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西兰Reddit论坛上有一个帖子火了。
# k0 l5 q# ~1 b贴子是一位中国留学生发布的,内容是这样的——0 B: @2 ]; x# g/ v+ x4 I
4 F( o% |& v9 P9 `7 t6 j
! {; _1 y( N$ G* o! [
6 s: w, P! N2 `4 l为什么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下文简称奥大)的本地女学生对国际女学生如此刻薄?; d% J, f# K- W- `
“我是一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在奥大学习两年,曾就读于中国的一所顶尖大学,也曾去美国当过交换生。我的母语不是英语,所以在学校里话不多,大多数时候都保持礼貌、友好的态度。我认为奥克兰是一座国际化的都市,但没曾想奥大的包容性却不强......”
! T% ^% s( [- h3 F+ F( p* u1 f8 Y' i% e/ ?5 X
01
6 E5 f3 H. Y' I' Y$ v( s# q“感觉被本地学生区别对待”
+ a% x3 F) N8 b: ~$ J& |+ M& |( m为什么这位网友会发出这样的抱怨呢?事情还要从她在学校里的几段经历说起。
3 s _+ f6 q- m8 S, t( O网友说,她在奥大读书的这两年里发现了一个情况——本地女学生对女留学生不友好。5 w( r6 u$ j, D( z s+ v% L
" P" V, G- E C; J
- ~. v# j6 R) m8 y( g
( B+ W; s1 t/ ^3 \图片来源 |UOA官网& e& Y4 c6 ?9 E7 _+ B: Y f- J5 v
“有一次我去参加了奥大的迎新会,会上我遇到两个亚洲女孩,她们应该是志愿者。通过几句交谈,她们发现我不是本地学生,然后就试图忽视我。我百思不得其解,我不明白志愿者为什么要根据新生的背景来进行区别对待。”
0 L5 J9 X# t- r, P8 R ~后来,网友又讲述了一段她在课堂上的经历,这段经历和“小组作业”有关,这也是大多数在校留学生都会经历的一个环节。
4 r" A! U0 j$ d, B3 N/ T; k她说:“有一次我与一位新西兰白人女孩组队做演讲,她是另一所大学的交换生。我高效地完成了自己的那部分演讲,并与整个团队配合默契。但作业完成后她还是摆出了一副贱贱的态度(bitchy attitude),搞得我整个人都蒙圈了。”
% o7 `% G; o9 ~2 V4 d/ y- y( p' @
) u& j( F. U6 z' A( @$ E
' w2 z$ C9 `2 e7 l7 S6 B
图片来源 |RNZ
, G1 x( q' A2 h4 g; a网友还说,上周五她去奥大Student Hub询问有关毕业的事宜,接待她的工作人员是一名印度女生。3 G+ a% I" r7 R( Y
* y* L' H2 T. V, ~$ G B
* W5 g, J! ?& i. n& w% O
( L' M$ R$ f/ Z! P
图片来源 |UOA官网
; O( ~2 b: _" P0 ] U" h“当时排队排在我前面的是一位来自南亚的男生,她对这名男生很友好、细心。结果到我的时候,她却表现得非常冷淡、不耐烦。
" N$ ]9 f" [9 d% O0 n“像这样的事情在学校里还发生过很多次,我不明白,奥大的这些女学生到底是怎么了。我认为我自己受过良好教育,双商也不错,我不会咄咄逼人,也不以自我为中心......我希望这些本地女学生不要这样了,我认为她们的行为代表着奥大和新西兰。不要戴有色眼镜看人,请做一个负责任的成年人。”网友说。9 y0 q+ `; h' E5 ^
截至发稿前,这篇帖子下面已有236位网友留言。
/ L5 {9 f2 w* m9 Y6 c1 p! s+ O* q
& m) Q" _5 d1 G02
# X" ]8 l; s$ a* j评论区充满火药味:. v: r; l7 N1 h l& }. S$ h1 Y7 G
# {- N+ \, |! F% x) I+ Z t! r
指责中国留学生“作业代写”' a- p0 m) C; g
评论区的状况可以说是“充满火药味”。& _2 m9 j/ Q; t7 r% x5 `0 d' P/ ]
