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随一下 @鱼缸里的沫沫鱼 的脚步,就当写一写年末收支总结了。
, I" R! j$ j/ R3 Q. ^# W我和鱼总职业相同,爱好相似,而且我们同年出生,工作年份也差不多。不过我工作的地方是四川财政状况最差的地级市,而且我作为一个乡镇公务员,论收入肯定是远不及当狱警的鱼总,另外我花钱也不大讲究,基本上喜欢什么就买什么,从不看日子,所以存款肯定比鱼总少,但今年还是存了接近五万块。
7 ]: o+ u2 g6 M# a先晒一下今年买的各种收藏品。- ?4 |+ C% \3 [; y ~
1 p# v( d# r% Z1 G' a4 F, G. o
9 Z. c2 t3 ~ c& Z: S, p& a) a) L- k
6 b! \3 `3 | \9 ]! P6 K
2 {: Q* s. y' q$ n0 O: |- p( n7 J9 M
0 P( ?. u! y- H
4 ]) N1 L+ P- z* W, r1 G
3 L7 R% E! O0 [" t( j" N
% b1 Q5 I0 v5 c: {$ D: s: q: o8 ]0 w
% L6 n2 F$ d6 U( m8 ]$ U7 K6 V
9 J, X) D" Z. w) a4 E$ N
7 u1 u/ C# {2 A2 `* M# k2 f; ?
0 R$ f8 e* `5 G& |1 |8 P8 c
/ C2 Y* l( [; l
$ W. M3 _2 z- l4 y6 f3 g
w4 V" {4 [; O9 @
七月份的时候我晒过一次工资,引来很多人震惊,表示不明白收入这么低是怎么活下去的。
( S! M1 D. e+ }$ W' b
3 g9 \- G0 J- x i/ Q1 C
1 H4 |% K; |* M( f4 S0 {( F i" b1 B8 H5 A
; p% t) c( Y0 d* f/ ~& _" k; X
这当然不是我的全部收入,而且这两个月估计是扣了医保之类的费用所以到手工资比平时低一些,其他月份还是能有三千出头的。此外每个月还有五百块的车补,镇上的差旅补贴每个月是五百多,所以平均下来一个月大概能拿到手的是四千块,一年就是四万八。" A0 w$ E1 }+ a5 M7 b& w
今年有九个月我都不在镇上,其中两个月是抽去参加了一个调查任务,另外七个月是借到了区级部门。参加调查任务的那两个月可以领额外补贴,而且比镇上高很多(差不多是三倍),不过镇上当时的财务很紧张,于是这两个月我就没领镇上的补贴(我在办公室做出纳,补贴这一块都是我来发),离开镇上前的那个月补贴我没同样没去领,所以一共是少领了三个月补贴。7 Y$ Z4 m+ o6 o! q
顺便说一下,在我离开之后,镇上已经有半年没发补贴了,所以也实在不好意思去争那点钱。下半年在区上领的补贴比镇上多出一倍,当然区上的财政状况也很差,所以也有两个月没发补贴了,但总的算下来,今年还是比往年在镇上时多领了接近四千的样子。& U3 ]& `6 {% V
单位每个月扣的住房公积金是七百多,我习惯在每年一月一次性取出,大约有一万八千多。2 l7 W3 I! K2 Y+ y
既然能领住房公积金了,那我肯定是买了房的。我买房的时间很早,刚工作不到半年就出了手。这么早就买房的原因很多,一方面是想及时把公积金取出来,另一方面是当时经济环境还不错,我觉得存款放在银行是一件比较浪费的事,相比之下,居住方面的需要倒不是那么迫切。
B8 F4 K8 i0 I+ \$ E, z我没有在本地买房,而是选择了成都。当时看上了一个离地铁站很近的二层圈郊县小区,因为是安置房所以没有房产证,价格低到只要4800一个平方,我觉得这价格过于不可思议,所以马上就出手了。当然我自己的钱肯定不够,于是抵押了几年的房屋出租权给我妈,从她那儿搞到了首付。顺带一提,最初提交按揭申请时我选的是20年贷款2300月供,结果银行判定我的工资太低,给改成了25年贷款2000月供......, P" b9 r# h8 n7 r$ a4 @% u: _
结果买了还不到一年,房价就涨到了一万一。! F7 y! L% K3 w7 K* H2 z
