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兴趣

[复制链接]
查看3578 | 回复0 | 2023-2-26 17:3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二宝,告诉爸爸,你还想继续画画吗?”周二下午六点,带着二宝离开培训机构后,我非常认真地问出这个问题。之前,老师告诉我,孩子还剩下三次绘画课,并询问是否继续缴费。慎重起见,我还是决定要问一下孩子本人,尽管他还不到四岁。二宝已经参加了大半个学期的绘画课程,每周两节课,每次一个小时,都是在幼儿园放学之后。- R; n% v4 B" v; J
“我想一想,”二宝做思考状,然后提高嗓门,“我还要画画。”
' u' t; f( t5 u1 ~7 A5 s  D& y" M- I“那我就给你继续缴费了呀。”: k; [# C8 h( |( M& `" |# d$ V4 X
“好呀。”% [7 }8 I3 k, m* A! `# m
这件事情,竟然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3 f* T: K* C! w  O* ~* ~' k, C/ y现在想一想,如果二宝当时表态不想参加了,我又当何去何从?就真得听之任之,“兴趣”为王吗?还是再熬一熬,逼一逼,培养“兴趣”?8 m& z9 r9 a' m( W. U& W2 _
这的确是个问题,关乎“兴趣”的问题。兴趣是后天慢慢培养出来的,还是生来就有只需激发的?
5 Y0 t# L9 _+ P8 o+ |2019年10月,在上海举行的第二届顶尖科学家大会期间,有位记者采访研究空间科学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 r: C0 ^2 X9 |& C! [“人类能不能迁到别的星球?”
- N) l6 V# ^/ z% e1 i“不能。”
* [' g1 h+ C( ?0 B“既然不能,你为什么还要研究它?”
3 n. a8 D% G* {“兴趣。”
) c6 z8 n+ F2 c) y, r这位科学家没有讲大道理,没有谈科学研究的应用价值,而是给出了最直接可能也是体会最深刻的回答。但我想,走进空间科学研究的殿堂,总有个入门的问题。对空间科学的兴趣,显然不是自然天赋,一定有着后天的培养,这个培养的过程,很值得探讨。6 R0 J/ _( Q! @! j(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常常被爱因斯坦的这句名言所误导。因为这句话只强调了兴趣的作用,而没有告诉我们兴趣自何处来?“最好的老师是能够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老师”,有了兴趣,“兴趣才能成为孩子最好的老师”。# y. _# e; d; s8 w* t7 u
显然,激发与培养孩子的兴趣,是教师的“第一要务”。' `& J5 Y# J0 C) n6 v" T# n. `% v! o
这个任务非常艰巨。
( C$ h. @4 {0 E' @7 Y; Q兴趣,是个体力求接近、探索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态度和倾向,而且是一种主动积极的心理倾向。有兴趣,就会特别关注,投入精力,收获愉悦。
) K6 e- ~+ W+ J. s% x毫无疑问,教师和家长,都期望孩子拥有强烈的学习兴趣。然往往事与愿违,在小学阶段,学习优异者,绝大多数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反而是学习习惯的力量占据了主导。因为如此,我们强调习惯养成,甚于兴趣培养。! s" h8 ]; x/ f/ E
其实,兴趣培养和习惯养成,是一脉相承的。消除旧习惯,建立新习惯,只有让孩子感受到结果甚至过程带来的回报,才会顺畅。否则,习惯养成,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e$ ^# M* Y# {: l1 v兴趣培养也是如此。没有“获得感”,包括物质上的、心理上的、精神上的等等,兴趣就很难建立,更难以为继。如果你非要拿生来就有强烈求知欲的爱因斯坦来反驳这一观点,我也无话可说。
) v& H+ D5 U/ q9 c+ ], E学习兴趣,又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在小学,学习已经被科目化具体化了。说学习兴趣,会不准确。所以,我们还要再进一步,说语文学习兴趣,数学学习兴趣,英语学习兴趣,音乐学习兴趣,等等。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比如足球、羽毛球、篮球、绘画、舞蹈、语言艺术,等等。每个教师都要倾其所能培养孩子在某个领域里的学习兴趣,成为“最好的老师”。
9 u2 F% s0 X% z如此,就产生了矛盾。每个科目或项目的学习兴趣,都需要孩子投放注意力,投入精力,试问,孩子哪有如此深度和广度的注意力?哪有如此多的精力和心力?如果对十多个科目或十多个项目都有兴趣,那不等同于样样都没有兴趣吗?
8 h! z5 G0 O' g所以,有所取舍,才能真正意义上做到培养兴趣。
3 Y+ l3 Z, Z2 s7 V0 q, K我曾经给自己的孩子做过课外兴趣培养的规划,一个艺术项目,一个体育项目,如果孩子还是精力旺盛,那可以再加上一两个,不过纯粹自愿,自生自灭。但两个规定项目,就要“精心”培养。不错,兴趣培养和习惯养成一样,除了吸引孩子,给孩子“获得感”,还必须要坚持。时间长了,感知多了,才能沉入其中,体验到兴趣带来的愉悦感。
$ K' S: E8 |- a  h7 n5 S# F% g& P/ t学科学习兴趣,培养起来更加复杂和困难。家长的作用,在于建立与稳固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的作用,在于因人而异循循善诱,这个“诱”很具有张力,兴趣培养,本就是“诱”的过程。那么,学校的作用何在?
7 N4 I5 h! H6 N3 ?# f3 g; s+ j显然,学校最应该做的,就是整合课程。现在的科目太多了,而且又各自为政,都在强调自己的重要与不可或缺,事实上分散了孩子的注意,涣散了孩子的精力,让孩子无所适从无力集中。怎么办?落实国家课程,又是学校的责任,那只有最大程度的整合,尽量的项目化,在完成一个又一个项目的过程中,落实多个学科的学习。跨学科综合性学习,才能有效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除了学习内容的调整,学习方式的变革也很有必要。这个话题牵涉甚广,在这里略过不谈。
/ `3 t+ j& H% ?) U9 K4 h+ j7 G整合课程与变革学习方式,谈何容易?但是,我们可以设想一下美好的前景。那时,学生是主动参与学习的,解放了老师过多的管理精力;那时,课堂学习的氛围是积极生长的,师生课堂体验变得更加积极和愉悦;那时,学习的效果是良好的,教育造就的后进生也会随之消失,又解决了教师的一大难题。有这样值得期许的未来,现在的困难和挑战,就值得勇敢面对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9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09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