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程499千米?美军新一代战术导弹交付,和中国“火神”差不多?

[复制链接]
查看10041 | 回复0 | 2023-12-18 01:3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
6 ]$ g. F8 m" H( t' E 在经过多年的酝酿后,美军新一代“精确打击导弹”(PrSM)开始首批交付,预计在2025年正式部署印太地区。PrSM是个有些陌生的代号,但它的同类装备——中国PHL-191搭载的750毫米“火神”战术导弹,外界还是比较熟悉的。只不过就目前来看,PrSM的发展野望要比中国“火神”高不少。' ^+ X8 N( H' v/ \1 g& b

+ r4 |. y7 R% E( @& y% k) o
射程499千米?美军新一代战术导弹交付,和中国“火神”差不多?-1.jpg

0 {0 B4 k: @% ]1 P8 c, [4 c9 t+ y  r4 y' |! v" U
▲美军PrSM其实是个替换旧装备的升级型号1 I" G1 w+ ~* v" R3 ~& o0 V

* C, a& H6 [, y+ K) t6 B2 hPrSM是个很早的项目,当时美国尚未退出《中导条约》,还受到不能研发500到5500千米弹道导弹的限制。于是PrSM早期射程数据就非常奇怪——499千米,这显然只是一个宣传上的数字。而同期俄制“伊斯坎德尔-M”也是一样,将射程控制在490千米,这个随时可以提升的程度。《中导条约》对美俄失去约束后,双方都有调整两款导弹射程的想法,不过考虑到临时更改设计带来的问题,最后两者又都决定按原计划服役,后期再进行改进。现在“伊斯坎德尔-M”已经在乌克兰战场接受实战检验,相对较窄的交战环境掩盖了射程短板,对手缺乏反导体系的现实,更让其名声大噪。当然,前线的旺盛需求也使得“伊斯坎德尔-M”集中精力提高产量,暂时没有大幅改进的举措。
: T3 f) \% V1 |& L
9 J& E0 h' r  f* b( H6 N- ^
射程499千米?美军新一代战术导弹交付,和中国“火神”差不多?-2.jpg

9 ]# Y- ~/ W1 }- y8 e
% G! e3 K8 d5 f* m% ~8 ~+ C▲俄制“伊斯坎德尔-M”的射程也是卡在500千米门槛
! O2 b6 {1 Y) y  T9 y' B; Y. E3 \7 e% h% P- F
美制PrSM的作战定位和俄制“伊斯坎德尔”接近,但体型要小很多,设计要求是在M-270式自行火箭炮上安装4枚,即使是体型较小的M-142轮式火箭炮也要搭载2枚。相比于一度重创俄罗斯军用机场的ATACMS(也是搭载在M-142上),PrSM弹体直径从前者的600毫米降低到430毫米,战斗部重量更是锐减到91千克。换句话说,PrSM是在降低战斗部重量的基础上,缩小导弹体积并增加射程。看起来美军对这款新导弹的精度很有信心,否则91千克战斗部可不是很理想的数字。从之前的导弹发射试验和导弹外形结构来看,PrSM并没有应用特殊的弹道设计,走的是最简单的高空抛射道路,技术风险不高,被先进反导系统拦截概率则不低,总体来说,确实是一款比较典型的廉价(相对)战术导弹。9 x* ~0 {6 ]' I0 I  Z7 b' l
( |% ?( L0 R/ |* T0 U
射程499千米?美军新一代战术导弹交付,和中国“火神”差不多?-3.jpg
/ J0 F# {2 t7 h- y
9 A9 l( D/ Z; i! p
▲M-142将是PrSM的核心搭载平台
( M5 n, @+ O) H  m/ u, G
% n0 `" G$ s5 P2 _7 `) v  i特殊国情使得美国军队高度重视装备的多用途、多兵种应用,PrSM首个版本是最简单的地地型号,但下个版本预计就要换装组合式多通道导引头,以便作为反舰导弹甚至是反辐射导弹来使用。在技术上这一点并没有问题,但哪怕是在苏联海军的巅峰时期,美军也对反舰导弹不太重视,如今却将用了几十年的“鱼叉”放在一旁,计划改进推出多款反舰导弹,可见美军对新时代对手的戒备之深。至于更进一步的版本三,则计划要增加弹头杀伤力,并且还要再次提高射程。而展望未来的版本四,更是考虑到届时作战环境的深度变化,预计要换装冲压发动机,在速度上实现新突破。因此,PrSM虽然目前只是刚刚开始交付,并不为外界注意,但按照美军的发展规划,其未来改型将在三军列装,成为类似“战斧”的经典装备。
. ~5 ]$ R1 @' x5 T4 b: C& y
$ k8 n. R0 S2 L- y. R7 b2 w& k
射程499千米?美军新一代战术导弹交付,和中国“火神”差不多?-4.jpg
/ m# g- w  I, m5 e& l1 c3 L

