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软微在北大校内是怎样的存在?

[复制链接]
查看9090 | 回复5 | 2023-3-23 12:3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大软微学院在北大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不在本部,大兴无锡两个校区,遭受很多的非议,看北大就业报告中,研究生毕业人数最多的就是软微学院,也是北大毕业和就业人数相当庞大的一个学院(根据北京大学2014就业报告,研究生毕业4401人,其中软微学院713人,也就是每年毕业的北大研究生6人中就有1个是软微学院的,如果包括留学生,可能差不多五个北大硕士中就有一个是软微学院的,比例非常大,这个数量应当是不容忽视的,应该是在校友数量方面比较有存在感,比光华经院汇丰国发加起来的硕士人数还要多,但软微好像非常的低调,在未名bbs,北大贴吧等都很少出现),怎么看待软微在北大内的存在以及未来的发展?纯黑纯喷匿名就不要回复了,理性讨论~
zhme24 | 2023-3-23 13:59:06 | 显示全部楼层
软微性价比极高好吧。。。" ?; x$ F8 I9 Z" x. b8 c2 v( b2 D
我在旷视,快手,字节,微软亚洲研究院都遇到了北大软微出来实习的同学。人家说了,老师不管,你爱去哪儿实习去哪儿实习。+ @5 k" k6 [; Z1 p$ H6 ]
关键是,这些公司的HR认你北大软微的牌子。同事之间,除了北大人谁关心软微是不是你北大垫底专业?问起来都说那人是北大的。
( h( i0 I3 n* k6 s北京互联网大厂的实习工资普遍在300-500/天左右,部分公司提供房补,基本上都提供食堂或餐补。实习生没有业绩和考勤压力,可以早10晚8。旷视和亚研院无论是办公环境还是leader的科研水平都吊打天天窝在学校里写本子的中年老师。在旷视或者微软亚研院实习超过一年的基本上没有发不出文章的。* U0 G; U7 W7 p5 _: y" g) q
毕业的时候,北大硕士文凭+丰富的实习经历+2篇顶会,这个简历放在哪个大厂不是乱杀?手里还有实习期间攒下的小20w工资,不比天天在实验室被导师pua做项目一个月拿不到1000块补助的其他985研究生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景大宝828 | 2023-3-23 23:5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北大呆得时间足够久了,应该有一定发言权吧。
2 i, J- v( q9 L& D* {; x  l# K北大有那么几个专业,因为种种原因,成为考研翻盘黄金专业,也就是本科出身较差的同学,经过刻苦努力考研,翻盘概率较大。比较著名的有两个,一是软微,二是法学院的非法本法律硕士,如果再强行加一个,那就是马克思学院。. b, {6 e9 l% Y
为什么是这三个比较出名呢?归根结底是人多,存在感强。
! ^# _+ ?* x' @# R+ ^  J3 m' U4 z然后作为在北大混了多年的老混子,不得不说一句,考研翻盘的本科学历较差的同学,和保研的985以上的同学,以及和北大本科的同学,大家心态、气质都是不一样的(注:我只是说不一样,没有说哪个更好的意思)。
6 u1 @. \2 _6 V为什么不一样呢?我这么说吧,你看到的是,某专业很多二本翻盘考研上北大的例子,但他们每个人,在他们的本科母校,都是传奇一般的存在,是佼佼者中的佼佼者,是激励他们学弟学妹努力学习的偶像,他们也更会珍惜自己考上北大的这个title。985等学校保研到北大的,肯定也都是各自学校的佼佼者,但他们的优秀也只是普通优秀,毕竟985最优秀的一批人也是出国的,而且每年保送或者考上清北的都很多,跟二本考研北大的传奇性优秀,完全不是一回事。+ y  g$ n) y& O
而北大保研的同学呢?说句实在的,我自己也是保研的,我啥水平我清楚。就是出国没钱也大概率申不到好的,本科直接工作也没这个魄力而且找不到顶尖的,所以就保研了。说我是loser过分了,但我就是一个很普通很平凡、本科被各种大神锤炼吊打的混子。9 R2 Q3 n2 n7 M
然后这两群人碰上了,互相瞧不上是肯定的。我没有觉得谁对谁错,而且我确实非常佩服能从较差的本科努力考研翻盘的人。但不得不承认,两者的精气神是不兼容的,作为占主体的本科生而言(这里说的不是人数,我认为任何大学的主体都是本科生),前者和北大精神就是冲突的。9 n- n9 l! R( O! `$ H- w
