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的到理就是,我是来上班的,要摆脱学生心态和孩子心态:) H+ z( s$ ~- C. v+ a$ J3 Y9 |
一个是要把领导和老板都视为工作伙伴,一起为了工作成果合作,而不是总觉得对方是老师或者家长,搞得自己战战兢兢,犯了错不敢说,问题也不敢问,最后反而反而拖了项目的后退,甚至造成损失。
. i6 B6 H0 K2 i二是要主动规划自己的职业,判断自己需要学习的方向,主动学习,争取机会,而不是等待老师来给自己下任务,留作业。
3 S/ B: z% g- Z+ o# {3 [上面主要是一点观念上转变的建议,下面再具体说说如何专业的工作:/ J" X7 @7 f0 n( ]+ Q& ]
一、沟通能力2 Q: K. s4 {; W8 J9 N) c0 U9 Y
7 t4 w* U0 o+ P/ k2 t职场沟通里有两点很重要,一个是高情商,一个是简明扼要。( U: V$ E7 _( Z: g% G
高情商在很多人看来就是多说一句“辛苦”,一个“谢谢”,但其实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尊重大家的时间和精力,一个体现就是,当你想要提需求的时候最好一次性想好事情的前提条件、发展现状、要问的问题以及问题的分支情况,而不是让人家来一次次追问你。
$ I6 I4 A! A( \5 d7 C' \比如你因为一个活动向设计提需求,就要一次性说明白:“此次活动的主题是xx,希望体现xx的元素,采用xx的配色,文案大意会是xx,能否实现xx,如果不能可否采用xx方案……”8 X, k) {) m8 S- y- w- O, ~9 ]0 j
而不是:
+ ]! Q, u! ~6 |9 }“我们要做一个xx海报。” “有什么要求吗?” “符合xx主题,xx配色。” “文案想好了吗?” “想好了是xx” “还有别的需求吗?” “xx可以吗?” …… 总之,你要预设一个需求或者问题给出去以后对方的反应,最大程度减少互相来回对话的次数。
; n0 j$ ? q' H* I" ~其次就是简明扼要。
7 X T, @, P, A: f) a; `9 W在表达看法的时候最好先说结论,也就是你表达的重点,然后说论据,也就是你为什么这么认为,最好有事实依据,然后给出实施建议或改进建议。
; J9 T( a$ S w* M. s( q在接受问话的时候先说答案,不要先说各种前因后果弯弯绕绕,先说答案,大家就知道现在是否存在问题,然后指向性的解决问题。尤其就算自己犯了错误,也不要试图先云里雾里的遮掩和解释,而是直接说明问题,找到解决办法,最大程度保证工作的完成。
/ E) B* d% O$ u. w% E# R# T' x/ r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工作中,尤其合作里,大家都是为了实现工作目标,因为不要为了理念的不和而生出个人恩怨,只要对方可以为了达成目标而发挥作用,就拿出专业态度,好好合作。( e6 p: x. t X9 \# g# x- e# A
二、数据能力' u6 n; V4 v' e7 ~! T% o
; i) h8 ]) H+ i* C# f% ]2 }职场不相信大饼,只相信成绩,以前领导还能给职场新人画饼,现在新人都学聪明了,不吃这一套了。所以想要让别人相信自己,就拿出数据说话。
' ^5 u. v% H3 `比如你认为某某平台不适合重点投放,那就要去分析用户数据,看用户是不是真的和自己产品用户不匹配,比如性别、年龄、城市分布、内容喜好……而不是只凭借自己的平台使用体验和大众印象而说:“我觉得”、“我认为”。) Q M9 ]' A4 W4 B- T& g
有的时候你会发现数据是反常识的,比如我们常常认为男性更专注罪案,但实际上某个悬疑类故事公众号,女性用户多于男性用户。
' m( v+ c! y% {+ x% E6 y所以数据不止让别人相信你,也让你少犯错,做出更正确的决策。对于职场新人来说,数据能力更是阶级的跳板,一个新人想要让自己的想法受到重视,必须拿出无可置疑的例证,也就是数据,当你展现出用数据说话的能力,和创造性的意识,就算你的方案暂时不被采用,你也会被看到。
8 e+ z) d4 w) q) g2 H6 s) B$ P: W可以说,虽然数据分析师现在还是一个单独岗位,但数据分析正在成为职场人必备技能,大数据时代,数据告诉你一切。; ?# D: I$ B' y
如果你觉得数据分析难、花时间而不想学,也可以考虑跟个入门课程,简单的学一些基础数据分析方法,了解一下案例,至少在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增加竞争力。
y+ U3 f1 y8 ~$ A! L- I我个人推荐知乎的一个课程,老师曾是IBM的数据分析师,还和50多位互联网大厂数据分析师进行深度访谈,并和阿里、谷歌、滴滴等公司的资深数据专家合作,课程从基础讲起,用案例讲知识点,结合大厂一线业务案例,能够深入浅出的讲明白那些数据分析理论是如何运用在业务里,属于是兼顾是输出和输入,让你更熟练的掌握这些思维和技巧。( `- R. A: ~! R2 G, ~
三、文案能力" X$ {: p& [7 i! T# b& ?
