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后,你悟出了哪些职场道理?

[复制链接]
查看783 | 回复5 | 2023-1-19 09: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千万不要让公司领导知道你有你本职工作以外的任何技能,他们只会觉得你很方便,但并不会觉得你很能干,也不会觉得你很多才多艺,也不会给你涨工资。
wwwyx1111com | 2023-1-19 20:36:09 | 显示全部楼层
1、明白大多数事情是你控制不了的。比如你周围人的情绪,比如一个牵扯了多个部门的项目。只做好你份内的事情,做好你能控制的,不为了你控制不了的事情浪费太多感情和精力。. @3 g/ s4 c" O( t1 j% r
2、明白情绪是有价值的。懂得把情绪当成武器。比如会上达不成共识,但你又做为统筹方要对项目负责时,大可以通过发飙来推动达成目标。同时明白如果自己在某个场合下的情绪没有价值,那就别把情绪发泄出来。2 `, F! ~5 j2 Q7 h9 I" {
3、公私分明,不要把跟同事关系的好坏带到生活中,也不要在同事关系上投入太多感情。尤其是不要因为跟某些同事在工作中走的近,就认为生活中他也应该是你的好朋友。你们工作中走得近,是因为你们有共同的利益目标,不是因为你们互看喜欢。4 U' u, x- J, Q' a, p$ @: e
4、劳逸结合。人的精力不可能7*24充沛,要学会把主要精力用在最关键的事情上,不紧急且不重要的事情,千万别浪费时间。
% S9 a- E' M) J) `1 \5 V5、要懂得谈判。任何工作场合下的沟通,第一反应都应该是我需要付出什么,我需要得到什么。职场讲求的是利益交换不是情感交换。
- s4 o, E% A  |$ `  e9 T# l4 s6、说出来的任何一句话,都不要怕被传出去。职场中没有所谓的悄悄话,不要怪别人传话,你说了就要敢认。不敢认的话就不要说。甚至学会利用这点,故意说一些话当成武器。
% C/ F; z$ {9 S; a9 _/ U% a7、不要相信任何大饼,回报一定要可兑现,短期兑现,现金兑现。升职不加薪,加薪不兑现,都是职场里常见的耍流氓。$ }9 u8 ?' W( H' c; r% L, z
8、有特别清楚的底线与原则,且让人清楚直接的知道。且如果谁但凡触动了你的底线,就要抱着鱼死网破的决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可可冰儿纯 | 2023-1-20 04:25:15 | 显示全部楼层
【1】同事聚餐如果不叫你,知道了也要假装不知道。同事之间吃饭本来就是私事,人家玩得好的在起吃吃喝喝再正常不过,这不是部门行为,也不是单位行为,没必要面面俱到。人家不叫你就说明跟你不熟,有了这层觉悟后,就及时调整对这些同事的交往态度和处事标准。
7 w) r% Q8 F2 m; E: h8 S【2】在人际交往中,凡是嘴甜的人必然心狠。一个人表面上有多热情,内心就一定有多虚伪。嘴不饶人心地善,心不饶人嘴上甜,心善之人敢直言,嘴甜之必藏奸。人生九成的不幸都来自于遇人不淑,远离不靠谱的人就是珍爱生命。, P* @, J" k0 R. D$ {0 g
【3】如果不想后悔一辈子,就离那些经常跟领导出差,外貌要姣好的工作或员工远一点。4 _5 |$ k% Q3 B
【4】别在同事面前展现太多Excel技术。
1 d( a* q2 ~9 E9 T6 J; b【5】一个人在职场的价值,取决于他做的事。如果你的价值是1W,那就不要去做1K的事,否则时间长了在别人眼里你就只值1K了。