评论区一位网友跟帖回应道:“首先,我认为她在迎新会上的遭遇不是‘歧视’。这更像是新西兰的‘派系文化’(clique culture,也可以理解为小圈子文化)。人们倾向于坚持自己小团体,我承认与国际女性相比,新西兰女性的圈子更加封闭。
* `$ z5 k" R; M8 ^: P% |2 n“其次,对于小组作业,每个人都有顾虑。本地学生害怕和不会说英语或者不可靠的同学组队。不巧的是,许多来自中国的留学生不具备良好的英语水平,甚至找代写来完成作业。”! A3 r: ^) e1 {* Y
4 [! ]# x8 p) R [0 G; m
: O6 U! j$ ~3 j1 E( j
. |+ {/ o5 d" U# W* b: K8 i还有网友表示:“我朋友曾被中国留学生问过,问他是否可以帮忙写作,会支付给他现金。我朋友拒绝了,然后对方解释说这是中国学生的常见做法。”
& t: \8 `% @" D. ]# B/ y9 d5 j: D9 \# L* ?- Z3 T' a' G
0 x- x7 R" q1 e
4 I3 d; s9 }3 T* I; S8 }
/ V% |9 c2 {4 E甚至有网友在评论区留言称:“2008-11年我在大学读书的时候,考试作弊、找代写以及其他常见的乱七八糟的事情都很普遍,而且从那时起,情况就很糟了。任何敢于发声的人都会被贴标签。”
! Q. z; B5 @8 n' k0 w0 |4 y* Z; T0 W' }' v [& _9 T- ]+ n
, X# A: _0 E k! S. `7 v- _! x* Z0 H1 K2 M# I- q& s
当然,也有网友对以上评论进行了“回击”。) q5 c q. J) w! s
8 G5 x: i/ d# z0 Q
: s$ L( u) `* y7 K# G( Y# }
3 w1 Y) i3 O0 H3 ]! s& Z& R/ m
+ H! z5 h/ k( @6 I! b7 P
“这是赤裸裸的歧视。你有什么证据说中国留学生的英语都不好?你有什么证据说有'大量'中国留学生找代写?有什么统计数据支持吗?我还看到一些本地学生使用Chatgpt或其他抄袭工具来完成作业,那我是不是应该说有大量新西兰人喜欢学术抄袭,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新西兰的大学QS排名如此低并且失去了对国际学生的吸引力。”
* j( l4 S L* N) d$ w& e- @
% K1 ^( O6 `) k. K, |03也有中国留学生抱怨4 {) }" P3 D* a. x) [- ~4 b c% \+ ]
“坑队友到处都有”
/ Y' s. a" m7 w# O+ f1 X o对于小组作业的事,发现君采访到了一位曾经在奥大就读的中国留学生Alex。; T" M! H) |$ e% |$ Y' h$ F
Alex曾在奥大读研究生,期间也做过不少小组作业。
$ C, |( ?/ S7 E
" o2 O( a4 k& t! A7 w
, p- y+ q K2 j8 U" P
, V+ n3 L4 e- w图片来源 |UOA官网
: P: A8 Z, J9 v V2 U* S他说:“在我就读期间,我曾与本地学生、马来西亚留学生、印度留学生组过队。前两者配合得都很默契,而印度留学生却十分不靠谱。”; l% ^, Q R' z7 v: x
% t' Z) e# ~$ W$ J5 z
Alex表示,他认为他在读书的过程中,没有遭到过本地学生的区别对待。* I/ `3 |6 n1 m+ r! {1 ~
0 {/ y( v6 c+ d, D8 X4 f8 u
“我认为大家相处得比较和谐,奥大的班容量很大,尤其是我的专业,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他说。 N; F+ j/ m0 }3 N1 }( h
: }' Z$ |: ~& z$ }1 y, ^7 N4 m 4 j. P. M5 J) t+ }2 U& G7 D6 W
, ~1 C8 Y5 M* v- J" o7 O- z4 x2 P, X图片来源 |UOA官网" @& O: E+ }: E
回想曾经做小组作业的经历,Alex认为“印度同学是最不靠谱的”。
$ I. e% I! U) |% @% [ b. n“他们擅长画大饼,起初你很相信他们,他们通常表现得十分可靠。但是到了集体讨论的时候他们就会放鸽子。到他们写作业的时候,他们会拖很久,迟迟不完成,拖大家的后腿。小组作业讲究的就是配合,如果有一人不配合,那就很难完成。”
