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很多人都说大环境不好,但是至少相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大环境并没有那么恶劣?
' m) N# M( c. D$ a8 E0 w+ X8 s0 c- R$ w( k. H" `
比亚迪订单拿到手软,就国内来说,所有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增长率都不错,不过单就增长率来说,特斯拉是最差的那一批。/ y$ `0 _) m1 }+ A6 Q& p
2,比亚迪和特斯拉谁才是窝里横?
) Y- u/ b9 g, Z3 S* ?& W. m2 x; O7 c
很多人都说特斯拉是畅销全球,比亚迪是只在国内市场窝里横,单看比亚迪的主要销量 ,因为一直没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估计百分之90的销量都集中在国内,而特斯拉确实是畅销全球的。好像一点都没错吧?比亚迪是窝里横!但是要看细分市场的话,可能结论正好相反,在国内市场,比亚迪是在几十家新能源车企的内卷里登顶了市占率第一的。这其中的主要竞争对手就是特斯拉。比亚迪在国内市场单说市场份额,正面击败了特斯拉。即便你认为比亚迪有一些低价车型,但是,汉,唐,海豹,腾势,高价车型,也分别在细分领域处在领头羊的地位。国内的情况大部分人等都了解,就不展开说了。
, `% P5 _0 I8 C" Z E反而是在美国市场,或者整个北美市场,特斯拉并没有面临强力的竞争对手,特别是中国的新能源车企竞争,福特的电马,丰田的验证码,现代的KONG 。等等在国内市场都基本没办法生存的一些对手。在这样的对手面前。现代月销量还有6000辆。那么是不是说明,不是特斯拉很强,而是竞争对手太弱? 在欧洲市场,特斯拉面临的主要对手是大众的ID 系列。大众ID 系列正在欧洲快速扩张。但是大家也都知道,大众ID 系列在国内也同样是比较弱的那支力量。9 q% b2 i2 N& R, y
如果在主要竞争市场失去优势。在没有强力竞争对手的市场逞能,那谁才是窝里横呢?
5 n9 @" d' ~; p3 Z* R7 Q8 B- h* N* I3 ]: c3,特斯拉自己把造车当成玩票。
/ e+ w z r; b2 ? s F, e/ `1 D; v4 j
说个具体的例子,2017年发布的SIMI电动大卡,一拖就是五年,简直是车市一个奇迹,我确实不知道,除了特斯拉,还有哪家车企,会发布一款车,五年,甚至要六七年后才上市卖,当然要确切说两个名字,我们会想到贾跃亭,或者恒驰汽车?这两家发布的车,几年后开卖来着?
6 B" y+ e5 x7 C) m& N
( T# j9 ^. l# a- J) P
0 O9 L: }- K8 \/ O# F当然SIMI 的问题我已经多次分析过了。单是电池成本就高达60到100万的卡车,实在不知道要卖给谁。就在最近比亚迪也发布了高端品牌仰望。首款百万级越野车也透露了个七七八八。* ? F- z- {1 ^: {) p- B& }
( G$ y! u8 K3 e( O
1 ?7 @& _% n2 }先做个预言吧,五年后你看,就比亚迪这越野车,都比特斯拉卡车靠谱,五年后,虽然两者都是百万级以上的车,但是比亚迪的越野车总销量是SIMI 的三倍。
6 ?7 Q5 a9 K' q" t. S, w- s3,不光没有市场优势,也没有技术优势。7 x" J* Q* l8 Z3 b/ P5 x. {6 L
9 F: Y. Z+ a; n5 B6 ?5 O$ G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出在产业链上,在进入中国市场前,特斯拉处于极大的困境中,在进入中国市场后特斯拉缓了一大口气,依靠中国强大的工业能力和产业链,挽救了特斯拉。而抛开中国市场 ,无论是德国柏林,还是美国德州,显然都进展缓慢。欧美今天的工业产业链,特别是工业建设能力都不足以和中国相其并论。
1 T& S: A$ i# T- T3 b2 c$ [最核心的问题,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工业的核心,电池产业一直都掌握在东亚手中,确切说,掌握在中日韩手里,主要是中国,其次是日韩,这件事,特斯拉过去十年都没解决了。未来也看不到解决希望!
; U( b( f% |4 y/ I' v) s0 v2 _* C7 o) ]" x
5 F, V* R0 `2 L. d0 w4 S
大家都知道的事实是,电池成本大约占新能源车成本的百分之25到50.特斯拉也只能受制于东亚的电池产业 。特别的一个问题是,曾经宣传的黑科技,4680电池,和宁德时代比,特斯拉4680的单体能量密度,基本和宁德时代的电池包能量密度差不多。几乎成了一个大笑话。$ k# C: l, |8 K8 C; r
锂电也是一个庞大的产业。在中国,这个产业都快到万亿了。要说影响的上下游,早过万亿了。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锂矿,生产设备。中国产业链基本已经树起了一个非常高的产业壁垒。8 d M1 j2 a$ V ~' C
就算是新技术,刀片电池,无钴电池,26/36/46 系列圆柱,薄膜电池,固态电池. 中国公司几乎已经布局了锂电池的所有的领域。这个产业技术优势,在未来十年,别说是特斯拉。就算是整个欧美,几乎都难以超越。; W; Y: |9 w* b3 s
特斯拉的估值从一万亿,跌到了3500亿。但是其实还没跌到合理的位置,短期看特斯拉的估值跌到2000亿是合理的。这不是我说的,是特斯拉一个大股东说的。长期看特斯拉的估值跌到1000亿才是合理的。
( R; n# J$ U4 D2 Z. X# g现有的车型竞争优势已经非常弱,新产品的开发,SIMI 难以为继,哪个皮卡还是不错的?/ b) y( f T" F, ]5 j: O0 |
# P2 H! _8 j, N3 c- X
) ]+ ]1 p; u0 [! Z0 \) j" g
但是特斯拉靠这个均价5~6万美元的车型,来实现自己年销2000万的诺言吗?
# G2 B; n* t1 ?' b# j! V& p很多人都说特斯拉要推出15万的车型,或者2万美元的车型来实现自己的诺言,在今天锂矿价格下,在电池产业链牢牢掌握在中国以及东亚手里的情况下,相信我,他推不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