, E+ b0 H, ~, R' h! M% S' V2 g【6】领导和下属永远是相互利用的关系。任何单位都会不遗余力的把员工变成螺丝钉,任何领导都绞尽脑汁的把员工变成是佣人。领导用你是因为你好用,领导不提拔你是因为你对于单位好用,领导提拔你是因为你对他个人利益有用。职场中升职加薪,更多取决于你和领导的关系。
2 B( W# R! x+ y& c【7】职场中,弱者谈苦劳,强者看功劳,领导只看功劳不看苦劳,只知道拼命的人,最后一定过得又差又惨。你千辛万苦把事情搞砸了还想邀功,抱歉,职场不看过程。职场中本质就是为了赚钱,你是这样想的,领导也是这样想的,没有利益的付出都是一文不值。
1 \; n% \0 a+ Y【8】HR招聘的潜台词:
% v; [- J, |, `7 O; W: t% X1、适应较快的工作节奏=加班。
- h+ n+ l. F  f2、有强烈的进取心=加班。& o' z2 F1 ^' A
3、喜欢有挑战性的工作=还是加班、并且前人留的坑不少。7 k, g- X/ ?+ d) y0 C5 z. v" c
4、独立完成任务=前端后端运维测试都是你一个人干。
" h% p1 n& H0 W( j" }! J7 y5、团队氛围好=大家经常一起加班、一起吃加班餐。. N0 m( |* E2 r8 p3 Y
6、弹性工作=加班,且没有加班费。" W' C3 t7 Z( R/ |) v" }  f- ~
7、上不封顶=下不保底。! S: |. p3 \8 g2 X9 n/ |& t. @
8、上升空间大=工资低。- T1 r. W9 A/ h8 o
【9】工作别太拼,三分天注定,七分靠爹娘,剩下九十分在领导。然而领导想法很大概率上不是看你加班时长,而是看你爹妈能量。3 z- ?3 u. Z0 G6 h
【10】人手总是有的,有一技之长的人才总是缺。有时你不需要什么都学。文案、运营、产品,其实有一个方向你能做到有自己的完整作品,就可以甩80%的人几条街了。
/ N: r- z) a: I0 C在做一个完整作品的过程中,你会碰到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但是也正是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你过往的知识点就会被串在一起,实现融会贯通。你离人才这个词,就更近了一步。
. B' ?( O: a& Z6 q. ^9 q【11】不管公司同不同意,办公室恋情都最好别碰。吵架,双方冷战项目停滞、分手,双方槛尬逃避合作、甜蜜,双方偏袒滋生不公,公司陷入危机要裁员,一方被选中另一方也很难独善其身。% m  {% [3 \: S- k" N
【12】跟那些一进公司就对你套近乎的人保持距离,这种人要么人品有问题被孤立,要么就是属于公司某小团体,忽悠新人入伙。* O& h- d: B; P5 T; @) U1 d
【13】凡事保留三分余地。做事不追求完美,聊天不和盘托出,喝酒不烂醉如泥,上班不谈私事,下班不谈业务,在心中给自己设立底线,能更好地保护自己。6 L" V$ n; P+ F5 w8 L: o# H
【14】相貌出众就是比平平无奇更容易在职场上获得机会。这个看脸的社会我们没办法改变,唯-能做的就是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足够高的上限,让自己爬的比他人更高。0 }/ f! x, ?+ z8 J) i7 |  r; u7 H2 q