$ ?$ E+ z& D. C' u另一位来自哈密尔顿的中国留学生Jenny分析道:“我推断,在Reddit上发帖的这名留学生,她所在的班级容量中等,但本地人偏多。所以老师可能照顾不到每位学生的状况,但本地学生又很喜欢抱团。”
; V& V0 I! {0 V: D0 y0 L) b _4 O4 u1 j# O* x# m
04
. P* U/ O* }0 o* V' w如何打破外界的“偏见”?0 d* D, b% G8 [
奥克兰华人Jenny来新西兰7年之久,曾在本地读大学。' E5 N w( q) f9 R; k2 A
她说,留学生被冠上的刻板印象有很多,甚至许多国内同龄人也是这么认为的——“大学是水出来的”。
/ l! `9 d# I* E# k: W% `
+ p, h' P: Q; ]8 r6 P! e8 o8 B8 J
2 H. N" m7 I: R2 |* Z0 `) v$ j# J8 e! s( t2 z! ?8 {
图片来源 |UOA官网
# D% u$ g7 T3 L. u“确实有少部分中国留学生找代写,但我遇到的找代的同学85%的都挂科了,事实证明代写并不可靠。要想顺利毕业还是要靠自己的实力。况且中国留学生的英语水平也不低,大家都是一步一个脚印从语言班读上来的,而且也通过了各种严格的考试。找代写、抄袭其实会被老师发现的,学校的查重系统是很严格的。至少在我读书的时候是这样的。”' _) h" h( p6 u% P0 l' @
Jenny说,她所在的学校班级容量比较小,本地学生较多,国际学生仅占1/7。% p) `! z1 l9 `8 A; P
# r; `, D6 H9 {7 C7 K
* Q4 x% b5 G; k
& \# q; S- I* E' j3 K
图片来源 |哈密尔顿女高官网) X) ` P/ f2 j) C* V6 W. H3 L
“我的同学大多都是本地人,新西兰人的圈子确实很封闭。我入学的时候,我的同学他们之间很多都认识,因为他们都是高中同学。起初我觉得他们的圈子很难融入,但接触过后并不这么认为。同学会主动和我聊一些有关中国文化的东西,老师也会在课堂上额外照顾留学生,例如讲课时放慢语速、下课时邮件沟通等等。我所在学校的资源分配很均匀。 }, t* M U0 Q; n
“我认为中国留学生在学校可以用自己的实力证明自己。考试得高分、作业完成得比本地人还漂亮,他们肯定不会轻看你。尤其是小组作业,有的简单的小组作业其实一个人就可以完成,大家甚至可以向老师申请单独行动,向别人证明自己的实力。”Jenny说。, p/ g7 J2 }: u6 K* L/ @; ~& i
对此,Reddit论坛上也有一名在英国、西班牙长大的中国网友给出了建议。
" _2 Z' r ?5 i! c' U, `& D5 P- e, L" V5 y$ n
/ @9 }+ G8 Z6 C% m5 k3 v5 J8 `0 k: s; h1 Z
“我是一名中国人,在西班牙和英国长大,所以我有丰富的经验。一般来说,当你遇到陌生同学时,你可以主动制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比如积极地与他们交谈,打个招呼等等。我明白,由于语言障碍,他们无意识地给你贴上标签。因此,如果你先说话,对他们表现友善,给他们积极的态度,百分之九十的人会给你积极反馈。2 z4 M4 ]+ ^7 H/ j6 R
“在国外长大,很多人不喜欢亚洲人,他们对我们有刻板印象,例如吃饭时张着嘴,大声咀嚼、插队、在马路上吐痰等等……所以在这方面会受到一些批评。我认为在国外也要规范自己的行为。”
_' Q' L; n+ K! R( n& l9 F“就我个人而言,我在奥克兰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经历,因为我住在宿舍里,每个人都很好,而且我结识了很多朋友。很遗憾有人受到了如此恶劣的对待,但我希望你保持开放的态度,多与社会接触,不要在意小部分人的看法。”他说。: L0 y" S% F5 G4 _' A8 D1 O. V
对此,你怎么认为呢?
8 \& O8 B% t9 R8 i" U欢迎评论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