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不想被白嫖。
4 L- N1 F9 @" ^6 o“那我给你钱,就不算白嫖咯。”——来自我导师。
5 O! B! e# I. H# s* x& Y7 @我导师也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知道博士生有多么的苦逼,也知道钱对穷学生的吸引力有多大,所以革故鼎新、城门立木:凡承担项目者,均可享受项目总金额2%的分成!4 b% Y! T$ _ u
怎么才0.2成啊?张麻子脸。/ r- A$ F6 H% i( O$ {
0.2成就不少了,我们组接的横向,任务量少点的,一周之内划水搞定,二三十万,任务量多点的,两三周至一个月,八九十万。假设你花一个月时间干一个80万的项目,就有1.6w的收益。
$ ]- B4 o' Y" X. A. r所以我们组学生对于横向,倒没有太抵触,毕竟他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8 ^# ~% u u2 ^' F' H但是!但是!但是!我时刻提醒自己,你的主线任务是拿学位的,就算打支线任务爆的金币再多,也不可能通关!所以一定不能被导师的钞票砸晕了。& F) {3 n& p! z! E2 v& @% [
不管咋说,我也算做了不少横向,总结几点经验吧。$ f8 ^4 C2 n- Q9 W8 _; Q
【声明】评论区指出有的导师不给钱,我的回复都被系统删了。我的回答并不是围绕钱来展开的。我们一定要明确自己的主线任务:毕业!退而求其次,也是要学习和成长。所以我的思路是,在导师不给钱的情况下,如何能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做项目是压榨你,你要想着如何去压榨项目:通过项目,要么就是想方设法为毕业添砖加瓦,要么就是提升自己某方面的能力,要么就是摇人分担自己的时间,腾出手来干别的,要么就是曲线救国试图减少团队总项目量。: S/ F* I) M" B4 E G2 ~
一、一定不能只是低头做事,一定要仰头看天。 ~% J8 F2 S9 ~* ~$ z# g A
如果你是刚进入实验室的小白,一定珍惜第一次做横向的机会。因为做横向不像做科研,有那么多需要调试、思考的地方,师兄师姐基本已经探索出一条比较熟悉的路子,你只需要沿着走就行。而正是因为不需要思考,所以你更可以专注于项目本身,利用这个机会去熟悉整个实验的原理,设备的运行参数及调试技巧等。* {7 ~3 H. B8 N% j! j
另外,横向虽然是个浪费时间的活的,但也不能说都是糟粕,偶尔也会有些不错的项目,比如跟某些大厂的合作,比如一些产学研立项。
) j; _/ i" n7 h3 z' O7 H所以要时刻保持敏锐,在接手这个项目后,首先要做的是观察:这个项目合作方是谁(判断项目价值,进而推测导师的重视程度)?有哪些产出要求(判断工作量)?是纯工程还是可以偏一点科研(判断是否有机会自己发论文)?项目对接的人在对方那里是什么level(判断是否需要social)?
- x1 n2 U' f7 A2 `+ V( W m0 p+ M进行这些思考之后,你就对这个横向有了大致了解。对于这几个维度,我的策略一般是这样:6 ]$ N' ]$ P0 C9 g7 {
对于价值高且导师非常重视的,啥也别说了就是肝,毕竟小命捏在导师手里;如果只是普普通通的流程局,那就采取短平快战略无脑推进,效率优先。( d$ F) _% ]; B% L0 x( I
如果工作量比较大,首先跟历史项目对比,看是不是平均单价低了,如果低了,第一时间找导师,告诉他:得让合作方加钱!(我导师接项目有点随心所欲,不太在钱上斤斤计较)。其次是评估在要求的工作周期是不是能完成,如果不能完成,果断进行任务分割,开展团队作战。' }1 h# ^- s! w
如果这个是纯工程项目,那还是无脑推进,越快越好;如果有科研价值,哪怕是一点点,都先快速查一下相关文献,找到potential的点,做几个实验计划,在推进横向的同时,夹带私货把自己想研究的也顺带做了。然后带着结果再去找导师谈,看是不是可以发paper,不要小瞧这个,我其中两篇一区都是在这里挤出来的!5 g- q* `! B$ n j/ ? _
如果对接人的level比较高,那就得多留一个心眼了,尽量把结果(汇报ppt,报告等)弄得漂亮一点,同时把握每一次汇报的机会,争取在对方那里留下一个好印象。为啥呢?毕竟圈子不大,尽可能的在圈内打造“这个小伙子/小姑娘很能干”的人设,机会就是这样一点一点磨出来的。有好几个项目,对方都是直接说想让我毕业后去他们公司工作,在我毕业的时候还想拉我过去,不过我都鸽了。$ [3 Q. J/ N$ i3 ]+ B' a
二、学一点项目管理,能流程化的尽量流程化: O9 j4 Z, A& W7 t. ~- S" G/ [9 l
研究生期间一定要摒弃那种“让我干啥我干啥,干完我就顶呱呱”的学生思维,你自始至终都要有很明确的目标,并看清楚做这件事能给你带来什么收益,如果没有收益,那就进一步思考能不能创造收益。4 C" U {, x* D* A7 a
比如一个项目价值不高&导师不重视&任务量挺大&纯工程&不需要你展示自我的横向(debuff真是叠满了),你做起来真的就是纯纯浪费时间吗?
