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最恨什么?毫无疑问是背叛,汉奸两个字一旦被印在身上,那将是被历史铭记的耻辱标签。
( T, p( s8 v$ B {: V ~陈公博的一生,始于根正苗红,却逐渐演变为汪精卫之后的第二大汉奸,他也曾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3 ^9 `+ R* _( p3 l陈公博在临死前,请求行刑人员让他死得好看一些。这句话,无疑反映了他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悔恨。
d7 K' \ t- R5 w" y) f* \
4 z, J- a& _6 P/ K$ v9 z& i
9 k' J- z9 |7 ^7 e根正苗红的开始. ^, ?2 k+ T. g0 N6 ]- C9 O+ C
; t. Y( `# e- ^+ r; ]0 D# i* ]' [
历史给了陈公博最公正的评价,仅次于汪精卫的第二大汉奸,其实他也曾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是共产党早期的重要人物。
% X( k! p/ }! e; k1892年10月19日,陈公博广东南海县(今广州市)一个武官之家。他的父亲陈志美曾经是太平天国的战士,后来成为清朝的提督,但仍然保持着反清思想。
$ f$ ~5 C! W& W U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传统儒家文化与新思想的碰撞,造就了陈公博的早期性格。, z1 a @" @9 V' k
在全新思想的教育下,陈公博开始对传统的教育产生抵触情绪,甚至以尖锐的思想去批判那些被视为“封建腐朽”的思想,完全抛却其中的精华“忠君爱国”。5 O( `7 v" r/ L/ L4 I5 g
! Q" p( T9 I2 ^4 L5 ^. L4 |4 j$ Q) O9 [& s! ~: x; B& q" @' G" j
1907年,15岁的陈公博与父亲在家乡组织了“三点会”反清起义,试图推翻清政府。然而,起义失败了,陈公博被捕入狱。3 D, v' X5 w1 Q0 U% x4 }0 Q9 B
虽然起义失败,但是陈公博所代表的革命思想没有失败,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他因为勇敢的反封建社会,反对清朝的统治受到了革命党人的尊敬。
. @0 l8 B# G& g+ A
. o% M: a8 C$ a% Q7 \2 x% T2 v" m" O' m
带着这样的光辉,他于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 B( `% x" [8 u6 E8 f
那时的北大,有着百家争鸣的景象,所有学子都在讨论着如何救国,到底什么样的思想可以解放人民,带着祖国走向光辉未来。
* e0 u, y) y0 ?) f! Q; L0 Z陈公博忙于学习各家思想,却从未深入了解核心内在,大多都是走马观花式的了解一下。这并不影响他有一个伟大的抱负,只是尚未成型,他就匆匆的参加到五四运动中。$ i0 f$ n1 T/ i" ~2 c
1920年10月20日,陈公博联络同学和一些进步知识分子创办了以宣传新文化、新思想为宗旨的《广东群报》,由陈公博任总编辑。
, `: m2 w$ k5 w7 q5 {: p《群报》用全新的样子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新思想,得到了很多进步人士的支持和喜爱。
! `' z2 a* _% B. \0 C* n- o8 _
/ v' ]4 }& X$ |" p% ?3 P, B" I: C3 e. {4 X& Z9 K1 D
陈独秀与陈公博、谭平山、谭植棠等经过几次酝酿,组建了新的共产党广州支部,谭平山任书记,谭植棠管组织,陈公博负责宣传。- Z T! j+ f! [$ w% v
共产党广州支部成立后,陈公博继续任《群报》主编,在陈独秀的指导下,开辟了许多专栏,宣传马克思主义。《群报》成了广东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阵地。
, P. w1 J' t4 F3 a8 R$ j此外,陈公博不仅主持了宣传员养成所,吸收了一些有志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青年,还培养了一批掌握了共产主义理论的革命领导人。" \# F6 \. W# ^! N4 a% t" g% v
