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与金融安全——兼论Libra数字货币的发展

[复制链接]
查看8304 | 回复0 | 2023-10-28 17: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数字货币与金融安全——兼论Libra数字货币的发展-1.jpg
& X- Z0 g/ v! d; l2 {4 X2009年“比特币”诞生,区块链技术得以快速发展。经历十余年的探索,区块链技术的安全性、匿名性得到了广泛认可,其能够很好的存储信息、簿记交易,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比特币过去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在反洗钱、资本管制等方面对许多国家造成了挑战,我们至今甚至不知道比特币的真实创造者是谁,以及他手中的大量比特币是否已经变现。2019年6月,Libra白皮书正式发布,美国社交网站Facebook牵手多家西方国际商业巨头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了Libra协会,利用数字加密技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货币——Libra,以实现无国界的低成本货币支付功能。6 V: E7 V+ Z) `* f/ e
根据Libra白皮书的内容,Libra的创造是为了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普惠金融,通过低成本的交易费用来实现跨越空间和时间的快捷金融服务。Libra拟采用低波动性资产为其背书(如稳定且信誉良好的中央银行提供的现金和政府证券),以保障其币值的稳定。当授权经销商以等值的现金或政府证券支付给Libra协会时,Libra才会被创造;当经销商将Libra归还给Libra协会时,可以换回等值的现金或政府证券,Libra协会充当“流动性提供者”和“最后买家”的角色。5 u/ q9 O5 w# b5 j# H9 f0 P4 \

  R) `4 {9 Q7 K 数字货币与金融安全——兼论Libra数字货币的发展-2.jpg + e& W% M( n& @: {' y* R
含着金钥匙出生的“Libra”在设计理念、技术安全、运行机制等方面堪称完美,从全球范围内个人的角度来看,接受Libra作为货币只是时间的问题。对于主权国家央行来说,Libra为本国货币的竞争者,全球范围内的强势货币发行央行必然不希望有其他货币来挑战主权货币的地位。但是,由于全球化的发展,Libra的发行与使用可以先在一些金融监管政策更加开放的国家展开,这也是Libra协会注册在瑞士日内瓦的主要原因。Libra推出后,随着全球范围内个人支付习惯的逐步养成,Libra可以倒逼强势主权货币发行国逐步打开本国政策。从货币的职能来看,相比于之前的“比特币”等数字货币,Libra似乎更加符合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Libra几乎具备了传统货币应具有的所有基本特征。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们也不得不正视这个“完美”数字货币光环下孕育的危机与问题。% f6 @) m9 c) j- N