, o1 L; |0 W* z5 x" F/ S6 o, S$ F
4 T+ B# `2 R8 @6 W* j# g% L最初两年确实被月供搞得日子紧巴巴,长期买不起衣服,套餐以外的电话尽量少打,不过之后存了点钱情况就好多了。这房子的出租权去年年末终于移交回了我手里,但我平时都在外地工作,所以找了房屋中介,出租价格是每个月两千块,刚好和月供持平,算下来等于白嫖一套房顺带套出了公积金,不过这租金肯定是低于市场价的,因为只有房屋价格的五百多接近六百分之一。另外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租客表示今年收入受了影响,希望降点租金,最后我免了他两个月的房租,正好和从区上多领的那部分补贴数字差不多。4 ?' C6 i0 w( A2 B( y) F
把自己买的房子租了出去,而我则是租的同学的房子来住。那位同学家庭条件还不错,他有个弟弟,父母给兄弟俩一人买了套房。不过他比较任性,为了打球方便选择了体育馆旁边的小区,结果地方过于偏僻导致上下班不方便,于是没有住进去。想着反正空着也是空着,我就直接找他租了,一开始他说友情价500块就好,我觉得太低给主动涨到了800,一年就是9600。* a; U9 |! _; g, V. R1 R" n
之后就是很多人关心的年终奖了。我们这里定的年终奖是一年两万一,比省上定的最低标准还要低,而且会因为各种原因发不出来,通常只能拿到一万。说一个十分搞笑的事,今年因为财政原因对公务员收入实行了改革,取消年终奖改发绩效,我在成都工作的朋友都叫苦不迭,收入一下少了几万,但因为我们的年终标准低,发绩效后年收入甚至还涨了一两千,而且不再拖欠了。
" ^1 Y/ ^8 d2 a1 m5 Q ]" X因为收入改革的缘故,上半年补发了19年的几千块年终(没错,这笔钱拖了三年),前年的年终因为省督查组介入倒是按时发了,至于去年的年终估计是真没了(隔壁县甚至打算从职工手里打算追回年终奖)。
7 N# V; K" R' j$ D+ x此外单位每年有大约两千块左右的工会福利,一般是发购物卡、大米、食用油等等。今年由于财政紧张,这笔预算也被削了,大概是发了几百块的样子。# B! e$ _7 v% ~' F
因为大环境不好,今年也没敢搞什么投资,拿的是一些死利息,一共不到三千。综合下来,除开房租今年的全部收入大约是九万多。
& I' `- J3 L c7 `% X' m9 O* l* ~5 N7 T6 k/ J4 R, P- Y
6 w% k3 |; L$ L& z! P% b2 j
然后是支出部分了。
( |; h1 F2 ~$ q$ g* Q- H这是微信付款支出:
+ @0 ]+ F; c0 w: R
2 B) W+ G* `+ h. {) ^& o. P4 s* O
% I- C. U% a2 \) ?# i% R这是支付宝付款支出:5 M6 L! G1 c: Q, P2 h7 ]
" G5 E& G# C( y# ~
: z; Z( Z& K! W1 n) i# R6 O解释一下,微信转账这部分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借钱给别人,另一种是办公室支出,剩下的则是房租。之前提到我在做出纳,而办公室账本分为银行和现金两部分,例如我们办公室的职工补贴一般是通过现金发放,不过很多同事觉得收现金不方便,就让我用微信打款过去,现金由我自己收着。不过今年三月因为政府财政紧张,区财政局把现金支付的做法给停了(导致财政所工作量暴增)。总而言之,那两万六和我本人是没有半毛钱关系的,我的实际开支是剩余的一万七千多。
. b/ {' M4 }, m5 E7 K一般来说微信这边是我平时的生活支出,支付宝属于线上支出,比如网购之类的。这里面有一笔两万的支出,是同学买车找我借的钱,我的实际支出是剩下的一万九千多。两笔加一起是三万七,算上今年剩下二十多天的支出,今年的所有支出不超过三万九,再加上九千六的房租,一共是四万九。
0 y; q' q! t( |! A4 p% { a+ r& L* \9 Y1 D. W2 f, ?