6 ?3 h9 V0 `" K8 v8 b B
) P- A5 e% {+ e3 S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陈公博作为共产党广州支部的代表出席了会议。
9 h& U3 I9 r* O' c0 B党的目标和策略在当前的形势下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党员是否应该参与议会或政府的工作也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1 |/ l P$ j2 m' c
这样的讨论是正常而必要的,但陈公博却认为这是党内两派的对立和斗争,因此感到“心寒失望”,从而产生了“想要退缩观望”的念头。3 P3 c9 o: s9 s6 j
1921年7月30日,会议搬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船上继续召开,这是因为上海法租界的巡捕来捣乱。陈公博没能赶上中共一大的最后一场会议。
% I- P- U, `& m" t8 ^; g- _1 f1 d$ J" l! s4 [+ ]$ X' t
& e* L8 l$ d* `% b6 {7 p" W与汪伪政府的结盟和背叛
* z. t2 ~ M5 ^% y: q5 z8 d
- l$ o! h( L0 U* I1 l. p- i" a陈公博于1923年2月29日赴美国纽约,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经济学,先后获得硕士学位和博士资格,但未能完成博士论文的撰写。! _5 I1 E; F, y) F! c9 {
1925年4月回到广州后,就被廖仲恺邀请加入国民党,并担任国立中山大学的代理校长。受汪精卫和廖仲恺的重视,先后任黨部书记、国民政府广东省工商部长、广东省政府委员等职务。
( K7 W5 q: O8 t2 d" @在这些岗位上陈公博表现出了一定的政治才能和管理能力,同时,他也与汪精卫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 D+ B4 g$ r, h C& e! H: [7 y1 z1926年,陈公博任国民政府农民部长,负责农民运动的指导。他在这个职位上表现出了一定的能力和才干,得到了汪精卫的赏识和信任。
! G: q( h* r# W2 O0 s/ q7 @
0 V, }: F6 R% {8 h3 Y1 ^ F& h; o& X) J1 C
汪精卫是国民党左派的领导人,也是国民政府的主席。汪精卫与陈公博有着相似的背景和经历,两人很快成为了亲密的合作伙伴和朋友。
! d+ N& r$ U1 t% b; R: r上海的共产党员和工人遭到了蒋介石的背叛和屠杀,这是在1927年4月12日发生的一场反共政变,导致了国共合作的破裂。
" N+ l2 r N" X* F, `) P, a) ?汪精卫和陈公卫等国民党左派对此表示强烈反对,并在武汉建立了一个与蒋介石对立的国民政府。陈公博任国民政府农民部长兼宣传部长,积极支持汪精卫的领导。
5 A: {/ l) z$ y然而,汪精卫却在1927年7月15日宣布与共产党决裂。汪精卫于8月1日辞去了国民政府主席的职务,并带着陈公博逃到了法租界上海。5 Q" }9 i# r6 o& w
" j8 g2 I7 Q7 o
2 D0 Q M; A3 E B! m& v" N: S1928年1月,陈公博与汪精卫一起回到广州,参与组建中华革命党。: C* {7 V- ]1 v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这一事件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和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 \/ E/ P" v" d1 o) i然而,汪精卫和陈公博等人对于如何应对日本侵略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 w/ H; i4 V( C! B他们认为当时的中国在军事上无法抵抗日本,应该寻求与日本和平谈判,并利用日本来制衡蒋介石。陈公博甚至说:“中国应该学习日本的先进文化和制度,以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 u) A7 s$ n @' ]1 S这些观点遭到了许多爱国人士的反对和批评。6 x$ k& h. f% ~7 C2 a8 ^' d9 b
