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北克人是格兰德河以北最能吃会做的人,因为他们有着传承于法国的味蕾和胃口。传统的魁北克菜以法餐为基础,融汇了其他国家移民的美食,又根据本地的气候和物产做出调整后形成。魁北克老城是魁北克菜的大本营,这里餐馆的密度之高,足以让人怀疑当地人是否在家吃饭。而蒙特利尔则带有更多的移民印记,是一座美食国际大都市。
! t9 K, |+ z E5 z! k" p, e5 ^( A7 }$ n/ @ r* O
魁北克老城
+ v: h9 T) [! i$ j7 A9 h. n
3 `' d2 h. c3 u) }3 _% C m我的最爱是古炮餐厅Aux Vieux Canons,一家传统的魁北克餐馆。这里的菜单倒像是法国地理学和北美生物学的合订本,满眼都是巴黎、波尔多、普罗旺斯和勃艮第等法国地名,而食材则是完全的本土化,非常生猛,比如水牛肉、鹿肉、野雉鸡、帝王蟹、龙虾、野鲑鱼等等。古炮餐厅的经理非常周到,为了帮我们打发开胃菜和主菜之间的等待时间,她讲了不少关于魁北克人饮食习惯的趣事。比如,虽然这里距离盛产龙虾的北大西洋很近,传统上来讲,魁北克人却只吃肉类,对海产不屑一顾,龙虾更是上不了桌面,卖的比鱼还贱。近几年龙虾的价格涨了很多,不过比起世界其他地方,魁北克的龙虾还是很便宜。“我们对传统非常坚持,因为整个北美洲只有我们是说法语的,我们不能放弃自己的文化传承,比如,美食。”
1 D/ k9 A+ M+ n; I/ S" R8 `1 J5 s8 W7 t; I* ]
O/ \- t. E4 D$ t' h8 _) X! j
3 C) C* W0 |3 o4 D1 M
非常受当地人欢迎的古炮餐厅" P( m" h. l' {3 N# t. [
8 U( r B" R3 J8 a) u6 I5 X正说着,主菜上桌了。她说,“来尝尝我们的魁北克大餐吧,真正的法国味道,北美制造!” 眼前的勃艮第酒汁水牛肉烤到了半熟,用叉子轻轻一触就溢出浓浓的肉汁,确实是新鲜的食材,古老的味道。不过看着这块巨大的肉眼和旁边高高堆起的薯条,我又替她补充了一句:法国味道,北美的分量,真实在!
& _4 _3 ]' m+ j/ u
5 C: Y+ h* L* y) y% r除了大餐,魁北克城也有着美味的特色小吃,比如枫糖冰淇淋和一种叫做poutine的法式炸薯条,就是最受当地人欢迎的街头食品。卖poutine的地方大都是小店,只要看到街上排了一溜队那就没错了,因为这种薯条一定要吃刚出锅的,那就难免要多等会儿。即便是最提倡健康生活拒绝油炸的人,也抵御不了poutine的诱惑。在炸得金黄酥脆的粗薯条上铺上厚厚的一层奶酪,然后把一大勺滚烫的肉汁浇在上面。肉汁混合着被溶化的奶酪被薯条吸收,这部分薯条变得香软,而没被浸润的部分还依然保持松脆。这种味道和口感的双重杂糅让每一个吃过poutine的人都一边吸吮着手指,一边犹豫是不是重新排队再来上一盘。* r; E0 ~/ } \; r/ Y/ g8 `& l
, f- J) h; G( H; {) Y+ `0 ?' Q
% _* j7 z/ ^) \$ V
: z* |- v2 ?0 V5 P5 t' A& o7 I谁都拒绝不了的诱惑$ [$ f5 O/ Z1 j- b$ X- V2 `
/ K; U2 C3 j* Q! ]) p$ d- M% K虽然魁北克人如此热爱高热量的油炸食品,可说来也怪,在魁北克城很难见到身材肥胖的人。我向一位正在大口吃poutine的年轻人说起了我的疑惑,他想了想回答说,“其实我们也不是每天都吃肉和薯条,蔬菜和水果也不缺,而且我们还有个大果园!”" H* `0 I% x2 y6 w% `! ]+ {. n
, ^# j" Q6 {7 q/ x; B他说的大果园就是附近圣劳伦斯河上的奥尔良岛。河水从上游携带来了富含腐殖质的泥土,使这个方圆十几公里的小岛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果园。由于地处高纬温带,这里最出名的是各种浆果,草莓、蓝莓,覆盆子,还有源自法国地中海沿岸的黑醋栗。如果季节合适,你还可以在阳光和温润的空气中亲自到地里采摘。即便不是收获季节,一些前店后厂的老作坊也会让你品尝到那浓郁的果香。Cassis Mona & Filles就是一家专营黑醋栗的家庭作坊,已经传了几代人了。莫纳先生和他的女儿们把黑醋栗的吃法开发的淋漓尽致:果干、果酱、果膏、果冻、洋葱味的、芥末味的、枫糖味的,当然最受欢迎的还是黑醋栗酒。莫纳家别具匠心的用这种浆果酿出了烈酒、低度酒甚至预制鸡尾酒,供来客免费品尝。
' }: P. s! F4 k- X) p/ L' I6 N0 U/ u& z2 t: @' p
9 a6 [" w' q) J7 ]6 }' i; ]$ g+ X5 f. i( {9 y