, n+ R2 C! C$ ^' i夜深了,这篇答案就到这儿吧,更多不能说的内容我会更到我的公众号:【江湖言语录】5 k+ W% D6 w6 d% N. S* a. Q
1 {& z: V% Y# {
分享外面看不到的人情世故、职场经验和江湖潜规则。5 C6 Z0 J4 ~: @2 G& T. y

& w' ~3 ]( R# r, V6 a多年来只专注于人性与职场,深挖内幕并撰写心得,欢迎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探讨,亦可为你解惑
$ M+ V! w! U* T, w/ \/ w/ k% g, L+ z, U" ?, J. Q) q
点赞和关注一定让你今年爆帅,爆美,暴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廿恋厝 | 2023-1-20 07: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1、职场根本没有朋友,当你入职一家单位,对你热情的人,无非是是想探你的家底,然后可以看菜下碟。
3 Q" S$ ^$ t' t" G6 e5 z( y  J% Q& q. z; i) O' R  ~+ \
2、在职场,谁也不会把谁当做一回事,要么是眼中钉肉中刺,要么是无关紧要的人,没有其他的选择。- C- `' C  Z+ d* ?  ~7 \) [

4 `1 k" o( p: a5 g3、领导批评你,无辜地对你发火,你只需要道歉就可以了,然后说自己错了,以后改掉就好了。0 W( ^7 M, g/ t! h4 D+ _1 U; A
" I6 o$ k; C! w4 `& H
4、当你递交辞职申请表的那一刻开始,公司的全部人都把你当做局外人。在职场就是这样,人未走茶已凉。4 i) N) ]& Y3 P) a! Q- F4 n3 [

' Y8 Y. i- v- b! Z" Z: q5、不管你是多不喜欢的领导,都是要面带微笑,表面恭维,毕恭毕敬。) I" R& I: M" `: H, l2 Y0 Z
2 o1 \$ i1 x5 a. H
6、职场就是一个食物链,大鱼吃小鱼,食物链最低端的职位就是会被欺负,而且没有反抗的余地。% G4 N% d/ I  o- x% G- z/ s

; @* O# c# V7 E$ b, G7、一个女人在35岁没有做到管理层的职位,辞职后再去找工作就特别难,因为很多工作,比如文员,人事,行政,都要求是35岁以下。' o7 P2 R& `9 Y; v! c

, u; t8 U+ h. v3 }1 O( @( j8、在职场,大多数人都是表面一套,背后一枪。% k, A9 w+ ~/ N3 L$ {2 y+ w
* Y) ^& |: K; q% |
9、当你没有价值的时候,老板也不会责备你了,慢慢地冷淡你,其实就是想让你自己辞职。0 p* U2 a. L$ `; E
3 o6 c; S% r( k+ v- A  U7 d# _
10、大多数的同事在离职不到一年的时间,基本上不会联系,也不会聚餐了,因为没有联系的必要,也没有价值。
& q) ?3 i+ v& |/ c
) o6 a4 K" n/ `  G+ @& j2 |7 a1 i11、工作累的不是本身,而是每天要跟一群牛鬼蛇神打交道,还要维持表面的平和,其实心里恨得要命。5 ]) A' [1 d- c) P2 [
% Z  {/ x! C7 a+ W
12、工作就是用时间去换取一点劳动报酬而已,富不起来,又饿不死。每天都在应付上班,蹉跎岁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梦舟 | 2023-1-20 14:4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领悟的到理就是,我是来上班的,要摆脱学生心态和孩子心态:0 f+ A( ^- Z" n9 h9 n8 |
一个是要把领导和老板都视为工作伙伴,一起为了工作成果合作,而不是总觉得对方是老师或者家长,搞得自己战战兢兢,犯了错不敢说,问题也不敢问,最后反而反而拖了项目的后退,甚至造成损失。( |, [/ z7 K/ A: p) R* W
二是要主动规划自己的职业,判断自己需要学习的方向,主动学习,争取机会,而不是等待老师来给自己下任务,留作业。
! r& }. ~1 W9 x9 k+ M上面主要是一点观念上转变的建议,下面再具体说说如何专业的工作:
) ~& X# B' t! {* e" M一、沟通能力
; b$ `( J! W7 P4 V- R" ]& w6 Q& F3 E2 p- {6 {) r
职场沟通里有两点很重要,一个是高情商,一个是简明扼要。
9 _9 A: f# a  ]% P1 \* b3 U5 U' r高情商在很多人看来就是多说一句“辛苦”,一个“谢谢”,但其实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尊重大家的时间和精力,一个体现就是,当你想要提需求的时候最好一次性想好事情的前提条件、发展现状、要问的问题以及问题的分支情况,而不是让人家来一次次追问你。" ]* _4 P$ U3 y9 r) [
比如你因为一个活动向设计提需求,就要一次性说明白:“此次活动的主题是xx,希望体现xx的元素,采用xx的配色,文案大意会是xx,能否实现xx,如果不能可否采用xx方案……”6 b4 L: Z; Y) F  _
而不是:
' Y% Z! E- A: Z- P  T4 f
“我们要做一个xx海报。” “有什么要求吗?” “符合xx主题,xx配色。” “文案想好了吗?” “想好了是xx” “还有别的需求吗?” “xx可以吗?” ……
总之,你要预设一个需求或者问题给出去以后对方的反应,最大程度减少互相来回对话的次数。
' y2 d- m3 V* X9 X3 |1 E9 D; C其次就是简明扼要
9 A" a2 i. X$ x在表达看法的时候最好先说结论,也就是你表达的重点,然后说论据,也就是你为什么这么认为,最好有事实依据,然后给出实施建议或改进建议。
7 S8 O" Z; {) @5 s2 n8 o" U  N在接受问话的时候先说答案,不要先说各种前因后果弯弯绕绕,先说答案,大家就知道现在是否存在问题,然后指向性的解决问题。尤其就算自己犯了错误,也不要试图先云里雾里的遮掩和解释,而是直接说明问题,找到解决办法,最大程度保证工作的完成。
) o4 f% b6 X' w, e" \6 y) m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工作中,尤其合作里,大家都是为了实现工作目标,因为不要为了理念的不和而生出个人恩怨,只要对方可以为了达成目标而发挥作用,就拿出专业态度,好好合作。) h% I4 h" J  @( D, Z
二、数据能力, v' @: `1 q) E$ F- ?% k8 \

