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 X2 t2 p1 `, \, `文 | 曾游4 h1 k, Z& O) S0 n6 w
编辑 | 曾游
& K. E# K/ B3 A+ ] b“谁让你们刨我们家祖坟的!”
5 E+ D }& p( B1 d _8 }2016年5月,浙江省考古专家正在“大坟岗”清理一座南宋墓穴的时候,突然有名陌生男子拿着族谱闯入,并态度强硬了制止了考古进程,声称这座墓穴埋的是他家的祖先。
5 h: s! ~# M+ g# r
+ c, j) s6 R3 P
! J6 ?! u8 X+ F3 I4 t3 ?* K, }8 ]突现红色棺椁
% @! T* {4 S+ \- J0 F0 S& h0 R
, ~5 G# M& q$ i3 z0 w8 B8 q3 z2016年5月3日,杨年志和兄弟商量给老父亲盖一座新房,这座新房的地址就选在浙江台州的长潭水库西边一处山坳里,这块宅基地地址位置相当优越,三面环山,一面临水。 7 V9 I0 J- U3 ~% b4 N1 s
从这个山坳里出来,就能看见被当地人称为“大坟岗”的一座山丘,这座山丘静静的守护着这个地方。 - o- W; \; V p- e5 E
谁也不清楚为何这座山丘被称为“大坟岗”,直到杨家兄弟盖房子的时候才知道。 - O6 S9 \+ U. Z) R( x* O. e. y
6 R3 M- H( |( G* ?+ M& r
1 N/ T6 u* A* s. D0 o0 c那天早上,杨年志像往常一样来到建新房的宅基地指挥挖掘机开始施工,但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挖掘机挖着挖着就挖出了一大块红色的石头,模样像是被鲜血浸透了一样。 1 ^0 n4 x) @! m* r) i2 {" z$ J
蒙圈的杨年志赶紧给自己的哥哥打了一个电话,想着两个人商量一下要怎么解决这个事。
; D2 q/ c5 U' v( a哥哥赶到现场一看,再联想“大坟岗”这个名字,很快就想到这应该是一个棺椁,从来没有遇到这件事兄弟俩,赶紧打电话报警。
5 _$ G) s9 e6 ], Y5 W7 b
# y6 J/ h- ~) p3 j( r `1 C4 h( X Q( i
很快,警察和当地的博物馆负责人赶紧组织人员赶到现场,先进行保护工作。 : Z! G ]* R7 ^# I: {* J
此时,爱看热闹的村民已经把事发地已经围了里三层外三层,就连离得最近的小山头都有村民在围观拍照。毕竟大家也从来没有见过这种事情,纷纷交头接耳,脸上的好奇是压都压不住。
0 W/ h" Q2 o; O& o& I6 a" x工作人员赶到现场之后,首先对现场环境进行了勘测,由于此地三面环山,这就为之后的挖掘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8 D2 k% Z, {, E8 g- [2 [
; G" h; ~6 X1 J0 S# b1 ^5 l4 m
U S7 {0 m! [6 k( `: s3 j/ E在对土层清理之后,地面露出了大块大块的红色石头。看到这种情况,工作人员首先在旁边挖掘,在这个原本的墓穴左侧居然发现了另一座墓穴,但是很可惜的是,这座墓穴是残破的,很明显已经被盗墓贼光顾。 ( b+ e5 A# t% v
根据工作人员的发掘得知,这大块的红色石头是一个红色棺椁,而新发现的这座墓穴和红色棺椁的主人应该是夫妻。 ) ]0 N' p' g5 r3 A. b! r* J
1 q# V @; J0 h) y, j& l! g5 X0 ~/ t |
出于谨慎考虑,工作人员立刻联系专业的考古人员过来现场。在考古人员到达现场之后,初步判断这个墓主人应该是古代一个很有身份的一个人。 7 U; a- V6 u c
专家决定先把左侧残破的墓穴清理出来,经过细致地清理之后,首先只发现了几块比较小的骨头,其他什么都没有了。但是专家并没有放弃,终于在下午的时候,发现了一块完整的石碑。 4 d& L' }" p/ ~: x' v
* t/ D$ X4 \3 K- c. F
4 ?5 a( x; V9 m5 e$ l
