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庙十哲中最水的是谁?

[复制链接]
查看8256 | 回复5 | 2023-2-28 17:3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只考虑带兵能力
不是默默的爱碳 | 2023-2-28 20:2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武庙十哲不说家喻户晓人尽皆知,也是大名鼎鼎,这个榜单的含金量极高,但就是这么一个高含金量的榜单,居然有两个“水货”——乐毅和李勣。8 l: R! W# B: `- ?' z$ _0 M
大家肯定会感到诧异,毕竟武庙十哲从唐朝开元十九年(731年)设立,到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更名为武庙,至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增加古今名将六十四人。再到宋朝建国之初和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两次大调整及以后时有微调;最后元代重回“武庙十哲”。几百年间的多次调整,乐毅和李勣都始终稳居武庙十哲,怎么会是个“水货”呢?
- t8 x- j+ I) t  v: O大家请听我的分析:
! r1 ~% K; e, ?; I% q请大家先看一下初代武庙十哲的人员名单:
$ {+ A- U* z  i: D( Z, F" p, M左列:
# g6 i( e$ D( c秦武安君白起、
" F5 e& Y9 M& d3 x# \; |汉淮阴侯韩信、
# P5 x  z( f' N1 \. |季汉丞相诸葛亮、
5 S' D, q* ~8 k唐尚书右仆射卫国公李靖、; Q' @" p& C( M7 f. f8 X3 o8 m
唐司空英国公李勣。
: s7 u; ?/ e) s* u! ~右列:
' ^% ?' F  D5 h3 ?& h( [汉太子少傅张良、
9 q. m  i% D1 a1 c齐大司马田穰苴、# g+ E5 W& w) p
吴将军孙武、' H7 d& F8 T. |9 b
魏西河郡守吴起、
4 k, @0 p" Y6 A# k$ z燕昌国君乐毅。
7 x8 F/ y% G5 I, j% [, ~; b上述十人除了张良、田穰苴、乐毅、李勣四人,其他六人都是他们那个时代军事能力最强的统帅。
' X5 [- U4 ?- H除了乐毅和李勣以外,其他七人都著有兵书(张良是与韩信整理先秦兵书,也算是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兵书,都有自己独创的战术、阵法等军事思想;都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i! P- D3 e# D7 p" p
武庙十哲重点在这个‘哲’字上,‘哲’字的基本释义是智慧卓越或有卓越智慧的人,可以说,对于武将而言。能否称得上哲,就是看他有没有属于自己的军事思想,有没有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作出贡献。
4 [5 K$ A  j8 `显然,除了乐毅和李勣外的八人都符合这个标准,所以他们八人配得上武庙十哲的称号,而乐毅和李勣明显不达标。
+ u, b# Z; ~6 ?6 f. b" a9 b不仅如此,看武庙十哲的战绩(必须是主要靠自己能力获得的战绩才算,主要靠别人而获得的战绩不算),李勣属于最差的那一档。
2 [$ p$ E4 b9 b$ A论战绩上限,李勣最好的诺真水战役(唐灭薛延陀之战前期的一场战役),实际上主要靠李世民的运筹帷幄和战前安排,只要主将能按李世民的安排执行,此战必胜,李勣只不过是去捡功劳去了。李勣只靠自己能力,根本就没有什么值得称赞令人耳熟能详的战绩。不像其他人有靠自己的能力获得令人称赞的战绩;比如吴起的阴晋之战、白起除了长平之战外所有的战役、韩信的背水一战、李靖的灭吐谷浑之战等。(李靖灭东突厥有李世民等人用计谋提前分化了东突厥的势力,李靖的作用虽然不可或缺,却没有灭吐谷浑之战时那么主要)。孙武柏举之战五战五捷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乐毅率领燕军连下齐国70城。) }4 v" \% y( C6 \+ C/ o
论战绩下限,李勣是十人中唯一被敌人打的全军覆没的,而且还是两次,其中一次自己也被俘虏了。& j9 W5 S1 Q: G
说到这里,我相信大家也明白了。乐毅和李勣两个人因为没有兵书,也没有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作出过贡献;硬条件不达标。所以只能靠战绩,而他们的战绩,乐毅的尚可,但不足以抹平和其他八人的差距;李勣连战绩都不如人家,所以他们两人是一小(乐)一大(李)两个不达标水货。$ c5 g. B; q' C- I: E( K& k4 w
张良在军事战略家中也算是比较靠前的存在了,再加上他是《太公兵法》的传人,虽然和其他人比有点水分(缺战绩),但无伤大雅。3 B* D' d+ U1 R# N1 \  Q
很多人都认为诸葛亮不配入武庙十哲,但是诸葛亮是真正符合条件的,没有任何水分的。0 b- _+ R9 H; v$ Z) G, a" ~( u6 U  F* ~
还有一个有争议的田穰苴,他的争议主要在《司马法》中有多少内容是他写的?
