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0 J2 }# C% s* ?/ ?
家里什么条件,就怎么养孩子。" ]7 ]1 t1 w3 R6 J
给孩子最好的富养不是一味在物质上满足,而是为孩子创造一个富足的精神世界,让孩子无论在何时都有乘风破浪的勇气。; D( l6 d5 x, T; s
作者 | 枫子& O5 F% f: x2 E! [
看见女儿歇斯底里朝我吼叫的样子,我真恨不得抽自己一耳光。- T4 F9 v3 t% I1 ?; b9 t, N: y
女儿生日这天,我特意买了她念叨了很久的苹果手机做礼物。0 u7 ^' f% C% J( y! X2 m: W5 @& S7 Z
不曾想,她竟因为买的不是最新款而大发脾气:“你要买不起就别买,整个老款的打发谁啊!”
7 C! K, I; M) f$ F我耐着性子哄她,手机性能都差不多,买老款可以省下不少钱,到时候攒着给她买电脑。
) A f2 E* m! C& ^6 u- [她却半句都听不进去,大声嚷嚷道:“我不管,谁叫你这么没用,挣的钱都不够用!”" f6 y, G1 y9 {8 F
那一刻,我的心拔凉拔凉的。1 ^4 v; A% b; Z7 q) t3 v1 [
当妈后,我秉持着“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教育理念,在女儿身上没少投资。8 y( b, c6 d1 z- }4 S/ |
我自己节衣缩食,但掏钱送女儿见世面、买名牌连眼都不眨;: P% i- V& u9 q7 H
全家月入不足三万,但我还是咬牙把她送进最好的私立学校,给她最好的教育。$ q3 ~5 {0 u# E6 H, Y5 s
我曾坚定地认为,给女儿最好的是理所应当的。 q x0 ^7 n: I" V! e
但女儿此刻的一声声嘶吼,一句句指责,却让我陷入了沉思:我一直以来的富养,是不是错了?: N* `7 m) j! ^7 Z5 U! ]) C0 @/ D
7 D) F8 y, O7 ?! _
! G# |1 P0 N) n0 {+ A
" S# |( y6 q' g$ R( m
6 R W1 H4 r7 m$ a. z其实,我早就应该发现,一味地用钱给孩子铺路,只会滋长孩子的虚荣心,让孩子陷入盲目的攀比。
" I! d* q' k' H女儿现在不过14岁,可她的拜金意识已经逐渐泛化到各个方面。# F$ g* W) O/ a; K( [
从衣食住行到吃喝玩乐,她言必谈品牌和价格,只要稍微便宜的东西就一概排斥。
5 o# t+ S- b+ c% |5 w; F. T h3 O, Q平日里,她花钱也总是大手大脚,1200元一双的鞋子,说买就买。
9 C \- a/ h7 ?/ G, e. }) s花钱就像泼水一般,和同学出去玩,一下午就花掉三五百。
1 I0 C1 V5 D# C0 I, e$ A0 ^我曾劝她要省着点花钱,她却反过来问我,不是你跟我说,要吃好用好吗?) a9 u: y+ H! o* F6 L* p% K
现在看来,这都怪我错误的教育,让她在所谓的“富养”中迷失了自我,让她误认为自己是“富二代”。5 _8 u9 {& l c) k+ s- O+ R" v% j, L- \
想起教育家三川玲的告诫:不要把孩子塑造成家里的另外一个阶层。- R# R9 H h3 }' b9 q( y
穷家富养,只会养出不知生活疾苦,一味索取的孩子。
$ C1 ^% _8 C8 y$ g作家刘小念分享过一个真实故事。% O2 E$ N" k { l: @9 T# I
有一对工薪阶层的父母,虽然收入不高,但坚持照着富二代的标准去配置孩子的生活。' R8 C% ^5 m" J& a( S: S
结果却只养大了孩子的贪婪和欲望。
" Q& R$ _! C0 E* T6 L# |虽然吃穿用度没得挑,孩子还是经常质问他们为什么不买个大房子让他养狗。( X- s5 v1 d) J. q" B' L9 ~
有一次,就因为找的课后班不是一对一教学,孩子说什么都不肯去上。" W- C4 |# ~2 H; l, N) I$ p
父亲苦口婆心和他算账,他竟怒目圆瞪,朝父亲吼道:“谁叫你是个窝囊废,生得起,养不起!”
