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实际上是公司在替代政府做审查。1 H% E, x* o6 i0 |) K/ e" Y, N
事实上中国也有这个现象,知乎、起点的内容审查,都远远偏离国家标准。具体的例子相信大家都见过很多。比如我一个朋友在起点写文,文里含有唯物主义四个字,她居然点不了发布按钮。
2 o1 e: N) u% N2 p国外也有这种审查。这个审查有的是贯彻老板的意志,比如坎爷因为得罪了犹太人,被大量解除合约。* M. X/ n7 c3 Q2 ^' j) G1 z& a% q& }
有的是为了避免惹麻烦,跟起点它们故意抬高某些领域的审查标准一个思路。
7 w9 G; \; E$ k因为可挣的钱很多,对出版公司或者销售平台而言,这个作品发不了无所谓,总有作品挣大钱。一些容易惹麻烦的内容,不卖也就不卖了。 |5 f- n1 E5 [% S4 d4 T& Y
你总不能说我封杀你吧?卖不卖是我的自由。' E$ s8 ~+ D+ A1 Q
这是其一,是针对作品的。% Y0 o- y% n! ~* F) q" \3 |7 |. S8 l* q
国外在实践中,又探索出一条更有效的思路,就是针对员工。, G$ L( D9 Z! s7 z
这个可比针对作品的效果好多了。
M1 _+ [8 y9 s$ _# W比如,一款游戏做了一个性感女主角。
: k O2 J% E6 V6 i3 v& E2 i' k& s这时候,你攻击这个游戏可能效果不好,因为游戏真的在挣钱。- t5 O1 d1 @, M6 G# ^
怎么办呢?3 R% W. i _. p
国外人民发现,我攻击做出这个决策的主管个人,效果要好多了……7 r5 G' W; j9 I: u/ ~% D
在社交媒体里小作文一攻击,往往还有公司内部的基层员工提供这个人的言论之类的证据,直接搞得沸沸扬扬。
2 p: R" Q- p _6 [3 F* d4 w5 I1 i外国资本家可比中国资本家狠多了,往往是直接开除当事人,避免给自己惹事。而且国外垄断严重,这个人再找相同收入的工作也很难。
3 x% k; @9 }1 H+ y/ h于是,杀鸡儆猴效应就有了。
# ]6 E" l% @% L3 ^& ~/ `- t$ F后边的决策者在设计角色时,就会考虑收敛一点,毕竟,游戏挣钱是老板的,惹上事失业的是自己而不是老板。
5 l4 k# }$ P! k1 L, h9 B) T于是大家在避嫌这个事上越来越卷……
. n, q* y! H3 k, e" l, E, p现在美国影视行业甚至已经卷到了,拍个剧,职员的性别、肤色、性取向都得达到一个标准……
" x$ n0 h7 {7 R; r1 C$ j* `; s+ `) L# V9 L. E3 n6 c- N8 ?
当然,国外现在真的在这些诡异的事情上卷出灵魂了。' G2 D5 t. j3 I& ~
前几个月,《原神》被欧美网友攻击说缺乏黑人,并且有人点名攻击最近新上线的神明草神是个白皮肤。
$ {3 r. F) V+ G& d7 n& p然后……他们就被制作公司的欧美部门快速地揍回去了……
1 f; w; [6 d) E. ]米哈游的欧美部门,选了个黑人妹子给草神配音……, u& {# |5 ~0 ]( s9 }+ N
& S& i& G8 a! d! D: D* U
* Y' J* a' f8 b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