5 b0 r8 Q/ L; y$ Q2 m2 y  L0 ?职场不相信大饼,只相信成绩,以前领导还能给职场新人画饼,现在新人都学聪明了,不吃这一套了。所以想要让别人相信自己,就拿出数据说话。
! u9 C2 L1 {8 d% P/ K, ~比如你认为某某平台不适合重点投放,那就要去分析用户数据,看用户是不是真的和自己产品用户不匹配,比如性别、年龄、城市分布、内容喜好……而不是只凭借自己的平台使用体验和大众印象而说:“我觉得”、“我认为”。, ?4 J# Y/ A1 Z5 \; o
有的时候你会发现数据是反常识的,比如我们常常认为男性更专注罪案,但实际上某个悬疑类故事公众号,女性用户多于男性用户。" b1 ]( {0 m6 I
所以数据不止让别人相信你,也让你少犯错,做出更正确的决策。对于职场新人来说,数据能力更是阶级的跳板,一个新人想要让自己的想法受到重视,必须拿出无可置疑的例证,也就是数据,当你展现出用数据说话的能力,和创造性的意识,就算你的方案暂时不被采用,你也会被看到。  ], L0 n$ z/ u/ ^* a
可以说,虽然数据分析师现在还是一个单独岗位,但数据分析正在成为职场人必备技能,大数据时代,数据告诉你一切。* o* V/ f7 w& z1 W% _! I
如果你觉得数据分析难、花时间而不想学,也可以考虑跟个入门课程,简单的学一些基础数据分析方法,了解一下案例,至少在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增加竞争力。0 Z4 @1 \% g7 K( o
我个人推荐知乎的一个课程,老师曾是IBM的数据分析师,还和50多位互联网大厂数据分析师进行深度访谈,并和阿里、谷歌、滴滴等公司的资深数据专家合作,课程从基础讲起,用案例讲知识点,结合大厂一线业务案例,能够深入浅出的讲明白那些数据分析理论是如何运用在业务里,属于是兼顾是输出和输入,让你更熟练的掌握这些思维和技巧。3 y: ~* X7 E& a4 b1 X8 U
三、文案能力) @5 {  f6 y& K4 N
2 d4 s$ }. M/ x* P; Q
文案能力,一个是写报告、策划的能力,一个是事事备份。
& _+ f. r" W4 O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开会也好,临时思路也好,头脑风暴也好,一定要记录下来,不然具体工作时不然就是遗漏细节,没法完成工作,不然就是没有灵感,忘了当时想要尝试的方向。: ]; S4 ^8 N* T. [' [0 H  j
一些你感觉危险的工作的任务也记录下,防止成为背锅侠。! U( A$ M7 Z' ?: M! @
还有就是要会写策划和报告。
) r: T9 ]) K. I& s6 p7 D写工作文件的一个要点和刚才说过的交流能力很像,那就是:& s6 {  B2 z8 ]% g. g, S2 G
先说结论,比如你调查的结论,或者你策划的动作。
" S8 M1 T% |, v0 U4 \4 x5 I& R然后说明论证过程,包括数据来源和分析、当前状况的优劣等。% s* |' E& m, S4 O) _7 Z
最后给出方案,如何改进,如何实施。
; C5 ^/ h7 K  |& B- s  E注意,一个好的方案一定有结论-分析-具体行动计划
, q0 u6 e" t6 B# T: f四、分析能力
5 F2 W" y( j% F: X$ M
& [# o3 j8 R$ u, r) g分析方法有很多,这里主要说一下mice鱼骨图方案,其实也就是逻辑树、演绎法,即穷尽所有可能。