然后我再提一个,北本和非北本同学的差别。其实,北本同学之间,合作和互相成就是大于竞争关系的,但越往下的学校,同学之间的竞争关系就是越大的。这个同样不是同学本身的问题,而是资源问题。事实就是,清北作为全国top的学校,能给学生的资源和机会就是其他学校远不能比的。而很多学校,资源和机会就这么多,你占了别人就没有了,所以同学之间的提防和竞争意识会非常强。本科出身越差,这种竞争意识就越强(同样的,这也是客观条件造成的,二本学生如果没有极强的竞争和抢夺机会的意识,也不可能出头)。这部分同学保研之后,跟北大保研本校的主体(像我这样的混子学生),各方面的精气神和气质是完全不一样的。: Q1 a* p' [" D" J2 v+ F
北大人的精神就是自由而无用(好像是复旦orz记错了,给fudaner说sorry),二本学生“自由而无用”试试?能翻盘考上北大的,哪个不是削尖脑袋往上冲、抓住一切能够抓住的荣誉、资源,尽量不浪费时间和精力去做无用的事情。但很多时候,努力并不代表着一切。你大学四年兢兢业业不敢一丝怠慢,在本科学校跟神人一样的存在,考到北大之后发现,北本的学生很多就是这副吊样,而且他们实力也不差,还会看不起自己这样努力。大家互相看不上也是必然的。
2 W3 a& s% c$ Y5 C; Y7 ~4 m这也是为什么软微会在北大风评不佳。
' e" S7 b0 ~  }5 l但这些风评都是逐渐被扭转的,而且是我在北大这么多年来一点一点看着扭转的。
) `( ~+ A3 }8 D! F先说最早扭转的:汇丰、法学院法律硕士、教育学院、新媒体研究院等等。
" I8 c" J; F: K- j2 Y为什么扭转?因为北大文社科本校本科生保研难度越来越大,找工作越来越难(以前本科学历够的现在不够了),所以这些以前以外校考研为主的学院,逐步开始有了很大一批本校学生去申请甚至考研去读。( J1 v$ u9 D2 B# ?" N
举个典型的例子,我当年本科申硕士的时候,汇丰都是不太被看得上的,我有申请汇丰的同学还跟我说过,她面试的时候对面还问她,你本科XX的为什么想来汇丰。现在北大本科去汇丰读硕士的不要太多,而且并不算特别差的选择。# @; I- Z! e. R' D
软微是随着理工科这边砍了大批的硕士项目之后,开始成为很多北大本科生读研选择的。虽然现在还不算多,但跟以前比已经是多了太多了。而且,随着出国人数的锐减,以后只会越来越多,跟北大其他学院的差别也会越来越小的。
) d; e2 `( Z; Y1 q5 H漂亮话谁都会说,但事实就是这么个事实。第一学历到底重要不重要,大家都心知肚明。只能说,互相理解一些。软微名头再好,自己找不到好工作也没用;软微名声再差,你找到好工作自己受用。打嘴仗什么的自然大可不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蛋是狠痛蛋i | 2023-3-24 03: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大软微在北大校内是怎样的存在?-1.jpg 6 d9 ~2 F2 n' [
社交软件上碰到校友,一张图,别的不多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红烧着的鱼衅 | 2023-3-24 14:2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如你提问中所说,软微有其特殊之处。例如你所说的校区不在本部、学院是北大人数最多的学院之一、校友存在感强、比较低调。, F$ k+ D" u0 P8 N% G+ U  j
我是软微的毕业生,我和你细聊你的这些感受。 : n0 g4 J8 @( H2 ^- `+ D6 J1 n7 |
先聊聊校区和北大人对软微的看法。* _" o' C* ]6 U# J4 o
软微校区目前只在大兴,而不在燕园。你所说的“非议”大部分在前几年的知乎的部分回答。一个新兴的学院往往都会遭遇“非议”,尤其早年知道的人不多,导致考研还挺好考,不乏有些不懂真相的路人认为是个“三本院校”或是“独立学院”。但主要还是被早些年部分知乎回答给带偏了。现在大可不必在意这种回答。一所学校,进一步壮大或是建立新兴学科,在非“校本部”建校区是常有的事。北大汇丰刚建立之时,也有过“非议”,而再看看现在,谁还敢“非议”呢。北大除了燕园校区还有英国校区、深圳研究院、昌平校区。清华也有深圳研究院。人大有苏州研究院。不胜枚举。' Z4 v7 t2 `5 g: o( N. ]1 T1 H
随着进一步考研热,软微的考研难度一度攀升。即使校区不在燕园,也依旧阻挡不了广大考生的考研热情。在软微研一会在大兴,大部分人研二、研三就会到本部附近。其实差别也不太大,平时校车40分钟就能到本部。在偌大的京城,这点时间不是挺正常的?