7 L* Y3 S( R0 S  k9 D《司马法》是周代的兵法著作,出自姜太公之手,由周朝历代司马不断完善;到战国初已经失传,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把司马穰苴(田穰苴)的著作也附在其中,编成《司马穰苴兵法》。因此,《司马穰苴兵法》既包括有古代《司马法》的内容,又有司马穰苴对《司马法》的诠释和自己的著作。
4 K- u$ g* F( L' ^1 `但不知道具体有多少内容,如果多的话,那田穰苴入武庙十哲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如果少的话,它也就是个勉强达标的水货。
6 P; |: f6 S2 O; `1 o, N* W1 p但直至今天我们依旧没有准确答案,所以就不说他了。
6 H0 P- U% l+ s- K3 Z( B* ~/ R最重要的是有比乐毅、李勣二人更适合入武庙十的,比如李牧、卫霍等。! G5 I3 R" A! j' D& U/ e
给大家举个例子:如果把武庙十哲换成千亿富豪榜,他们自己的兵书或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贡献当成自己创建并做大的公司,战绩当成股票或者不动产等。孙吴白韩诸李,光自己的公司估值就达到千亿,田穰苴和张良全部身家勉强达到了千亿,而乐毅和李勣全部身家按最高值去算都没有达到千亿,乐毅是还差一点,李勣则是差一大节;同时他们两人的身家还没李牧、卫霍等人高;让人看着别扭,感觉不合理。- ^/ h  r1 {6 P' ~
就像按身高排队形时,最后一排十个人八个两米以上的大高个,还有两个人一个一米八、一个一米七;而倒数第二排却有几个一米九的,看起来是不是十分别扭?这明显排的不对。
) p! c" P" \. [& @说他们两个是“水货”,一方面是他们对比其他八个确实要差,还有另外一方面就是没有入榜的确实有比他们更合适的。4 W7 v4 ^4 C5 w
至于为什么让他们两个能入选武庙十哲?咱们就不再讨论了,只需要知道他们两个与其他人相比是“水货”不配武庙十哲就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珍夜得推风 | 2023-3-1 05:53:11 | 显示全部楼层
诸葛亮。* {, Q2 L# C  M3 |
( p1 ?. m* V; J% H& h7 o
使用者应该最有评价权。! l/ q, w, o5 [! [6 x0 l# u8 Q! g
; u3 w* n4 }: _' {+ E+ D4 s& F4 ~/ \
刘备:我得先生,如鱼得水。
0 j+ u. w3 R3 k% U+ n, T7 Q
& z6 K) h; V9 u' \# v6 G( ^6 o 武庙十哲中最水的是谁?-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只看带兵的话,最水的肯定是张良,倒数第二就得是武成王自己了。
9 C1 l6 d, w+ v2 j, ~. @张良的带兵履历非常简单。3 p. G$ h+ w% R. k: S0 m
第一次带兵:陈胜起义后,张良召集少年百余人,随后前往投奔景驹,半路上跟随刘邦。没有战绩。. g- I1 W) M$ X. @) i/ n$ t
後十年,陈涉等起兵,良亦聚少年百馀人。景驹自立为楚假王,在留。良欲往从之,道还沛公。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属焉。
第二次带兵:和韩王一起带了千把人夺下韩地数座城池,但很快就被秦军夺回。
5 J6 R$ g  z. |# b
以良为韩申徒,与韩王将千馀人西略韩地,得数城,秦辄复取之,往来为游兵颍川。
第三次带兵:张良再次引兵跟随刘邦,攻下韩地十余座城池,击破杨熊。这次战绩还算可观,但张良并不是主将。这次战绩只是张良引兵跟随刘邦取得的。9 Z& n* O5 U4 s; o5 i