( b! x' a @( U8 o& q我平时存钱的方式比较简单粗暴,就是在每次发工资之后,留两千在银行卡里,其余部分全部转入余额宝,除此之外无论任何收入都收多少转多少。如果有其他想买的东西,如果这两千块能承担得起,就直接用里面的钱买,承担不起就花余额宝的钱。
4 j2 G5 B: e: s, Q4 D v我的日常生活成本大约是这个样子:
' B6 |6 h. }' K6 c' L$ P3 B) o/ ?* I3 ?, r- k+ Z+ @8 G+ | c7 S
( J b& D! Y/ E$ _/ K
那个300块是借给朋友的,收入里的900块是朋友还的借款(不要吐槽为啥这么多人爱找我借钱)。我每天骑共享电单车上下班,来回各两次就是八块,早饭是楼下超市买的面包牛奶,一共七块,午饭晚饭都是在单位食堂吃的,这两天没充饭卡所以看不到这部分支出。, S* ]5 S1 M, j$ H1 @- c
食堂的午饭一块(有六块的自助,我嫌麻烦),晚饭三块五,都是普通的餐盘,东西说不上好吃,但营养和分量没什么问题,天天吃这个不用担心身体出问题。其实食堂也提供早饭,和午饭一样是一块,但我想多睡会懒觉所以一般不会去吃。骑共享电单车上班是因为上坡路比较多,骑自行车太累,而且编制还在镇上,如果调到城里的话会考虑买一台电瓶车。
8 ?: o p! v: ]& L+ x- v单位不少人觉得我这么干比较浪费,他们中午都选择在办公室休息,省钱省力气。之前在镇上工作的时候我也每天都坐客车上下班,镇上房租很便宜而且可以省车费,但我不喜欢镇上偏僻的环境。整体来说,我会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尽量选择自己觉得舒服的生活方式。* x5 Y c7 A( u# P/ r' j) r; e0 ^2 @
工作日的车费和餐费加起来是十九块五,这是冬天的开支。夏天我会自己起床煮鸡蛋泡麦片,早饭成本可以控制在五块钱以内。
' e: I5 U0 F$ m, F周末分成自己做饭吃和去外面吃两种情况,早饭和工作日没有区别,午饭晚饭自己做的话成本可以控制在20元以内。举个例子,之前我花119网购了五斤牛肉周末用来吃,最后吃了两个月才吃完。当然周末我肯定不止吃牛肉,这只是最花钱的部分。+ [0 F1 ^7 o$ Q7 l5 h( H$ B
; R Z$ l* A0 N' S: F2 D1 m- k
9 V: h- H! B2 ` S# f8 ^有时懒了会不想做菜,尤其冬天下厨的时间很少,就直接到外面去吃。在外面的开销也不大,两顿饭可以控制在30以内,整体算下来,一个月花在这上面的开销大约是七百左右。剩下的一千三百块扣除水、电、话费,对我来说算是十分充裕了。& l9 |# v! n8 z q
今年有点特殊,因为今年有大约超过三个月的时间处于加班、值班、外出执勤的状态。举个例子,上周有三个半天被派到了核酸检测点工作,上周日下午三点到九点我都在核酸检测点给人扫码录信息。因为区里财政太紧张,没钱请外聘,公职人员长期都要兼职干这些,另外去年区里就把值班补助停了,所以干这些活自然也是没有钱拿的,但一般会管一顿饭。
2 l$ {6 P4 ~" @" g, W2 m也就是说今年有至少三个月的时间不需要我出伙食费,其中有近两个月的时间连水电费都基本省了。例如今年八月能把人热得脱水的时候我正好在隔离点服务,当时有个同事送了我一口袋零食,我一直没机会吃,还没吃完又收到一口袋零食,最后在十月才吃完。所以今年的日常支出比往年要低很多。5 S1 `+ q. o q' g2 [" p
关于鱼总提到的理发的事,我都是在一个巷子里的小店理的,也是十块。那地方是上学时朋友推荐的,我算是老主顾了。不过话说回来,我这样的半社恐人士要是去了发廊,反而会不适应里面的气氛,想要立马跑路。0 m0 s: w- c% z; [! z g0 Q+ \
穿着方面我比鱼总更省,从没买过三百块以上的衣服裤子鞋子,89两件的T恤和69三件的T恤,55一件的卫衣,78一件的毛衣都是家常便饭。7 H: x9 m8 j* ~; N6 O