这块石碑首先让专家注意到李氏这两个字,其次就是“绍兴”这2个字,这个发现让现场的专家们激动不已,因为“绍兴”是南宋的第二个年号,那么很明显,墓主人是南宋时期的贵族。
8 W; }' b2 `& o( y" i! t后来经过对这个石碑的认真清理之后,墓主人的身边逐渐浮出了水面。首先就是这个墓的女主人卒于南宋1195年,从墓志上的记载来看,这是李氏的丈夫亲自为她写的墓志,而落款的名字则是——赵伯澐。
, N; Z( E1 u4 v0 N a' [工作人员觉得这个名字相当熟悉,但就是不知道在哪见过。 1 H+ q+ v& R& k* S2 h
% D( k7 K/ r9 N: \9 b
% ?3 i) R4 s% J6 d! `+ c. I身份显现
7 W" J6 s9 K8 F- A% B5 ]
h8 _. j2 J. A$ E' C; F/ @随着考古工作的进行,现场围观的村民数量不减反增,大多数的村民手中都拿着一个手机,实时拍摄现场的挖掘进度,并与周边认识的熟人这件事。
3 {- m) @+ r8 `" [% t随着考古工作紧张的进行中,很快这一天就要过去了,现场的考古专家决定先回去休息一夜,明天继续工作。
( ~0 j% Q v( x* ]& @: q% V7 D% N3 `, }' ~4 e2 F
X$ g7 d4 | `6 T. j% k6 S; I谁知第二天,天刚一亮,就接到一通电话,电话通知他们今天不必继续过去,现场发生一些突发事件,需要处理之后,他们才能过去。
8 K- B+ J: ~" v8 I; @本来考古这项工作就是需要与时间赛跑,现在突然接到这通电话,更是让人生气,因此,专家们决定过去现场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9 k2 s A$ d: F. A3 I0 t$ O
还没有走到现场,就听到一个中年男子的身声音:“这是我家的祖坟,地下躺的是我家的祖宗,我不允许你们再继续破坏我家的祖坟,打扰祖宗们的安息。”
) F; B" _' R$ `) w6 o% o* Z! @4 d" F- o
5 V" N* j% |" k i听到这些话,真是让专家们哭笑不得,毕竟中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如果按着这个村民的话来说,那么谁家都是王公贵族的后代。
9 R# h9 b7 ~5 P5 g见到现场的专家没有一个相信他的话,他赶紧说:“我有证据证明我刚才说的话是真的,地下的人的确是我家的祖宗。” * v% D7 D" P, T+ s5 m
听到这话,顿时引起了专家们的兴趣,都想看看是什么样的证据,能够让眼前的这名男子敢说出如此肯定的话。
& D9 s' g' x" \- K N男子赶紧把怀中抱着的族谱拿出来给大家看。看着男子手中几卷族谱的样子以及记录,很快专家们就收起了看笑话的心思,毕竟他手中的族谱可能就是货真价实的文物。 * f1 E* ~* e" f( E* _
u, a3 z( |) _' f% x5 U1 \" W
0 t G8 ]. E; ~# C2 I
男子很快翻到族谱卷一,指着上面记载的“赵伯澐”三个字给专家们看,并向大家介绍赵伯澐的生平简介。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虽然之前专家们就推测墓主人的身份并不简单,但是没有想到墓主人的身份如此之高。 " s) P% M' `+ s* G- W" h6 F6 q
赵伯澐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宋初年间,随父亲移居浙江台州,随后在苏州任职县丞。之后期满回乡,这原本应该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却没有想到在回乡的路上,自己的妻子李氏在路上去世。 ! H9 { N! x; ?& ?# y/ G9 X1 E
李氏是赵伯澐的第一任妻子,赵伯澐与李氏之间的感情十分深厚,在李氏离世之后悲痛欲绝。带着对妻子的爱意与不舍之后,赵伯澐亲手为李氏刻下墓志铭。 ) \$ U5 G* M+ t; \% S! D
