期间,赵匡胤的其他兄弟和儿子相继遭遇不幸,这件事情多少让人怀疑是皇帝做的。5 [8 @# C  ?. _% m: J
+ Q0 i" t% t# X& ?
- d9 L7 i2 j0 M3 f% _
6 [  n- ~$ i$ b8 b0 n' F
赵匡胤死于斧声烛影,宋太宗到底是不是凶手?司马光一语道破真相-4.jpg

: {6 w' W$ }7 ?% Z8 B  N6 V8 Q/ C8 C) ~) y: r5 @
: t( E- c$ T' \- U9 f2 F. `
其二北宋初年,赵匡胤出于对洛阳的个人情感以及战略考量,有意将都城从开封迁往洛阳。然而,这一提议遭到时任开封府尹的赵光义的强烈反对。, i& ]$ w- d6 h. [) c6 K
洛阳不仅是赵匡胤的出生地,也是青少年时期的成长地,多多少少有些感情。与此同时,洛阳曾是多个朝代的都城,拥有辉煌的历史和战略意义,迁都有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
5 [  l1 q1 o3 b赵光义则率先提出自己的反对意见,首先开封城的经济、文化和政治地位已然确立,迁都将会动摇国家的根基、影响社会稳定。
8 I0 L8 R# o' P# s; B6 o" \; F其次开封的漕运系统发达,是全国粮食和物资集散地,迁都将会给国家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 v6 _/ g9 C1 N4 `+ z0 V1 P1 }- P+ N+ U- R, E( d3 e
/ A1 F$ \1 T2 R7 v8 u

* L5 |+ u8 S, t3 R
赵匡胤死于斧声烛影,宋太宗到底是不是凶手?司马光一语道破真相-5.jpg
' T& r) {; J: I5 h9 g& a
7 c1 ~1 N, N, i! h. J6 s* Q

7 [8 i1 |( l$ H! d5 t当然,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他没有提,那就是赵光义在开封已经建立自己的政治势力,迁都意味着将失去这些政治资本,对于以后的夺权有很大的不利。# O3 |. M4 m& Q* R- ]8 I% e
总的来说,是否迁都洛阳是一场关于权力和利益的较量,赵匡胤希望通过迁都来加强中央集权,赵光义则担心失去自己的政治地位,最终后者以“在德不在险”为由劝说赵匡胤放弃迁都计划。
/ B7 j6 p( T5 J意思就是说,国家的长治久安依赖于君主的德治,而非地理位置的险要。不管怎么说赵匡胤最后没有迁都,赵光义的势力也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多年后与哥哥有了一较高下的资本。
. h: s* f  e/ r) Z斧声烛影是否是真的9 A0 q  t+ \: t+ ?% s& ^; W3 v

3 r4 g; ^  Z/ U5 |公元976年的某一个夜晚,赵匡胤与其弟赵光义在宫中饮酒,烛影摇曳之间传来斧声。也正是在这一夜赵匡胤神秘离世,而后赵光义随即继位,这个事件被后世称为“烛影斧声”。
9 i1 L8 M4 N+ J% N$ B! c7 M& q* L( p$ G# V8 f9 F

4 g9 t8 E* Q* K) }4 q4 N
" a" \4 P) y8 P4 Y& `) `
赵匡胤死于斧声烛影,宋太宗到底是不是凶手?司马光一语道破真相-6.jpg
' K! ^9 I$ Z  ^4 K/ _! E8 J" n% I, b

7 W9 N9 _( V% j' Y7 ^% X; ~9 m( b8 Y2 }$ w/ @: O6 {
由于这件事情没有第三人在场,一直以来都有赵光义弑兄登基的传说,但因无法证实而成为千古疑案。% h! O: l# |' q' A0 B. z
再加上赵光义登基后一反常例,一年未完时就下诏改元,还下旨流放亲弟赵廷美至死,又逼宋太祖次子赵德昭自杀,太祖四子赵德芳也离奇病死。
+ g  B# K, [- U5 ^这些怪异的迹象频频发生,世人更加怀疑赵光义是谋杀兄长而即位。在北宋的历史长河中,赵匡胤的死亡始终是一个扑朔迷离的话题,关于这个话题历史上有多种说法。& R( R& H6 S  A7 j8 @7 O; `2 S
一种观点认为是赵光义谋害哥哥赵匡胤,目的就是篡夺皇位。另一种说法则是赵匡胤的死是偶然的,赵光义继位是因为之前已有相应的安排,比如“金匮之盟”约定赵匡胤去世后由赵光义继位。5 [3 B6 r9 R7 s* f, X% |) u

& _2 K' m5 F+ `$ `3 e7 N( [( Q8 \0 q* Z) P3 C0 J: i  O
  M5 F* ?1 T9 E8 F+ P5 i$ e- u
赵匡胤死于斧声烛影,宋太宗到底是不是凶手?司马光一语道破真相-7.jpg
* F) D2 P/ {7 `. `  }! r

8 ?( c% o4 [' }5 o8 A
, E2 f% N& C) T  I8 ?3 C: s5 J《宋史》等正史记载,对于赵匡胤的死因并没有详细的描述,只是简单地提到他在万岁殿崩逝,司马光则在自己的《治水纪闻》中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s: {6 T! c( W' D+ m  Q
他是这样记载的,赵匡胤去世后,宋皇后原本是派遣王继恩去请赵德芳入宫登基称帝,但王继恩却转身去了赵光义的府邸,如此以来后者必然占尽先机顺利登基。
! u7 u- r- X+ E- x3 t0 ~3 u根据司马光的观点来看,赵匡胤的死说白了就是一个巧合,赵光义早有篡位之意,当时开封府尹期间就不断在汴京内培植党羽、贿赂官员。4 z( ], V* p+ G) k! D
赵匡胤必然知晓此事,所以才有了迁都之心,可惜至死都没有实现。斧声烛影那一晚,两兄弟或许因一些矛盾发生争吵,但赵光义并没有痛下杀手。
% ~9 w# B. g7 f$ {- a- r2 s0 I( [
' y- Y5 y6 i- L
3 \8 A9 Y% L$ P! ]
& b7 O( J, Y3 L, A9 F6 ~9 U4 j
赵匡胤死于斧声烛影,宋太宗到底是不是凶手?司马光一语道破真相-8.jpg

8 d+ l; `! m" V0 P" f5 g; K% r! S  `1 Z/ s1 h
0 r& K/ n5 q7 i, a% ~4 X
总的来说,赵光义的确有夺位之心,但却没有杀兄之意,王继恩的暗中通知、麾下势力的鼎力支持,才能够顺利取代兄长成为宋太宗。
0 n- g% O4 Y+ \3 B+ k6 e至于为何杀兄、杀侄子,或许是害怕对方效仿自己吧,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7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17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