* ?+ p* n8 Z7 W: e! H3 H  \3 B在北大校园,我曾和很多不同学院的人聊到关于他们软微的看法。在兼容并包的北大。同学们从未表达过“非议”,认为软微和其他学院并无区别,而更多投往羡慕的眼光,比如当前就业难的情况下,软微就业一直很好。(位居北大各院top3)2 X/ x* N5 j1 K6 z) d; ^
所以,软微同学大部分还是比较谨慎,也比较低调,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实力让别人来认可自己,认可软微。而不是抱着北大双证坐吃山空。我身边同学,研究生三年都很努力,或许有些就是为了对抗或有或无的“非议”罢。而对于自身而言,这何尝不是好处呢。3 ~% P' B7 Z. w, l5 w
总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一些公开的“知识点”会随时间为大家熟知的。“非议”无用。北大就是北大,北大还是北大。软微在变得更好,需要所有软微人的努力。
9 q8 |* e" `/ u. T- ]# e4 C6 v( B再聊聊北大的校友。2 H  ~! V3 j- U1 N" ?- Q8 e  R0 M
由于地处大兴,校友们彰显出前所未有的“团结”。从入学起,每年都会有校友来学院开讲座和招聘。平时的学院群里,校友内推信息连续不断。软微人多,校友也多。而且当前最热的计算机、金融科技、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在软微一应俱全。使得就业出路好,前人带后人,良性循环。并且在软微任何一个专业都可以跨系选专业课,一个班级里也是多个专业同学组合,往往容易培养复合型人才。学科交叉融合、不同专业同学思想碰撞,这也使得软微也是北大创业人数最多的学院之一,软微人也活跃于北大校园。9 E) Q5 }3 j' v* J4 k0 Q4 U/ M
在北大这个平台,软微气氛也不错,加上自身努力使得能力突出,再用上北大热门专业的敲门砖,出路都不会差。
- ]  ]5 [* E) w6 T+ U0 \ 总之校强,我弱。在北大,要努力,让自己配得上北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跳梁小丑2017 | 2023-3-25 00:3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下,为保护隐私不留微信和QQ,最近工作比较忙,私信什么的很难有时间回复,想问关于软微其他问题的请上值乎语音提问,二维码如下1 e& Q$ Z! [- S! ]* ]5 u0 z; f
https://www.zhihu.com/zhi/people/739921763382620160?qrcode=1&utm_source=qrcode_zhihuweixin&utm_medium=qrcode_link&utm_campaign=qrcode_z (二维码自动识别)& h5 C3 t, @8 Z% t) Y/ ]3 \
实名反对某匿名用户,我周围很多同学,包括我自己,本科都是985211,本科学校不怎么样的同学很多水平也不差。对于大部分IT或经济类专业,本科非北清复交人的同学,以及想跨专业,就业导向的同学(包括北清复交人),软微还是很不错的选择。因为就业确实好,北大平台够大,不会比本科学校差,而且对于学习能力不错的名校生,努力一下考上的概率还是很大的,跨专业风险也小了很多。) ]; x) P' k" T# _
软微这些年发展不错,直接表现是就业形势虽然一年不如一年,可软微同学的就业有越来越好的趋势。至于北大本部人怎么看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管别人怎么看,自己有所收获才是王道。确实有本部同学不鸟软微的,但大部分同学还是很好的。何况和人交往,别人最看重的是你这个人的人品能力,其次才是学院学校家庭这些附加条件。一个品行端正,体贴他人,能力突出的同学到哪儿都讨人喜欢。! g  S3 r# T  s2 |6 A) C' N2 @
有位北大本科,外国博士的匿名用户,我真心想和她探讨一下,因为她那种浓浓的知识分子优越感像极了我爸。7 e* N0 {- F) y$ L$ _- l! }
此人说,软微和北大的气质很是不符,而且软微学院的人自己体会不到,除非他本科时的学校也有不错的大学的氛围。言外之意是软微人大部分本科很糟,连大学的氛围都没有,所以体会不到自己和高大上的北大气质的不同。
  z/ f9 h; }( k4 H就我了解的软微同学来看,20%985毕业,60%普通211,剩下20%普通一本甚至二三本的同学(这是2012年左右的数据,现在肯定要好得多),而且这部分人不少能力很强,你那高大上的大学气质还真未必有资格因为本科学校鄙视人家,所以,软微同学的见识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粗浅,以至于连真正的大学什么样都没见过。4 F" Y0 c! o( l4 N3 i# v; b7 A
此人还觉得软微人把就业作为目标很俗气。不同的人追求不同,你喜欢搞科研,那是你的选择,但也犯不着觉得非科研岗位都是俗人干的活吧,那种浓得化不开的知识分子优越感也是醉了。0 q, w3 L, M  ~. _: n- p* U
关于软微的信息就看我之前的帖子吧,自认为写得比较客观全面,对软微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搜搜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0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