2 \- i0 `' y( ?; P# w' q% @( k1 S; U! O8 @
看着族谱上的介绍,专家们惊觉这居然与他们的发现一模一样。而刚才觉得赵伯澐这个名字非常熟悉的工作人员,终于想起来自己为什么会觉得熟悉的原因了。
7 [3 t3 c9 V& Z& Q原来他去年从拍卖行买回来的一本《黄岩县志》,上面也记载了赵伯澐在苏州县丞任职期满,回到家乡主持修桥的事迹。 * E1 O9 B& P. v* U
, K5 x* h* G! k
( Z+ R8 p' o+ R! {赵伯澐主持修建的这座桥是一座五洞石桥,历经800余年还在使用,这座桥设计思路巧妙,用料扎实,不仅没有被时间的洪流冲毁,更是见证了当地百年来的发展历程。更让他高兴的是,这座桥就在自己家的楼下,自己每天都能够看到它。 & b6 c' o/ `2 ^9 K1 O
有着族谱、县志和出土的墓志三方证据之后,墓主人的身份最终被确定下来。 : H; i& h( n1 Z- T
]- y$ s. F0 O# w( F
1 S6 D, o# Z7 a# E4 ?7 M见证时间的文物. {5 S9 M H: N! B
4 H9 N* q' T8 b3 X6 S3 e; P
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要对这座墓所发现的东西进行保护。由于墓的位置,三面环水,考古专家们认为,棺椁中有很大的可能会有水。
% b, U. k; f. K* }, Z而且浙江地区的地下水位比较高,而且这个大红色的棺椁有埋的深、密闭、防盗、防水等一系列特点。
& k8 u8 s6 X- T1 N6 j3 K0 N, O" O那么之后要是想让棺椁中的文物重现世间,那么在开棺之前,就势必要做好完全的准备,不能出现一丝疏漏。
4 w( `8 }/ h5 t5 C4 Y5 W% z; I! A! x) b y' c( b o
" T" `, g) @! D+ C9 o3 i) S6 f7 U' S南宋时期的防盗技术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导致现在的考古工作进度非常缓慢。首先就是棺椁周围的墙壁不好拆除,在尝试了好几种办法之后,大家一致决定采用大块拆卸的方法,然后用机器把这些墙壁运走,最后再把棺椁取出。
( g% U* h. H# J7 x8 O& N7 o专家们首先决定要在棺材底部,采用现代机器钻出一个小洞,看看会不会出水,就能确定里面是否有水。 : f0 I" a4 ]) @$ T6 y; A8 m1 u
等到钻孔的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发现这次选择钻孔的地方出现了失误,这次钻到了棺椁中的木炭上。 7 w5 E% n! u/ j6 `
# s9 f* u8 P! c) F# ~
9 r0 W |! S4 y v, M
这次失误导致小洞出来的水并不多,只是慢慢的往下流,即使这样也让现场的专家们松了一口气,只要有水流出来,就证明他们之前的判断没有出错,还好现在采取措施把棺椁中的水放出来。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只怕到时候运回去的是一堆破烂回去。
0 R/ D; Q! z V& w& l0 `眼见这个洞水流速度太慢,专家们决定再钻一个小洞出来。这次的位置选择在第一个小洞上方,钻头拿出来之后,棺椁中的水喷涌而出,这次水足足放了好几个小时才放完。
; X1 N* w) S+ _/ m5 l- k水放完之后,专家们就决定要开棺。但是要开一个800多年前的棺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 J9 T! \8 R9 {1 C6 `
4 s" V* N- g9 W9 T5 N2 T* j- Y, L. y% ?( l
古代的王公贵族,非常喜欢在棺椁中放上水银这种物质,用来保护墓穴。水银是一种剧毒物质,而且这个棺椁在地下深埋了几百年,很可能里面有很多对于人体有害的细菌。