6 a4 ]+ o2 y( Z7 @7 D) A& b# W) A6 u7 x) R* X8 R8 p9 t
工作后,你悟出了哪些职场道理?-1.jpg
5 Z6 D0 c/ l4 x# \; d这种方法一般是确定一个目标或问题作为鱼头,然后把想到的(自己或团队)的所有方法或原因标在分叉,即可以用于归因,也可以用来拆解目标,还可以用来记录创意。
& W: G# h3 K7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鱼骨图这样的思维方法一般都需要练习,自己不断的去拆分,然后找到这方面更资深的人给出建议,并学习对方的思维方式。
# F& |% _/ u0 j. T: b7 l* C2 f( G除了鱼骨图,还有很多如3W、SWOT的分析方式,这些思维方式都更用来有条理的分析问题,还可以和数据分析相结合,作为模型给数据以方向。! t( c4 h/ q; c/ y
如果你想要训练自己的这些思维方式,又找不到一个靠谱的渠道,也可以看一下知乎的数据分析课程,课程中数据分析思维和模型实际上也就是这些思维方式,老师会用实际案例带你练习,在实践中训练你的能力,属于是一个靠谱又稳定的渠道。; S3 V! Y8 J: [5 x: W- R: b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edu-card" data-edu-card-id="1565759130727583744">五、管理能力' o8 U( G$ T5 |0 u3 s: @
0 c- O6 _. ?* `9 ?7 D
这管理能力不是说管理团队,而是自己的工作和时间。虽然很多职场新人不得不接受来自各方杂七杂八的工作,但是也要学会理顺这些工作,分出优先级,并按照“深入思考”和“机械打杂”来分类。
" f. J* V/ D3 |比如打印文件、回消息、对接进度并传达,这些工作实际上不需要太费脑子,又不太需要长时间,但是如果穿插在一些需要深刻思考的工作(比如写文章、想方案)里,就会打扰你的思路,妨碍你思考。
( m% m5 h6 s+ E$ ]) @+ S& N# N所以没增加一份工作,问清楚对方交付标准和时间,然后最大限度的把整块时间留给需要深入思考的工作。2 E2 u9 d( g  Y( m1 i
其实职场人需要的技能还有很多,各路管理学大佬都是出书来说明的,这样一篇回答也只能说几个我认为重要的。最重要的还是不要把工作当成是学习的终点,要知道这才是你人生真的的起点,学习才刚刚开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沭落落 | 2023-1-20 20:28:58 | 显示全部楼层
1、但凡成熟一点的人都应该明白,你和老板最佳的关系是互相成就,而不是谁剥削谁,谁占谁便宜。
( A3 G# J# {( `只要双方都心里咯噔了,那么基本结局都不太好。老板也必须认可自己是和员工相互成就的基本关系。6 d5 e/ [& v# W' e
互相成就需要的是同频,尤其是认知上的同频,其次是状态上和目标上的同频。
; q4 i5 h. d# @. O
* K7 @5 G2 z2 E+ q4 @2、对于管理者而言,你的善意和仁慈若用的不对路,那么负面是巨大的。$ ?9 S" P9 s! x
不懂的人会理解为软弱和姑息。远观的人会理解为无能。努力的人会理解为赏罚不明确,中规中矩的人会觉得有向下的舒适空间。1 t; q5 K! c* d  {: q* |9 w% ~) a8 W