, L3 {5 g& D7 }' @ 数字货币与金融安全——兼论Libra数字货币的发展-3.jpg
0 J+ G/ s* C( v/ s( }; m6 W首先,劣币驱除良币。尽管Libra协会一再强调Libra仅作为全球金融体系的有效补充,不会影响到主权货币。不过无可否认,Libra在一定范围内会成为良币,人们为了所持有的货币能够保值增值,会尽量将超发货币或战乱国家的货币兑换成Libra,以实现资产的区域风险对冲。在该区域内,理性人不会使用Libra来进行交易,Libra也就不具备了流通手段,丧失了货币的职能,成为了收藏品。该国Libra经销商为了获取更多Libra,就必须使用本国货币兑换外汇去向Libra协会购买Libra,进而该国的外汇储备会有所下降,战乱国家更是无法建立自己稳定的货币金融体系。从本质上来看,Libra协会通过Libra的大范围使用,将一些国家多年通过辛勤劳动创造的外汇储备全部收回。通过这种方式,西方国家轻易的享受了发展中国家的无偿劳动,在全球贸易分工中,贸易顺差国最后将持有大量商业信用背书的数字货币,且这种无国界的数字货币很难在一个开放经济体中被政策所禁用。: t% v* N5 Z/ L* [5 C
其次,Libra挑战主权货币。从主权货币诞生之日起,就由国家机器来发行货币,无论是使用等值的金银来作为金属货币,还是使用纸张来印制钞票,铸币收益全部归国家所有。国家通过法律来强制本国货币的使用,通过主权信用来保障货币的价值,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允许,都不得发行主权货币。Libra的诞生,无疑打破了这一规则,按照Libra的白皮书所述,Libra背书所用的现金及政府证券的利息收入归Libra协会会员所有,这些都属于Libra协会会员的铸币税收入。Libra的使用,势必增加流通中的现金,一国为了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稳定性,主权货币发行量就要减少,政府获取的铸币收益也将降低。同时,国家机器发行货币并在本国强制使用是一个公认的稳定货币发行方式,即使一个地区遭遇政权更替,持有法币民众的合法权益往往也能够获得一定保障。' D# z1 ?; _3 K
Libra的发行是以松散的协会形式来完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若协会会员单位因为国家政策、技术进步、行业轮动等原因步入萧条期,其通过持有的较大投票权在Libra协会中做出具有“道德风险”的决策,这些都是商业信用中所蕴藏的不确定风险。1944年,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体系是以美元和黄金为基础的金汇兑本位制度,全球主权国家都使用黄金来兑换美元,美联储作为“最后买家”。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与黄金脱钩,但是该体系下的黄金储备却大量的留在了美国。一国主权信用货币在面临利益决策时尚且选择违约,何况Libra的币值是基于商业联盟信用,其比主权信用更有被瓦解的可能,届时为流通中Libra背书的信誉良好国家的现金和政府证券资产将被永远的留在Libra协会成员的手中。- C/ x. ]% z0 C/ _8 I0 K- E
再次,警惕金融武器输出。二战以来,全球多个国家具备了制造核武器的能力,各大国应对冲突与矛盾时都保持了应有的克制,但是,局部战争与冲突从未停歇。传统的武器战争是负和博弈,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金融一体化加深,一国金融体系成为了国家稳定与安全的“软实力”保障。全球范围内各国在增加自身国防实力的同时,往往忽略金融的“软实力”建设。以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为代表,传统金融投机行为在短时期内能够击垮一国货币体系,甚至影响一国经济发展的稳定。金融科技的发展,能够通过数字货币将金融触角成功渗透进全球任何一个国家。当两国发生冲突或矛盾时,一国通过标记该国居民所持有的数字货币,使其对外支付失效或对内严重通货膨胀,短时间内击破该国金融货币体系,使得内部不稳定因素增加。在制裁条约下,该国缴纳的用于数字货币背书的稳定资产也就无法取回,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倘若未来Libra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使用与流通,在将来特定的历史时期,当面临Libra的全球通货膨胀或是对某一地区的“数字货币”制裁时,民众在与Libra协会的博弈中,最佳策略仍然是被动接受Libra协会及其背后的主权力量所采取的措施,全球Libra持有者为该货币体系缴纳额外的“铸币税”。" K) i& a+ m6 a/ b4 C+ s/ v( H
第四,Libra影响全球范围内数字货币规则。Libra的发行,将可能会改变全球范围内的数字货币发行规则。当前全球央行都在加紧研究数字货币,一般都是基于央行背书的区块链数字货币技术,与Libra在金融本质上有着区别,技术上却无较大差异。其更像是一国央行发行了电子现金,与流通中的纸币存在等价互换的主权保障。Libra抢先在各国央行发布本国主权数字货币之前推出,无论是二次开发者平台还是技术适配原则,都是规则的创造者。各大支付平台将基于Libra进行系统开发改造,以支持Libra的使用。未来各国央行发行的主权数字货币,倘若想要短时期内在全球范围使用与推广,最佳选择仍然是遵循Libra的各项技术与金融规则,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推广成本和加快推广速度。Libra创造了一条全球化的支付规则,其他数字货币发行的最佳选择是仍然使用该规则,并向规则制定者缴纳一定的费用。0 x5 M3 ?6 e# P" M- t' J
学术界一直有“特许经营权”假说,一国发展的重要领域通过国家发放牌照来实行“特许经营”,通过特许经营来维持其安全与稳定,并不一味的追求效率与公平。经济增长促进了金融自由化的发展,各家金融机构的“特许经营权”价值逐步下降,但主权央行的特许经营权却从未受到挑战。Libra的推出是对各国央行“特许经营权”的冲击,对各国的资本管制、货币政策传导、税收征收以及反洗钱等方面都增加了不同的难度。且Libra的发展存在监管套利的机会,依靠游离于不同国家的监管政策之间生存,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监管机构能够实现对Libra的全球监管,这对各国的金融稳定是一个较大的威胁。未来,健康的数字货币金融秩序应是技术回归本源,通过新的金融科技来提供金融服务的便捷与安全,但科技不能够打破原有的金融规则与秩序,否则将积累系统性风险直至危机出清。
% e: n8 K7 p2 W: dLibra作为数字货币的尝试,一经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热议,这是对主权货币的一次挑战,也是对金融开放的一次冲击。一方面其采用金融科技保证Libra的安全性与普惠性,利用全球范围内监管政策的差异,能够实现资本自由流动、交易匿名等功能,在全球范围内将受到一定追捧,Libra协会创始成员公司也能收取该货币的巨额“铸币税”;另一方面,Libra采用商业信用背书,类似中国古代宋朝的“交子”,与主权信用仍然相差较远,且易于被其他商业联合体模仿发行模式,币值随着各国监管政策的变化而发生波动,同时面临反洗钱等众多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50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5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