7 x: j [# o# U& r) L9 @经过慎重地考虑之后,考古专家们建议开棺的地址,需要选择一个开阔环境的地方,并且旁边还要有干净的水源。开阔的场地有利于棺椁中细菌的挥发,而洁净的水源则有利于后续开棺之后,清洗陪葬的衣物。
+ D7 `, v6 P- C/ Q; B: i" D. S, k在经过详细的选址之后,大家把目光投向正在建设的黄岩博物馆,这个地方满足上述的条件,而且离这里还近。 3 |! T" F( X" c* G9 N2 `
B: |" e" W% S, t, I3 @$ {
, W/ H8 P% G y" z2 j8 Z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大家就要把棺椁运到黄岩博物馆。为了棺椁内的丝织品等衣物在运输过程中不会损坏,专家们要求,运送棺椁的司机,时速不得超过10公里。
; W+ w, H* {1 n( I( K& G' d# L经过4个小时的运输,棺椁终于安全来到黄岩博物馆。就在大家准备打开棺椁的时候,却又遇到新的问题,原来这个棺椁现在看来,居然是密封的,大家找不到棺材盖与棺材主体相接的部分。 , q# K7 x5 Q; U
7 @+ ?) c8 I4 x* y
+ h+ v( c2 }& n) S. I8 t6 v
而现在最棘手的问题就是,之前已经在棺材底部打了2个小洞,里面的丝织品已经在慢慢的与空气接触,如果不能争取在最快的时间内,把丝织品保护起来,一定会对它们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失。
. }/ U1 k8 |9 h" b正当大家一筹莫展时候,有一位考古人员发现,经过一段时间与空气的接触之后,棺材的上方出现了一条短短的,但是凹进去的线条,这个发现让大家开心不已,经过1个多小时的细致工作,在一声惊呼中,终于打开了棺材盖。
% u! J2 d+ t* r& {# Y% F+ L$ C可能印证了中国的一句老话——好事多磨,在打开棺盖的时候,大家发现不能顺利地打开,尝试了几次之后才发现,原来是棺材中的织物经过地下水的泡发,已经与棺盖相黏。
! t9 D/ p0 N7 }专家们找到一个擅长处理丝织品的考古学家来处理这个问题。
* ]' q! l* D+ Y3 o- l
# e, z {0 P' u7 J! m- X0 U2 n
问题解决之后,很快就把棺盖打开。看到陪葬品的那一刻,大家觉得之前的困难都是值得的,毕竟里面放了满满一棺材的丝织品。
' i! u+ D' K& l经过众人的争分夺秒,深埋地下800多年的文物,终于重见天日。经过整理,里面除了一套官服,其余多为衫袍、襦袄,均为休闲的燕居之服。 ) q( U" O8 A3 p {/ V: [9 R
深藏身体的深衣,充满了礼法的内涵;轻薄通透的罗衫,传达着含蓄的美感;简单干练的襦袄,消融了胡汉的界限;变化万端的裙装,承载着自由的追求。 , S8 j; _- @" I
随着这些衣服的面世,让我们得以跨越千年时光,静静欣赏宋朝衣服的精美以及高超的工艺水平,千年时光仿佛只是一瞬间,古人的文雅以及对于生活的态度,就这样传达给了我们。
( [9 P5 m) H& Z( ~
' }# Z, W1 M8 L/ a7 E/ k7 c$ C0 I6 V: W! d
V9 X1 ~) k( r: i$ k2 B) M0 F# l
3 M p; v3 ]3 @+ T# a; C5 }" ]资料来源:0 {. y% ~% N, ^
《探索发现》 20180124 黄岩宋墓发掘记(一)红棺之谜_CCTV节目官网-CCTV-10_央视网(cctv.com)* f/ H5 U% @+ h
( x+ v9 Q, u, A7 P/ E" v& s
《探索发现》 20180125 黄岩宋墓发掘记(二)时间之战_CCTV节目官网-CCTV-10_央视网(cctv.com)+ j2 l6 O. l) Z7 d3 Y5 t
澎湃新闻: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078638512920232485/?channel=&source=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