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注定不能深,不能长,原因嚒,该懂的都懂。“碧桂园,会成为第二个恒大吗”?这不是我们自己想的标题,是很多粉丝留言问的问题,感兴趣的粉丝可以翻看留言。我先说文章结论哈:我不知道碧桂园会不会成为第二个恒大不是这个问题太难,而是做人太难。今天不写长文,就简短地给大家陈列一些信息和观点。大家心中自有评判!01江湖传闻——碧桂园处于债务爆雷边缘,佛山市副市长带队进驻碧桂园处理相关事宜。随后,碧桂园进行辟谣:假消息。这消息真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此时的碧桂园已经到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地步。我把碧桂园最近发生的事情,和大家说说。首先、是20%捐赠。7月30日晚间,碧桂园服务发布公告杨惠妍拟将所持的20%股权(约6.75亿股)捐赠给国强公益基金会(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强公益基金会(香港)”)。7 b1 N( v! w6 {6 J
也就是说——
' |% e+ u) x( R3 C6 S杨惠妍把碧桂园20%价值约64亿的股权,捐赠给杨国强的基金会。% g) \1 {, j4 w+ `
3 Z! O- ]' D5 j
2 K' @( `* `# n! ]
5 U$ [; m: `/ r3 G V# _' k
大家看到这里有疑惑:女儿给爸爸捐钱?碧桂园不是缺钱吗,怎么还有钱捐赠呢?我告诉大家,谁捐赠给谁不重要,重要的是:碧桂园累计捐赠给基金会的总额已经达到105亿更重要的是--“企业向慈善基金会捐钱”,一旦企业破产清算,但慈善基金会的钱不受影响。同时,香港的国强公益基金会有限公司,不受内地政策监管。大家都是成年人,都明白这是什么套路,这等于给破产后的自己留后路呢!其次、资本市场风声鹤唳资本市场风声鹤唳最典型的动作就是“抛盘”。
9 g) ~$ \' V1 A4 j j8月7日,碧桂园集团股价及债券市场剧烈波动——股价报1.32港元,下挫7.69%;债券方面,碧桂园多只境内债券领跌,“21碧地01”跌超37%,临时停牌;“16腾越02”下跌14%.........从收盘价格来看,上述债券大都低于50元,最低低至28元。最后,销售额持续下滑。7月4日,碧桂园发布公告数据——今年上半年,碧桂园权益合同销售额和销售面积分别为1287.60亿元和1646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下降30.44%和29.93%。
" M( `+ b% d; B8 b1 J" h1 e6 I. m1 ~! d) u- W& E

, F& t, }9 Q2 B6 i+ N& p+ x0 o( a' e% ]大家看着房企满屏的血亏,或许对碧桂园2023年亏损不以为然。但如果我们将时间线拉长一些,我们会看到2022年上半年碧桂园的利润暴跌96%。就像你投资100元,第一年亏损96元,第二年销售额继续下跌29.93%,那么你想想,你当初投入的100元还有剩吗?文章看到这里,大致可以看出碧桂园的三个趋势:销售与亏损持续;
3 E) N) \$ Y K7 Y0 W资本市场恐慌减持;6 T: w! v8 h$ [" ~6 R0 ?3 u
大杨小杨正在努力保有现金;027月31日,碧桂园发布公告称——为了确保现金流安全,将积极考虑采取各种对策,包括但不限于压降各项经营支出、加快回款安排、积极拓展融资管道、管理及优化债务偿还安排等,同时积极寻求“政府及各方监管机构的指导和支持”。6 Y2 U$ L( R- _" N
z H3 y1 s: a* E+ k- S7 v% ]
/ n. s; F! m8 u
这一幕总能让我想起恒大爆雷之前,写过的一封封求助信。如果当时地方城市能当机立断,恒大绝不至于走到今年的境地.......此次此刻,碧桂园以公告的形式,发出这样的信号:. j/ O! P3 J0 t$ c% d4 }
积极寻求政府及各方监管机构的指导和支持我想,这已经不是山雨欲来,而是危崖绝壁了有人说什么“碧桂园爆雷不会像恒大那么惨”……我却比他们悲观。因为一旦碧桂园爆雷,一定会和恒大一样“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锦上添花者比比皆是,雪中送炭者寥寥无几。要不信,你看去年那“救房企的三只箭”。一箭比一箭猛,连重返大A的特赦都出来了,可至今也没见那个房企上市啊.........碧桂园爆雷代表着房企的二次出清开始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因为——又会涌现一大批烂尾楼,可按照目前烂尾的处理速度,最终受苦的还是普通人。03那么,碧桂园的债务是个什么情况呢?(公开信息整理,仅供参考)。
/ X7 g, _9 B4 d! f1 x% {3 n碧桂园存续的美元债是17只,存续的规模110.27亿美元,一年内到期的规模有6.17亿美元。还有在岸债券方面,碧桂园存续3只债券,存续规模56.21亿元,一年内到期规模有39.04亿元;子公司碧桂园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存续债券17只,存续规模229.76亿元。除了母公司的债务外,其子公司广东腾越建筑工程公司和深圳市中集产城集团有限公司分别存续6只和3只债券。估算——境内债券偿债总额约300亿。除此之外还有商票、供应商欠款、员工工资等等应付未付款项,具体数额暂无公开细分资料。0 c3 b" c+ K! z% T( W
现在的房企都还不上债,但问题是:能不能在ICU里输上血
3 s8 T, `( [& O6 s" S1 g" i如果债务展期,银行输血也能苟活下去。 z* j) n0 ~. d' v) w1 ?% s
但这不是长久之计,关键还是要看市场是否回暖,自己造血的现金流能否及时补充上来。' I1 W$ |3 P, j
但碧桂园的问题出在“根”上,出在战略上:
0 e V/ S9 u+ P4 \% c$ R2 p从权益金额看,70%的土地位于二线城市,30%的土地位于三四线城市。由此可见,碧桂园的战略布局均处于销售下滑的重灾区。
1 b1 V' v- I- }现在这些地方就算打折促销外加王炸组合政策,也没法产生碧桂园所需要的天量“现金流”。
" h' W, j/ ] T, m }/ k最最最关键的是:这货已经违约!