' I Z! [+ ^# H$ C我一般的选择,都是把他拿来当项目管理来练手,因为我知道自己迟早要毕业,要进入公司,要独立规划管理项目,那为啥不借这个机会学习呢?; P# O( }; i0 I7 T+ i
其实这个也不难,主要要求你从项目管理的角度(而不是科研人员的角度)去思考:项目周期有多长?可以怎么进行分割?每个节点的ddl是什么时候?各个ddl需要有哪些产出,具体要求是什么?……把这些想明白了,行成一张甘特图,这个图excel自带的模板就有:0 x& O0 d7 [1 ?* u
, k0 ?1 @% Y$ M* ~ I; f$ T1 f
9 f4 }* U+ V% X& r7 k' Z行成这样一份文档,实时更新,并按部就班的执行,如果哪个节点没搞好,进一步思考其中的原因,并形成解决方案。' v: X/ z/ V7 `+ ]2 ^& b9 F
其实这部分有点务虚,因为实际操作起来,发现好像很简单(学校的项目能难到哪里去),但这个更多是个思维训练,让你跳出科研的框架,思考一个项目的生命周期中,有哪些普适的管理规律。它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也是最近工作后,才发现自己之前刻意训练的思维方式,可以让我看到其他工程师看不到的一些点。8 w. J4 F+ w3 i! e9 P
扯远了,再说流程化。
$ y$ v! T6 ?/ c* B( t对于重复性较强的横向,一定要把能自动进行的模块进行打包。以我们的项目为例,在数据处理阶段,存在大量数据导出(数据由csv合适转变为xls格式),绘制折线图柱状图等重复工作,一个一个手动操作简直要累死,所以我干脆用matlab写了几个小程序,能用电脑跑的绝对不自己干,把自己从复杂且无趣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 m2 }1 W H( @1 ]! h, Z+ [6 s另外,对于相关的实验测试,建议梳理一份操作文档,细化到开关的先后顺序,细化到每一步参数设置,细化到所有可能的注意事项。这不仅是一个泽被后人的事,更会让你在下文第三点受益。
$ M) I! Z, [7 q) s9 s) ]三、学会团队作战' R' g# [; q. R" f. q* t( Y: u
毛爷爷说,要建立统一战线,善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 o+ U+ a- {: m: k, I- Y对于工作量比较大的横向,一定不要自己扛。
/ B O; x% n- z6 r7 l9 m遇到比较大的横向,在做完项目分割后,我都会去想每个模块是否有更合适的师兄师姐师弟师妹来做,然后游说他们参加,分摊奖金(分担我的工作量)。 A8 ]% O) f9 C
当然以上这个例子仅仅是例子,因为毕竟我们有奖金支撑,如果遇到没有奖金的,直接贸然求同学帮忙怕不是要被白眼杀死。
) L( a5 I. k Z+ Q$ Q6 J' c但核心思路是不变的,那就是利益交换。把眼界放宽一点,没有钱的话,真的吸引不到人了吗?
( A7 ` o: c' B& {6 _显然有的,那就是本科生。
1 x: a( I9 @. q# q7 k# r, ^% S我真这么干过,因为我发现一部分本科生有闲(大四保研以后的学生,相对无所事事),一部分本科生有需求(年级低一点,但想刷点实验室经验,为自己以后考研面试/出国加buff),所以我就建议导师向本科生投放“广告”:招几个本科生来跟着我做,我来保证项目质量。这样对课题组也有好处,说不定就有人决定继续跟你读研了呢。导师一想,不亏,然后确实能找到一些小鲜肉,后面竟形成了常态化机制。
: R( v/ s' I* ], O1 [& s有人会问,那你还要教本科生做项目,太累了。其实实践发现不累,还记得上文第二点梳理的操作文档吗,我都是先给他们讲清楚各个环节,然后把文档发给他们,不要小瞧企图在实验室一展身手的本科生,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学习能力并不差,基本一两天就能上手。$ ?( c" W/ G+ `. v1 Z l5 F+ P3 d
更重要的是,他们并不是干完这个项目就走,而是会横跨多个项目,后面基本都是自己挑头干了。 @* I" i/ R0 R; ?( ?+ V
当然,我绝对不会白嫖学弟学妹,每次都把自己的分成大头送给他们,希望他们也能享受到快乐。
n' \ G+ r, B( O. ?' Q最最最重要的是,在带他们干项目的过程中,我更有机会以一个项目经理的身份,去重新审视这个项目。
! D1 u# Y' ~, c9 y3 Z四、终极技巧之反向PUA导师,少做项目
, r5 ~3 ]/ j% U X0 h有时候横向太多的原因,是导师被钱蒙住了眼,没有看清实验室真实水平,你就有责任去cpu他一下让他清醒(狗头)。
5 A2 R# J3 U/ |$ }! ?- }& U0 h7 v我们组有个阶段就属于项目饱和期,当我听说导师还在谈项目的时候,就赶紧拉了个表,表里包括两项内容,一是正在进行的项目情况及相关节点(前面提到的甘特图用到了),二是现有设备占用、运转情况,这样一搞,就一目了然了,我们组现在的状态是满满当当,并且还要以这个状态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你还接个锤子的新项目?$ l8 ^2 S0 [' b1 @% k; L6 o
之所以要搞这个表,主要是做到有理有据,不然你空口无凭,在导师看来有逃避项目的嫌疑。
9 T* W0 `' } E9 |5 u# L( E4 j+ \. L不仅如此,我还组织学弟学妹开了个头脑风暴,看看各自领域都有哪些可以做的新点子,不管有的没的先列上,告诉导师我们还有这些领域没探索,潜台词则是:学术上还有这么多空白呢,你评上院士了吗就在这接项目?: \% }% c7 f2 A( m
导师一看,翻然悔悟,项目数量啪就下来了。9 ]' d$ q: ^- b' J# g3 x/ E
【觉得有用不妨点个关注~我是 @韩愈字退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