+ y7 F3 A) U5 d5 R: e4 R# c
2 V' e! {0 x: [6 {: J0 ~1932年1月28日,日本发动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
& F5 h: E9 h6 J/ _: V4 j: n* P7 G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汪精卫联合陈公博并没有想着救国,反侵略,反而趁此时机准备扩大自己的政权。6 [3 r) s- R. M8 ?- M; q5 z( J
汪精卫和陈公博等人趁机发动广州事变,试图推翻蒋介石在南方的统治,并建立一个亲日政权。; |' r5 Q# \: O% W) B( f. x! J+ s
然而,广州事变失败了,汪精卫和陈公博等人被迫逃往香港,并受到国民政府通缉。从此以后,他们与蒋介石彻底决裂,走上了与日本合作的不归路。1 A3 g6 `/ k; c& Y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 ]0 l! X9 ~) p8 ^: [; [2 U m$ q% b- \) x* O. ~ G1 w
/ T8 T0 v' t" s: R' y5 e4 z* h, F汪精卫和陈公博等人在日本的支持下,于1938年3月30日在南京成立了一个伪国民政府,自称为中华民国维新政府。) @1 h I$ \, B4 h
汪精卫担任主席,陈公博担任行政院长兼外交部长。他们与日本签署了《中日基本条约》,承认日本在中国享有特殊权利,并协助日本军队镇压抗日的力量。
, r. o% g% S3 k4 ?这些事情遭到了爱国人士乃至全体百姓的抵制。
% N+ \3 ~- I# w4 J0 u/ D* g他们也没有得到日本的尊重和信任,反而被日本视为傀儡和工具。他们在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文化上都受到了日本的控制和干涉。: z2 Y4 u5 t! c
汪精卫和陈公博所谓的“维新”、“新生活”等政策都是空洞的口号和虚假的表象,实际上是借由日本的扶持,继续对底层百姓进行剥削和奴役。5 T/ a, |$ c3 O5 F! l
) F4 N: O5 u- X; d* I7 Y. l
& o! L( s9 A4 W8 J" @' c最终的结局: P# g9 [4 X |- v/ f& O% g
2 d. ]; K- t- y9 J6 j+ y: U" y5 A
1946年,狮子口监狱迎来了一位特殊的犯人,这所监狱是著名的汉奸关押地,陈公博被关押在这里,也算是实至名归。: P0 X/ H5 b1 {
在被抓捕之前,陈公博试图通过自己的人脉关系进行自救,尤其是日本方面,可是随着日本宣布投降,他的盘算的事情也逐渐破灭。
; z% o4 N% c. O+ }3 M: N2 j日本宣布投降不久之后,也就是1945年8月16日,他主持召开了伪中央政治委员会最后一次会议,通过了伪国民政府解散宣言。 Z9 _0 G1 \5 X: g) \( ?& W
在宣布解散伪国民政府后,没有立即逃往日本,而是留在南京,试图与重庆方面联系,希望能得到一些宽大的待遇。" S" `/ B; E% ?: [
6 d. d1 ^- j6 g) x1 F6 i) [- p" O6 R. j" q0 C9 \& p
陈公博曾经通过军统的渠道,向蒋介石发出了一封自白书,承认自己的罪行,请求蒋介石给他一个活命的机会。
# ] b4 {* ]* ?& u* u0 A然而,蒋介石对陈公博的自白书不予理睬,而是派遣军队进驻南京,准备逮捕陈公博。
+ d- d6 m0 `! P. e得知这一消息后,感到了绝望和恐惧。他意识到自己已经没有了退路,只有逃往日本才有可能保住性命。
. G$ [- B5 e* X8 N0 Y陈公博的一个日本朋友,今井武夫,主动提出帮助陈公博逃亡。' B; _; z' T) A. |8 Z1 y; U7 M
今井武夫是日本驻华派遣军司令部副总参谋长,和陈公博交情很深。他征得司令冈村宁次的同意后,安排了一架飞机将陈公博送出南京。2 v+ h) F! g2 h4 ~# _; u
1945年8月25日凌晨,陈公博带着他的妻子李励庄和几个亲信,在今井武夫的陪同下,从故宫飞机场起飞。
# v3 F2 U( W( f8 e! M他们原本打算先飞往青岛,再转飞日本。但是由于日本已经投降,飞机在日本国内飞行受到了限制。为了节约时间和燃料,他们决定直接飞往日本。) W7 O3 {9 _- {9 f
6 N/ }' x% w7 x