Cassis Mona & Filles的产品
4 E% `0 S: g* Z. F4 L8 c- R+ @7 i5 G$ ~; X9 r
蒙特利尔
U. J7 `3 p5 k" \
; y/ | e# `( x% _, H9 q3 G3 f没有什么地方比位于小意大利区的让·塔隆市场更能让刚刚从睡梦中醒来的蒙特利尔人胃口大开了。农夫和批发商们把自己经营的特产精心的摆放在摊位上。马克是个年轻的农夫,他所贩卖的西红柿是自家田庄的出产。他说,这个市场中一半的果蔬是本地种植的,它们的价签上一般会有魁北克的字样和一颗小红心,而外来的产品则没有。马克笑着说,“没有红心不意味着我们不爱它们。这要是新鲜和美味的,我们都欢迎,比如这个从墨西哥进口的鳄梨,我爱死它了!”在摊位区的外围是各式各样的肉食店、果汁店、奶酪店和面包铺,他们大都供应早餐。我在马克的摊位上买了半磅的大樱桃,在一家果汁店要了一大杯鲜榨的猕猴桃汁,然后在一家面包店坐下,看着面包师在刚出炉的牛角包中塞进了奶酪、西红柿和生菜放到我面前,当然,所有的材料都是让·塔隆市场里最新鲜的。1 u% [0 q& S( ]
( h9 H. f0 P$ w3 d4 \- f( \- X
' ?" T: S( y% E; ]; ~9 w) P
) e- |8 R5 b: S! |1 ] S
早起逛菜市场! \+ d5 \4 ]; O
( l: S* ?6 M- A) n说到蒙特利尔最具有代表性的食物,百吉饼(bagel)和熏肉当仁不让。它们都是后期东欧犹太移民对这个城市的贡献,却击败了法式食品成为蒙特里尔美食的代表。在蒙特利尔长大的宇航员查米托夫甚至将18个芝麻百吉饼带到了太空中。制作这些太空百吉饼的Fairmont Bagel店的老板正是这位宇航员的表兄弟,他也因此名声大振。不过我们却选择了另外一家同样著名的饼店St-viateur Bagel,原因很简单,它与最正宗的熏肉店Schwartz’s同在一个街区。我们可以一次品尝两种最正宗的美食。# n# h6 V& n3 h! `- H! L
. n) l3 \7 j; G" R1 a百吉饼是一种带芝麻的环状面包,在英国、美国也很普遍。可到了St-viateur Bagel我们才明白,蒙特利尔百吉饼确有自己独特的地方。首先,它的吃法和三明治有点儿像,从中间剖成两个环,在剖面上抹上厚厚的奶酪酱,再配上熏肉、金枪鱼或蔬菜沙拉和一杯加拿大独有的冰啤露,便是一餐。刚出炉的百吉饼的外皮酥脆,咬破之后,一股混合着面香、蜜香、烤木香和芝麻香的味道充斥于口鼻之间,那种让人温暖的香气确实叫人刻骨铭心。! i, Y& a3 Y7 X% V
2 J- Q' v6 |# h4 J
' @: e9 q* S5 k) C0 S& `( }
; w9 j5 o& M% g* O- s蒙特利尔的百吉饼与别处不同
8 R' C) a: p7 D: k0 k
2 s3 v& k5 o5 K面包师Jorge对我说:“我们店24小时营业,每天都能卖出12000个百吉饼。烤面包的方法并不难。首先,必须用高筋粉,面块要有韧劲,可以拉伸好几倍。把小面块螺旋拉抻,首尾粘成一个环状,放到蜜水中加热5分钟。之后用松木板送到烤炉中,大约42个一炉,用柴火烤上大概20分钟,出炉后趁热蘸上芝麻,交给顾客,再附上一个笑容。”
; H0 C, K( {* Y4 K" D
" o# [7 [. r/ `" ~; R2 ?! i9 i虽然一份百吉饼套餐已经让我的肚子发胀,但熏肉的诱惑确是无法阻挡的。它是用牛胸肉加香料腌制熏烤,再配黑面包、腌黄瓜和黄芥末一起做成三明治,味道极厚,决不能错过。Schwartz’s老店的门口永远有排队等位的顾客。即便几米之外就有Schwartz’s的外卖店,蒙特利尔人还是情愿排队在狭窄的老店就餐。4 P% W* [+ T+ e, u& D# |
, A3 }/ L# v+ C& y, F5 x
# @& L2 U6 [! J! @7 j+ |. N8 h$ p
5 H4 k0 ~! L3 e' X3 [: H. X4 {. @
熏肉让人垂涎欲滴
4 H' B% w/ p; G( l0 ~% @$ C/ M4 [% `6 {6 o5 l2 L6 R
Eric在这个街区长大,现在已经搬到了新城区,却时常来Schwartz’s吃熏肉。他说:“Schwartz’s的味道就是几代人共同的记忆。我永远忘不了小时候坐在它高高的台桌前,啃着手里的熏肉三明治还贪婪的看着大块的熏肉出锅的场景。那是最单纯的快乐!”在发黄的老照片、热气腾腾的熏肉和眉宇严肃的熏肉师傅之间,我确实看到这里每一个顾客脸上都洋溢着无与伦比的满足。
2 Y: E* \) F; u) o. _) l7 F7 T6 | E
更多前沿旅行内容和互动,请关注本栏目微信公众号Travelplus_China,或者搜索“私家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