% K$ i% {0 @/ J$ \- {0 r+ i& t
' Q- T5 c; `$ d3 I- l) b
4 Q& G8 h( U1 y5 P
" q$ k$ ~. m8 w9 {: Z
6 o! |- t. k* [7 e
- _) _, s& n0 O4 v U- j4 ~
是的,全都不如买设定集花的钱多。
: p% {" h- q$ \/ I/ K9 \9 @' }6 b1 ~, x8 c' q0 c* Y3 v* f
$ v4 ~6 z% P: k/ W( u5 e. Q( H
这种老土大学生的打扮放在我这个五线城市的乡镇公务员身上也算合适,穿得太贵了反而脱离群众。
( K: G7 B6 Z+ {+ y附带一张加班时的自拍:
2 Y6 _6 e: s, Y7 O4 x5 F" ]' W+ A3 `, i v8 R% x) y
5 Z/ q$ k6 F' O- j* _- ] W当然,这也是80块买的。6 G) f2 p$ ], I3 K! x- x8 N( x
7 l+ {; t, Q9 o- ~3 N& l. t& m
; s0 y, g7 N& t5 e生活习惯方面我属于比较传统的中国人类型,就是用热水器加热时会用桶把放出来的冷水接起来,然后拿来冲厕所的那种,东西只要能用就会一直用下去。虽然已经工作了六年多,但我还一半以上的衣服都是学生时代买的,所以平时少有买衣服的需求,每年在这方面的开销大约在五百上下。
8 o, y( g6 j# a不爱买衣服的习惯其实是从小养成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父母买衣服时会砍价砍半天,而我很反感这种因为一点小钱纠结半天的行为,每当他们开始砍价我就想回家了。到后来发展成他们硬要拉着我去买衣服,但我打死不去,于是就他们直接买好了拿给我穿,而我很不喜欢他们选的款式,长期只穿自己爱穿的几件。/ {+ r! V% [4 l- ?1 ~* Z- o% |
高中时有个关系不错的室友,他总是每个月月初就把钱花光(其实他的家庭条件不错,生活费也很多),然后找人借钱过日子,因为每到第二个月他就会准时还钱,所以每次我都会借钱给他(是的,我从上学时就老是借给人钱了)。就这么借了两个学期,他也觉得不好意思了,看我长期都是穿那几件衣服,于是送了件自己的给我,然后那件也成了我常穿的衣服,直到大二穿坏为止。
2 L4 I9 t8 r5 I2 | m不过实际上几乎没人说我抠门,从学生时代开始觉得我花钱大手大脚的人就有不少。比如高中时班里流行互相借阅书籍杂志,而我从初中开始定期购买杂志,到高中同时购买四种杂志,喜欢什么书就自己花钱去买,很少借别人的来看,因而不少同学以为我很有钱。但实际上这四种杂志加一起每个月也不到100块,省出来并不难。. W' x" I- t1 d! f* G+ O
这里大部分是学生时代买的杂志:9 S3 c" |+ W( E# B, e: p1 b `
* @6 [) j5 X4 h
. N; f: F8 h, X9 R: h' h- X
大学是在老校区读的,我们学院的男生住在一栋条件很差的宿舍楼,八人间只有一个网口。结果第一天一群人就围绕着怎么分摊网费的事讨论半天,我急着下游戏,就自己花钱把网开了,等到第二个月该续费时大家又不太情愿,于是我又自个把网费给续了。就这么一个人承担了寝室里一年多的网费之后,才终于陆续有人不好意思主动续交了网费。当时我的生活费是一个月一千,在寝室七个人里排倒数第三,和“有钱”俩字根本不沾边,而网费是一个月六十。
" ~ r) l3 `3 L; a6 T4 W4 M0 `虽然平时交际往来不算多,但这方面一般不会吝惜,比如朋友坐飞机回来,我直接打个车去机场接人,同学结婚,给的红包是标准价的两倍,出去聚餐该请客就请客,该AA就AA,然后就是各种被借钱......不过话说回来,我在镇上做出纳这段时间从来没自己贴过钱进去,而镇上其他办公室的出纳几乎都有自己贴钱的经历,至少在公家的钱上面,我还是算得比较精的。% ?5 c4 o# b0 _) s! @' A1 e" k8 |. B