- k) E, i! H7 h" G# u* x然而,在飞行途中,他们遇到了暴风雨和敌机的袭击。他们不得不改变航线,在日本鸟取县西郊的米子机场紧急降落。
" {% d3 b2 `( ~5 ~: h7 Q他们在那里受到了日本外务省的接待,并被安排住进了一家小旅馆。, H' G2 a7 u$ c6 b
陈公博在日本期间,并没有得到日本政府的保护和尊重。他被视为一个战犯和叛徒,受到了严密的监视和限制。
5 f5 \- Z# K6 l8 ^5 M日本方面限制陈公博,让他不能随意出入,也不能与外界联系。他只能在旅馆里度过漫长而无聊的日子。; G S4 T: |2 X
; A* ]) _2 o+ j' c* ~: [7 W3 S# `
' n- v! r9 p! ]9 F6 B" }% ~陈公博在日本期间,也没有放弃自己的政治野心和自尊心。他曾经试图与重庆方面再次沟通,并表示愿意为中国统一做出贡献。2 W3 z- E7 ^+ _; D5 O4 J
他还曾经试图与美国方面接触,并表示愿意为美国提供有关日本情报的服务。 但是这些努力都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和效果。
. c" A: Z. o* m3 t4 w6 m& Y c在日本期间,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罪恶和罪责。他曾经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反思和忏悔,并表示对中国人民感到深深的歉意和愧疚。* j* M* z1 X6 y9 r. _; l
2 N! a9 [! ^1 w" B7 @& X
( {( T1 p1 _3 z' L# e v
1945年10月3日,根据盟军最高司令部的命令,日本政府将陈公博和他的同伙引渡给了中国政府。
: m4 \% x) |* H. } `0 K1946年4月13日,陈公博在苏州狮子口的江苏高等法院受审,以通谋敌国罪成立判处死刑。 6月3日,陈公博被押送到吴县(今苏州市)的一处废弃的砖厂执行枪决。
' F1 u: Q( V# h2 e由于最开始关押陈公博的监狱并没有刑场,所以需要转移至江苏第三监狱。# ]4 Z' t8 D+ u! C! U
死期来临的那一天,陈公博依旧抱有能够生还的臆想,直到看见监刑官的那一刻,他才明白,自己非死不可。6 q1 W5 A5 e$ `7 F; K2 u, _
: W) q8 G, d4 }2 W9 k7 M( U: Z0 a5 ]) k$ w% c) ?
巧的是陈公博那天仅穿了一条灰色短裤和一双拖鞋,于是他说了一句话:“可否让我换件衣服,我想死的好看点。”
; u: G! z5 W, P/ p) Q8 O! ~这句话,无疑反映了他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悔恨,也反映了他对自己形象的执着和虚荣。7 o6 U$ j$ e8 j; O- S7 K0 @1 c9 p
回到监狱后,陈公博换上长衫和皮鞋,仔细整理了仪容仪表,再次提出一个请求:“请不要捆绑我,谢谢。”6 {, H4 p; k& ]$ h$ g
监刑官再次同意了他的请求,陈公博和执行任务的法警握手道别后,结束了自己罪恶的一生。! ?) @3 x( L/ q6 K9 J4 T
( h: K% l( ?9 w9 ?( Y) B% X/ d
& C b( G/ S; k" S/ i" T+ a$ D参考文献:
Q1 f1 D, w* J/ g. {$ e) |: I[1].46年陈公博被判死刑,出庭时穿短裤拖鞋,看见监刑官急忙要换衣服1 N1 z" X8 D/ a# Z' H" N2 Y, @, u
https://history.sohu.com/a/691337066 _121166532
1 Q* ~) |- n. s5 g[2].他是高干子弟,霸占了六百多位美女,被处决时女友们纷纷上街庆祝2 @0 o& f+ q! \2 W7 q% F4 X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79653552828596775/?channel=&source=news
$ r% R2 m- J8 h' f% p[3].中国近代史上仅次于汪精卫的二号大汉奸,陈公博- j2 _) u6 a7 M7 ~" j* V4 ~ Q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24711781392908860/?channel=&source=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