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人梳理一下时间线吧,抛开时间节点的各种阴阳怪气,阴谋论等论断都是都不是实事求是。
/ j5 l- r2 k( D/ l4 ]11.21 发现首例异常。! m* |+ h% P5 N, {, e; `* p' A
此时一切如常,正常上班上学,商超照旧营业,就是人少了,只是无法堂食。( o2 t! V( ]4 @' ~9 T
11.24 全域高质量核酸。线上授课,居家办公,如果确实需要到岗,单位开证明可以出门上班,大超市,小商超和果蔬超市可以线上下单,送到小区门口,一些蛋糕店,烧烤店也可以下单送货。
0 V4 p! Y, O, B; o) N11.26 第一篇接地气通告发出,苦口婆心第一次。4 r2 q1 T7 o3 s! Z; }5 B7 u
关于我市疫情形势和有关问题的通报11.28 第二篇接地气苦口婆心5 Q; J& E# y3 M( t* C1 d
关于疫情防控工作进展和后续工作安排的通报以下摘抄自第二篇
' ~. H4 z: y9 u* M 最近国内各地有不少这样那样的声音出现。希望大家明辨是非,不受干扰。我们要清楚,我市60岁以上人口比例是28.6%(77万人),65岁以上人口比例是19.8%(54万人),我们还有14岁以下的少年儿童26万人,还有10万大学生从全国各地到锦州就读。我们必须为这些人群负责!起码在当前这个阶段,我们必须“动态清零”,不能任病毒四处蔓延,搅乱了大家的健康生活。( P$ k$ t7 K T' J. J
说实话,我对这个通告印象极深,对政府态度大为改观,讲道理,摆数据,有理有据。( y) v" r& T' w. g5 U) q$ I
11.30 已经没有社会面新增,核酸异常都在隔离场所和域外输入中检出。
4 m+ y4 ?! v& a' r& r此间一直全员核酸,部分小区解封,可以出门。其他的可以在小区里散步,有出入证可以出门。线上授课居家办公,买菜买药和部分外卖不影响,看病就医也不影响,有需要可以外出上班。
3 X. M) k- L6 z' K5 f8 Z12.1 其实是第三次苦口婆心,就被顶到了热搜那篇。其实,这时候就是本轮疫情已经在收尾阶段了,社会面已经没有新增,很多小区都可以随意出入了,本来也准备打算逐步放开的。
& [: t8 q% X5 j0 j关于当前疫情防控措施的几点考虑12.2 小城市上热搜,压力大,提前解封,应该是想再谨慎一下的,但是可能迫于压力,比预期早了两三天,纯属个人猜测。: m6 D8 Y" T5 G* u0 Z, f+ L
关于有序恢复主城区生产生活秩序的通告
" H. i: {8 ~; ?6 }3 k5 @( M其实事情就这么简单,我想信大多数中小城市在这样的背景下都会面临两难。但是和广州一对比,很多不明就里的人就把锦州贴上了 清零派 的标签,被另一部分 共存派 当成了靶子,在这样敏感的时间点引爆了争论。" P3 h! o) P( m: S0 S) P
12.4 然后竟然还没完,我们都恢复正常了,小区居民都不讨论这个事了,烧烤都吃上好几顿了,没想到今天又上了一次热搜。- ]0 \) H% c! A4 D5 m1 f: Y& G
这个标签是撕不掉了。# D/ {7 ]$ u9 B& S& U
说句题外话,锦州的确是某些人口中 犄角旮旯的 小城市,不提北上广,医疗资源省内跟沈大比更是差了一大截。但是肯定比绝大多数小城市和县城好了,没记错的话,锦州有六家三甲,全市人口不到300万,再去看看中国广大中西部地区啥情况。但是写这在大量的脆弱老龄人口年前真是不堪一击。
, H" y8 \. z& ]" }: G) C' ~6 g多说无益,明年再看。 |