# f* V" [* ~1 c: l0 K# y3、大多数公司都有20%及以上的人是彻底无效并产生负价值的。他们还会同化第二梯队的人,把他们变糟糕。4 I4 a+ }: v) ]& k! k$ P4 p
所以这些人是万万不可以留的。你的菩萨心肠要留给最具价值的20%,而雷霆手段才是真正保证人们不逾矩,不劣币驱逐良币,保证第二梯队不堕落的必备条件。' q, {4 E) J2 r* }

& r% E! g- r7 h. v7 u4、据我长期的实战和观察,但凡一个组织里「懒惰者」、「老油条」和「无法被激励者」这一些害群之马浓度超过30%,那么这个组织是不可遏制地走向衰败的。
1 x7 p) T6 E# x! ~% z& X* f& f; }) e2 J
5、激励很重要,但是激励有时候只适合思路清晰和还想上进的人。有一群人只要基本工资,不关心激励。) v4 X# h2 j! Q3 Q$ p4 V# b( F% D8 q1 {
% N0 ~1 a) X" T" A
6、除了劳动密集型业务外,脑力劳动行业售卖的更多的是价值,而核心价值不可避免的是少数人提供的。所以这类企业切不可通过人数衡量实力,老板们也不要觉得人多力量大,人多往往越搞越弱。
, p3 H6 P7 E) D6 O  ~
# G; m0 E) u9 N; F0 I9 F7、脑力型产业最需要走精英管理路线,优秀的员工要支付足够的溢价,要绑定成事业伙伴,要分出更多的利润。
) e% i+ U9 K  M8 o3 |9 p
6 v% C/ z. l. a! ~! d4 p% ]8、当你的组织有很多小绵羊的时候,你应该先扇自己耳光,进行自我批评。4 O; R0 |) V% S+ y. {, ?2 Y$ H' q
要么是你招聘时候做得不行,要么就是你的制度有问题(无论是惩罚还是奖励)。反正不管怎么样,你是第一责任人,所以问题也不能丢给中层,而是和他们一起去解决。/ W% O& d2 e3 a6 @- V6 q
( _' i* i# @) `" T  }) U
9、有一次我要开人,一个中层说:这个人其实还可以,要不就留着吧。, d7 V9 p  u$ i. Q8 }8 I6 c( q
我说:如果你付她工资,你留不留?
, q5 b0 H7 R0 @: M, o2 h- i她想了一下说:那不行,不留。
9 B& e% B/ S8 U% M2 p7 d: _事实上,在中国这样的人情社会,很多时候,你的中层(包括得力能干的)虽然大原则上不太会错,但是他们在这些问题上,有自己的「小九九」。9 I2 r1 E/ m9 u
公司变大了,小九九就很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情,久而久之,就衰败了。但你要说他们大错特错了,那倒也没有。5 k7 i/ C, m, V9 I6 B
$ L6 [" g: h% S# a
10、人员流动很低的企业大概率上一定不是优秀的企业,往往是半死不活的企业。
! f5 l+ t7 \) I7 ~7 y+ |企业主不能以流动性很低为光荣自豪的点。/ j0 R# F9 X  p- [# j8 l

8 g' O* l" P/ t11、所以三十之前,最好不要去赚容易的小钱。你的时间才是最宝贵的。什么是容易的小钱?就是收入高,难度低的活。但是只要市场一变化,你就完蛋了。
9 e# r! _, h! t; ]' |. _
# v( _  P& h2 J4 X4 C8 S12、大多数年轻人容易飘。尤其是未经世事的年轻人。所以我的经验是不能经常表扬(这里一定有样本的局限性,故而只是我的经验)。表扬太多,其实是害了他。& [; ^4 q- b( [+ U/ ]

7 x& J' t7 s3 i) q6 K13、我见过所有能成事的人,即使离职都可以搞得一团和气。成年人要懂得:来日方长,好聚好散。(当然,如果是这个企业和里面的人伤害了你,那么另当别论。)9 L5 F% r7 y& N5 O
; v8 \$ i9 l6 [2 i
14、多给几千就跳槽的人,不值得挽留。
. U) s/ I% v$ ~# e, X
) d0 a' z7 Z5 K9 [  Z15、我不认为企业文化是洗脑。这一代年轻人是很难洗的,他们脑子里有自己相信的东西。不是一路人,别进一家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0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