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婚姻、性

[复制链接]
查看5427 | 回复0 | 2023-12-16 20: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爱情是什么?人们大都是从感性的角度去描绘爱情,无数的文人墨客也写了很多关于爱情的优美词句。在此,我不从感性角度去描绘了,仅从理性角度写一下。有人说,爱一个人是没有理由的,但实际上是由荷尔蒙主导的,并加上自己的想象以及个人审美和偏好导致的喜好。爱情是荷尔蒙一分钟的荡漾。荷尔蒙源于希腊文,就是激素的统称。高度分化的内分泌细胞合成并直接分泌入血的化学信息物质,它通过调节各种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来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我们通常所说的,爱情是由荷尔蒙的分泌导致的生物过程,事实上是一个笼统的说法。爱情激素,也就是爱情荷尔蒙大致分为五种:苯基乙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内啡肽;后叶催产素和加压素。(更多内容在山海于公微信公众号)6 T6 O+ S, L0 F5 E. e9 k% r$ l( P
我这样理性科学分析去写,小伙伴们会感到枯燥。在此,我用白话简单阐述吧:当一个女孩遇上一个中意男孩,大脑中开始分泌一种叫做苯基乙胺的物质。这种物质会让她迅速地兴奋起来,呼吸和心跳都会加速,手心出汗,颜面发红,浑身滚烫,瞳孔放大。 苯基乙胺还有一个副作用就是能让人产生偏见和执著,丧失客观思维的能力,坚信自己选择的正确,只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这也正是“情人眼中出西施”。这个时候,女孩坠入了爱河,智力水平急剧下降。接下来,当你在苯基乙胺的折磨下坐卧不宁,跨越一切,终于和梦中情人拥抱在一起的时候,你的身心瞬时全然得到了满足,满足到希望这个世界在这一刻停留下来,唯有此刻,一生便好。多巴胺让你沉醉,而去甲肾上腺素则使你意乱情迷。你心跳的速度取决于去甲肾上腺素分泌的浓度,接下来的情节可能没有拥抱那么平静了。当激情过后,我们需要内啡肽来做温柔的后续。内啡呔是一种镇静剂。可以降低焦虑感,让人体会到一种安逸的、温暖的、亲密的、平静的感觉。虽然这种激素使人镇静而不是兴奋,但有人将他和吗啡的作用相提并论,说明这种温馨的感觉一样能使人上隐。如果在苯基乙胺、去甲上腺素之类的激情物质消退之前,分泌出足够多的内啡呔,你就会想要“一生一世”拥有,去结婚了。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那单恋什么?是这五种激素分泌的对象、多少、时间双方没同频。是“你在分泌苯基乙胺,而他只在分泌汗液”。移情别恋、喜新厌旧是什么?是有的人,一旦体内的爱情激素水平消退,就会通过另寻新欢再次获得刺激源,从而享受激素高分泌带来的极度愉悦兴奋,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花心、喜新厌旧的人。影响爱情的因素很多,以上所写这些是从爱情的生理因素去写的,说明爱情除了心理因素、环境、条件等等以外,还具有很多我们不可控制的生理因素。正因为不可控,所以,有人会为爱情不顾一切。* _1 I* ?  Z( v
爱情和性紧密相连,因为性的生理因素也是源于“激素”。爱情和性同源同根。从一定角度和一定程度上讲,爱情是性的代名词(性需要那种冒险刺激,不确定因素刺激。人们常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其实是说婚姻是性的坟墓,因为婚姻的特点是稳定性、确定性,无法提供那种冒险不确定因素的刺激)。婚姻和爱情是两回事,并不存在天然的关联。爱情和婚姻的关联,是我们社会文化把这两件事联系到了一起。爱情是感性的,可以任性,不讲规则;婚姻必须理性,要尊重规则。在古代,是先婚姻后爱情(或亲情),在共同的婚姻生活中产生爱情,并渐渐产生亲情。为什么古代那些没有感情基础的夫妻,也有很多的恩爱和谐?各司其职,各行其事,不给对方找难受,这样的夫妻,就算没有爱情,也会和谐的。在现在,是先爱情后婚姻。两种顺序方式其实各有利弊,也正是“有所得,必有所失”。! {) K7 K6 D$ `: ^6 Y; p+ R
爱情是情感模式,是内心体验,爱情只要相互喜欢就足够了。婚姻是经济制度,是权利义务和责任。爱情无价婚姻却有条件,罗曼蒂克永远代替不了同甘共苦。婚姻的条件,不仅仅是指经济条件,还包括其他很多东西。譬如:性格、脾性、三观、文化、原生家庭等。一个残酷的现实是:这些差异和问题,不会因为爱情而抹平。很多女生以为,一个男人爱一个女人,就会尊重、呵护她,只有不爱才会对她各种打击。这就是典型的想当然。残酷的现实是:一个男人爱一个女人,难道会伤害她甚至家暴她吗?答案是“可能会”。因为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来自于他的性格、脾性、三观、文化、原生家庭、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所形成。很多人往往把爱情和婚姻混淆了,用爱情有无来决定婚姻。如果仅用爱情来决定婚姻,往往是婚姻不幸的根源,多浓烈的爱情也经不住生活琐碎和时间的消磨。不是所有的怦然心动,都会甜蜜一生;也不是所有的情投意合,都能终成眷属。相爱的两个人,未必适合做夫妻,必须硬件、软件相配,内外条件、环境适宜,才能幸福。不能将爱情视为走入婚姻的惟一理由,一定要条件合适。假如条件不允许,非要勉强,往往是悲剧收场。婚姻是权衡利弊的结合体。夫妻之间相互的选择,本身就是妥协的结果:你想嫁的人,未必愿意娶你;你想娶的人,未必愿意嫁你。你们只能从两厢情愿中来选取结婚对象。但即使互相看中对方,还得看条件是否允许。很多小伙伴说,以上的道理都懂,但具体怎样办?无论是爱情婚姻性,还是其他任何事情,生活永远都是自己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很多事情是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去决定。爱情只能自己体验,如果在不适合或错误的人身上已经投入了大量的感情和时间,付出了大量的代价,如果你还未到“大龄”,那就果断放手,回头是岸,减少沉没成本。如果你已是“大龄”,就尽快步入婚姻殿堂吧(独身主义者除外)。婚姻是人社会生活的需要,平平淡淡是生活真谛,所谓最好的,最适合的人都是相对的,也是变化的。婚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有总比没有好。步入婚姻殿堂后用心去经营。婚姻有自己的相处规则,步入婚姻后要淡化爱情模式,这不是说爱情在婚姻中不重要,而是不能以爱情的相处模式去婚姻生活。在经营婚姻的时候,放下在爱情中的眼光和标准,要懂得把对爱情的憧憬和婚姻生活分离开来。当然,爱情和婚姻,最好还是和谐统一:在爱情之外,加点理性;在条件之外,加点温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6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16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