# {9 l8 _0 L- R8 d, Z! S▲未来PrSM的发展规划很漫长
3 M5 T0 }" v3 x+ d% M4 U& \6 R4 T6 B* P1 b2 s4 G' f% l
现代战场的交战距离不断延伸,而俄乌战争就是最近的一次催化剂。原本各国的陆上战术武器射程还在100千米左右,但俄乌双方使用的精确制导火箭弹、战术地地导弹,普遍射程均已达到150千米,甚至是300千米以上的水平,大口径火箭弹和战术导弹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技术上两者确实区别不大,上世纪后期不乏从远程火箭弹反推战术导弹的例子)。但现阶段防空系统的射程还没有跟上这种变化,俄制S-400、美制“爱国者”和中国红旗-9,作为当下全球最顶尖的远程防空系统,最大有效射程刚刚越过200千米门槛,实际上处于矛比盾强的状态。几个大国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才会寻求战术地地武器的突破,来实现以攻对攻的战术理念。8 }" V7 |( O* S% F

* x( P  C3 l; x
射程499千米?美军新一代战术导弹交付,和中国“火神”差不多?-5.jpg
5 x3 G# ^5 E1 ~# s- H2 G) @
! q# W& `' X% }: g
▲防空装备射程不足是当下各国都面临的问题
8 w5 u" [' O5 V3 k7 f. I3 B- j$ D5 n( y4 D& n, x2 b/ P  y
就在半个多月前,中国陆军首次公开展示与PHL-191配套的战术导弹,而之前这种武器只出现在航展舞台上,类似射程的中/近程弹道导弹,原本一直掌握在火箭军手中。新装备在陆军中列装,说明国内已经认识到局面变化,并很快将储备的成熟技术变成现实,解决突如其来的危机。相比之下,美军原本对300千米射程的ATACMS比较满意,只是在战争刺激下,才加速PrSM的发展,速度比中国慢不少。不过,PrSM毕竟是全新发展的装备,一旦真正服役后,后发势必会带来一些性能优势。俄制“伊斯坎德尔”战场表现不错,但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手太弱,缺乏灵活性使得其比中国、美国的对应型号要差一些,积累实战经验以另辟蹊径实现突破,是其最理想的发展方向。
: X4 j5 x) y+ _. }3 |: R& I; L* x3 a& w0 K$ M- i4 M
射程499千米?美军新一代战术导弹交付,和中国“火神”差不多?-6.jpg

) z( ^+ k6 M. K! Z6 Z' ?3 [3 Q: _: i+ @! _
▲与PHL-191配套的战术导弹
# s  w& ~0 A" ?! u. h8 d" I, ?% S& ]  h
不管是2019年亮相的东风-17,还是这几年大出风头的火箭炮并架战术导弹,都是突破传统限制的新装备,对各国现有防御体系造成了巨大威胁。在防守无望的情况下,各方都只能争锋相对地发展类似攻击性武器,以形成互相威胁的格局,直到有真正起效果的防御性装备列装。在此期间,各国攻击性装备的发展,都是相对混乱且激进的。
: t, b; p6 u3 M9 d, q8 p2 p, D+ Z
# k+ z1 M- O8 U2 S2 R* f参考资料:* V' w8 K6 c% N" Q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10164670646878756/?channel=&source=new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0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1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