9 h5 [. r5 T7 B文案能力,一个是写报告、策划的能力,一个是事事备份。
1 J. a: u0 k! L' f4 y: A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开会也好,临时思路也好,头脑风暴也好,一定要记录下来,不然具体工作时不然就是遗漏细节,没法完成工作,不然就是没有灵感,忘了当时想要尝试的方向。" d" ^% A) W5 D7 j, n5 z0 w
一些你感觉危险的工作的任务也记录下,防止成为背锅侠。
9 \5 A) d( @ h# O1 R9 s8 _0 S! q还有就是要会写策划和报告。
D6 U9 T M+ O写工作文件的一个要点和刚才说过的交流能力很像,那就是:5 O0 y3 I* g( K* R. Y
先说结论,比如你调查的结论,或者你策划的动作。5 R! k$ P0 N- J4 _+ Z4 j% M: y
然后说明论证过程,包括数据来源和分析、当前状况的优劣等。
% U; s, c3 o0 k! \7 `; z2 J最后给出方案,如何改进,如何实施。
# ]' U1 {; ?4 p注意,一个好的方案一定有结论-分析-具体行动计划
( O; p1 G, E* P/ m, ]4 Q# k3 r四、分析能力( d! K4 x2 p! b8 A: h
3 g+ T2 o+ y5 C分析方法有很多,这里主要说一下mice鱼骨图方案,其实也就是逻辑树、演绎法,即穷尽所有可能。, O- x4 C' q% V+ S* }. v, v
2 U, C/ j" R3 U; H2 f
6 l+ n7 @. u( \. z这种方法一般是确定一个目标或问题作为鱼头,然后把想到的(自己或团队)的所有方法或原因标在分叉,即可以用于归因,也可以用来拆解目标,还可以用来记录创意。
" b5 y1 m" j$ X! n4 D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鱼骨图这样的思维方法一般都需要练习,自己不断的去拆分,然后找到这方面更资深的人给出建议,并学习对方的思维方式。) H5 U' _ u* I
除了鱼骨图,还有很多如3W、SWOT的分析方式,这些思维方式都更用来有条理的分析问题,还可以和数据分析相结合,作为模型给数据以方向。
8 i2 x, K$ P8 f* v如果你想要训练自己的这些思维方式,又找不到一个靠谱的渠道,也可以看一下知乎的数据分析课程,课程中数据分析思维和模型实际上也就是这些思维方式,老师会用实际案例带你练习,在实践中训练你的能力,属于是一个靠谱又稳定的渠道。
& r. s# o2 N+ V1 k. F9 f<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edu-card" data-edu-card-id="1565759130727583744">五、管理能力- A6 c _% u3 `# y2 @4 E2 x
- v0 U3 `7 Q. q+ V1 }
这管理能力不是说管理团队,而是自己的工作和时间。虽然很多职场新人不得不接受来自各方杂七杂八的工作,但是也要学会理顺这些工作,分出优先级,并按照“深入思考”和“机械打杂”来分类。
5 H2 O; z+ {- l) [( i比如打印文件、回消息、对接进度并传达,这些工作实际上不需要太费脑子,又不太需要长时间,但是如果穿插在一些需要深刻思考的工作(比如写文章、想方案)里,就会打扰你的思路,妨碍你思考。
) r) Z1 Q. B4 {! k2 W7 O$ { K所以没增加一份工作,问清楚对方交付标准和时间,然后最大限度的把整块时间留给需要深入思考的工作。
% X0 e% ^% C$ ]/ k其实职场人需要的技能还有很多,各路管理学大佬都是出书来说明的,这样一篇回答也只能说几个我认为重要的。最重要的还是不要把工作当成是学习的终点,要知道这才是你人生真的的起点,学习才刚刚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