1 _: t" Y/ q; w2 F后来在得知父母一直在勒紧裤腰给他最优渥的生活时,他第一反应,也不是感动,感恩,而是愤怒。
( T$ h C$ o) m/ p- I愤怒父母的无能,愤怒父母让他丢了脸,因为在他看来,父母年收入不足百万,就是原罪。6 g9 k9 L8 j' x+ G
砒霜可成药,糖多能害人。
q- ~# V2 T+ A- j钱总有花完的一天,但养大的物质欲望,却回不去。1 h& J9 e( N3 e7 Q
穷家富养,只会让孩子的欲望和贪婪,坠落为永远填不满的深渊。
( q4 F, Y0 D, v5 o' H6 H+ c# ?2 n+ e' V5 _2 d( ^7 E4 L! P
' W# d: Y7 U! }非洲草原上有一种红蜘蛛,刚出生就要吃东西,母蜘蛛就将食物团成团,供它们吃。
1 H) S; s* z" \9 K4 j4 X可是,这种蜘蛛胃口很大,吃完还是饿。
: h6 b- K! F9 C5 x$ f这时,母蜘蛛就会由着小蜘蛛爬在自己身上,啃食自己,直至被吸成一具空壳。0 Z# ?& A8 X' \2 j
穷家富养,本质也是一样的。+ d! x; _: g4 P- O5 L* F
一味地用物质喂养孩子,当物质被啃噬干净的时候,孩子就会啃噬父母。 . X$ R3 N/ U% a y# {) w
网上就有位父亲,从小对女儿百般疼爱,全家省吃俭用,却竭尽一切给女儿最好的物质条件。
6 U" ?1 A! v* Y: @, s( p" r) x, k5 O# n为了供女儿出国留学,掏空家里全部积蓄;6 m7 R2 u9 [( R" p$ h9 r
为了让女儿过得舒心,一万三的工资给女儿一万一,自己一日三餐就馒头配咸菜。0 B+ f8 Q) g. @; E0 M* O
可女儿还是经常透支信用卡,父亲不过劝她节约一点,她竟公然网暴疼了她二十几年的父亲,怒斥道:“老家伙,养不起本仙女当年你就别生啊。”' N. r" [4 J1 `4 H, ^8 W$ z
何其悲哀!0 b8 [# s' h* @" i$ g
父亲含辛茹苦,她熟视无睹;父亲掏心掏肺,她狼心狗肺。/ ^! H( ^1 c \) B; \
1 Z. a9 {% f2 @7 o7 ~
: Y. g( K% C. z9 _. G# ~- f还有山东潍坊这位老奶奶。
4 b: G4 M( x# w; C9 u8 V她平日里连肉都舍不得买,儿子找她要钱买游戏装备她却说给就给。% M' R9 M$ v& J; M2 H9 @6 C$ \
二十多年来,她惯着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 L) B$ C- v' N# {* K9 t5 V1 }: K
结果“富养”出来的儿子,四十多岁了,仍一事无成。
# k+ {* F( Z* T2 O每天如同寄生虫一样,花着母亲仅3000元的退休金,在家不是吃就是睡,要么就是玩游戏。& c3 _( H! W! k& { x6 P. w
可怜老奶奶到70多岁的高龄,还要为了给儿子找份工作四处奔波劳累。
% x: r t4 o s+ T4 e) h% `
' V( W4 S: l! {) w+ s }9 `" p5 K1 m8 }* ~8 j) F8 U8 o- y
没有哪个孩子天生懂得体恤父母。& s+ S( c/ q8 @. I8 \
父母把自己当提款机,孩子就是碎钞机,只会一辈子不成器,一辈子趴在父母身上敲骨吸髓。
; ]) R c8 O1 v再看看在机场被儿子连捅9刀的母亲。5 T- Q* D9 @5 ?$ c2 p3 D
为了满足儿子汪佳晶的高消费,她不仅节衣缩食,耗尽家中积蓄,更是不惜贷款也要力保儿子能有最体面的生活。
1 @8 u, B- V H1 y. ~儿子留日5年,她债台高筑,再也拿不出钱。
2 b$ q4 Q" ^: A1 d( y$ m: w$ I4 U最后得到的却不是儿子的体谅,而是持刀相向。
6 ?* }; _' E* q2 V# o
1 `9 Q- I$ @# J8 t6 n8 I
9 S5 O# U7 M3 E/ F) h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 { f7 r/ Y' z# g v- i8 L8 m穷家富养,不仅喂大了孩子的欲望,也赔上了孩子的品行。
# c7 h" X" R4 l( \# S他们不会理解父母的辛劳,也不在乎。9 s: ], {) C) I+ y9 |+ |
他们一边向父母无限索取,一边又对父母毫无感激。1 `7 w3 ?% d1 b2 D- U
一旦父母再无力满足,他们就会心生怨恨,对父母恶意相向。
! v/ U9 V( i- \: k4 t5 x& g2 ? P" x0 u4 T) t) R) e
+ Y* q, q& ^& q; _8 I0 F; B3 G- v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曾说:
7 C* R6 W7 w! I. k- |) g“真正的教育是,再富也要苦孩子。你见哪一个人才不经历人生坎坷?孩子需要有正常的磨砺,而不是只给他各种卓越的条件。”! W% F% r: y$ ~1 _' v+ i- R- T. P
对普通家庭而言,最好的教育,应该是家里什么条件,就怎么养孩子。% V# C4 a! A9 A7 P
尽早让孩子知道家庭条件有限的事实,吃一点生活的苦,感受一下父母的不易,孩子才能在生活的锤炼中学会奋斗,敢于担当。
4 L y, F, a& z2 z就像那个被众多网友赞扬的11岁男孩。' |) G1 p: v1 v& |3 P+ _
因为深知爸爸挣钱辛苦,一到暑假,他就跑到店里帮爸爸看摊位。: a8 {' o& j9 E' @/ d! ]8 [- e- w
( g6 h4 G3 t, {
( v. c/ @: ^4 O4 c
每天从早上7点,一直干到晚上12点,爸爸在里屋烙饼,他则顶着烈日看管三个摊位。
) r( {0 l2 w" ~7 W从切饼、上称到包装,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娴熟得像一个大人。, Q O6 T9 K' P' H
有人问他累吗?+ {4 K7 G: v. }" v) r, ]
他说:再累也没有爸爸累,没有苦就没有甜。
- m! z R5 ~ ?/ S t6 a' ]有人夸他是个好孩子。0 M5 O" p3 f3 n! k
他则坦诚道,哪有什么好孩子,都是锻炼出来的,我干这个,是因为能帮爸爸分担一下。( u9 ?( _, P2 ?, X1 N, R
谈及未来的想法,小男孩更是说:想好好学习,希望能走出一条路,让爸爸过上好生活。
; y( B9 u: e9 C% ]9 }" M宠儿多不幸,娇儿难成才。
! n/ L$ n' d4 @. o2 D4 y) D躺在蜜罐里的孩子,永远不会懂得拼搏和进取的滋味。
, c1 ?% a: Z- F4 ^3 ?) I泡在社会这片海,品尝酸甜苦辣,孩子才会体恤父母的辛苦,懂得努力的意义。, s' F1 `# K1 p, I" T% @
“北大灌饼父亲”彭勇,就经常对儿子彭翔宇说,我们只是普通家庭,无法去跟那些富裕家庭比,但我们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要得到什么,得靠自己的双手努力去挣。
0 X3 A; B9 X6 l* m4 b% J4 c4 E/ P彭翔宇铭记父亲的教诲,从小就特别懂事能干。) H4 q; m6 e6 g* s
每天一有空闲,他就会守在父母的小摊上帮忙,灌饼、扫地、洗灶台、摆食材,样样都干。
3 N; r: h& s0 h9 Y, L" D- P
% p: I7 D( d: X: s1 T3 `. Q, y. I! A! g/ G0 b, D
也因为深知父母的艰辛和生活的艰难,彭翔宇在学习上总是异常刻苦。) h! |- V) h1 {9 W- E- e
最终靠着极度的自律,和不懈的努力,叩开了北大的校门。
8 j, M6 w |6 E m, k* F' E# ?2 B很认同一句话:好的教育是灵魂的建设,不是金钱的堆砌。! ?7 y7 j6 F- [6 h2 V
物质的富养,不如赋予孩子优秀的品质,培养孩子独立行走世间的能力。
- r3 X S9 W; l- L: F% T& Y* k惟其如此,孩子才能学会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自己的富足人生。2 E2 P9 w3 j- L$ F. }+ N2 W
9 s* v, B. [; ^; E6 F) |) g' z4 l0 k$ g& u
认识到自己错误的教育后,我思考了很久:今后,我应该给女儿什么样的物质和教育?3 d G4 M2 l+ n) h4 f; H! E
我想,最重要的是——让女儿在真实的生活中成长。
6 F3 W! h. p/ q我不再为她屏蔽生活的本来面目,也不再透支家庭,给她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内的生活。# j' |8 d& B! @& |5 Z: @0 r- O
当然,我会好好爱她,给她精神上的富足,培养她正确的三观,教她独立的能力。
# A: `/ w; k2 L8 p唯有这些,能伴随她一生,成为她披荆斩棘的武器,给予她行走于世的底气。
3 o4 ?: b. c, N- P就像主持人梁继璋给孩子的一封信中的那句话:
, \* f, B$ w7 m8 W7 }, l; I+ a1 f“当你长大之后,我供养你的责任已经完结,以后你要坐巴士还是奔驰,吃鱼翅还是粉丝,都要自己负责。”4 _! j) f H# ~6 J/ R
点个赞吧,愿父母们都懂得对孩子在精神上慷慨,物质上适当克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