娱乐方面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虽然喜欢唱歌,但次数不多,而且基本只唱歌不喝酒。投入最多精力的爱好是打游戏,到目前为止今年一共玩了14个游戏,其中9个是自己买的碟,3个是找朋友借的碟(今年我借了11张游戏碟给朋友),剩下2个是 @浅色回忆 赠送的游戏码,估计剩下时间最多再玩一个游戏了。
; J3 I. e" x$ \5 y E5 X6 g
7 _' g0 u3 O) L4 n
6 u& M2 z& {# W6 m5 H3 K7 |' l
这些游戏基本都投入了超过100小时的时间,以拿完所有奖杯为目标,以我的业余时间和个人精力,估计也很难再超过这个数字了。这些游戏里有3个是今年刚出的游戏,全部买了实体典藏版,加上1个老游戏也代购到了典藏版,4个游戏一共花了三千五,剩下的都是往年的游戏,加一块也就一千多,全部合起来差不多是五千左右。
$ ^: R4 M* s) T9 Q( Z/ s另外今年一共买了大约六十多本设定集和两张原声,图已经在前面晒过了。这些周边商品的价格浮动比较大,便宜点的可以一万日元买二十多本。& [4 R4 \ W! c5 |
. U* o5 M7 Z' R8 v) z
/ @# P9 O& O, ?0 ~2 N' W贵点的一张不带歌词本的专辑就是两千多人民币:
2 m- ^9 b0 F/ H& h& q6 } j. ~: }8 x/ W" D* L* E; G) ~9 n G
* }1 j- j6 M% i& `
然后被我拿下了:2 Q! ?. r/ F( I5 M I$ K
5 x1 b- Q5 a8 _- S0 n* O; m
: w6 L' `* g8 i- O( U% [当然,这是前两年买的。今年日元汇率低,一万人民币能兑换十九万日元,所以今年买的东西加一块也不到一万。每次在朋友圈晒收藏时总有人说我富有,就跟上学时老被人说是“有钱人”一样,但我自认在爱好方面花的钱并不算多,纯粹是消费习惯不同。
# E3 z9 ^+ m# `+ K& |- r0 F今年能存下这么多钱确实有些意外因素,收入改革、额外加班、日元汇率都是包括在内的。加上今年的额外支出比往年少很多,没有购置大件物品,也没生病,办婚宴和寿宴的人比往年少,所以红包没给几个,和朋友出去吃饭的次数也比较少。* X4 W9 A! b- H. g J
明年要考虑的不稳定因素有很多,例如能不能继续留在区上,日元汇率会不会还这么低,手机要不要考虑换一个等等。前两天听同事说因为政府财政状况过于恶劣,已经决定在明年进行财政重整,到时候可能收入也会有所降低。当然,就算把这些全部考虑进去,明年存个三万块问题也还是不大。4 \! d$ v! Y9 e b6 a4 X) R
就我个人而言,这样的生活自然是十分满足的,但基本也就仅限于此了,没办法再往前一步。举个例子,如果买一辆车,那我的存款基本报废,收支也会变得持平,很难再存下钱。如果结婚的话,那么我的存款和收入都是远远不够的。0 `( y3 }) K; l, n' L0 c7 n- T1 Z
我现在基本能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工作上顶撞领导不用在乎,周末打十几个小时游戏不看父母脸色,因为我靠自己就能得到现在的一切。但如果还想得到更多,就不得不放弃这些,我可能会为了升迁被迫向领导点头哈腰主动示好,为了照顾家庭收支精打细算找人帮忙砍拼多多,到最后连游戏还有收藏品也不得不放弃。
+ |5 W& a7 m% Y4 r. w那在我能够得到足够的选择自由之前,就继续保持这样的生活吧,虽然可能永远也不会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