6 M9 q2 U3 ]6 ]- r6 @8月8日碧桂园的两笔美元债的票息未付,也就是说:
' @+ t1 b; j4 E F* v" v$ Y- Z已经违约了!2 y, S# O# e: L; o
! j% V0 O% x7 D- p. I4 i l) S- \8 o0 s* z+ x* Z7 d: K
; `: i6 s5 q3 U# g我们常说房企爆雷,房企爆雷,大家知道这个“爆雷到底指什么吗?”
& L1 [& _& E t% {9 L- w4 I3 W3 W/ B5 @7 B
就是美元债违约啊!
& e. x% |$ I# W3 L& q: I& Z无论恒大、佳兆业、融创......这些房企之所以被称为“爆雷房企”就是因为他们的美债违约7 k4 X5 v! `9 d/ E6 ?' X. o
我告诉大家,就美元玩命升值的趋势,没有什么房企能还上美债的。0 Z6 o. T1 q5 V$ C
; h5 G$ D! N# X# u我给大家简单说一下,大家就明白:
* P+ J1 n' I$ e4 ? s为啥都是美元债违约爆雷,为啥不是国内债务违约。(只是示意)* p) B, ~7 S$ _3 H6 Z0 d8 v5 m! D" U
在之前——4 E h- o6 r; w6 O4 W `
借回来1美元,国内赚6元钱就能还上;
- a w" a+ Q( L8 q现在美元升值,国内要赚7元钱才能还上;- ] m2 j' c% @* l8 @+ b
可情况恰恰相反——( b* @6 I) u! M3 ], I
国内之前能赚6元,现在只能赚3元,' D2 }; w4 A0 n% i- l1 E
如果这换算成房子,就意味着——
9 C; I6 j" S& j% h9 _) o! I* e. n以前出售1㎡,就可以还1美元,现在要出售1.5㎡,才能还1美元,而国内现在行情只能销售0,5㎡。! r0 q# k7 M7 `' e R, y x
看明白了吗?
& G+ [, H+ q- u: t不要以为只有大洋鼻子的银行被拉爆,我们现在的房企爆雷也被绿票子升值拉爆........' p7 \, {& T$ k4 d% C/ L* h
房企国内债务违约都不透明,要么输血、要么股权转让……总之,不会像美债这么立竿见影的效果。
6 ^. }/ q% Z8 `( X/ t让大家知道爆雷了! w, M6 s8 d" h% ~% [/ g- b
从碧桂园当下的情况看,十死无生,必爆无疑。
6 O6 x+ a4 u& j6 y9 X5 A7 S2 I; D n; s8 u2 T9 u
& |& K! I+ e2 E$ Y7 q$ y8 z04
4 D- T X. F4 ]8 \$ V6 `% h9 R碧桂园这五星级的坑爆雷了,会怎么样?我还是给大家讲个故事吧。尽管这个故事在去年已经讲过一次。
9 G: {' a, B+ |$ a* ?! ]故事——
9 Y1 o' I! P$ e, C8 t0 j猪圈里有两头猪,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一边有个踏板,踩一下踏板,另一边的投食口就会落下少量的食物。如果有一只猪去踩踏板,另一只猪就有机会抢先吃到另一边落下的食物。当小猪踩动踏板时,大猪会在小猪跑到食槽之前刚好吃光所有的食物;若是大猪踩动了踏板,则还有机会在小猪吃完落下的食物之前跑到食槽,吃到另一半。那么,两只猪各会采取什么策略?答案是:小猪将选择“搭便车”策略,也就是舒舒服服地等在食槽边;而大猪则奔忙于踏板和食槽之间。原因何在?因为,小猪踩踏板将一无所获,不踩踏板反而能吃上食物。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小猪躺,大猪跑。
# @! ]1 }) Y2 M5 r1 z" H
. a% b0 f* H1 d3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