沛公之从雒阳南出轘辕,良引兵从沛公,下韩十馀城,击破杨熊军。
而且,这还是张良在史书中的最后一次带兵记录。之后无论是峣关之战,还是鸿门宴或者下邑画策,张良都是以谋士形象出现,不再是带兵将领。1 w7 {$ n9 J2 N# d- _0 W
上述就是张良的三次带兵履历:第一次带了百来人,走到半路投奔刘邦了,没打仗。第二次西略韩地,夺下数座城池又很快丢掉。第三次引兵来到刘邦麾下,最终夺下十几座城池。4 G% N6 q+ _0 O% c! J
你说水不水,水死了对不对?
$ U* K5 G: U  }8 W# y# W但张良还不是唯一水的,还有一个水的。正是武庙庙主,武成王姜子牙。
% g& i/ n/ D7 c8 ~姜子牙军事履历的记载也很少。
+ q# a$ w2 g1 `' A  k第一个是“伐崇、密须、犬夷”。但从后文“太公之谋计居多”来看,姜子牙到底是带兵还是出谋划策还得打个问号。
: U3 Q4 N3 p# x  S( f% S
伐崇、密须、犬夷,大作丰邑。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
第二个是牧野之战,也就是周灭商之战。这一战肯定是姜子牙带兵的有效战绩,而且意义非常关键。- q; D, v# G) q7 @  N3 E- A' N
但史书说得很明白,这一战的总指挥是周武王本人,而姜子牙扮演的是一个类似于先锋将领的角色。“武王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以大卒驰帝纣师。”当然,很显然姜子牙在牧野之战的胜利中居功至伟。
3 H5 u$ q+ i& t/ S6 G! t
武王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以大卒驰帝纣师。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崩畔纣。
第三个就是征伐淮夷。这个也没什么好说的,史书的记载也是一笔带过。也没有证据来证明是不是姜子牙本人亲自带兵。
8 j7 E9 ~1 Z3 w2 K2 G7 ~. x
及周成王少时,管蔡作乱,淮夷畔周,乃使召康公命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由此得征伐,为大国。都营丘。
综上,姜子牙的三个战绩中,真正的有效战绩就是牧野之战这一次。但姜子牙所扮演的角色更多也还是先锋官,而不是指挥者。: o: o/ D0 R, y' {; Z# C  o
所以真要深究起来,武成王本人的带兵履历也是有点水的,对不对?/ T/ F" Q' I% P9 l
当然,我在这里完全没有黑武成王和留侯的意思,我只是按照题主给的评判维度进行了一个评判。事实上,入选武庙的人,有人靠的是带兵打仗,有人靠的是出谋定策,有人靠的则是军事理论,单凭带兵来评判武庙十哲本来就是一件很扯的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的癌逝 | 2023-3-1 22: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肯定是张良啊,战绩就是带兵下数城然后又被秦军夺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打事餐 | 2023-3-2 06: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带上这个标签,加上这个描述,不就是说某人水吗?建议标题直接改成“诸葛亮配进武庙吗?”这样比较贴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0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1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